城市更新以生活品質為重心

2020-12-2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人口密集、產業密集、規模擴張、綠地緊張、空氣欠佳……這都是大城市病的典型特徵。未來的城市,應該是以生活為重心,而不是一味追求產業發展、經濟增長。

    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屆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上,亞太旅遊聯合會副秘書長、北京天一博觀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葉昊提出,從生產轉向生活是城市更新的必經之路,值得景觀規劃設計從業者認真領悟。

    以生活品質為導向漸成趨勢

    葉昊認為,隨著創新與服務經濟方興未艾,城市卻明顯沒有適應這種改變,傳統產業、傳統發展模式的慣性依然強大。受此影響,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水資源和大氣環境現狀堪憂,中小城鎮與中心城市差距明顯,空間協同發展缺乏引導,區域管制機制嚴重缺位。

    對經濟物質的追求,已不再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主要內容,更不是唯一內容。

    「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都有了房產汽車,都有了更多物質性資產,對工資等固定收入的要求越來越低,但是對空氣品質、公園綠地的嚮往在大幅度提高。雖然掙錢多,但是如果我因為宜居品質問題而生活得不愉快、不舒心,那我還不如離開北上廣。」葉昊說。

    事實上,現在社會上有一種逆城市化思潮。

    大家都知道,一線城市霧霾很厲害,大家都喜歡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交通便利又可以在城裡賺錢。這樣可以生活在環境很優美的地方,又享受相對的生活便利。這就是典型的逆城市化。到城市周邊去,到城市近郊甚至遠郊去,成為很多人的情結。

    在這種背景下,特色小鎮成為潮流,吸引大量投資。

    葉昊指出,受趨勢影響,城市發展將出現重大的變化,城市功能將從以前的生產和交易為主,轉變成以生活為主。這意味著以經濟為中心、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思路,變成了以生活質量為導向的城市發展趨勢。

    優化重組城市生態空間格局

    近年來,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利用原生自然生態資源,設計建造了大量的城市郊野公園。

    「如今看來,當時規劃郊野公園的考慮雖然與現在的某些想法不太一樣,但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強調的很多東西,現在看來依然是對的,比如對自然生態功能的強化。當時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都沒有充分意識到城市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設計師的理念、想法多少都受到一定衝擊,有領導還未跳出普通市政公園規劃設計的思路。」

    過去,更多強調歷史文化複製,缺乏人文關懷和人文情懷。現在,設計必須以文脈、地脈、人脈為基礎開展傳承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精細化管理方式引導發展,滿足居民旅遊休閒需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對於城市空間而言,核心產品是遊憩和休憩。在優化關鍵設施的同時,應充分考慮交通布局、遊憩空間、配套服務設施、開放空間等。一些重要指標如環境容量、遊客數量、靜態交通、設施配比、運營成本等,都是決定規劃設計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

    葉昊著重提到了北京近期的一些可喜變化。今年以來,結合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北京在中心城區大力整治開牆打洞,在更大範圍實施拆違建綠,成效明顯。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需要減產、減地、減人、減功能,同時增水、增綠、增文、增品質。在此過程中,城市強化功能選擇、疏解整治、留白增綠。北京近兩年通過封堵開牆打洞、整治背街小巷、調整地下空間、恢復河流河道、打造文化中心、建設郊野公園,首都的城市格局更加清晰。」

    不完全統計顯示,北京建設用地降低到5600平方公裡,人口降低到2300萬,整治開牆打洞約1.6萬處,背街小巷提升2400條街道,拆除違法建設4673萬平方米,3200公頃拆后土地留白增綠,整治疏解地下空間260萬平方米,城市綠地150平方公裡全部改為城市公園或郊野公園。

