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形象搬上兒童劇舞臺 中國兒藝十六日首演

2021-01-10 搜狐網

  中新社北京九月八日電(記者應妮)明天是毛澤東逝世三十周年紀念日。一臺講述毛澤東少年故事的話劇《韶山出了個毛澤東》將於近期出現在此間兒童劇舞臺上。

  這臺二00六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重點劇目,用倒敘手法,以老年毛澤東回憶為主線,通過一九七六年晚年毛澤東的思緒流動,讓他與七十年前的自己以及周遭生活的人物進行了一次對話,從而再現少年毛澤東所生活的韶山沖場景以及陪伴他成長的人和事。

  毛澤東的藝術形象,已經被無數次搬上銀幕,卻鮮少出現在戲劇舞臺,出現在兒童劇中則少之又少。

  據介紹,該劇改編自十五年前中國兒藝公演並獲得成功的《之伢子》,由著名劇作家徐葆齊創作。此次重排,晚年毛澤東仍由十五年前在《之伢子》中扮演晚年毛澤東的總政話劇團一級演員車予正擔任;少年毛澤東則由中國兒藝的青年演員何吉光擔當。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周予援表示,以青少年為受眾以及青少年題材的話劇一直是中國戲劇的空白。一方面,戲劇創作者特別是商業戲劇不敢輕易地將他們列為觀眾群;另一方面,孩子們在步入中學校園之後,自主意識開始增強,劇場對他們的誘惑力遠不如網絡、電視和電影。正是這樣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使青少年題材的戲劇越來越被忽視,偶有一兩部作品也多是參照外國劇本。此次重排偉人的故事,希望能與青少年交流。

