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成功首演

2020-12-18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黃維)10月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在假日經典小劇場成功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國慶假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的成語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歷經千年仍然被廣泛的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語境當中。對於孩子來說,與其搖頭晃腦地背誦每一個成語的含義,不如去了解成語背後的典故,還能體會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和傳統文化的沉潛內涵。

《刻舟求劍》精彩劇照

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成語魔方二》依舊採用組合式兒童劇的表現形式,每個片段獨立成章,三個成語故事組合成一個「魔方」,從而延伸出中國文字千變萬化的魅力。在《成語魔方一》的基礎上,《成語魔方二》將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三則成語:《刻舟求劍》、《另闢蹊徑》和《掩耳盜鈴》改編成妙趣橫生的故事,用充滿童趣的舞臺表現演繹出來,貼近孩子們的審美,走進孩子們的心裡。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段典故,要將對孩子來說晦澀難懂的成語變成生動有趣的舞臺劇,需要主創團隊儘可能地發揮藝術想像力。從劇本的篩選開始,主創們就已經費盡心思,從最初的十七個劇本初稿中選定如今的版本,再反覆修改。《另闢蹊徑》導演的創作初衷就從孩子出發,希望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與孩子溝通,因為交流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刻舟求劍》的主創認為「選題這四個字本身就是一個場景」,他們用場景充分地表達成語背後的意涵,試圖用充滿趣味的形式,向孩子們展示我們祖先所生活的畫面。《掩耳盜鈴》的編劇、導演張顏注重「從故事結果出發」,用幽默、無釐頭的表現方式,將一個荒誕的故事演繹得更符合兒童心理。

《另闢蹊徑》精彩劇照

舞美簡約而不簡單 輕鬆幽默演繹組合式兒童劇

在最直觀的舞臺表現方面,在《成語魔方一》的基礎上,主創們精簡了服裝和舞美設計,簡約而不簡單地豐富了故事本身的內涵,從整體考慮,讓戲劇看起來更加流暢,通過趣味簡單的形式,讓孩子們了解更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首演現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屏風展示的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畫中有高山、流水、青松、瀑布,旁邊還有河石和蘆葦,一下子就將觀眾帶到了悠然自得、恬靜閒適的山中河邊。《刻舟求劍》的劇情緊接著展開,中國兒藝優秀青年演員劉奇和沈明舉分別飾演自作聰明的老爺和唯唯諾諾的隨從,中國兒藝國家一級演員李博飾演邊唱歌邊划船的船夫,幽默地演繹了這個成語故事。劇中船的展示是一大亮點,舞美在力求簡約的同時將船設計得靈活多變,演出中,河面大風浪襲來,觀眾可以從正面、側面立體地感受到船的隨浪起落,如同身臨其境。

《另闢蹊徑》故事內容完全為原創,在首演現場的演繹得到了觀眾的肯定,觀眾笑聲不斷。徒弟(中國兒藝優秀青年演員王波文飾演)在師父(中國兒藝國家一級演員李博飾演)另闢蹊徑的教育下,最終醒悟,重新拜師學藝。劇中有多次師父與徒弟相互對打的場面,借鑑了很多影視劇中功夫喜劇片的表現方式,幽默搞笑不斷,劇中太極、武術等的精彩展示也吸引了很多現場觀眾的掌聲。

故事到了《掩耳盜鈴》,中國兒藝優秀青年演員劉奇、沈明舉飾演的範傻、範懶兄弟二人走過多個村莊、還遊泳過河,終於找到家有值錢大鐘的範家大院。在中國兒藝優秀青年演員肖宇飾演的範童的指引下,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大鐘。該劇亮點多多,劇中大鐘的展現方式簡約而不簡單,用藤編的方式塑造了鐘的大而精美。富麗堂皇的範家大門的設置也別出心裁,在屏風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意延伸,打造了一個完美的範家院牆。而劇中藉助戲曲中水旗、飛虎旗等的表演方式,兄弟二人耍旗過河的展現方式也讓人眼前一亮。

