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孩子演繹中國成語故事 中英文排演收穫頗豐

2020-12-13 齊魯網

美國小孩用中文演「東施效顰」、用英語演「班門弄斧」「葉公好龍」,會是什麼樣子?8月中下旬,「第八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及「2018年度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藝術大會」期間,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夏洛特兒童劇院聯合排演的美國版《成語魔方》引發不少觀眾的好奇與關注。

美國孩子演中國成語

《成語魔方》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近年來創作的經典系列兒童劇,通過精心改編與演繹,將中國的成語故事搬上舞臺。因為蘊含深厚的傳統文化,又富有趣味和觀賞性,一直深受大小觀眾的好評。

為什麼會想到由美國孩子來演中國的成語故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楊帆介紹,兩年前,美國米蘇拉的學生曾在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上用中文演出《成語魔方》,並被列入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反響熱烈。此後,中國兒藝決定將中美兒童戲劇合作深化升級,嘗試用中英雙語演出美國版《成語魔方》。

「成語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取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也是人類文明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用中英雙語創新演繹中國傳統成語故事,擴大兩國文化交流的成果,讓美國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楊帆表示。

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交流與合作,向來是各國劇院和藝術家的共同期待。作為美國最大的兒童青少年戲劇及藝術教育劇團,夏洛特兒童劇院對於與中國兒藝合作排演美國版《成語魔方》,也投入了極大的努力。美國夏洛特兒童劇院教育總監、美國版《成語魔方》美方導演米歇爾·朗說:「參演該劇的美國學生,對自己能夠參演《成語魔方》,學習並體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感到非常興奮。他們非常努力,學中文背臺詞,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他們也非常高興,能藉助此次機會與中國的觀眾分享精彩故事,交流跨文化合作的感受。」

中英文排演收穫頗豐

美國版《成語魔方》包含「東施效顰」「葉公好龍」和「班門弄斧」三個故事,由10名美國學生全新演繹。其中「東施效顰」用純中文演繹,「葉公好龍」用中文歌曲加英文臺詞相結合的方式演繹,「班門弄斧」則用純英文演繹。在英文編譯上,此次合作也做了很好的嘗試。夏洛特兒童劇院藝術總監亞當·伯克親自操刀,對劇本進行編譯,使之在保留中國經典的基礎上,從臺詞和表達方式進行本土化加工,使之更加貼近西方觀眾思維。

三個故事的遞進也代表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逐漸被外國學生學習、理解、應用的過程。

在「東施效顰」中扮演範畫師的託馬斯·霍說是一位不會說普通話的華裔,他表示:「通過此次演出,進一步激發了我對學習中文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在「葉公好龍」中扮演老李的安吉拉·阿諾德說:「參演這部戲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經歷,中國故事很有意思,希望今後能有更多機會接觸了解中國文化。」在《班門弄斧》中扮演魯班的瑪雅·盧卡斯則表示:「自己之前在英文書籍裡看過很多對中國文化的介紹,這次演出『班門弄斧』這個故事,對中國文化,尤其是尊師重教、謙虛做人等禮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演出現場,美國學生充滿張力的表演獲得了現場國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該劇中方導演、中國兒藝優秀青年演員、導演楊成介紹道,這些15歲左右的學生從完全不會說普通話,到如今將演出精彩地呈現,僅用了18天的時間。在排練的過程中,學生家長也表現出對中國文化的極大認同,對孩子排演中國的兒童劇給予支持,其中一位學生的家長,還專程從美國趕到北京來看《成語魔方》的演出。

中國的哲思與幽默還在發光

作為全程參與美國版《成語魔方》排演的楊成,在整個合作過程中,對中美文化交流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們一開始不是那麼了解,為什麼中國古人說話比較慢,包括音樂節奏也比較慢。但是,通過學習,他們不僅學會了中國人的唱歌方式,對於中國的藝術創作和審美也非常認可。」

楊成說,在「葉公好龍」裡面,有句歌詞是「龍龍龍龍,我的愛」,後來美國學生將這段歌詞結合街舞和爵士舞,設計了一套自己的舞蹈動作,令所有人感到驚喜。在楊成看來,外國人演中國成語故事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通過他們的演繹,可以看到2000多年前的中國人的哲思、幽默、精神現在還在發光發熱,還在世界上得到傳播。

作為第一個由外國兒童劇院用英語排演的中國作品,美國版《成語魔方》在中國兒童戲劇交流進程中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表示,美國版《成語魔方》的排演,不僅是中國導演並與美國藝術家精誠合作的又一個成功範例,也是美國孩子在舞臺上講述中國故事的一次生動實踐,未來中國兒藝將以此為基礎,繼續深化中美兒童劇的交流合作,讓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走進外國家庭。

