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飛過城市,飛過高山,飛翔讓我們自由自在……」中國兒藝年度收官巨作大型兒童劇《小飛俠彼得·潘》27日晚在京首演,豪華震撼的視覺奇觀和經典童話的魅力打動了大小觀眾。
該劇導演廖向紅說:「中國兒藝版本的《小飛俠彼得·潘》向孩子們詮釋了飛翔的真諦,這裡的飛翔並不是具象的雙腳騰空,而是一種健康、愉悅、時刻保持童真的精神狀態,就像主題曲中唱的那樣,心中裝滿了歡樂,就能一飛沖天。
建組初期,如何能實現真人在舞臺上「飛翔」成了劇組上下最為頭痛的問題,通過主創們前期不斷的商討,最終選定和曾參與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的經驗豐富的威亞公司合作,結合劇場特點和劇目要求,多次設計「飛行」方案,力求在保障演員安全的同時達到完美飛行效果。
飾演「小飛俠」的演員劉奇介紹,演員不但要將劇中性格迥異的每位人物表現得淋漓精緻,還需要配合多媒體、威亞等舞臺技術表演。在排練階段劇組所有演員都下了狠功夫去練習威亞,一遍一遍的被吊在半空,嘗試如何能在舞臺上展現最自然的表演效果,很多演員回到家後才發現身體被威亞的安全帶磨破了皮。
該劇舞美設計申奧為了將原著中天馬行空的場景落實到舞臺之上,將劇場巨幅LED屏幕、多媒體設計、進口紗幕、等多項高科技技術共同投入至舞臺設計當中,達到了藝術與高科技跨界的完美融合。「小飛俠」周身以綠色為主,尊重原著描述的基礎上搭配了一件黃色的披風,更顯神氣;小鈴鐺作為劇中擁有飛行粉的小精靈,她的服裝既要輕便又要充滿「仙氣」,周身以明亮的金黃色為主,與飛行粉的顏色相呼應,在金黃色的褲裙,薄如紗衣的翅膀上還有近30個「小燈泡」,由演員自身攜帶的開關控制。
演出現場,劇中主人公首次「飛翔」的場景讓在場的觀眾興奮不已。當小飛俠和小鈴鐺帶著溫迪和弟弟們雙腳離地的那一刻,在場的小朋友們驚嘆不斷,巨幅LED屏幕上相繼出現了充滿歐洲風情的街道、森林、大海、天空、宇宙等奇幻場景,紗幕映射出的畫面則縮短了舞臺和觀眾的距離,仿佛3D效果一般身臨其境。
首演現場很多小觀眾朋友都說:「《小飛俠彼得·潘》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兒童劇,覺得比迪士尼的動畫片還要好看。」
同日在經典假日劇場首演的組合式兒童劇《成語魔方》包括節奏歡快的《揠苗助長》、幽默的《班門弄斧》、感人的《哭竹生筍》、滑稽的《濫竽充數》,為201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收官。四個故事在內容展現上充分遵循成語本意,充滿藝術想像力,在其中加入了「精靈群舞」、「王生收徒」、「烏鴉反哺」、「斷機杼」等精彩片段,將中華傳統美德也展示得更深入人心。
劇中舞美設計也讓觀眾眼前一亮,全劇舞臺由9塊屏風和60多個道具通過不同變化構成,極富靈活性。滿載濃鬱中國風的屏風上根據劇情的不同在展示上也不盡相同,有版畫、中國畫、寫實畫等不同畫風。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說,《成語魔方》四個經典從故事到表現形式,猶如轉動的「魔方」,既色彩各異,又和諧統一。2015年中國兒藝還將陸續推出「中國故事」系列劇,內容涵蓋各類成語、諺語、典故等的兒童劇,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優秀文化。
《小飛俠彼得·潘》將在中國兒童劇場連演16場,和《成語魔方》共同點亮中國兒藝的新年舞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