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兔子『打牆』,災禍必防」,是咋回事?

2020-12-23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兔子『打牆』,災禍必防」。儘管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兔子,是一種陸棲的哺乳類動物,有家兔和野兔之分。家兔在世界各地均有養殖,而野兔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以及歐洲和南美洲荒漠、荒漠化草原、熱帶疏林、乾草原和森林中。兔子的品種有很多,一共有9屬43種。

兔子具有草食性,其頭部有些像老鼠,其耳朵根據品種的不同而有大有小,其上唇的中間分裂,屬於典型的三瓣嘴,看上去非常可愛。

兔子的性格非常溫順,不易暴怒,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動物。其尾巴很短而且上翹,具有前肢短,後肢長的特點,非常善於跳躍,跑得也很快。家兔喜歡黏人,但野兔比較怕人。其毛皮的顏色一般有白、灰、枯草色、棕紅色、米色、黑色和花色。

兔子喜歡安靜的環境,在沒有外界嘈雜聲音的幹擾下一般不會亂竄亂跳。而一旦外界有細微的異常聲音幹擾,兔子就會驚慌失措,躁動不安。

據科學研究發現:野兔能感受到50--60000赫茲的聲音,儘管家兔的聽覺系統有所退化,但其聽覺的靈敏度還是很高的,一些人類所聽不到的聲音也能夠被家兔感知到。如果家兔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某種細微的聲音被它聽到,家兔就會有驚慌的表現。而一旦家兔出現驚慌的現象,圈養的家兔會因跳不出圈舍而拼命「打牆」。

據稱,無論是泥石流來襲還是發生地震災害,在災難未來襲和發生之前都會有細微的「地動」聲音產生,而這些細微的「地動」聲音就能夠被家兔感知到,並且,這種聲音對於家兔來講是陌生的,因此,它會感到非常恐懼,在它極端恐懼的情況下,就會試圖在圈舍的牆壁上打洞而逃走。儘管這種打洞方式是徒勞的,但出於兔子的本能,它也會拼命的在圈舍的牆壁上打洞。其實,這就是「兔子『打牆』,災禍必防」這句俗語的由來。

據報導,古代就曾經利用家兔來預防地震災害的發生。比如,古人會在居室內再建造一個兔子的圈舍,當某一天突然發現兔子出現躁動不安的情緒、欲「打牆」逃走時,人們就會迅速逃出室外,用以避險。儘管有時候兔子的躁動不安並不是因地震而引發,但及時防範也沒有什麼壞處,因此,人們寧可經常出現虛驚一場的現象,也願意將兔子飼養在居室之內。

