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夢閣主
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
上期文章中,我們說了12種花中的前6種以及對應的守護花神,分別是梅花、杏花、桃花、牡丹、石榴和荷花。本期我們繼續介紹剩下的6種。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
蜀葵,這種花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蜀葵,別名一丈紅,開於夏末秋初,大而嬌媚,五彩斑斕。所謂「明日黃花」說的就是黃蜀葵。而蜀葵的守護花神相傳是漢武帝寵妃李夫人。
這個李夫人究竟有多美呢?有一首詩就是寫她的叫「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可惜的是此等風華絕代的李夫人奈何紅顏薄命,因病早逝,猶如秋風中蜀葵。人們惋惜她短暫而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們就以她作為七月蜀葵的花神。
八月桂花——花神徐惠
桂花,自然不必介紹,桂花是八月花類的盟主,古人稱八月為桂月。而守護桂花的花神就是唐太宗的妃子徐惠。據史料記載這個徐惠從小就相貌出眾,長大後更是才情絕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十幾歲就被唐太宗選為貴妃。後唐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年僅二十四便隨太宗而去。因為徐惠才情出眾,曾寫過歌詠桂花的詩「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於是封她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
菊花,又叫帝女花,因獨特的花形和深秋的花期,九月因此也稱菊月。而菊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花之四君子之一。代表著高潔、潔身自好。
而菊花的花神自然就是那位深愛菊花的陶潛,他就是五柳先生,陶淵明。因為他淡泊名利,歸隱田園,身上的高潔之志,將很多人折服。他寫菊花詩更是流傳千古!「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喝著菊花酒,賞著菊花,讓陶淵明成為民間人們心中的菊花花神。
十月芙蓉——花神石曼卿
芙蓉,又名木蓮,或九頭花。開在霜降之後,而白色的芙蓉稱之為醉芙蓉。而芙蓉的花神是宋朝著名的大詩人和書法家石曼卿。
石曼卿這個人有才華,性格還豪爽,最愛喝酒。因為太喜歡喝酒了,結果把自己喝死了(汗,估計是酒精中毒)。死後,他的好友們都去弔唁他,傳說有人在開滿芙蓉,如仙境般的芙蓉城遇到了他。芙蓉城並非凡俗之城,傳說是有仙人居住的,因為石曼卿的才情和酒量,讓仙人感嘆,因此讓他做了芙蓉城的城主,後人便將他當作守護芙蓉的花神。
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
山茶花,一種開在寒冷季節的花,花色多種,開在山間,飄香吐豔。而山茶花的花神竟然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之所以是白居易,是因為他的一首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畏強權的精神如同山茶般不畏寒風暴雨,後人以山茶花來讚譽白居易詩歌中的端莊高雅,尊他為十一月山茶花神。
十二月水仙——花神娥皇女英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水仙別名金盞銀臺,開在嚴冬,花如其名,花形超凡脫俗,姿態高雅絕麗,被譽為「凌波仙子」。
而水仙的花神就是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娥皇女英本是堯帝二女,後嫁給舜帝。在舜帝一次南巡時仙逝,娥皇女英得知悲痛欲絕,二人於湘江處投水自盡。此舉感動天帝,將二人魂魄化為江邊水仙,二女不僅為湘水水神也是水仙花神。
好了,至此民間十二花神的來歷和故事就結束了,每一種花的背後故事都與一個影響當時社會的人有關,成為花神多為百姓感念這些人而尊為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