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酒試嘗,梅子團青,草草也休辭勸」莫負梅雨季且釀一壺梅子酒
而當下,時間、耐心卻成了稀缺品,一味地追求速度和快餐文化,我們並沒有變得更幸福,因為一切都失了速,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是時間的沉澱和發酵。煮酒試嘗,梅子團青,草草也休辭勸。待等閒暇尋勝去,又閒事、有時縈絆。且趁取良辰,醉後莫管。在宋代的御用詞人曹勳的《花心動》中,這一幅「梅子酒、詩詞卷,青梅時節」的畫卷被描摹地繾綣至極。
-
芒種時節,青梅煮酒,這杯酒的好處你都知道嗎?
芒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很多的傳統習俗,不同日子習俗也不同。比如今日是6月5日,恰逢芒種,而我們自從夏朝以來便有芒種煮青梅的習俗。初夏是青梅時節,正月花開的梅樹在這時剛好結出果子,但青梅鮮果酸澀,如果直接吃,梅子的酸味兒可能就讓很多人望而止步。於是,古人就發明了各種煮青梅的方法,芒種時直接動手做,既可一飽口福,又很有形式感。青梅煮酒論英雄,《三國志》中是這樣寫的:「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
芒種餞花神
讀初中時,麥假期間,城裡來的知青詩人姐姐帶我們撿拾麥穗,給我們朗讀她寫的芒種詩,前幾句是:「芒種忙,芒種忙,村姐姐揮鐮汗珠子響;芒種忙,芒種閒,林妹妹葬花淚珠兒閃……」那時候只知道芒種裡的「忙事」,看到的是大哥哥大姐姐們忙收忙種的汗水,卻不理解芒種裡的「花事」,對葬花的淚水不知所以然。
-
想擁有你,五月的梅子,八月的酒
梅子青時 歲月成酒從古至今,青梅酒在南方就家喻戶曉,在各類酒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在文字中,青梅煮酒的典故非常有名,早在三國就已經有曹操邀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而在唐詩宋詞中,青梅酒總是帶著詩情畫意的,李白「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蘇東坡「青梅薦煮酒,綠樹變鳴禽。
-
品讀芒種經典詩十首 又是一年芒種時
芒種時節,農忙進人高潮時期,我國各地都在忙種了。因而,芒種時節的詩詞歌賦多跟熱火朝天的農事有關。芒種時節一、《村晚》[宋 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阪,山街落日浸寒漪。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的樂曲。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出江南農村夏日的典型風光,後兩句寫牧童的天真,寄託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二、《約 客》 [宋 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詩詞鑑賞」芒種時節,漫摘青梅嘗煮酒!
時至芒種,春播收成,新果爭熟。田間農事忙碌不已,林間青梅也已綴滿青枝。而芒種節氣的最佳時令飲食是:梅子。古時候,梅子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補品。成熟的梅子味甜汁多,酸甜適口,又被稱為「民間聖果」。宋代司馬光亦有《看花四絕句呈堯夫》曰:「手摘青梅供按酒,何須一一具杯盤。」芒種時節,一起欣賞有關青梅的詩詞吧!早夏遊平原回唐-白居易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
-
好酒:質地濃稠飽滿到極點的梅子酒
選擇釀造梅酒的基酒時,有兩個大原則,一是選用高度酒。主要是為了保存。多數配方都推薦用35度以上的酒來釀梅酒,因為含糖的梅子容易發黴,度數太低的酒精無法殺菌,不利於保存。另外,泡過梅子的酒精度數會進一步降低,這樣也會影響風味。
-
海南日報數字報-佳餚佐酒話芒種
大海之南的瓊州也要根據天象來安排種植時間,若錯過農時,秧苗就會枯死。理論上緯度低、靠近赤道的地方可見的星星比較多。方志提到的豬尾星、犁尾星大致位於僅南方可見的老人星之下,雖說有些優良稻種可以在海南溫熱的環境下秋種冬熟,但過了芒種也誤了吉時了。即便是五指山高地上任其自然生長的山蘭稻,農曆五月收了夏稻後,也要開始播種了。正如俗諺所說的:「春爭日,夏爭時」「芒種不種,再種無用」。
-
芒種有一個重要的節俗,今日已然不存,但在《紅樓夢》中尚可看到
芒種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自小滿伊始,天地間陽氣漸盛。至芒種時節,陽氣盛極,而陰氣逐漸化生。故而芒種一候之時,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至二候之時,喜陰的伯勞鳥便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而到了三候,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另一方面,芒種時節,隨著氣溫的升高,降雨量的增多,導致溼邪、暑邪十分容易侵襲人體,導致疾病。因此,應當注意養生防範,防治疾病於未然。
-