[責任編輯:楊凡、趙宇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美國學生演繹中英雙語《成語魔方》 更深層理解中國文化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是中國兒藝連續幾年持續打造的一個演出品牌,通過演繹成語故事,來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思想與價值取向。美國版《成語魔方》包含「班門弄斧」「東施效顰」和「葉公好龍」三個中國成語故事,全部由10名美國學生首次用中英雙語全新演繹,讓我們在中國的戲劇舞臺上,看到了由美國學生扮演的「洋孔子」「洋魯班」「洋西施」「洋葉公」……其中「東施效顰」用純中文演繹,「葉公好龍」用中文歌曲加英文臺詞相結合的方式演繹,「班門弄斧」則用純英文演繹,三個故事的遞進也代表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逐漸被外國學生學習、理解、應用的過程
  •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2015年,中國兒藝與米蘇拉兒童劇院合作,讓中國的孩子用英文演出了美國兒童劇《公主與豌豆》;今年,雙方劇院再次合作,讓美國孩子用中文演出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首演演出現場座無虛席,來自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的八位高中生用順暢的中文將三個成語故事進行了精彩展示,劇中,他們用美式中文表演得流暢而自信
  •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諧趣風格笑爆全場
    中新網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和美國蒙大拿大學孔子學院共同打造的美國版「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9-10日在北京連演三場。美國學生用美式中文表演得流暢而自信,讓觀眾在驚喜之餘也領略到了該劇的別樣風趣。  2015年,中國兒藝與米蘇拉兒童劇院合作,讓中國的孩子用英文演出了美國兒童劇《公主與豌豆》;今年,雙方劇院再次合作,讓美國孩子用中文演出《成語魔方》。兩個項目分別被列入第六輪、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得到了中美兩國政府,特別是中國文化部、中國駐美使館的大力支持。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1月9日,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日,《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會暨「詩詞成語童萌」活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湖南展區舉行。婷婷姐姐帶領小讀者們表演古詩聯唱。《婷婷講成語故事》由嶽麓書社出版。在婷婷姐姐的新書《婷婷講成語故事》中,都能找到答案。1月9日是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日。當天下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湖南展區,由嶽麓書社與婷婷姐姐聯合舉辦的《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會暨「詩詞成語童萌」活動異常火爆,熱情的小讀者和家長擠滿現場,有的從河北、天津專程趕來參加活動。
  • 浙大「學霸」排演中文版《吉屋出租》·都市快報
    文/攝 記者 劉輝     美國百老匯經典音樂劇《Rent(吉屋出租)》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長演不衰,最近,它在中國有了一個中文版。昨晚,1200餘師生觀眾在浙大紫金港小劇場觀看中文版《吉屋出租》。  從策劃到翻譯,從編排到演出,從導演到舞美,中文版《吉屋出租》全部由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靈韻音樂劇社的60餘名學生,歷時9個月打造完成。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國慶首演 輕鬆幽默演繹
    中國的成語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歷經千年仍然被廣泛的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語境當中。對於孩子來說,與其搖頭晃腦地背誦每一個成語的含義,不如去了解成語背後的典故,還能體會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和傳統文化的沉潛內涵。
  •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成功首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黃維)10月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在假日經典小劇場成功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國慶假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的成語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歷經千年仍然被廣泛的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語境當中。
  • 傳承經典 演繹成語
    2019年6月11、12日,在第二小學階梯教室,我們迎來了第二小學第一屆「傳承經典 演繹成語」競賽活動。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演繹成語故事,更好地領會成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從而展現他們的創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舞臺表現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成語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 《中國成語故事》開創國學文化傳承新模式
    2018ETO浙江校外教育行業發展峰會藝術教育專場暨《中國成語故事》第二季拍攝正式啟動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5月7日,記者在ETO浙江校外教育行業發展峰會藝術教育專場中了解到,《中國成語故事》第二季將正式啟動拍攝,這是一部集國學傳承、影視實踐、藝術教育為一體的少兒電視劇,通過小演員們演繹成語故事,傳遞出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
  • 【團結風採】品讀成語故事,誦讀文化經典——記團結小學第二屆讀書節系列活動一年級成語展示活動