    風景園林為未來城市而設計

    未來的城市除了高品質的城市基本功能,市民休閒遊憩功能、生態涵養保護功能,甚至生態旅遊景區功能,都將成為未來城市的主要功能,與現在經濟功能、產業功能等完全不一樣。

    受此影響,未來城市一定是跟風景園林完美結合的。從生產性向生活性轉化,城市更新可以實現有機增長、可持續發展,並贏得更多彈性空間。

    在葉昊看來,風景園林嘗試介入城市更新,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把宜人的景觀資源和生態空間做起來,將城市公園、綠地、濱水休閒、環城近郊遊憩等空間組成整體、系統的網絡型休閒遊憩系統;打造集中、特色鮮明的休憩功能區,同時豐富休閒遊憩設施;關注城市小型文化休閒空間的打造;強調用地多功能性,特別重視濱水區,特別關注濱水區對整個城市的作用;景觀設計需要充分融入休閒體育元素,並使之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

    面向未來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已出現重大變化。葉昊希望,設計師們從中得到更多感悟。

    規劃設計已從單純的景觀設計塑造,變成創造文化休閒空間,這是風景園林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

    「設計師必須認識到,城市基礎設施本身就是園林景觀的一部分。與園林景觀相融合,基礎設施可以極大提升城市生活品質。除了傳統設施以外,還有遊樂場、寵物樂園、健身公園、城市綠道等,都是風景園林設施的內容。」葉昊說。

    在他看來,科技與創新產品結合,如虛擬實境、物聯網技術等,廣泛應用於文化設施和景觀項目,對表現歷史場景、形成新景觀的作用無可替代,未來將成為潮流。

    在創新設計時,有幾項基本原則必須把握。葉昊將其總結為:歷史風貌還本,綠色形態還初,歷史民俗還原,空間地理還民。

    順應自然生態發展特色小鎮

    「生態環境跟人的關係叫友好,人對生態環境的感覺叫美好。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生態環境顯然也包括在內。」

    如果把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看作城市更新,風景園林在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小城鎮當然不能也完全沒有必要照搬一線城市的經驗與做法。那麼,理想中的中小城鎮是什麼樣子?「有特色,有文化傳承,有產業支撐,不以工業生產為導向,這是新型城鎮的核心價值所在,是主要發展方向,是最佳載體。」

    葉昊認為,未來的中小城鎮除了風景園林、特色產業、城市建設外,還要考慮一個問題,這就是社會治理、社會環境和公眾健康,健康的產業、健康的模式、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家庭、健康的自然環境、健康的社會環境等。無論是中心鎮、集鎮,還是集村,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範圍。

    「特色城鎮是造不出來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逐步形成的,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產業聯繫的可持續性、社會效益可持續性。」

    特色小鎮與主導特色產業的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一步到位的小鎮能不能做好?值得思考。

    現在,特色小鎮有可能會變成政府主導投資、全民共同參與的盛宴。葉昊對此表示一定的擔憂。「最大的問題是,日常運營管理沒有人管,也沒有預先規劃。你想,30億元投資規模的特色小鎮,建起來以後沒有運營,會怎樣?」

