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菏澤5月13日訊(記者 張媛媛)由菏澤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菏澤報業集團主辦的「四君子杯」第十二屆感動菏澤年度人物評選結果今天揭曉,經有關專家認真評選,武警成武縣中隊等10個先進個人或團體當選第12屆感動菏澤年度人物,另有10名候選人獲得提名獎。
據了解,評選自2015年12月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與投票人數12萬餘人次,各類有效投票10萬餘張。
感動菏澤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創始於2004年,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新時期的菏澤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褒揚善行義舉,發現身邊的感動,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12年來,感動菏澤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在市民中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菏澤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一個品牌。
雖然每一位感動菏澤年度人物的事跡看起來是那麼平凡而普通,但他們的精神卻一次次打動人心,成為菏澤市民的精神楷模。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平凡的生命同樣可以綻放出絢麗光芒。
附「四君子杯」第十二屆感動菏澤年度人物評選名單:
(一)武警成武中隊
這是一個英雄的群體,這是一個「沒有紅軍歷史的紅軍連隊」。多年來,武警成武縣中隊自覺踐行強軍目標,接力謀發展、紮實打基礎,全面建設不斷發展進步。在上級組織的軍事比武中先後奪得26個第一、創造11項紀錄,連續21年保持軍事訓練成績總評優秀,出色完成搶險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20餘次,連續30多年安全無事故,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1次,連續20年被樹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被表彰為首屆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
今年2月13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命令,授予武警成武縣中隊「基層建設模範中隊」榮譽稱號。2016年的春天,全市、全省、乃至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成武武警中隊精神的熱潮。
頒獎詞:至高榮譽,源於平凡,源於細節,也源于堅持。豪情問天,壯志報國,忠誠鑄就強軍夢。那一聲聲嘹亮的口號,是對和平深情的嚮往;那一個個肅穆的軍禮,是對祖國莊嚴的承諾!
(二)谷新江:菏澤首例涉外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年40歲的谷新江是巨野縣交通運輸局工程處一名普通職工,他平常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業餘時間經常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多次參加無償獻血。2014年5月,谷新江與巨野縣交通運輸局的177名同事自願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志願者。
2015年5月,經中華骨髓庫聯繫,他與一位韓國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當工作人員徵求谷新江的意見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谷新江說:「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夠救人一命,這就是緣份,況且對方是一位韓國友人,我一定不能讓他失望。」 2015年7月22日,谷新江赴濟南千佛山醫院,為韓國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7月29日,這份傳遞中韓人民友誼的「生命種子」由專人送到韓國。谷新江是全國第209例涉外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首例在山東進行採集的涉外捐獻者,也是菏澤市涉外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
頒獎詞:愛心無國界,熱血傳真情。為了素不相識的異國病人,他義不容辭,用實際行動書寫人間大愛。他堅信:播下生命的種子,一定會發芽,還會開出絢麗的花。
(三)黃豔萍:照顧癱瘓丈夫18載
今年45歲的黃豔萍是山東明勝紡織有限公司職工。十八年前,黃豔萍的丈夫因為惡性腦瘤而癱瘓,並且幾度病危。面對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重擔,黃豔萍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擔起了家庭的責任,十八年無悔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經過她的精心照顧,丈夫病情不斷好轉,連醫學專家都連稱奇蹟。翻身、按摩、擦澡、餵飯、打針、餵藥……黃豔萍每天都在重複著這樣的工作,並且一幹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間,丈夫身上沒有起過一次褥瘡,多年生活的重壓,黃豔萍的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不僅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腰肌也有損傷。但是,面對癱瘓在床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黃豔萍每天都提著精神,咬牙堅持著。她認為,自己既然承諾了婚姻,就應該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2015年,黃豔萍被評為山東好人、菏澤市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頒獎詞:面對生活的重壓,她沒有多說一句話!18年堅守,只為一個當初的承諾。不拋棄,不放棄,只為心中的那份真愛。丈夫的病床前,她一步步走向善良的頂峰!
