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有一個重要的節俗,今日已然不存,但在《紅樓夢》中尚可看到

2020-12-15 採尺書廬

前幾日乘車回老家,途中一直在觀望沿途風光。道路兩旁是熟悉的田野,田野中正靜靜生長著大片大片已經微微泛黃的小麥。在晨光的映照下,這大片的麥田,正在孕育著收穫的喜悅和希望。

記得上次回家,這些麥田還是一片隨風蕩漾的綠色海洋,轉眼,便已是收穫在即了。眼前的場景,讓我立即對當下所處的時節產生了清晰直觀的認識。這不同於手機裡的時節提示,眼前的景象鮮活而有力地讓我意識到——芒種要來了。

芒種,是一個從字面意義上,就非常好理解的節氣。

「芒」,指的是有芒的農作物,「種」,為播種之意。芒種時節,正是種植有芒作物的最佳時機。《農曆書》中說:「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

而在我國北方地區,芒種,正是小麥收穫的時節,故此,芒種之名的含義,還有另一種解釋。——芒種芒種,「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在我國華北一帶,芒種正是小麥收割的時節。而在我國華南等地區,芒種則是水稻施肥,播種的重要時機。南北兩地氣候的差異,導致了作物的不同,同時,也豐富了芒種之名的含義。

然,總言之,無論是哪一種解釋,芒種的來臨,都意味著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場熱火朝天的農事,即將伴隨著盛夏熾烈的陽光而來臨了。

芒種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自小滿伊始,天地間陽氣漸盛。至芒種時節,陽氣盛極,而陰氣逐漸化生。故而芒種一候之時,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至二候之時,喜陰的伯勞鳥便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而到了三候,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另一方面,芒種時節,隨著氣溫的升高,降雨量的增多,導致溼邪、暑邪十分容易侵襲人體,導致疾病。因此,應當注意養生防範,防治疾病於未然。

那麼,芒種時節,又有哪些習俗呢?

芒種時節,已近仲夏,去春已遠,百花凋落。因此,在我國古代,芒種時節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節俗活動——送花神

二月二日,花朝節之際,人們舉行盛大的活動以迎接花神。到了百花凋落的時節,人們也同樣要以盛大的儀式來為花神踐行,並表達感激之情,感謝花神為人間帶來的奼紫嫣紅的美麗。

可惜的是這樣美好的節俗活動在今日已然不存。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可以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依稀看到她的倩影。

《紅樓夢》中這樣描寫到:「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飄,花枝招展。

花神你看,你帶著奼紫嫣紅而來,我們便以奼紫嫣紅送你。

而在我國貴州一帶,侗族的青年男女們,則會在這期間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泥巴仗。新婚的夫婦們,夥同一眾好友,在田間,邊插秧,邊互扔泥巴,實在是生動而富有野性。這些由勞作而引發的遊戲熱情,往往簡單質樸,而又來得活脫激烈,最能點燃人們心中的熱情。

最後,我們來談論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節俗活動——煮梅

芒種前後,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而新鮮的梅子往往口感酸澀,難以直接食用。人們常常會對其進行加工,這個加工的過程,就是煮梅。我國勞動人民歷來心靈手巧,梅子的加工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各種梅子酒、酸梅湯,花樣繁多,實是夏季消暑解渴必備。

煮梅——這是一個聽起來就十分具有意境以及文化底蘊的節俗。

梅子,及其衍生食品,除了已然成為一種節令象徵外,也成為了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的意象,用以渲染美妙的意境,承載作者又或是戲中人美好豐富的情感。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是賀鑄的閒情,「柳間眠,花裡醉。不惜繡裙鋪地。釵燕重,鬢蟬輕。一雙梅子青」是晏幾道的沉醉,「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則又是楊萬裡的閒情雅趣。

