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餞花神

2020-12-20 光明數字報

    一說起「芒種」,就有種火辣辣的感覺。曆書中說這天「有芒的穀物要收種」,在鄉間,芒種成了「忙種」。就像白居易描繪的那幅「三夏」搶麥圖:「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男女老幼,在一望無際的麥田間穿梭奔忙,揮汗如雨,芒種是在汗水裡浸泡的感覺。

 

    讀初中時,麥假期間,城裡來的知青詩人姐姐帶我們撿拾麥穗,給我們朗讀她寫的芒種詩,前幾句是:「芒種忙,芒種忙,村姐姐揮鐮汗珠子響;芒種忙,芒種閒,林妹妹葬花淚珠兒閃……」那時候只知道芒種裡的「忙事」,看到的是大哥哥大姐姐們忙收忙種的汗水,卻不理解芒種裡的「花事」,對葬花的淚水不知所以然。後來讀《紅樓夢》才知道,芒種節也是送花神的日子。這一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面對飄飛的落紅,不禁顧影自憐,吟唱了一首字字含愁、句句帶淚,讓人傷感心碎的《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我第一次看越劇《紅樓夢》葬花吟那段,是流了眼淚的。

 

    那時聽母親說,《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憐惜花,她將落花埋在土裡覺得最乾淨,還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很感人。其實送花神是一件有趣的快樂事。母親說她小時候和姐妹們祭餞花神,是將五顏六色的絲綢帶系在果樹上,或是將落地的花瓣製作成花朵掛於枝頭,意謂永不凋謝。大戶人家的女孩子們,芒種節都會打扮得花枝招展,喜笑顏開地去餞花神。這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描寫的比較詳細:「……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裡既寫出了大觀園裡女孩子們為花神餞行時的浪漫歡喜,又描寫了林黛玉葬花的悲傷情景,有悲有喜,有憂有樂,有滋有味,引人遐思。

 

    為什麼要在五月餞花神呢?紅樓夢中也有記述:「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群芳搖落之時,亦是花神退位之日,故人們要為其餞行,稱「送花神」。送花神的習俗,至少在南朝就已盛行了。早在南朝崔靈恩的《三禮義宗》裡,就有此類記載:「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谷,故以芒種為名,芒種節舉行祭餞花神之會。」歷代文人墨客,皆有對花神的吟詠。明代唐寅在《江南送春》中說:「夜與琴心爭蜜燭,酒和香篆送花神。東君類我皆行客,萍水相逢又一巡。」古時芒種日舉行「餞花會」送花神歸位,神即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夷」,《月令廣義》謂:「女夷,主春夏長養之神,即花神也。」她是古典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意象,舊時民間則有花神廟。花神是農曆二月十五花朝節迎來的,古人將仲春月半民俗中的花神生日,定為花朝節,也稱「花神誕」「百花生日」「百花仙子節」。花朝迎花神正值草木萌青、芳菲盛開、綠枝紅葩時節。而到了五月節,花神退位之際,人世間又隆重地為花神舉行餞行儀式,送花神歸位,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期盼來年早相迎。就這樣,古人圍繞迎送花神,形成了散發花香、富有詩意的節日雅俗。

 

    如今此俗漸行漸遠。近年來媒體登載的有關報導,說有的城市或農村社區的中小學及幼兒園,重拾古代「送花神」習俗,有的在芒種節組織孩子們利用廢舊塑料紙盒、廢舊物品製作鮮花,雖然比不上《紅樓夢》裡的送花神儀式那樣壯觀,沒有《葬花吟》那樣的意境。但是這小小的環保花朵,卻飽含著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崇敬和愛護。另據報導,某書院創新送花神習俗,以燃燈、傳燈、宣讀敬獻花神祭文、灑酒餞行、懸掛心願結等方式,傳達對傳統習俗的溫情與敬意。該院每年的活動,都會吸引數百名傳統文化愛好者前來雅集。他們準備將芒種節餞花神的活動作為書院固定的文化活動之一延續下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在現代社會,如何用新方式來傳承美好的傳統民俗,勿讓它成為過去。

 

