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藝兒童劇《花神》國慶節首演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新創兒童劇《花神》將於10月1日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陪伴小朋友們度過快樂的國慶假期。

  作為中國兒藝原創的傳統文化題材作品,《花神》通過詩意化又不失童趣的方式演繹「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成長故事。《花神》創作初衷來自中國神話,講述了梅花在百花仙子的挑選下承擔了裝扮寒冬的使命,由拒絕到接受再到成長的過程。

  主創團隊17日向媒體介紹,此劇沒有像多數兒童劇設置正義與邪惡的較量,而是希望通過演繹梅花和冬天環境之間的衝突以及梅花自己內心的衝突,傳遞「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韌精神。舞美設計上結合中國傳統戲曲美學,借鑑古代絹扇、紗、繡等,同時融入「裝置感」,舞臺將呈現「仙氣」。音樂上,將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基調,融入當下流行的音樂元素,全劇20餘首音樂著力打造清新雅致兼有童趣的曲風。

相關焦點

  • 中國兒藝兒童劇《時間森林》精彩亮相
    中國兒藝兒童劇《時間森林》作為「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活動中唯一一部兒童劇,3月24日起在中國兒童劇場連演10場。首場演出前,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和《時間森林》的導演焦剛攜演員何吉光、唐妍進行了直播活動,通過線上方式向更多小朋友介紹了該劇的臺前幕後。兒童劇《時間森林》在創作之初,便以「時間」這個具有哲學意蘊的對象為命題,在充滿想像力的情節發展中,展現了唐高高、唐朵朵兄妹的成長。
  • 一月花神是什麼花神?女花神天姿國色,男花神浪漫多才
    中國的花朝節由來已久,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專屬花神。一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這個月的花神就是蘭花花神屈原了。自古以來的詩人中,屈原恐怕是最喜歡寫蘭花的了。他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喜歡將自己一腔愛國熱情寄託於蘭花,他時常身佩蘭花,讚美蘭花「幽而有芳」。蘭花因此被視為「花中君子」和「國香」。
  • 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
    今日主題: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中國人對花卉有特殊的情結,自從春秋時期就有百花傳說廣為流傳,而百花傳說中十二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簡單來說,十二花神就是農曆中十二個月份對應的代表花卉,通過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渲染,從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一月花神按照男花神來說,一月花神是蘭花,在文人眼中,蘭花是君子之花,象徵高尚的君子之風。但按女花神來說,一月花神卻是梅花。
  • 先鋒版雅納切克《小狐狸》將在中國首演
    當日,來自英國的倫敦寂靜歌劇團在北京向媒體介紹其將於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北區紅館首演的「浸沒式」歌劇《小狐狸》。據介紹,寂靜歌劇團的這部「浸沒式」歌劇《小狐狸》由雅納切克原版《狡猾的小狐狸》改編而成。在演出現場,以往歌劇院中舞臺、樂池、觀眾席的格局將被打破,演員和觀眾在表演互動中融為一體。
  • 「花香中國音樂藝術晚會」演繹花神的生態乘法戰略
    01「花神·音樂與藝術晚會」圓滿舉行11月21日晚,「2021花神·花香中國」音樂與藝術晚會於杭州中國越·劇場蝴蝶劇院盛大舉行。02花神開展價值整合供應戰略得到專家認同花神董事長趙倩蓓女士在盛典致辭中說道:今天花神與浙經國際九龍谷文旅康養項目達成戰略合作,項目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主要是為中國高淨值人群打造一個禪修+康養+
  • 芙羅拉·花神
    西洋樂團奏起了歡快的音樂   10月18日晚上7點,寶龍城市廣場芙羅拉·花神蛋糕店門口,數百名觀眾現場見證了一個小女孩的特殊生日派對。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主辦方是芙羅拉·花神烘焙蛋糕店。該店以巧克力烘焙為主,為首家落戶於中國的精緻烘焙糕點店。芙羅拉·花神的經營理念是選料優良、惠心手作,並堅持以芙羅拉·花神的名義,傳遞愛與幸福的甜蜜。
  • 中國兒藝兒童劇《時間森林》亮相「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
    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記者車麗) 2018年3月24日,中國兒藝兒童劇《時間森林》作為「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活動中唯一一部兒童劇亮相中國兒童劇場,並在兩周內演出10場。首場演出前,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和《時間森林》的導演焦剛攜演員何吉光、唐妍進行了直播活動,通過線上方式向更多小朋友介紹了該劇的臺前幕後。
  • 中國兒藝打造傳統文化題材兒童劇《花神》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創傳統文化題材兒童劇《花神》,將於10月1日登陸中國兒童劇場。  此劇選取「梅花」這一形象,以「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構思點,借花喻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堅韌精神。故事講述了「梅花」在百花仙子的挑選下承擔裝扮寒冬的使命,由拒絕到接受的自我成長過程。
