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即「忙種」,古代以農立國,自然少不了跟芒種有關的詩詞!

2020-12-08 藝術泛舟

01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幹支歷午月的起始。鬥指丙,太陽黃經達75°,一般是每年公曆6月5-7日是「芒種「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青梅也是上市季節,所以有煮梅之說!

農事耕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此之後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農曆書》中說:「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

芒種

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

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雲「芒種忙、忙著種」。

這個時節,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

芒種即忙種

02芒種既然是農忙時節,農耕立國的古代自然少得不詩詞唱詠

01、元稹有系列24節氣詩傳世

詠廿四氣詩 芒種五月節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

元稹的24節氣都會寫24節氣的三候,芒種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有人會納悶為什麼天氣熱陰氣重呢?這是因為芒種時雨水多,天氣陰為主,空氣潮溼,溼氣重。

芒種陰氣重

02、 範成大《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 》就寫出南方芒種的氣候:

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插秧寒。 詩中顯而易見,是說芒種年年都是雨水集中的時候,雨水下氣溫降,陰寒氣重,農人還要披絮衣去插秧,農人苦啊!

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插秧寒。

03、韓淲從另個角度寫了多首跟芒種有關的詩,更多是為農人立言:

芒種 其一

田家一雨插秧時,成把擔禾水拍泥。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渾不管歸遲。描述芒種那農人們忙碌的身影,幹練,匆忙。農民從古到今都是勤勞的,他們對於土地的感情是刻在骨子中一代代傳承下來。

田家一雨插秧時,成把擔禾水拍泥

芒種 其二

栽勻明日問青黃,惜水脩塍意更忙。少候根中新葉出,又看晴雨驗朝陽。均勻的栽下青青的樹苗。明日就可以看到,青黃綠相間。

忙著澆水,盼著成長,花不了多長時間,跟蹤的心意就茁壯的長出來。

看看陽光照射。雨露滋潤。

檢驗著像朝陽初升一般。

栽勻明日問青黃,惜水脩塍意更忙。

芒種 其三

三年不見種田農,驀隴跳溝過屋東。齊唱歌聲相勞苦,濛濛煙裡一蓑風。

齊唱歌聲相勞苦,濛濛煙裡一蓑風。

芒種 其四

愧我粗官耗太倉,及瓜而代合耕桑。蠶筐閣了修秧馬,老稚時時亦酒漿。

蠶筐閣了修秧馬,老稚時時亦酒漿。

03芒種的風俗

01、送花神

農曆二月二是花朝節上迎花神,而芒種則有送花神,一迎一送是中國很多傳統節日的固定模式,比如灶王爺就接灶王爺和送灶王爺一迎一送之風俗。

而芒種時已經步入夏天,這時春天的痕跡在慢慢消散,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所以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此俗今已不存,但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見大戶人家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送花神

02、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

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

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03、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文字記載始於明初。

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麵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04、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

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煮梅

也許煮梅論英雄就是芒種的時候吧?