小小的梅子,卻將人生萬象都網羅進去了。

這是梅子的魅力嗎?也許吧,又或許該說,這是文化的魅力。

最後,再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句子吧。

「世間情動,不過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噹啷響。」

我們夏至再見啦~

文字來源:不勝

圖片來源:網絡

本期責編:艫韽

相關焦點

  • 芒種餞花神 是「尚古習俗」還是曹雪芹首創?
    今日中午,當太陽到達黃經75度,仲夏第一個節氣芒種又悄悄來到我們身邊。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傳統習俗,芒種這天自然也不例外。如皖南的農家在種完水稻後,便舉行「安苗」;黔東南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在集體插秧時打起了泥巴仗;江南一帶的風雅之士,趁著梅子成熟,三五知己聚在一起「煮酒論英雄」。
  • 芒種餞花神:《紅樓夢》怎麼過芒種,諸女對應什麼花暗示什麼命運
    《紅樓夢》裡記錄了許多的中國傳統節日,節氣風俗。如第二十七回,就記錄了芒種。這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節一般在農曆的四月底,是真正仲夏開始的標誌。芒種過後,下一個節氣就是夏至了芒種這個節氣在今日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活動了,然而在曹公筆下,芒種這天有一項重大的習俗,就是餞花神。因為從花朝節開始,到芒種節,是百花盛開的一個最美的時期,過了芒種,百花開始凋落,預示夏季到來。原文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
  • 芒種餞花神
    一說起「芒種」,就有種火辣辣的感覺。曆書中說這天「有芒的穀物要收種」,在鄉間,芒種成了「忙種」。就像白居易描繪的那幅「三夏」搶麥圖:「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 芒種民俗物語 | 百花逐落,祭祀花神,餞送花神歸位!
    芒種時節將近,我們一起聊聊芒種!6月6日或7日, 當太陽運行到黃經75°時為芒種節氣。「芒」是指麥類等有芒作物收穫, 「種」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
  • 芒種即「忙種」,古代以農立國,自然少不了跟芒種有關的詩詞!
    鬥指丙,太陽黃經達75°,一般是每年公曆6月5-7日是「芒種「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青梅也是上市季節,所以有煮梅之說!農事耕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此之後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紅樓夢》記載,芒種時節除了收麥,還要「黛玉葬花」祭餞花神?
    現在我們知道芒種的時候,學校一般要放麥假,除了收麥子種玉米,其實芒種節令,有很多習俗傳統,比如說餞花會、送花神、安新苗等等。接下去我們就具體的了解一下,芒種這個節令。「芒種」是什麼意思?是忙著種地嗎?芒種的「芒」指有芒植物的收穫,(麥子有麥芒,是/有芒植物)芒種的「種」是指谷黍(蜀黍)等農作物的播種。這個時候人們忙著收,也忙著種,因此又被稱為「忙種」,形容很忙。左河水曾做詩《芒種》,詩歌中曰:豔陽辣辣卸衣莊,梅雨瀟瀟漲柳塘。南嶺四鄰禾壯日,大江兩岸麥收忙。
  • 芒種送花神是什麼意思 紅樓夢中就已經告訴我們了
    芒種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那一天會有很多的重要儀式,其中就有送花神的習俗,你知道芒種送花神是什麼意思嗎?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
  • 穿越丨紅樓夢,曹公何以安排群芳今日餞花神的?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到:「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今日二十四節氣之芒種讓我們穿越到紅樓夢且看那時的姑娘們都是怎麼過節的?曹雪芹寫這一回,又有什麼寓意呢?
  • 今日芒種:青梅煮酒,夏暑菱歌雨漫漫
    IT之家6月6日消息 今天時值芒種,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在天文曆法上,每年太陽到達黃經75度,便為芒種。
  • 芒種——仲夏的開始,忙著種下希望
    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又到了杏黃麥熟的時候,更是一個忙碌的季節。在北方,農民們忙著收麥子;在南方,農民們忙著插稻秧。從南到北,都在栽秧割麥兩頭忙。 何為芒種 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交芒種節氣。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
  • 芒種:風吹麥成浪 青梅煮酒時
    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仲夏正式開始。芒種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農諺曰:「芒種芒種,連收帶種」,這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節。多地也將迎來高溫天氣,雨水漸入鼎盛時期。人們適時而動,麥黃梅熟、蛙鳴池滿…是這個時節最生動的詮釋。
  • 揭秘《紅樓夢》花朝節,從曹雪芹的1個錯誤和3處伏筆說起
    #花朝節,是《紅樓夢》中「隱藏」的一個關鍵符號。了解這個關鍵符號,要從曹雪芹的一個「錯誤」說起。請看《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書中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佳餚佐酒話芒種
    文\本刊特約撰稿 張意薇  太陽達到黃經75度,為傳統二十四節氣之芒種。芒種一般從每年6月5日或6日開始,炎熱的仲夏時節就此拉開帷幕。農曆書記載:「鬥指巳(古代方位記法)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
  • 杏林e+ | 24節氣養生之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和端午節每年都很接近,今年芒種的第二日便是端午節,只差一天。節氣習俗芒種&端午嫁樹芒種是農忙季節,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穫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說:「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 歌曲《芒種》大火:但作為節氣的芒種 你又了解多少
    那麼,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究竟有哪些氣候特點?又有著怎樣的民間習俗呢?一、芒種也是忙種芒種,有著農作物成熟的含義,有人說芒種可以分為兩種含義,一是有芒的麥子快收割了,二是有芒的水稻快播種了,這其實分別代表了北方和南方在芒種時節的不同農事。
  • 古詩裡的芒種:相逢問蠶麥
    敦煌文獻中,有組《詠廿四氣詩》,題「盧相公」或「元相公」撰,一般認為「元相公」即元稹。詩雖大抵託名,內容卻切合中原物候,比如其中「芒種五月節」,就寫得面面俱到:「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鶪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 芒種的詩句芒種說說句子白居易關於芒種的詩芒種是什麼意思
    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上一年秋天產的卵破殼生出若蟲,然後伯勞鳥開始在枝頭鳴叫,反舌鳥(據說這種鳥會學其他鳥叫)與此相反卻停止了鳴叫。唐代元稹有《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安鳥 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後兩句指的是芒種時節人們對農事的關注。
  • 《紅樓夢》芒種時節送花神,唯美的畫面,充滿青春氣息!
    《紅樓夢》中祭餞花神畫面描寫的非常唯美,儀式非常的隆重,這一天是芒種,這天過了黃昏以後就等於春天過完了,等於跨到夏天了,那古代的風俗芒種這一天都要設擺各色的禮物來祭餞花神。我們現在很少聽到一個神叫花神,現在北方的人很少聽說到祭花神,但是蘇州到杭州看到花神廟,就是祭花神用的東西,基本上北方也很少看到,大概都是江南,裡面有一種美的東西,有一種唯美儀式也非常的隆重,大家都非常的看重,而且江南的春天大概也特別讓人家感覺到某一種美,並且充滿的青春的朝氣。
  • 今日芒種·讀詩|古詩裡的芒種詩五首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今日芒種,我們一起來讀關於芒種的五首古詩:1.
  • 芒種,播種希望,欣賞詩詞,期待幸福
    芒種一詞始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東漢鄭玄釋義曰。芒種(6月5日或6日或7日),寓意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幹支歷午月的起始。芒種,作為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是一個播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芒種忙,忙著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