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十二花神守護凡花,其中李白、鍾馗、陶淵明竟也是花神(上)

2020-12-20 曉夢閣神秘文化觀

文/曉夢閣主

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正所謂「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

這十二花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一月梅花——花神壽陽公主

「一樹開來冰雪香,誰家新試歲寒妝?時人不識恆伊曲,信指花神是壽陽」。

梅花的守護花神相傳是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壽陽公主清新脫俗,最喜梅花。一日,公主在滿院梅花的殿簷下小睡,一陣風襲來,梅花紛紛而墜,正巧有一朵梅花落在公主的額中,留下五瓣淡紅色的痕跡。醒來後,宮人看到額找有梅花印的公主更加迷人。於是紛紛效仿,而在額中畫上梅花印的裝扮就叫做「梅花妝」。

此事傳入民間,大家都覺得公主是花神,於是壽陽公主成為守護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花神楊貴妃

農曆二月又被叫做杏月,「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杏花的花神相傳是楊貴妃,無奈紅顏薄命,安史之亂時,唐玄宗無奈在馬嵬坡賜了三尺白綾,縊死在驛館梨花下。安史之亂平息後,已是太上皇的唐玄宗思念楊貴妃,派人去取楊貴妃的屍骨,但屍骨不見,唯有馬嵬坡下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風而開,猶如當年風華絕代的楊貴妃,故後人將楊貴妃視為杏花之神。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

陽春三月,百花競放,唯有桃花最富魅力。桃花盛開時,明媚如畫,世人常用「世外桃源」形容仙境一樣的綺麗景象。而在金庸筆下更是將武林高人所住的地方描寫成滿是桃花盛開的島嶼——桃花島。

而桃花花神傳說就是春秋時期息國國君的妻子息夫人,公元前680年,息國被楚國所滅,息夫人被楚王霸佔,但她始終一言不發來抗爭國破家亡。死後,楚人為她立祠祭拜,拜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

「春風搖蕩羽衣開,未肯瑤池一處栽。皇令欺時花不發,去留誰奪百花魁?」

從唐朝至今,牡丹被譽花王。花開富貴,國色天香,正是牡丹最好的寫照。而牡丹的花神更不得了,乃是青蓮居士,謫仙人李太白。詩仙李白還被後人當作詩仙之前,在活著的時候就做了牡丹的花神。

當年唐玄宗讓李白入宮寫詩,李白寫了一首《清貧樂》,而當時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在沉香亭裡賞牡丹,李白詩中一句「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讓唐玄宗龍顏大悅,便將沉香亭裡的牡丹賞賜給李白,命令李白終身守護天下牡丹,李白因此便成為了民間守護牡丹的花神。

五月石榴——花神鍾馗

農曆五月又稱榴月,石榴紅豔紅似火,而石榴紅的花神就是著名的捉鬼天師——鍾馗。這源於五月就是疾病流行的季節,古時候端午節每家都在門上貼著鍾馗的畫像用來闢邪氣。而鬼王鍾馗嫉惡如仇的火爆性格與石榴花似火開放的張揚一致,因為民間把鍾馗視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

荷花別名蓮花、水芙蓉,生於碧波之中,每年六月盛開,清香遠溢,被世人譽為花中君子。周敦頤的《愛蓮說》讓世人皆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除此外,荷花還象徵著美麗、純潔和堅貞。

而荷花的花神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西施名夷光,因為出落得國色天香,家住村西,被人喚為西施。西施每年夏天都會在鏡湖採蓮,美人美景美花,讓路人看痴了,一葉輕舟上的西施仿佛是仙子下凡,於是大家把西施當成荷花的花神。

由於篇幅較長,下期我將給大家介紹另外六種花和其守護花神,下期的六種花都是什麼花?守護花神都是誰呢?不妨,你們在評論區留言猜一猜?