今日芒種|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綠陰酣露、麥黃梅熟今日12時58分我們將迎來夏天第三個節氣芒種芒種在小滿和夏至之間是處在轉折期的一個節氣在北方,陽氣充盈、天氣乾爽而南方,進入獨有的梅雨季節在古人看來芒種的標誌性物候有三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有些農戶家庭,全家老女老少夜以繼日,不停地收割、播種,與時間賽跑。林清玄說過,我們只看到蓮花的美,而種蓮的人是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觀刈麥》唐·白居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
芒種,有芒作物的馴化史
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是較難理解的一個,一般認為,「芒」指農作物的種子外面的細刺,如麥芒,但「種」就很難理解。《月令》中說芒種的意思是「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但實際上,此時有芒的小麥已經成熟,同樣有芒的水稻卻剛剛插秧。所以這一解釋存在矛盾之處。
-
今日芒種丨芒種忙種,忙而不茫
仲夏時節我們迎來夏天收穫的節氣「芒種」芒種芒種,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其字面意思就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俗話說:「芒種芒種,有收有種。」芒種時節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梅子由青轉黃,蛙蟲興奮難眠,雨絲沿瓦槽與屋簷潺潺洩下,細雨綿綿。芒種三候一候螳螂生。小螳螂破繭而出,在廣闊的天地間舉起雙臂,做起了莊稼的「守護者」。二候鵬始鳴。
-
您是否還記得那年的梅子酒
紅杏初生葉,青梅已綴枝闌珊花落後,寂寞酒醒時暮春初夏,青青的梅子垂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可愛之極。挑選飽滿的青梅釀成酒,從此就跟幸福連在了一起。日本文藝片【海街日記】,講的是住在海邊的四姐妹的生活,一日三餐,四季輪迴,梅子酒串起了四季,連起了親情,悠長的歲月,令人回味~梅子源自中國,在我國古代,民間就有「酒勝百藥」的說法,尤其是青梅酒。
-
芒種:風吹麥成浪 青梅煮酒時
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仲夏正式開始。芒種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農諺曰:「芒種芒種,連收帶種」,這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節。多地也將迎來高溫天氣,雨水漸入鼎盛時期。人們適時而動,麥黃梅熟、蛙鳴池滿…是這個時節最生動的詮釋。
-
水果酒的製作,梅子酒
米梅子酒是以梅子於蒸餾酒(通常是米類蒸餾酒)裡長時間浸泡入味的一種浸泡酒。也所以,釀得好的梅子酒,同時兼容了水果酒的果香甜柔、以及蒸餾酒的濃烈,兩樣風情交揉一體,遂格外令人沉醉。梅子酒的做法很簡單,如同其他各種泡酒,無非是將青梅洗淨晾乾放入高粱白酒中即可,然後慢慢等待酒色變深,青梅中的果汁逐漸釋放出來,所以,雖然是用54度的高度白酒泡製,陳一年的梅子酒的酒精已經被果汁稀釋,大約也只有三十多度了吧。
-
飲梅見青梅酒、手制黃梅幹,芒種應該怎麼吃青梅?
《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芒種一到,仲夏也就開始了。五六月時,天氣漸熱,熟梅綴枝,正是食梅的大好時光。古人有很多順應節氣的習俗,芒種煮梅就是其中一種,自夏朝就有了。在芒種這天,摘下青青綠綠的梅果,或煮青梅果醬,或制梅幹,再飲一杯梅見青梅酒,儀式感就有了。一杯青梅酒,偷得半日閒在三國演義裡,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令人印象深刻,三兩青梅,一碗酒,談笑間,便有定下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青梅與酒,自古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今日芒種,種下希望,收穫夢想!
,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今日12時58分迎來今夏的第三個節氣芒種標誌著仲夏時節正式開始芒種時節「忙」什麼?所謂「芒種」是指有「芒」的作物應收谷黍類的作物當「種」這個時節,人不閒,地不荒正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候在很多地方麥穗收盡
-
「詩詞鑑賞」梅子黃時日日晴
芒種已過去四五天,夏漸深,暑意濃,青梅黃,楊梅紅。正值餞別花神,青梅煮酒的時節。江南梅子成熟之際,素有「青梅煮酒論英雄」之話,而此時又恰逢盛夏之初滿池荷花爭相鬥豔之時,將英雄豪情寄予在詩詞之中,卻也是另一種自在人間。
-
芒種食經:祛溼、利水、潤燥 飲酸梅湯品楊梅酒
在飲食或烹調菜餚時加點醋,不但可增加風味,且有保護維生素c及殺菌功效。 芒種第一蔬 黃瓜: 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溼,暑溼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水、排毒通便。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
-
時雨及芒種,青梅醉英雄
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雲「芒種忙、忙著種」。「芒種」到來標示著又一輪農忙,南方地區人們忙著插秧種稻,北方地區人們則忙著收麥。一時之間,空氣仿佛都飄著大麥小麥的沉甸甸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