    芒種時身居江南,自然聯想到「青梅煮酒」。《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由此而來。在江南,正月開花的梅樹結出梅子,至五、六月間,乃是梅子成熟的時候,芒種煮梅是自古至今時興的特有習俗。尤其是青梅煮酒,酸梅醇酒,相得益彰,不僅增加酒的清香,飲之且不易醉。江南人家至今保持著芒種節氣裡泡青梅酒的習俗。我想,花去果至,用青梅醇酒祭餞花神,飲酒賦詩以抒發愛花之情,當屬雅事。

 

    (作者:盧恩俊)

 

相關焦點

  • 「煮青梅」餞花神」迎芒種「
    中國江蘇網6月5日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今天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芒種」就是「忙種」,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而在蘇州民間,一般通過餞花神、煮青梅等來迎接芒種的到來。
  • 芒種餞花神 是「尚古習俗」還是曹雪芹首創?
    今日中午,當太陽到達黃經75度,仲夏第一個節氣芒種又悄悄來到我們身邊。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傳統習俗,芒種這天自然也不例外。如皖南的農家在種完水稻後,便舉行「安苗」;黔東南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在集體插秧時打起了泥巴仗;江南一帶的風雅之士,趁著梅子成熟,三五知己聚在一起「煮酒論英雄」。
  • 《紅樓夢》記載,芒種時節除了收麥,還要「黛玉葬花」祭餞花神?
    現在我們知道芒種的時候,學校一般要放麥假,除了收麥子種玉米,其實芒種節令,有很多習俗傳統,比如說餞花會、送花神、安新苗等等。接下去我們就具體的了解一下,芒種這個節令。「芒種」是什麼意思?是忙著種地嗎?芒種的「芒」指有芒植物的收穫,(麥子有麥芒,是/有芒植物)芒種的「種」是指谷黍(蜀黍)等農作物的播種。這個時候人們忙著收,也忙著種,因此又被稱為「忙種」,形容很忙。左河水曾做詩《芒種》,詩歌中曰:豔陽辣辣卸衣莊,梅雨瀟瀟漲柳塘。南嶺四鄰禾壯日,大江兩岸麥收忙。
  • 花時丨芒種至,餞花神,百花始凋零
    「澤草所生,種之芒種。」6月6日1時29分將迎來夏日第三個節氣。芒種。芒種的到來也預示著暑熱盛夏拉開序幕。所謂「芒種」,是指小麥開始成熟,麥粒飽滿,麥稈上會長出長長的麥芒。這是一個夏生,糧滿歸倉的收穫節氣。也是一個花始衰敗,送歸花神的內蘊節氣。花謝意味著下一次的花開。
  • 讀書會|芒種餞花神,青梅好煮酒
    牽著「小滿」的衣襟,「芒種」已向我們走來。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是農田裡的收割和栽種,是土地最有生命力的時刻。芒種即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一收一種間,已道盡芒種的節氣內涵。芒種的到來,預示著農民要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所以「芒種」又稱「忙種」。種子會發芽,萬物會生長,我們在大地上生根,身體如枝幹,笑如夏花。
  • 芒種餞花神?你不知南京這裡的花兒卻正向陽而生!
    >「芒種」寄來的訊號熱情洋溢的仲夏也在一片濡熱中拉開了帷幕芒種之名最早出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麥子至此始熟水稻過此則不可種芒種一節正是古代農耕生活的鮮活體現關於芒種曾有一首不知名的小歌謠芒種忙,芒種忙村姐姐揮鐮汗珠子響芒種忙,芒種忙林妹妹葬花淚珠兒淌可見芒種不僅有「忙事」更有獨特的「花事」相傳芒種節也是送花神
  • 芒種餞花神:《紅樓夢》怎麼過芒種,諸女對應什麼花暗示什麼命運
    如第二十七回,就記錄了芒種。這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節一般在農曆的四月底,是真正仲夏開始的標誌。芒種過後,下一個節氣就是夏至了芒種這個節氣在今日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活動了,然而在曹公筆下,芒種這天有一項重大的習俗,就是餞花神。因為從花朝節開始,到芒種節,是百花盛開的一個最美的時期,過了芒種,百花開始凋落,預示夏季到來。
  • 芒種至,餞花神,一杯花香輕盈的白牡丹,重溫那春花爭豔的好時節
    黛玉葬花、寶釵撲蝶,都發生在芒種。在書中,曾有這樣的一段文字:「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
  • 穿越丨紅樓夢,曹公何以安排群芳今日餞花神的?
    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今日二十四節氣之芒種讓我們穿越到紅樓夢且看那時的姑娘們都是怎麼過節的?曹雪芹寫這一回,又有什麼寓意呢?
  • 芒種節,為何別人迎花神,林黛玉卻送花神?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日期在農曆四月底或五月初,意味著春去夏至。字面意思就是有芒的穀物這個時候都可以播種了。芒種前後大部分春天開的花都要謝落了,於是,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就似有實無地創造出了一個在芒種節「祭餞花神」的風俗。