相關焦點

  • 民間十二花神守護凡花,其中李白、鍾馗、陶淵明竟也是花神(下)
    文/曉夢閣主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於是封她為桂花的花神。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菊花,又叫帝女花,因獨特的花形和深秋的花期,九月因此也稱菊月。而菊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花之四君子之一。代表著高潔、潔身自好。而菊花的花神自然就是那位深愛菊花的陶潛,他就是五柳先生,陶淵明。
  • 每個月都有每個月的花神,集古雅玩之花神與十二月令!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這花神在古代民間,花卉被賦予了神話色彩受萬物有靈的意識影響 人們認為應該有司花之神來主宰花的榮枯 這樣的想法演變為習俗 並由文人們結合農曆月令 創造出了十二月令花神花神的傳說一般認為始自魏晉 十二月花神的稱法 則或醞釀於唐宋,至明基本確定
  • 頭上插花的漢子運氣都不會太差,蘇東坡、鍾馗竟是古代花神?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上的喜好直接影響老百姓,宋代幾代皇帝都喜愛賞花,尤其是宋徽宗,他每次出遊回宮,都是要「簪花,乘馬」,而且陪行的官員和侍衛也得戴著花。宋徽宗第二個是皇帝喜歡賜花給喜愛的大臣,能夠得到統治者的賞識,這可是無上的榮耀。第三個和當時科考有關。
  • 對傳說中的十二花神重新評選
    重評十二花神 作者江湖夜雨故老相傳,有十二花神之說。這一種排名,是以文章做標準的,大致就是誰寫過有關該花的著名文章,誰就可以成為該花的花神,如屈原《離騷》中常寫蘭,林逋寫過著名的梅花詩,就分別評為蘭花、梅花的花神。這種評法,好像評職稱交論文一般,評出來一群大老爺們當花神,不喜歡。
  • 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及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
    花是大自然的精華,是美的化身,是天地靈秀之所鍾。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也以各種不同的姿態繽紛著大地,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在於悅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遊在每一種花的獨特韻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自然也為百花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 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
    今日主題: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中國人對花卉有特殊的情結,自從春秋時期就有百花傳說廣為流傳,而百花傳說中十二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簡單來說,十二花神就是農曆中十二個月份對應的代表花卉,通過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渲染,從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一月花神按照男花神來說,一月花神是蘭花,在文人眼中,蘭花是君子之花,象徵高尚的君子之風。但按女花神來說,一月花神卻是梅花。
  • 12位男花神是誰?12為女花神又是誰
    花朝節·網絡供圖提到花神,在傳統文化中,是按照十二個月配備當月花神的,因此這十二花神更為人們所信奉。然而由於對十二花神的認定角度不同,在民間就存在了至少六個體系的十二花神。花朝節·網絡圖片首先說十二男花神,他們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文人,被認定為相關的花神,應該說和他們的文學作品有直接關係。
  • 十二星座的守護花神,來看看屬於你的是哪個
    在咱們的大自然裡有千千萬萬種花卉,而且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花語,就連咱們經常談論的十二星座都有著各自的守護花神。花友們想知道自己的守護花神是什麼嗎?那就跟著花花一起來看看吧~1、白羊座——向日葵白羊座的人都比較開朗陽光,屬於白羊座的守護花神就是向日葵了。向日葵本身也是有活力四射,元氣滿滿的含義,跟白羊座人的性格還是差不多的。向日葵本身的話語也有信念、光輝、忠誠等含義。
  • 故宮花事|花朝節,聽花開的聲音
    有慶賀花神誕辰、踏青賞紅等習俗外出遊覽,將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寄託了一整年的爛漫期許春寒淺,料峭減這樣好的時節紫禁城的花花草草們許多都睡醒了>在古代民間,花卉被賦予了神話色彩受萬物有靈的意識影響人們認為應該有司花之神來主宰花的榮枯這樣的想法演變為習俗並由文人們結合農曆月令創造出了十二月令花神
  • 十二花仙拜祭花神