相關焦點

  • 芒種是什麼意思、讀音是什麼?諧音「忙種」
    今天是芒種節氣。芒種,意指小麥等有芒的農作物開始成熟,農村進入夏收繁忙季節。收割、播種、移栽、苗期管理等,「三夏」大忙一般要持續半個月左右,到下一個節氣夏至為止。所以,芒種取諧音也稱「忙種」。  芒種時節天氣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加上雨水增多,暑熱潮溼,身體難免會不舒服。在飲食或烹調菜餚時加點醋,不但可增加風味,且有開胃殺菌功效。
  • 芒種的詩句芒種說說句子白居易關於芒種的詩芒種是什麼意思
    海峽都市報記者 柳小玲 田米 文圖  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鷃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唐代元稹有《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安鳥 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後兩句指的是芒種時節人們對農事的關注。按農曆,芒種屬於五月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需要馬上收割。因此,芒種也可以理解為「忙種」。
  • 為何「芒種」又叫「忙種」?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指的是
    有句俗語叫做「芒種芒種,忙收忙種」,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南方種稻,北方收麥。「芒種忙,麥上場」,「芒種」的意思是小麥接近成熟,麥粒接近飽滿,麥稈上長出了長長的麥芒。什麼是芒種?芒種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中:「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 芒種,播種希望,欣賞詩詞,期待幸福
    芒種一詞始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東漢鄭玄釋義曰。芒種(6月5日或6日或7日),寓意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幹支歷午月的起始。芒種,作為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是一個播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芒種忙,忙著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歌曲《芒種》大火:但作為節氣的芒種 你又了解多少
    提起「芒種」,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算真不知道這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一定知道這是2019年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首熱門歌曲,儘管歌詞內容與芒種節氣並沒有太大關聯,但此歌曲一經推出,也引發了許多人對芒種節氣的關注。
  • 今日芒種:青梅煮酒,夏暑菱歌雨漫漫
    芒種和「忙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上圖來自,顯示2019年6月6日,芒種 軟媒時間芒種傳說和芒種相關的民間傳說不是很多,其中一條和關公磨刀有關。
  • 關於芒種的詩詞諺語 與芒種有關的詩句發朋友圈句子圖片
    關於芒種的詩詞諺語 與芒種有關的詩句發朋友圈句子圖片  今天是6月6日,農曆戊戌年四月二十三,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簡單地說,芒種時節就是收割麥子,播種稻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 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時節要注意什麼
    很多人都不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其實它們是根據節氣的一些習俗以及農作物來命名的,那您知道芒種是什麼意思嗎?在芒種時節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每一個節氣的氣候都是不一樣的,想要健康度過的話,就要知道芒種養生應該做什麼,什麼不應該做,趕快來看看吧。
  • 芒種餞花神
    一說起「芒種」,就有種火辣辣的感覺。曆書中說這天「有芒的穀物要收種」,在鄉間,芒種成了「忙種」。就像白居易描繪的那幅「三夏」搶麥圖:「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 芒種具體時間 2019芒種吃什麼養生?芒種是什麼季節芒種讀音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6月6日7時6分將迎來「芒種」【讀音是máng zhòng】節氣,標誌仲夏開始。專家提示,此時節天氣日趨炎熱,已進入典型的夏季,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芒種也稱「忙種」「忙著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3個節氣。顧名思義,芒種就是有芒的大麥、小麥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春爭日,夏爭時」。
  • 讀書會|芒種餞花神,青梅好煮酒
    牽著「小滿」的衣襟,「芒種」已向我們走來。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是農田裡的收割和栽種,是土地最有生命力的時刻。芒種即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一收一種間,已道盡芒種的節氣內涵。芒種的到來,預示著農民要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所以「芒種」又稱「忙種」。種子會發芽,萬物會生長,我們在大地上生根,身體如枝幹,笑如夏花。
  • 詩詞探索發現:芒種(忙種)下的農民艱辛、快樂和對豐收的期望!
    角度不同,他們寫出來的詩自然也有不同的感觸。01、唐代元稹二十四節氣均寫一詩: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你可以不去喜歡農民,也不需要你去歌頌和抬高,但是從農民的辛苦的勞作就值得尊重,你不能不尊重農民,更不能因為農民的一些言行舉止符合城市規則,就去隨意貶低和侮辱甚至辱罵。
  • 芒種節氣快到了,農村俗語:「芒種芒種,忙收忙種」,啥意思呢
    在北方地區有「芒種三日見麥茬"之說,意思是芒種過後三天,地裡的麥子就會收割完畢,這也是地域性的一種說法,像偏南的小麥產區,芒種之前,小麥就已經收割完了,而在往北的地區,小麥收穫是要在芒種之後好多天才能完成,所以農村的很多老話,都是帶有極強的地域性。大體上其實還都相差不多,小麥的收穫期,大都是在芒種前後一段時間開始進行的。
  • 2017年芒種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芒種節氣意思由來及習俗介紹
    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點擊查看:2017年芒種節氣具體時間),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
  • 那些寫在「芒種」的古詩詞,背過三首的是高手!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二十四節氣可以說是中國獨有的一種特殊曆法,也是一種極為實用的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業勞動人民通過觀察太陽的運行規律的氣候變化總結出來、用於指導農事農活的農業曆法!而再過幾日,便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芒種這個節氣,乍一聽看不出有何氣候變化。實際上芒種是直接以農事命名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芒種前後,北方多晴天,正是收麥時節,而南方梅雨季,正適合插秧種稻!可謂極為形象貼切!
  • 時雨及芒種,青梅醉英雄
    文 | YOYO編輯 | 閆寶《農曆書》中說:「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雲「芒種忙、忙著種」。「芒種」到來標示著又一輪農忙,南方地區人們忙著插秧種稻,北方地區人們則忙著收麥。一時之間,空氣仿佛都飄著大麥小麥的沉甸甸香氣。
  • 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諺語和古詩詞
    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諺語和古詩詞芒種詩詞10首 描寫芒種節氣的古詩詞  今年6月5日為芒種。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 芒種節氣是什麼意思 這也是一個豐收的節氣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日,過了芒種也正式進入仲夏時節,但是現在的人們大多不了解芒種節氣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芒種是哪一天。   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
  • 二十四節氣食譜【芒種】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芒 種 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芒種,是指「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耕種。農事耕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此之後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煮青梅」餞花神」迎芒種「
    中國江蘇網6月5日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今天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芒種」就是「忙種」,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而在蘇州民間,一般通過餞花神、煮青梅等來迎接芒種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