《掩耳盜鈴》精彩劇照

相關焦點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國慶首演 輕鬆幽默演繹
    掩耳盜鈴  10月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在假日經典小劇場成功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國慶假期  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成語魔方二》依舊採用組合式兒童劇的表現形式,每個片段獨立成章,三個成語故事組合成一個「魔方」,從而延伸出中國文字千變萬化的魅力。
  •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歡樂首演
    中國兒藝10月1日首演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用充滿童趣的表現方式講述「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讓觀眾在快樂中感受傳統哲學智慧。  《成語魔方三》三個成語故事依舊獨立成章,組合成一個「魔方」,「轉」出中國成語文化多彩的魅力。演出一開場,大山村裡的石爺爺和張爺爺便用歌舞展開了一場「能工巧匠」大賽,融入流行樂元素的音樂瞬間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將首演 傳遞傳統美德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從中選取《揠苗助長》《班門弄斧》《哭竹生筍》《濫竽充數》四個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在擁有共同的審美意識和藝術追求的基礎上,通過充滿想像力和童趣的表現方式,輕鬆、幽默地傳遞了不同的人生智慧。該劇分別由中國兒藝四位優秀青年導演楊成、廖偉、吳旭和何吉光執導,全劇一小時十分鐘,精彩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2016年7月9日上午十點,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和美國蒙大拿大學孔子學院共同打造的美國版「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作為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第一部小劇場劇目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了首演。
  • 「中國故事」之《成語故事三》十一首演
    該劇是中國兒藝繼《成語魔方一》和《成語魔方二》後,又一以中國傳統成語故事為題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創力作。該劇將於10月1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連續7天的演出,用充滿童趣的方式,講述成語故事中的思維方法、行為方式,在歡聲笑語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與哲理。
  • 《成語魔方三》今日首演 成語也能快樂學
    疑鄰偷斧  繼「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一》、《成語魔方二》之後,由「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組成的《成語魔方三隨著熟悉的舞臺呈現在觀眾面前,一個個蘊含中國傳統智慧哲理的成語故事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敘述開來,讓小朋友在歡笑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懷疑別人偷了你的斧子,他就真的偷了嗎?把池塘裡的水抽乾來捕魚,以後還能捕到魚嗎?羊被狼吃了再把羊圈補牢,還來得及嗎?「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用充滿童趣的表現方式來講述三個成語故事,每個都蘊含了獨特的哲學智慧,或給人以警醒,或教人處世之道。
  • 《成語魔方》第五部「十一」首演
    北京晨報訊(記者和璐璐)《成語魔方》系列劇的第五部作品之《畫蛇添足》《杯弓蛇影》《鄭人買履》三個成語故事,將於10月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首演,並在「十一」期間連演7場。  《成語魔方》系列劇已連續創排5年,《畫蛇添足》編劇馮子晴和章雪瀅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多次進行「頭腦風暴」,令每個情節都巧妙扣題。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十一」首演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 9月25日下午,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召開了媒體見面會。作為《成語魔方》系列劇的第五部作品,該劇延續了短小精悍、幽默風趣的風格,用更加精緻、充滿童趣的方式,為觀眾講述了「畫蛇添足」「杯弓蛇影」「鄭人買履」三個成語故事。該劇將於10月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首演,並在「十一」期間連演7場,讓大小朋友在歡樂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智慧。
  • 中國兒藝推出成語魔方二 將成系列普及傳統經典
    中國兒藝推出成語魔方二 將成系列普及傳統經典 2015-10-01 22:14:29   中新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假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 在童趣中體味傳統文化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第四部將首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將於10月2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將為小朋友帶來「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故事,通過更加童趣、更加新鮮、生動的方式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成語智慧。
  • 《成語魔方》之四首演 用成語故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由「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組成的《成語魔方》系列劇第四部今天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簡潔精緻的舞美,誇張滑稽的表演,令許多從「成語一」追到「成語四」的「真愛粉兒」直呼滿足。