  • 今日芒種丨芒種忙種,忙而不茫
    仲夏時節我們迎來夏天收穫的節氣「芒種」芒種芒種,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其字面意思就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俗話說:「芒種芒種,有收有種。」芒種時節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梅子由青轉黃,蛙蟲興奮難眠,雨絲沿瓦槽與屋簷潺潺洩下,細雨綿綿。芒種三候一候螳螂生。小螳螂破繭而出,在廣闊的天地間舉起雙臂,做起了莊稼的「守護者」。二候鵬始鳴。
  • 芒種送花神是什麼意思 紅樓夢中就已經告訴我們了
    芒種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那一天會有很多的重要儀式,其中就有送花神的習俗,你知道芒種送花神是什麼意思嗎?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
  • 芒種——仲夏的開始,忙著種下希望
    江南一帶更是流傳著「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的農諺。 知名作家林清玄這樣描繪節氣芒種:「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傳承是芒種,高粱的波浪是芒種,天人菊在野風中盛放是芒種……有時候感覺到那一絲絲落下的陽光,也是芒種。六月的明亮裡,我們能感受到四處流動的光芒。」
  • 《紅樓夢》芒種時節送花神,唯美的畫面,充滿青春氣息!
    《紅樓夢》中祭餞花神畫面描寫的非常唯美,儀式非常的隆重,這一天是芒種,這天過了黃昏以後就等於春天過完了,等於跨到夏天了,那古代的風俗芒種這一天都要設擺各色的禮物來祭餞花神。我們現在很少聽到一個神叫花神,現在北方的人很少聽說到祭花神,但是蘇州到杭州看到花神廟,就是祭花神用的東西,基本上北方也很少看到,大概都是江南,裡面有一種美的東西,有一種唯美儀式也非常的隆重,大家都非常的看重,而且江南的春天大概也特別讓人家感覺到某一種美,並且充滿的青春的朝氣。
  • 芒種民俗物語 | 百花逐落,祭祀花神,餞送花神歸位!
    芒種時節將近,我們一起聊聊芒種!6月6日或7日, 當太陽運行到黃經75°時為芒種節氣。「芒」是指麥類等有芒作物收穫, 「種」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
  • 芒種:梅子青時 歲月成酒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九個節氣,也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在6月6日前後,太陽位於黃經75°。櫻桃紅,芭蕉綠,枇杷成熟,青梅煮酒,這些多彩物候,便是芒種到來的徵兆。今日芒種。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 今日芒種,種下希望,收穫夢想!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今日12時58分迎來今夏的第三個節氣芒種標誌著仲夏時節正式開始芒種時節「忙」什麼?所謂「芒種」是指有「芒」的作物應收谷黍類的作物當「種」這個時節,人不閒,地不荒正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候在很多地方麥穗收盡
  • 風吹麥成浪,蟬鳴夏始忙——古滎幼兒園「芒種」主題教育活動
    那芒種呢,肯定是節氣小姐姐送給農民伯伯的禮物啦!農民伯伯們心裡攢了一整個冬天的語言,都在這一天訴說給芒種,因為這正是收割麥子的好時節。6月5日正值芒種,惠濟區古滎幼兒園組織孩子開展了「芒種」節氣主題教育活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開展「芒種」系列活動,中一班開展「送花神」活動,在芒種日會餞送花神歸位,既為恭迎夏君,也為感恩,期盼來年與百花再次相會。
  • 芒種美食-小黃米,五種吃法都在這兒!
    芒種美食-小黃米,五種吃法都在這兒!芒種,「忙」種,雖然隨著日益城市化的生活,這個節氣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但在舊時農耕社會時,芒種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忙碌的時節。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當然,古代也並非人人農忙,不用下田的「城裡人」又是如何過芒種的呢?
  • 芒種食經:祛溼、利水、潤燥 飲酸梅湯品楊梅酒
    芒種,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一般在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的時候。這一時節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 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