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 演繹成語

2021-02-08 建昌縣第二小學


成語是我國漢語言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簡練概括,含義深刻,尤其是成語背後的有趣故事可以引人深思。2019年6月11、12日,在第二小學階梯教室,我們迎來了第二小學第一屆「傳承經典 演繹成語」競賽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演繹成語故事,更好地領會成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從而展現他們的創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舞臺表現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成語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為學校創新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供新路徑、新方法,傳遞學生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正能量。

競賽活動在白校長熱情洋溢的開幕詞中拉開了帷幕 。白校長宣讀了競賽規則,並對競賽選手提出了希望——希望孩子們通過比賽,學到更多的知識,通過演繹成語故事,更好地領會成語中的人生哲理,提升文化素養。

由學校領導組成的評委團,早早地來到會場!

陽光帥氣的小主持人穆勻澤、馬俊博和漂亮可愛的梁其其格、劉欣彤。

一年一班小朋友表演的《坐井觀天》惟妙惟肖,活潑靈動!那隻井底之蛙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融入了廣闊的大千世界!

      一年二班表演的《自相矛盾》通俗易懂,妙趣橫生。

看,那隻聰明的小狐狸騙過了森林之王大老虎,不過這種狐假虎威的事,小朋友們可不要做哦!這是一年三班的小朋友帶來的《狐假虎威》。

    一年四班的《亡羊補牢》,把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融進劇情,真可謂匠心獨運。

      二年一班的《鄭人買履》,那個墨守成規,不懂得變通的書生最終也沒能買到鞋子。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為二年二班的懂得感恩的孩子們點讚!二年二班小朋友表演的《烏鴉反哺》。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連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趙惠王怎麼就不明白呢?幸好大臣蘇代用《鷸蚌相爭》的故事說服了他,差點讓秦王坐收漁翁之利!

      二年四班的《守株待兔》,讓那個想不勞而獲的農夫追悔莫及!

      二年五班,演繹了一對不同的小青蛙,它們能接受新事物,勇敢的走出去,堅決不做井底之蛙。

      三年一班的《臥冰求鯉》,使評委和觀眾淚目,同時,也讓孩子們受到了「百善孝為先」的教育。

      三年二班的《揠苗助長》揭示了現代教育的怪圈。用爺爺講故事的方式,教育那些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告誡人們:凡事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否則,好心辦壞事!

     三年三班的《濫竽充數》與《聞雞起舞》的有機組合,告訴人們: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像祖逖那樣,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三年四班的《鑿壁偷光》,孩子們表演的可認真了!

  四年一班的《狐假虎威》。飢餓的老虎讓人望而生畏,機靈的小狐狸順利逃生!這可是一種智慧哦,不過,假借別人的威風可不是一件好事呢!

因不愛學習而淪為放羊娃的孩子,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最終明白了「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的道理。四年三班表演的《亡羊補牢》。

風度翩翩少年郎,走路難看心沮喪。來到邯鄲學美步,不想最後爬回鄉!四年四班的《邯鄲學步》告訴我們:勤於學習別人的長處是好事,可是盲目的模仿,最後連自己的東西都丟了。可悲,可悲!

  五年一班的《守株待兔》,使那個曾想不勞而獲的農夫追悔莫及!

       又一翩翩少年郎。才華橫溢心花放。可惜走姿太難看,邯鄲學步出洋相!五年二班表演的《邯鄲學步》。

  五年三班的《盲人摸象》告誡人們:看待問題要全面,否則,不能認清事物的真相。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五年四班《愚公移山》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告訴我們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

    計分組的三位老師正在緊張的統計分數。辛苦了!

       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1.3、1.4、2.1、2.2、2.3、3.1、3.2、3.3、4.4、5.2、5.4獲得本次競賽的一等獎。

      獲得指導獎的老師有:劉淑明、邱鍾娟、梁秀傑、邱禮晶、周海濱、李黎明、石晶晶、鄭世花、姜翠英、屠學玲、李靜。王紹剛書記、邱禮明書記為獲獎班級和指導教師頒發了獎狀。

最後,王紹剛書記對本次活動做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並對今後傳承中華經典文化的方式指明了方向。

成語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經過千萬人的口口相傳,每一個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歷史、通達事理,更好地領會了成語中的人生哲理,激發了學生學習成語的熱情。此次「傳承經典  演繹成語」活動,使我校的傳統文化教育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文字:王淑豔   圖片:任強