    記者莊小龍 攝    「波羅誕」舉行「花朝盛典」活動    花朝巡遊、花童迎春、仙女散花、百花鬧春……昨日,南海神廟南廣場上繁「花」似錦,群芳競豔,「波羅誕」舉行了傳統的「花朝盛典」活動。12位花仙子行傳統拜祭花神禮,成為「嬌點」。
  • 十二個月十二種花,十二位花神,中國傳統花朝節太美太浪漫了
    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在百花的傳說中,以農曆十二個月令的代表花與司十二個月令花的花神之傳說最令人神往。花的美是渾然天成,無可比較。
  • 十二個月,十二花神都是誰?每一種花都是一首詩!
    花,作為天地間美麗的化身,一直以來都被世人所讚美,很久之前人們就有賞花的習俗,文人墨客更是對花情有獨鍾。來一起看看一年十二個月都有哪些花?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的詩句中有許多寫牡丹的,這一首《清平調》讓人看到牡丹如仙女般的美。
  • 十二月花神還有男版的?看到「菊花神」實至名歸我就放心了
    百花傳說中,農曆十二個月各有一種花為其「代言」,並且每朵花都擁有各自的花神,以及動人的故事。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十二花神漸漸融入了新的元素。由於許多歷史人物因文學作品或生活軼事而與百花結下淵緣,人們為了紀念這些人物,便將他們也「編排」到十二花神之中,甚至特地整出了一打「男版」。
  • 十二花神居然有男的,雖然畫風奇葩,但他們是誰呢?
    正所謂「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每年一共有十二個月份,每月都有一位花神。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固有認知中,花神都是女子,但是今天我們卻要來說一說大家很少知道的男花神們。一月是蘭花花神屈原,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香草美人」的傳統就是他開闢的。在屈原的代表作品《離騷》中,多把自己比作蘭草,很多人知道他也是因為他自殺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他也因此被後世之人尊為蘭花花神。二月是梅花花神林逋。
  • 十二位詩人,十二位花神,妙不可言
    而屈原,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員。 屈原親手在家「滋蘭九畹,樹蕙百畝」,把愛國熱情寄託於蘭花,並贊蘭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蘭花,故後人把蘭花視為「花中君子」和「國香」,把蘭花作為高尚氣節和純真友誼的象徵。
  • 二月初二賀花神 大學生穿漢服扮「十二花神」降臨園博園
    百花生日良辰美景 傳統文化來慶祝據了解,花朝節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俗稱「花神節」,是紀念百花生日的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期因地而異的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節日期間,人們結伴踏青賞花、遊春撲蝶或種花挑菜、製作花糕等。
  • 林黛玉、花襲人、冷清秋與花神節
    至於襲人生日也是這一天,是因為她姓花,名又取自陸遊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黛玉、襲人也是與寶玉關係最為密切的女性,便被作者刻意安排在同一天了。「十二花神」是指一年的十二個月,每月有一種當月開花的花卉,謂之月令花卉,而每月有一位或多位才子、佳人被封為掌管此月令花卉的花神。花神女夷清康熙年景德鎮產十二月令花神杯民間廣泛流傳的花神以美麗的女性形象佔多數,四大美女中西施、王昭君、楊貴妃都入選了花神。
  • 花時丨芒種至,餞花神,百花始凋零
    所謂「芒種」,是指小麥開始成熟,麥粒飽滿,麥稈上會長出長長的麥芒。這是一個夏生,糧滿歸倉的收穫節氣。也是一個花始衰敗,送歸花神的內蘊節氣。花謝意味著下一次的花開。在我國古代,每到芒種時節,民間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表達人們對花神佑澤人間美好的感恩,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 芒種餞花神
    後來讀《紅樓夢》才知道,芒種節也是送花神的日子。這一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面對飄飛的落紅,不禁顧影自憐,吟唱了一首字字含愁、句句帶淚,讓人傷感心碎的《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我第一次看越劇《紅樓夢》葬花吟那段,是流了眼淚的。
  • 十二位詩人和十二花神的傳說,你聽說過嗎?
    名人因詩成花「神」 作者:田大金 花是美的象徵,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喜歡觀賞和吟詠百花,留下了許多趣聞美談,造就出一月至十二月的花「神」。也造就出「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的優美佳話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