  中國兒藝在去年七月對五千名學生的調查中,毛澤東排在「你最崇拜的人」之首。

  據悉,該劇將於九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在此間首演,隨後還將進入高校巡演。

相關焦點

  • 中國兒藝國慶上演6部51場兒童劇 《聽見夢想》首演
    中國網9月27日訊 國慶中秋假期期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為孩子們奉獻6部劇目51場精彩演出。其中,首部關注視障人群的兒童劇《聽見夢想》將於十一國慶節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首輪演出15場,並於首演場及10月15日國際盲人日邀請視障人群免費走進劇場觀看演出。
  • 西安兒藝少兒版童話歌舞劇《拇指姑娘》西安首演
    西安兒藝少兒版童話歌舞劇《拇指姑娘》西安首演。西安兒藝少兒版童話歌舞劇《拇指姑娘》西安首演。西部網訊(記者 賀桐)8月7日,西安兒藝少兒版童話歌舞劇《拇指姑娘》在西安首演。
  • 中國兒藝年度收官「小飛俠」與「成語」首演打擂
    中國兒藝年度收官「小飛俠」與「成語」首演打擂 2014-12-27 23:26:02當小飛俠和小鈴鐺帶著溫迪和弟弟們雙腳離地的那一刻,在場的小朋友們驚嘆不斷,巨幅LED屏幕上相繼出現了充滿歐洲風情的街道、森林、大海、天空、宇宙等奇幻場景,紗幕映射出的畫面則縮短了舞臺和觀眾的距離,仿佛3D效果一般身臨其境。  首演現場很多小觀眾朋友都說:「《小飛俠彼得·潘》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兒童劇,覺得比迪士尼的動畫片還要好看。」
  • 兒藝大型兒童劇《心願》 中秋節溫暖首演
    大型兒童劇《心願》是一部關注當代兒童心聲心願的現實主義作品。為響應中宣部等五部委《關於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中國兒藝在創排新劇過程中,杜絕舞臺上的奢靡之風,精簡創作人員,充分發揮主創的多方面才華和能力,讓大家多方面全方位把精力投入到了藝術創作上。
  • 兒童劇《鷸·蚌·魚》把成語故事搬上舞臺 展現中國傳統文化
    日前,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8年首部新戲——兒童劇《鷸·蚌·魚》在京首演,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   成語故事的新表達   《鷸·蚌·魚》由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編寫、青年導演吳旭執導。作品的靈感來源於《戰國策》中燕國蘇代遊說趙文惠王時所用的「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
  • 北京兒藝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首演
    兒童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是繼動畫大電影《媽媽咪鴨》在今年3月全球上映首獲好評之後,北京兒藝與萬達影業及原力動畫聯手打造的一部由該熱門IP改編的舞臺音樂劇,相較於大電影的故事,舞臺劇版本的《媽媽咪鴨》更多地展現了家庭不同成員共同成長的故事
  • 十一長假重溫經典 中國兒藝上演五部優秀兒童劇
    2016版童話劇《馬蘭花》和「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將帶領小朋友們享受經典、踏上中華優秀文化之旅,感受中國智慧的魅力;在北京紅點雲劇場,兒童劇《伊索寓言》、益智趣味兒童劇《三隻小豬·變變變》兩部充滿童趣的兒童劇將精彩亮相;同時,由中國兒藝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合作的《公主與豌豆》也將赴美演出,共同促進兩地兒童戲劇的交流與發展。
  • 中國兒藝創作可以「聽」的兒童劇《聽見夢想》「十一」首演
    兒童劇《聽見夢想》建組會。 中國兒藝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7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中國兒藝復工復產後首部新創劇目,兒童劇《聽見夢想》將於十一國慶節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中國兒藝的藝術家們致力於將該劇打造為一部可以「聽」的兒童劇。
  • 中國兒藝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9月首演
    中國網8月6日訊 中國兒藝首部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將於9月28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該劇力圖將觀劇年齡向低幼拓展,同時以母愛的主題,向全年齡段觀眾的內心播撒溫暖的陽光。國家一級編劇、「曹禺劇本獎」獲得者馮俐擔任編劇。
  • 北京兒藝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暖萌首演
    在《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首演現場,家長們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兒童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是繼動畫大電影《媽媽咪鴨》在今年3月全球上映首獲好評之後,北京兒藝與萬達影業及原力動畫聯手打造的一部由該熱門IP改編的舞臺音樂劇,相較於大電影的故事,舞臺劇版本的《媽媽咪鴨》更多地展現了家庭不同成員共同成長的故事。
  • 中國兒藝首部魔幻現實原創兒童劇《時間森林》建組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創兒童劇《時間森林》近日正式建組。今年是中國兒藝建院60周年,中國兒藝在啟動《馬蘭花》重排之後,《時間森林》作為原創劇目建組,正體現了中國兒藝「外國經典、中國經典、現實題材」三並舉的劇目創作方針。《時間森林》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既有現實世界的內容,也有魔幻的展示方式,將在童話般地演繹中闡釋時間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國慶首演 輕鬆幽默演繹
    在《成語魔方一》的基礎上,《成語魔方二》將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三則成語:《刻舟求劍》、《另闢蹊徑》和《掩耳盜鈴》改編成妙趣橫生的故事,用充滿童趣的舞臺表現演繹出來,貼近孩子們的審美,走進孩子們的心裡。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段典故,要將對孩子來說晦澀難懂的成語變成生動有趣的舞臺劇,需要主創團隊儘可能地發揮藝術想像力。
  • 大型兒童劇《小飛俠彼得-潘》新年震撼首演
    ——大型兒童劇《小飛俠彼得-潘》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排練,於12月27日精彩亮相中國兒童劇場,用世界經典童話的魅力和豪華震撼的視覺奇觀與小朋友們分享成長的快樂,體味飛翔的快感,一同迎接新年的到來!這個純真、勇敢、永遠停留在童年時期的小男孩彼得-潘至今仍不知疲倦的環繞在世界各地孩子們的身邊,帶給他們勇氣和快樂,陪伴他們度過童年時光,注視著他們慢慢長大……  2014年,《小飛俠彼得-潘》將作為中國兒藝獻給孩子們的新年禮物,首次飛往中國兒藝的舞臺,與中國的小朋友們見面。
  • 世界經典童話《小飛俠彼得·潘》首次搬上中國兒藝舞臺
    這是中國兒藝首次將世界經典童話《小飛俠彼得·潘》搬上舞臺。  《小飛俠彼得·潘》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劇作家詹姆斯?巴裡筆下享譽世界的經典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永遠不會長大的彼得·潘與永遠不想長大的小女孩溫迪在「夢幻島」上和小夥伴們一起收穫友誼並與海盜船長虎克鬥智鬥勇的奇幻故事。該作曾多次被好萊塢、迪士尼相中,以舞臺劇、電影等藝術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 中國兒藝童話劇《小飛俠彼得-潘》揭開翱翔秘密
    這是中國兒藝首次將世界經典童話《小飛俠彼得·潘》搬上舞臺,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排練,該劇將作為中國兒藝獻給孩子們的新年禮物,於12月27日在中國兒童劇場正式亮相,陪伴孩子們迎接2015年新年的到來。  發布會由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主持,院長尹曉東率領主創和演員代表出席。
  • 獻禮浙兒藝30周年展演閉幕 兒童劇《七色花》隆重首演
    2018浙江兒藝兒童戲劇節暨浙江兒童藝術劇團成立3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閉幕式在這裡舉行,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資助項目、浙話新創兒童劇《七色花》作為獻禮劇目隆重首演。此外,還特邀中國最頂尖的中國兒藝、中福會兒藝的經典劇目《賣火柴的小女孩》、《馬蘭花》來杭城為小朋友獻演,上萬名大小觀眾在活動中感受了藝術的魅力。在兒童戲劇節開、閉幕演出中,還特別邀請了浙江大喇叭特殊兒童關愛中心的小朋友前來看戲,邀請他們與演員見面、合影,給他們上兒童戲劇課。
  • 十二藝節|中國兒藝肢體動漫劇《三個和尚》如何走遍世界?
    十二藝節|中國兒藝肢體動漫劇《三個和尚》如何走遍世界?1981年,導演徐景達將其改編成十幾分鐘的動畫片搬上銀幕,從此成為幾代中國人難以磨滅的童年記憶。2014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再次將這個流傳久遠的故事搬上兒童劇舞臺,並加入了師傅的角色,成為肢體動漫劇《三個和尚》。《三個和尚》作為十二藝節參演劇目於5月19、20日晚上演,也成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演大修開張後的第一臺劇目。
  • 中國兒藝兒童劇《花神》國慶節首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新創兒童劇《花神》將於10月1日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陪伴小朋友們度過快樂的國慶假期。  作為中國兒藝原創的傳統文化題材作品,《花神》通過詩意化又不失童趣的方式演繹「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成長故事。
  • 一隻風箏串起跨國友誼 西安兒藝首部復工舞臺作品亮相
    4月7日晚,西安演藝集團·兒童藝術劇院(以下簡稱西安兒藝)復工後創排的首部大型舞臺作品——魔幻現實主義兒童劇《風箏》,在西安大華1935玖劇場進行首次完整內部彩排,這也是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市首個新創亮相的舞臺劇作品。
  • 北京兒藝原創兒童劇《觀復貓之「喵」》11月上演
    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跨界攜手觀復博物館,聯合製作的原創兒童劇《觀復貓之「喵」》於近日舉行了新劇發布會。該劇以觀復博物館中近年來頗具人氣的鎮館之寵——觀復貓為原型,用超現實主義手法講述了這群「史上最有文化的貓」,在收養了一個人類小孩之後所發生的令人捧腹又值得深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