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彭碩
編輯|老拿
繼127億入主紡織企業東方盛虹後,蘇州富豪繆漢根準備再以110億對價控股石化企業丹化科技。
6月13日晚,上市公司丹化科技發布公告稱,擬發行股份,購買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10億元。本次交易預計將構成重組上市,交易完成後丹化科技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盛虹石化,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繆漢根、朱紅梅夫婦。
斯爾邦石化為盛虹集團下屬子公司。通過此次併購,丹化科技有望將成為盛虹集團旗下第二家市值過百億的上市公司。
受此利好刺激,6月14日開盤,丹化科技股價一字漲停,現報收4.31元/股,總市值40億元。
盛虹集團為什麼要出手丹化科技?
從業績上來看,丹化科技曾連續多年虧損。Wind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6年,丹化科技的扣非後淨利潤連續8年為負,在2017年有所好轉後,2018年,丹化科技再度虧損1196.76萬元。分析人士認為,丹化科技的連年虧損或將減少盛虹集團的談判阻力。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盛虹集團看上了丹化科技的國資背景。丹化科技全稱為丹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背後實控股東為丹化科技實控人為江蘇省丹陽市人民政府,持股比例19.79%。而在上一次出手東方盛虹的前身東方市場時,其實控人同樣為地方政府,併購前吳江區國資辦曾持有東方市場37.52%的股份。
此外,將丹化科技注入盛虹也有助於其實現集團化工產業的整合。斯爾邦從事的業務主要是採購甲醇為核心原材料,然後生產化工產品。丹化科技則掌握了「煤制乙二醇技術」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率先實現了煤制乙二醇的工業化應用,不過由於產品結構相對單一影響,其盈利能力受限且波動很大。
據了解,盛虹集團背後老闆繆漢根很不一般。東方盛虹公告披露的簡歷顯示,繆漢根曾歷任過蘇州吳江市盛虹絲織廠副廠長、盛虹印染廠廠長,1997年6月至今,任盛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 年胡潤百富榜顯示,繆漢根總身家190 億元,排名當年榜單第 174 位。
在繆漢根的掌舵下,盛虹集團發展可謂神速。2009年,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評選出的2009中國企業500強中,盛虹集團首次入榜並排名493位,2014年,盛虹集團躥升到230位,到2018年時已高居156位,並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8位,總營收高達1050億元。
不過在2017年以前,盛虹集團並沒有布局資本市場,直到2017年,集團旗下子公司國望高科以127億元的高對價借殼東方市場,才開始在資本市場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