    眼下正風行一時的特色小鎮建設,無論什麼主題,一定要以生活品質為宗旨。

相關焦點

  • 羅清宇在調研督導府城保護開發時強調 加快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品質...
    1月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深入鐘樓街片區、五一廣場、南宮廣場提質改造工程調研督導、現場辦公,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的殷切囑託,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加快城市更新,
  • 城市原點 更新生活,GOOD CHANGE悄然發生
    央廣網深圳12月9日消息(記者黃倩)昨天(8日),《城市原點 更新生活——南頭古城保護利用GOOD CHANG 對話會》在深圳南頭古城舉行,百餘位跨界嘉賓及當地居民共論古城的保護與更新。從天空俯瞰,白色的座椅特意擺出了主logo「南」,寓意豐富,而「GOOD CHANGE」的英文讀音既與「古城」中文讀音諧音,也代表著人們對古城更新的美好願望和祝福。  隨著深圳第二次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保留有深圳城市歷史建築清晰迭代的南頭古城被選為2017年第七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主展場,以「城市共生」為主題的場地改造成為了城市更新的新嘗試。
  • 「城市家具」 築建美麗家園(城市更新,藝術何為?)
    城市候車亭設計效果圖。連雲港BRT專線城市家具系統設計項目效果圖。城市更新是滿足城市發展要求、增添城市生機活力的重要舉措。推進城市公共環境設施建設、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完善城市景觀生態規劃……城市更新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藝術與設計助力。
  • 凱德·九章|深度參與城市更新,帶來品質人生的選擇
    不斷更新迭代的」來福士「綜合旗艦品牌更是從上海到北京、成都,再到寧波、深圳、杭州,再到重慶,開創了中國城市綜合體的新紀元,推動城市更新和區域經濟發展。繼重慶來福士之後,凱德·九章落子冉家壩,為凱德以企業之力助力城市建設提供了廣闊舞臺,又為凱德深度攜手城市共謀長遠發展創造了良機,開啟重慶北新紀元。
  • 休寧縣:提升城市品質 百姓生活舒心
    中安在線訊 據黃山在線報導, 為深入推進 城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環境,2017年,休寧縣住建委承擔1項城市改造民生工程,結合美麗社區創建,繼續實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我們修建了小區道路、整治排水管網、改造新建停車設施、更新環衛設施。同時,拆除小區違章建築、改造提升綠化環境、完善休閒配套設施、規範文化宣傳設施,並在小區安裝監控、改造防盜門、疏通消防通道、增添消防設施等。」休寧縣住建委副主任丁毅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該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民生項目工程有2處,分別是柏樹路周邊小區、老中醫藥公司宿舍小區,總投資500萬元。
  • 提升城市品質 讓生活更美好——渝北區高質量推進城市提升工作綜述
    提升城市品質 讓生活更美好——渝北區高質量推進城市提升工作綜述家住空港新城的範女士,這幾年來一直是中央公園的常客,對城市提升後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她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去年以來,我區深入實施城市提升行動,加快打造「宜居宜業、精緻精美、低碳人文」的國際臨空大都市,除公園環境品質提升外,渝北城區的交通、綠化、人文、生活等品質,都得以大幅度提升。
  • 讓城市有機更新!設計感十足的公共座椅正在提升「城市家具」品質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開展城市設計,塑造城市特色景觀風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保護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等行動。城市公共空間設施的需求與質量在逐步提升,像公共座椅、精神堡壘、廣告牌匾、景觀照明等「城市家具」進入大眾視野,而「城市家具」也是城市景觀中的尤為重要的公共「生活道具」!
  • 提升城市品質 讓生活更美好 ——渝北區高質量推進城市提升工作綜述
    家住空港新城的範女士,這幾年來一直是中央公園的常客,對城市提升後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她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去年以來,我區深入實施城市提升行動,加快打造「宜居宜業、精緻精美、低碳人文」的國際臨空大都市,除公園環境品質提升外,渝北城區的交通、綠化、人文、生活等品質,都得以大幅度提升。
  • 助力雲南城市更新「加速」雲南省城市更新公司成效顯著
    自今年10月23日雲南省城市更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市更新公司」)正式揭牌以來,在助推雲南省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悉,城市更新公司作為雲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現已是雲南省政府確定的省級棚戶區改造實施平臺之一,目前承擔了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共15個城市更新、舊改項目建設,涉及開發面積約600萬平方米。