  • 中國兒藝國慶上演6部51場兒童劇 《聽見夢想》首演
    中國網9月27日訊 國慶中秋假期期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為孩子們奉獻6部劇目51場精彩演出。其中,首部關注視障人群的兒童劇《聽見夢想》將於十一國慶節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首輪演出15場,並於首演場及10月15日國際盲人日邀請視障人群免費走進劇場觀看演出。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國慶首演 輕鬆幽默演繹
    掩耳盜鈴  10月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在假日經典小劇場成功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國慶假期  首演現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屏風展示的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畫中有高山、流水、青松、瀑布,旁邊還有河石和蘆葦,一下子就將觀眾帶到了悠然自得、恬靜閒適的山中河邊。《刻舟求劍》的劇情緊接著展開,中國兒藝優秀青年演員劉奇和沈明舉分別飾演自作聰明的老爺和唯唯諾諾的隨從,中國兒藝國家一級演員李博飾演邊唱歌邊划船的船夫,幽默地演繹了這個成語故事。
  • 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花神,你知道四月的花神是誰嗎?
    歷代的文人墨客不僅僅賞花,贊花,還為花封了十二月花神,天天有花開,月月有花神,現在正值四月,你知道四月的花神是誰嗎?說出來你肯定想不到,四月的花神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複姓歐陽,單名一個修字,不錯,歐陽修是也。為什麼是歐陽修呢,這還要從四月的月花說起,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代表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四月的月花是牡丹。
  • 800位高淨值精英共賀「2021花神·花香中國」盛典圓滿舉行
    中國經貿雜誌 中國經貿網訊(海波主編推薦)2020年11月21日晚,「2021花神·花香中國」音樂與藝術盛典於中國越·劇場蝴蝶劇院順利舉行。女性的光輝無處不在。她們用獨立、自信、優雅的姿態在各自的行業與領域中展現風採,尋求突破。
  • 十二個月十二種花,十二位花神,中國傳統花朝節太美太浪漫了
    中國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後來人們把這一天記為花朝節,稱花朝。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以各種不同的容顏繽紛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 南沙書法《十二月花神詩》作品欣賞
    花神有男花神女花神之說,關於女花神,說法也各不相同,但最主流的說法,是這十二位花神。女12花神:一月梅花花神 江採蘋;二月杏花花神 楊玉環;三月桃花花神 戈小娥;四月牡丹花神 麗娟;五月石榴花神 公孫氏;六月蓮花花神 西施;七月玉簪花花神 李夫人;八月桂花花神 綠珠;九月菊花花神 梁紅玉;十月芙蓉花神 貂蟬;十一月山茶花花神 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 甄宓。
  • 芒種節,為何別人迎花神,林黛玉卻送花神?
    芒種前後大部分春天開的花都要謝落了,於是,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就似有實無地創造出了一個在芒種節「祭餞花神」的風俗。《紅樓夢》小說的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裡寫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
  • 芒種餞花神
    這裡既寫出了大觀園裡女孩子們為花神餞行時的浪漫歡喜,又描寫了林黛玉葬花的悲傷情景,有悲有喜,有憂有樂,有滋有味,引人遐思。     為什麼要在五月餞花神呢?紅樓夢中也有記述:「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 民間十二花神守護凡花,其中李白、鍾馗、陶淵明竟也是花神(下)
    文/曉夢閣主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於是封她為桂花的花神。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菊花,又叫帝女花,因獨特的花形和深秋的花期,九月因此也稱菊月。而菊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花之四君子之一。代表著高潔、潔身自好。而菊花的花神自然就是那位深愛菊花的陶潛,他就是五柳先生,陶淵明。
  • 姜昆:巴黎的「花神咖啡館」
    與咖啡館心有靈犀   聽說作家最喜歡的店有兩個,一是「花神咖啡館」,二是「中國兩瓷人咖啡館」,其中尤以「中國兩瓷人咖啡館」(Aux Les DeuxMagots)最得作家歡心。因為那兒的咖啡像美國的咖啡館一樣,賣大杯的咖啡。
  • 漢服盛典祭花神 蘇州虎丘花神苑開園
    當天,虎丘花神苑景區正式對外開放,虎丘街道第十屆山塘園藝文化旅遊節」同日啟幕,讓廣大遊客在端午節期間賞花卉、穿漢服、品民俗、覽非遺,樂享節日文化大餐。  虎丘花神苑位於景區西部區域,北依城北公路,南枕山塘河,西瀕鬱家浜,東隔環山河與核心景區毗鄰,以一橋跨水而通孫武子祠。
  • 《花神的甦醒》,美極了
    《花神的甦醒》,美極了 《花神的甦醒》 《花神的甦醒》 表演: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 編舞:Marius Petipa 作曲:Riccardo Dr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