  • 中國兒藝年度收官「小飛俠」與「成語」首演打擂
    中國兒藝年度收官「小飛俠」與「成語」首演打擂 2014-12-27 23:26:02  該劇導演廖向紅說:「中國兒藝版本的《小飛俠彼得·潘》向孩子們詮釋了飛翔的真諦,這裡的飛翔並不是具象的雙腳騰空,而是一種健康、愉悅、時刻保持童真的精神狀態,就像主題曲中唱的那樣,心中裝滿了歡樂,就能一飛沖天。
  • 《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原標題:《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由「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組成的第四部「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近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簡潔精緻的舞美,誇張滑稽的表演,以及對中國成語背後深層智慧的挖掘,讓小觀眾和家長感到收穫不小。
  • 中國兒藝堅持用成語系列劇講「中國故事」
    「東施效顰」片段展示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將於10月2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此次系列劇包含「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故事,該系列最大亮點是在展現成語本意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了延展,增加了對故事思考的深度。「葉公好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編劇孫夢竹和導演楊成在完整呈現這個故事的同時,嘗試讓小朋友們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喜歡。
  • 傳播優秀中華文化 中國兒藝推出《成語魔方》系列劇第四部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張庶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將於10月2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帶領大小朋友在快樂中領悟成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包含「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故事,作為該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本劇將以更加童趣,更加新鮮、生動的方式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成語智慧。
  • 中國兒藝打造《成語魔方》第五部 講述「杯弓蛇影」等故事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推出「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以充滿童趣的方式為大家講述「杯弓蛇影」「畫蛇添足」「鄭人買履」三個故事。據介紹,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選取了三個充滿反諷意味的成語,《杯弓蛇影》諷刺疑神疑鬼,《畫蛇添足》諷刺無中生有,《鄭人買履》諷刺不思變通的教條主義。這次創排是中國兒藝創作部與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探索院校合作的成果,四位編劇全都出自戲劇文學系。四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編劇將為兒童劇創作注入新活力。
  • 美國學生演繹中英雙語《成語魔方》 更深層理解中國文化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是中國兒藝連續幾年持續打造的一個演出品牌,通過演繹成語故事,來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思想與價值取向。兩年前,美國米蘇拉的學生曾在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上用中文演出了「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被列入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反響熱烈。兩年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中美兒童戲劇合作深化升級,聯合夏洛特兒童劇院首次嘗試用中英雙語演出了美國版《成語魔方》。
  •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諧趣風格笑爆全場
    中新網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和美國蒙大拿大學孔子學院共同打造的美國版「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9-10日在北京連演三場。美國學生用美式中文表演得流暢而自信,讓觀眾在驚喜之餘也領略到了該劇的別樣風趣。  2015年,中國兒藝與米蘇拉兒童劇院合作,讓中國的孩子用英文演出了美國兒童劇《公主與豌豆》;今年,雙方劇院再次合作,讓美國孩子用中文演出《成語魔方》。兩個項目分別被列入第六輪、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得到了中美兩國政府,特別是中國文化部、中國駐美使館的大力支持。
  • 《成語魔方》成中國兒藝品牌 第五部帶來「杯弓蛇影」等
    《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建組會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藝旨在將《成語魔方》系列劇打造成一大品牌,該劇第五部將繼續通過充滿童趣的方式,傳遞「杯弓蛇影」「畫蛇添足」「鄭人買履」中的寓意。
  • 美國孩子演繹中國成語故事 中英文排演收穫頗豐
    8月中下旬,「第八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及「2018年度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藝術大會」期間,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夏洛特兒童劇院聯合排演的美國版《成語魔方》引發不少觀眾的好奇與關注。美國孩子演中國成語《成語魔方》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近年來創作的經典系列兒童劇,通過精心改編與演繹,將中國的成語故事搬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