  • 城市菁英的臺地,品質生活的雲廬
    站立城南人居格局之上,俯閱整個城市,將真正城市繁華與自然風光的界限打破,納為私人所有,也許唯有——興誠·錦雲臺拾級登臺,名門禮遇對於一個高階居所而言,與其空談格調與品味,不如直接站到更高處,去切身感受。
  • 城市更新,華夏陽光的腳步聲……
    城市,是人類偉大的文化創造,也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標誌,凝聚著一段段歷史,沉澱著一個個故事。城市更新的邊界不斷外延,已經從宏觀的城市面貌更迭為微觀的人文精神重塑。城市更新的理念也在不斷豐富,從「舊城改造」「文化傳承」 拓展到「以人為本」,通過文化挖掘再造、產業經濟升級、空間集約高效、 民生服務提升等,全方位推動城市高質量地發展。如何讓城市有機更新,讓居民生活更加美好?讓城市人的詩意棲居不再遙遠?作為中國地產百強企業,華夏陽光踐行城市更新企業戰略,竭力履行自身社會責任。
  • 惠州如何鍛造涵養 和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品質城市,既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規劃設計水平。
  • 星河灣堅守高質量發展 ,將高品質優勢更全面轉化為發展動能
    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在行業細分領域的增量市場、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仍然使得房地產行業擁有巨大的產業空間。當前,整個行業的成長重心正在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高質量發展成為企業的共識。其中,星河灣集團一直以來都是高質量發展的代表,星河灣董事長黃文仔更是提出,在新的一個十年,星河灣將堅守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將高品質優勢更全面轉化為發展動能。
  • 深圳城市更新舊改解讀!
    2009年廣東省吹來「三舊」改造試點東風,深圳市創新性提出「城市更新」這一概念,開始全面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經過這幾年的探索創新,城市更新「深圳模式」已作為改革成果被總結認可,並為國家規劃、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提供了鮮活的經驗。截止2016年底全市已經累計列入城市更新計劃項目551項(用地面積4505公頃),已實施項目154項(用地面積約1180公頃),位居全省前列。
  • 城市更新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02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生來密不可分產業與空間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概念。城市想要創意產業為其添磚加瓦,從空間入手去建設是屢見不鮮的思路。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勞動力與土地的成本日益提高,驅使著城市經濟增長結構的調整優化,要素驅動的城市發展開始轉變為創新驅動的城市發展。創意產業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逐漸萌發,同時城市的空間更新也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 德國"自行車城"明斯特:世界生活品質最高的城市
    中新網5月10日電 被評為世界生活品質最高城市的德國明斯特市,人均擁有兩部自行車,素有德國的「自行車城」之稱。為了保護環境,人們上班、購物、學習都是用自行車。城市建了很多自行車道,只允許自行車和人行,禁止汽車行駛。
  • 晴耕雨讀 有機品質生活的新嚮往!
    晴耕雨讀 有機品質生活的新嚮往!默讀晴耕雨讀,南陽諸葛「樂躬耕於隴中,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以待天時」,一抹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淡雅與悠然,一幅傳統文人雅士生活景象躍然而出。 所謂「晴耕雨讀」,耕的是心田,讀的是人生。
  • 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追求目標
    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追求目標——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精神 鐵嶺日報評論員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 煥新城市封面 更新城市國際化內涵 以此為序
    在這樣的城市中心位置,從產業發展角度來講,更多是升級與提升效率,城市更新成為主導。 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時代發展的背景。 很簡單,一是城市核心的地價太貴了;二是如果在城市核心,尤其在金融區還是大尺度,人們出行的距離拉長,效率自然降低了,行色匆匆的商務人群如果放在一個寬闊的尺度上,如果還是炎熱的夏天戶外,更是受不了;繁華處,往往更需要的是高效率、快節奏、高品質。
  • 愚園路城市更新的「新版本」:菜場和美術館「混搭」,市井生活中...
    袁瑋 攝(下同)愚園路經過1.0版的硬體改造和2.0版的內容更新之後,又升級到目前的3.0版,誕生一種新的生活體驗。這個位於愚園路1088號宏業花園內的社區鄰裡中心愚園公共市集,面積1200平方米,是由長寧區醫藥職工大學老校舍改造而成,建在弄堂裡的愚園公共市集,和居民的生活緊密地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