    審核:武程宏  白雪飛




相關焦點

  • 傳承經典文化 分享成語故事
    魯網12月24日訊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淄川區實驗幼兒園大班級部開展了成語學習的「聽、講、演、畫」四部曲。聽成語故事。活動中,通過教師講,家長講,夥伴講等形式,幼兒從剛開始簡短的幾句話介紹成語,到繪聲繪色的講述故事,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了;從自己學習講成語故事到聽別人講故事,再到複述小夥伴的成語故事,知識的密度和廣度增強了。 講成語故事。在尊重幼兒發展差異的基礎上,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我來講成語」或「我來講成語故事」。
  • 成語「小達人」,傳承中華文化!語言積澱,從娃娃抓起
    中華成語,妙趣無窮。讀成語,講成語,是我們對歷史的回顧。演成語,用成語,是我們對文化的傳承。在學校文化藝術節期間,二年級和四年級的語文學科活動就跟成語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們是怎樣與成語玩耍的。12月3日上午,二年級全體師生齊聚階梯教室,開展了「成語樂園」語文學科活動。
  • 《中國成語故事》開創國學文化傳承新模式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經典詠流傳》《國家寶藏》等一系列知識類綜藝的熱播,國學文化引起了強烈的社會效應,也激發了人們對國學的濃厚興趣,不少孩子也成為了國學愛好者。那麼,如何創新地將國學融入孩子的學習生活,並培養出良好的藝術素質?
  • 把成語故事演繹成古風十足的音樂劇,杭州這所幼兒園的小伢兒不得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周琪 通訊員 王蓉蓉通訊員 陳晨 劉雨昕 丁一寧/攝 一群小個子「農夫」抹著汗水「累倒」在地,懵懂的「兔子」正歡快地蹦上舞臺,他們雙雙喊唱道:「兔子快出來」,「農夫在哪裡」……當看到經典成語故事《守株待兔》被一群懵懂可愛的小伢兒全新演繹時
  • 龍印《成語天下》第二季圓滿收官 成語傳承再添絢麗一筆
    不斷創新,真正做到寓教於樂  在第二季的節目中,節目設置了33個題型環節,諸如星羅棋布、旗開得勝、兵來將擋、此呼彼應、千辨萬畫、火樹銀花、各抒己見等,通過劇場演繹經典環節「戲說成語」,更是讓人們在開懷一笑得同時了解成語背後的典故,學到更多成語知識。
  • 湖南理工學院:演繹《詩經》名篇,傳承經典文化
    11月25日晚7點,以「穿越千年,共賞經典」為主題的《詩經》名篇演繹活動在湖南理工學院圖書館精彩上演,這也是該校「一校一書」《詩經》主題閱讀推廣活動內容之一。  到場師生都是熱愛經典的國學愛好者,同學們有的身著精美的傳統漢服,有的佩戴著精緻的飾品,有的拿著寶劍、羽扇、經書等親手製作的道具,現場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語小故事率先行動砥礪前行
    日前,成語小故事(廣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手深圳哈哈動漫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聯手打造「成語小故事」+「袋鼠乖乖」文化IP,實施中華經典成語小故事動漫工程,組織創造生產一批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具有大眾親和力的動漫成語小故事,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當代世界。
  •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2016年7月9日上午十點,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和美國蒙大拿大學孔子學院共同打造的美國版「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作為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第一部小劇場劇目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了首演。
  • 傳承中華經典 堅定文化自信——成語古詩班級挑戰賽
    為弘揚國學經典,傳承中華經典文化,提升學生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給同學們一個渠道去進一步深入了解國學文化,給孩子們一個寓學於樂的舞臺。經過級部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七年級各班師生積極參與,10月16日下午,我們在學校風雨操場成功舉辦了「成語古詩班級挑戰賽」。
  • 魅力成語 傳承文化
    「成語大會」自開播以來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傳統文化熱潮,為了豐富語文課堂,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星期四下午的兩節語文連堂課上,高一(12)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成語大會,展現了成語的魅力。大會的內容簡化了中央電視臺的中國成語大會內容的同時又有所創新。比賽分三個環節,緊張的三次對抗賽,同學們跟時間賽跑。快樂的60秒對抗賽上,選手們積極開動腦筋,比誰猜對的詞數多。比賽的過程中,臺下同學把自己不熟悉的成語記在小本子上,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最具挑戰性的雙音節對抗賽上,難度加大,選手腦洞大開,用雙音節詞描述成語,頗感詞語的匱乏,爭奪十分激烈。
  • 美國孩子演繹中國成語故事 中英文排演收穫頗豐