    一年四班的同學,在團結小學讀書節系列活動的成語專場活動中,展示了成語接龍。他們身著藍、粉兩個顏色的書童裝,手持黃綢摺扇,和著音樂和大鼓,將成語接龍演繹得栩栩如生,聲情並茂。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不僅展示了自己對成語文化的理解,還觀看了兄弟班級的精彩表演,受益匪淺。對於一年級的娃娃們來說,這是一次歷練,更多的是對讀書的感悟和收穫。品成語故事,誦中華經典。熱愛讀書,樂於讀書,傳承文化經典,做快樂的讀書小達人!
  • 成語從未如此有趣,《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
    精選100個常用成語,用新穎有趣的情景劇進行演繹,在書中以即掃即聽的二維碼技術把成語「演給孩子聽」……1月9日,在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兒童詩教開創者、中國首個入選「全球創新教育100強」項目創始人婷婷姐姐一襲古裝亮相,為家長和小朋友們分享她的新書
  • 成語故事 | 二年級語文課:懸梁刺股
    留言區互動: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嗎?好心辦壞事,就是這個成語將要告訴我們的故事明日播出《弄巧成拙》等不及到明天?適時地用上幾個成語,讓表達的形式更加多樣呢。那麼怎樣學習成語呢?喜歡的前提是理解,有趣的中國成語故事和民俗諺語故事都在這裡,跟著魔力小孩一起來聽成語背後的41個故事吧!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十一」首演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 9月25日下午,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召開了媒體見面會。編劇孫夢竹表示,生活中,有些隔輩家長獨自帶孩子時,會出於對孩子安全的考慮而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過分緊張,而這種緊張的情緒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故事創作的初衷便源於對這種現象的思考。導演劉奇也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陪孩子走進劇場的家長意識到,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培養自我判斷力可能比過度保護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成語歷經千年仍能流傳,得益於其短小精悍卻內涵豐富。
  • 成語故事 | 四年級語文課:眾人拾柴火焰高
    適時地用上幾個成語,讓表達的形式更加多樣呢。那麼怎樣學習成語呢?喜歡的前提是理解,有趣的中國成語故事和民俗諺語故事都在這裡,跟著魔力小孩一起來聽成語背後的41個故事吧!長篇故事中國🇨🇳:-《西遊記》(99集)原著改編,原汁原味專為孩子原創歌曲《齊天大聖》-《三國演義》(已更新至128集)    原創主題曲《念奴嬌——赤壁懷古》英國🇬🇧:-《隨風而來的神奇教師
  • 成語故事 | 見獵心喜
    從今日起,小學生語文指導將開設一個新欄目——「成語故事」,給孩子講講那些有趣的、耳熟能詳的成語。二程所創建的「天理」學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都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並受到了後世歷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變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後期近千年的佔有統治地位的思想。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將首演 傳遞傳統美德
    中國兒藝「201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在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和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帶領小朋友啟發思考,寓教於樂,並能開闊視野、啟迪心靈、陶冶情操、重燃孩子心中的中華傳統美德。2014年中國兒藝陸續推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口袋裡的中國故事》《寶船》和《三個和尚》,《成語魔方》作為該品牌的最後一部作品,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用輕鬆、自然、幽默、互動等方式創新演繹成語故事,受到了小朋友的熱烈歡迎,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完美收官。
  •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歡樂首演
    中國兒藝10月1日首演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用充滿童趣的表現方式講述「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讓觀眾在快樂中感受傳統哲學智慧。  《成語魔方三》三個成語故事依舊獨立成章,組合成一個「魔方」,「轉」出中國成語文化多彩的魅力。演出一開場,大山村裡的石爺爺和張爺爺便用歌舞展開了一場「能工巧匠」大賽,融入流行樂元素的音樂瞬間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 小學語文故事成語、動物成語、描繪成語一網打盡!錯過真的太可惜
    語文是孩子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一門學科,把語文學好不僅單單關係到孩子這一門學科的成績,更對孩子以後的全方面發展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例如,對於數學知識的解析,在拿到一道數學題後,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正確分析題意,判斷出題者的意圖和考察知識點
  • 把成語故事演繹成古風十足的音樂劇,杭州這所幼兒園的小伢兒不得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周琪 通訊員 王蓉蓉通訊員 陳晨 劉雨昕 丁一寧/攝 一群小個子「農夫」抹著汗水「累倒」在地,懵懂的「兔子」正歡快地蹦上舞臺,他們雙雙喊唱道:「兔子快出來」,「農夫在哪裡」……當看到經典成語故事《守株待兔》被一群懵懂可愛的小伢兒全新演繹時
  • 「中國故事」之《成語故事三》十一首演
    該劇是中國兒藝繼《成語魔方一》和《成語魔方二》後,又一以中國傳統成語故事為題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創力作。該劇將於10月1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連續7天的演出,用充滿童趣的方式,講述成語故事中的思維方法、行為方式,在歡聲笑語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與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