據有關信息表明,凡是發生地震或其它地質災害之前,包括兔子在內的許多動物都會有行為異常的表現,但人們往往會忽略動物的異常表現,從而使人類自己遭受到了災難的打擊。因此,及時觀察包括兔子在內的許多動物的異常表現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種觀察能夠使人們及時逃脫災難,從而獲得平安,所以,一定要善於觀察包括兔子在內的各種動物,用以及時避險。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才算是真正理解了這句俗語其中的含義。由此看來,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中還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兔子又是太能吃了,給再多都吃完,吃不完也糟蹋完,吃多了不消化,所以兔子要窮養!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死兔子這句俗語裡所說的「死兔子」是指野兔子,並不是指的家兔。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
  • 農村俗語「不見兔子不撒鷹」究竟是什麼意思?有何實際意義?
    俗語「不見兔子不撒鷹」,在農村經常聽說到,但很多人曲解了它的意思。這句俗語是用生動的動物兔子和鷹,來說明農村的某一事理,即做一件事情,不見明確的目標就不會採取果斷的冒險行動。這就是這句俗語真實原始的意思,是把難懂難理解的事理,用兔子和鷹這兩個生動形象的實際動物來詮釋這句難懂俗語的意思。兔子是非常機靈的小動物,動作敏捷,在農村一般來說,是比較非常難捉到的,難於抓住,但是有了鷹這一高空飛行的兇猛禽類動物,擅長觀察和捕捉像兔子這樣機靈狡猾的小動物,就大不一樣了。鷹視覺敏銳、飛行迅速,在天空高高的看到兔子,一個俯衝下來,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準確程度,立即抓到了兔子。
  • 農村俗語「人老奸、驢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原來是這意思!
    農村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俗語,如果是在農村長大,家中又有老人的話,那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或多或少聽過一些俗語。其實,這些老話也是有一定借鑑價值的。那你可聽說過「人老了奸、驢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這句俗語呢?這句俗語在不同的地方版本也不同,有些地方也說成是「人老奸、馬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其實,不管說法如何變化,意思都差不多的。人老了奸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人年紀越大,經歷的事情就越多,明白的道理也就多了。
  • 農村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原來是這樣的寓意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在農村的諸多俗語之中,有很多的老話,都是正話反著說,也有的是帶有相當大的誇大語言,將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常見的,或者是不常見的事情,誇大的進行描述,這也是讓我們更好地在第一時間,對於這句俗語有相當深刻的印象,起到讓人極易難忘的作用,按照過去的說法,很多動物、植物都是長壽的象徵,老人過生日使用最多的一句話叫做: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 俗語:「門前有水不是福,屋後有山災禍足」,是科學,不是迷信
    與老農坐在一起聊天,聊到了庭院選址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門前有水不是福,屋後有山災禍足」。因此,庭院選址應該講究科學呢!剛從老農口中聽到這句俗語時,我還有些大惑不解呢!仔細一想,這句俗語還真的具有不少的科學道理。那麼,都有哪些科學道理呢?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一、門前有水不是福有人認為:門前有水,乃是清幽風雅的象徵,此地是宜居之地。尤其是一些所謂的「堪輿大師」會極力推崇在這樣的地方修房蓋屋。
  • 農村俗話「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沒人追」,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沒人追」,深藏處世之道俗語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於勞動人民智慧經驗的總結,民間流傳著很多有趣的俗語,因為它生動有趣又富有哲理,因此俗語為人們所喜愛並且口口相傳。
  • 紅事禮到人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這個「風俗」是咋回事?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紅事禮到人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這個「風俗」是咋回事?隨著國家對於農村各項福利的落實,農民生活相對於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網絡也融入了農民生活給農民帶來了展現自我的平臺,因此更多人了解到農民朋友們日常的生活和習俗,也讓農村和城鎮的距離大為縮進。近段時間有網友了解到了一句農村俗語:「紅事請了才去,白事不請就來」對於這句話不太理解,究竟裡面包含了什麼意思?讓老農解釋給大家聽聽在不在理。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具體指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具體指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比如在南方的農村,人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一樓一般都不會住人,這一層是用來存放雜物的,二樓才會住人。生活在西北地區的人,建造出了很多窯洞,別看它看起來不雅觀,住起來十分舒適,冬暖夏涼。除了這些,還有蒙古獨有的蒙古包。
  • 農村俗語「晴冬至,爛大年;乾淨冬,必髒年」什麼意思?
    像我們農村的老人常說:「冬至大如年」,說到冬至,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包餃子了。因此每年過這個節氣,大家就會很忙,每個家庭都帶著笑聲和餃子,團聚在一起,談論著一年的收穫和快樂。有二句關於冬至的俗語,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為什麼不能追
    提要: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為什麼不能追文/二狗在農村有好多俗語是農民一代一代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總結,或者是觀察得出來的一些精闢的諺語。這些諺語、俗語對於後來人祖祖輩輩的流傳至今,對於後人的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或者教育意義,有時能夠警示後人少走彎路,或者是認識到某種現象的發生的規律性。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這句農村俗語從表面上來看是非常明白的一句通俗的話語,也就是說上山的兔子,下山的雞,離開水的甲魚就不要再去追了,也就是說不要再去逮了。
  •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其中有何含義?
    很多人喜歡將成語運用在自己的話語當中,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才華,而除了成語之外我們的一些俗語很是很貼近生活的。只是很多人會認為俗語都是以前農村人在講的,現在再用會顯得自己很庸俗,總會對俗語帶有一種輕蔑的態度。可是我們要是仔細去品味這些俗語的話,我們會發現這些俗語雖然講起來是很粗糙,但是他其中蘊含的道理還是很不錯的。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
    不單農村人,絕大多數古代中國人,常常將願望寄託於一些日子,看日子成了古代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凡婚喪嫁娶、動土建房、出門遠行、生老病死,無不看重日子,以此寄託天命,避免天災,求得順達。因此有了這句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下。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更經典,你知道嗎?
    草是農村裡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農村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雜草,有些還讓農民朋友十分的頭痛。說起農村裡的雜草,您第一個聯想到的俗語是那一句呢?農夫首先想到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你可知道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嗎?而且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 農村俗語「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國農村地區地大物博,各地的自然情況和天氣變化,走勢並不完全相同。所以一些民間俗語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換句話說,同樣一句俗語,放在北方可能合適,但是放在南方則意義完全相反。
  • 農村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平常生活中中,大家是否經常會用到一些押韻的俗語呢?這些俗語其實大多都是農村傳出來的。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農村在教育方面一直是比較落後的,農村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而正是這種缺少教育的環境,讓一些農村長輩都信奉自己的一些言論,這些人好像沒有什麼文化,但說出的話似乎又有一些道理,因此大家都很相信他們。而這些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俗語。
  • 農村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啥意思?背後有何深層原因
    文/訪客的室友農村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啥意思?而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就屬於沒有多大害處的一類,而且這句俗語所講述的內容其實在現今的生活中是被廣泛應用的。綠色植物其實在人們的居住環境中是必不可缺的,無論是城市中的小區裡,還會農村的院子中,都會有綠色植物點綴著單調普通的生活。
  •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這句話是有很好的道理的。大家知道,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了。人類是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人類是勞動的結果。所以說這句話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農村熱愛勞動的人,一般都是手指十分粗糙而又粗壯,手指也非常的短。並且上面傷痕累累,老繭縱橫。這就是農村勞動人民的手,是一雙勤勞的手。一個人熱不熱愛勞動,就可以從手上看得出來他的勞動本質,短而粗,並且健壯有力,是沒有經過勞動的人,手指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由於勞動的手,指頭的肌肉是非常豐滿粗壯,非常有彈力。
  •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下句少有人知,處世經驗值得學習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下句少有人知,處世經驗值得學習在現代人的印象中,烏龜一直是描述一個人不懂得擔當,遇事畏畏縮縮的詞。因為烏龜膽子特別小,被驚動的時候就會把頭縮進烏龜殼中。但是在古代社會中,在人們心中,烏龜是神靈。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