    8月中下旬,「第八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及「2018年度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藝術大會」期間,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夏洛特兒童劇院聯合排演的美國版《成語魔方》引發不少觀眾的好奇與關注。美國孩子演中國成語《成語魔方》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近年來創作的經典系列兒童劇,通過精心改編與演繹,將中國的成語故事搬上舞臺。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國慶首演 輕鬆幽默演繹
    掩耳盜鈴  10月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在假日經典小劇場成功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國慶假期在《成語魔方一》的基礎上,《成語魔方二》將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三則成語:《刻舟求劍》、《另闢蹊徑》和《掩耳盜鈴》改編成妙趣橫生的故事,用充滿童趣的舞臺表現演繹出來,貼近孩子們的審美,走進孩子們的心裡。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段典故,要將對孩子來說晦澀難懂的成語變成生動有趣的舞臺劇,需要主創團隊儘可能地發揮藝術想像力。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在新時代演繹經典 傳承永不磨滅的中國精神
    經典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故事裡的中國》既是一檔面向大眾的節目,也是一檔擁抱年輕觀眾、讓經典活在當下的節目。節目從人性化、共情化的角度挖掘藝術經典在現實生活中的契合點,讓經典不失本色,又為觀眾創造了新的驚喜和感動,用新時代的話語方式表現經典記憶的當下性。
  • 美國學生演繹中英雙語《成語魔方》 更深層理解中國文化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是中國兒藝連續幾年持續打造的一個演出品牌,通過演繹成語故事,來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思想與價值取向。美國版《成語魔方》包含「班門弄斧」「東施效顰」和「葉公好龍」三個中國成語故事,全部由10名美國學生首次用中英雙語全新演繹,讓我們在中國的戲劇舞臺上,看到了由美國學生扮演的「洋孔子」「洋魯班」「洋西施」「洋葉公」……其中「東施效顰」用純中文演繹,「葉公好龍」用中文歌曲加英文臺詞相結合的方式演繹,「班門弄斧」則用純英文演繹,三個故事的遞進也代表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逐漸被外國學生學習、理解、應用的過程
  • 王洛勇化身「表情帝」 演繹「虎視眈眈」等成語
    原標題:《同一堂課》王洛勇實力演繹「虎視眈眈」等成語 王洛勇將「眈」字寫在黑板上詢問全班,發現沒人知道這個字怎麼念後,問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成語。當他剛說出「虎視」兩個字,已有學生條件反射般接上了「眈眈」二字。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成語的意思,王洛勇瞬間化身表情帝,眯縫著眼睛問大家自己是不是虎視眈眈,學生們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這是眯眯眼」。於是,他又瞪大眼睛問了一遍同樣的問題,這回學生們都回答了是。
  • 龍印《成語天下》第二季完美收官,全網霸屏,人氣口碑雙豐收!
    攜手來自五湖四海的選手演繹成語故事,鑑證文化傳承!劇場演繹、字畫結合、強者對戰、戲說成語···多元方式幫助觀眾感受成語魅力、學習成語知識,而這全網霸屏的背後,是成語文化不斷深入人心的證明。來自五湖四海的成語達人,他們身懷絕技,各有千秋。他們是普通人,也是成語文化的推廣人,更是文化傳承路上的強者。
  • 河北衛視《成語天下》:品鑑成語之美,助力文化傳承
    「成語者,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天下》節目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為基點,從成語典故切入,採用趣味闖關模式,融合當代文化元素,解讀成語背後的文化內涵,既體現了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也承載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初心和使命。
  • 《成語天下》第二季圓滿收官
    不斷創新,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在第二季的節目中,節目設置了33個題型環節,諸如星羅棋布、旗開得勝、兵來將擋、此呼彼應、千辨萬畫、火樹銀花、各抒己見等,通過劇場演繹、字畫結合等方式經典環節「戲說成語」,更是讓人們在開懷一笑得同時了解成語背後的典故,學到更多成語知識。
  • 凝聚巾幗力量 蘇州園區星辰北社區傳承經典國學文化
    為了讓轄區內婦女兒童深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提升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近日,蘇州工業園區星辰北社區婦聯聯合公益組織「小螺號」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國學啟蒙,傳承經典」的百人誦讀經典活動。來自社區的黨員、婦女、兒童以及「小螺號」巾幗志願者共計15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諧趣風格笑爆全場
    信息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諧趣風格笑爆全場 2016  2015年,中國兒藝與米蘇拉兒童劇院合作,讓中國的孩子用英文演出了美國兒童劇《公主與豌豆》;今年,雙方劇院再次合作,讓美國孩子用中文演出《成語魔方》。兩個項目分別被列入第六輪、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得到了中美兩國政府,特別是中國文化部、中國駐美使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