(四)李子明:接受檢閱的抗戰老兵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70多年前,魯西南大地遭受日本侵略者鐵蹄的踐踏,但這裡的人民沒有屈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抗日救國鬥爭,留下了「紅三村保衛戰」、「王廠戰鬥」等一場場可歌可泣的戰鬥。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88歲的離休幹部李子明,作為菏澤市唯一一名代表,受邀參加了此次閱兵式,他在抗戰老兵方隊中乘車走過天安門廣場。
李子明1927年3月出生於定陶縣,1940年3月參加革命,在菏澤縣民運工作隊從事青年兒童工作。全國解放後,李子明曾任菏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長,中共菏澤地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共菏澤地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等職務,1984年3月離休。1951年,他曾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華北首次縣長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頒獎詞:蒼蒼白髮,熠熠勳章,顫抖的軍禮是對祖國最崇高的敬意。70多年前,他們抵禦外辱、保家衛國,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血肉長城。今天,我們重溫歷史、緬懷先烈,不僅僅是致敬,更重要的是要傳承,要擔當,為了心中共同的「中國夢」!
(五)劉芳:從「全職太太」到「微商皇后」
劉芳,本是東明縣一位普通家庭婦女,照顧家人、買菜做飯曾經是她生活的全部,是微商讓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三年前,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接觸到微信、認識了微商,便敏銳地認識到這是一個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開始了從一個全職太太到「微商領袖」的華麗轉身。
現在,她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劉家芳芳」微商團隊的領軍人,2014年,劉芳的團隊銷售額近億元,2015年銷售額達到1.4億元,其團隊的銷售業績位列山東第一、全國亞軍,其驚人發展速度在微商界創下奇蹟。如今,劉家芳芳團隊與8家公司合作,產品達到50多種,直屬代理商1萬多人,間接代理商50多萬人。而且,在她數萬人的團隊裡,有三分之一是殘疾人。
頒獎詞:她站在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她是大眾創業的先鋒,是商業奇蹟的諦造者。她是「微商皇后」,也是鄰家大姐。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劉芳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關鍵看你怎麼做!
(六)解巖:見義勇為街頭救人
2015年9月4日上午11時15分,巨野縣城新華路與青年路路口發生一起慘烈車禍,一名兒童當場休克,且嘴唇發紫,還翻了白眼。路過車禍現場的巨野縣體彩辦專職副主任解巖見狀後,立即通知彩票站點撥打120急救電話,並迅速用以前學到的急救知識,為兒童採取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等急救措施,使兒童心肺功能得以復甦,為醫護人員進一步救治爭取了寶貴時間。
120急救人員趕到後,解巖又幫忙把受傷兒童抬上車,然後悄悄消失在人群中。事後,醫生稱讚解巖急救措施做得好,如果沒有他的及時施救,兒童很可能會成為植物人,甚至失去生命。對於解巖的義舉,路人由衷欽佩,紛紛豎起大拇指。
頒獎詞: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千鈞一髮之際,他獻出了「生命之吻」。一個幼小的生命得以延續,一個家庭的悲劇改變了結局。在別人還因為「扶不扶」而猶豫的時刻,他挺身而出,彰顯出一個男子漢的本色與擔當。
(七)何厚江:誠實守信的創業模範
今年48歲的何厚江,是鄆城縣唐塔街道辦事處義和村人,鄆城縣誠信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他小時候家裡很窮,因父親生病欠下大筆外債。他憑著多年的吃苦打拼,歷時16年,還上父親生前患病欠下的12萬元借款,實現了「人死帳在,父債子還」的承諾。他依靠誠信創業成功,如今已經身家過千萬,但絲毫沒有老闆的架子。
鄆城縣玉河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鄆城縣玉泉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菏澤市誠信建設促進會會員部主任、鄆城縣誠信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多個「名片」,印證了他人生的多姿多彩。是他創辦了鄆城縣誠信建設促進會,相繼為汶川地震和魯甸地震捐款近10萬元,被授予「情系魯甸、奉獻愛心」形象大使。2015年,何厚江先後被評為「菏澤好人」「菏澤市道德模範」。
頒獎詞: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艱難歲月裡,誠信給了他力量;茫茫商海中,誠信是他的準則。言忠信,行篤敬。他把真誠的點滴雨霧,播灑在水滸故裡,滋養出一片誠信的森林!
(八)蔣美英:聾啞孩子的「好媽媽」
蔣美英教聾兒學習發音
蔣美英是巨野縣麒麟鎮楊官屯村的村民,也巨野陽光特殊教育學校校長。20年前,蔣美英的兒子出生後,患有重度耳聾,四處求醫不見好轉,蔣美英哭幹了眼淚,傷透了心。為了能聽到兒子喊一句「媽媽」,她自學了聾兒語言康復知識,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讓兒子6歲時能夠開口說話。後來,孩子可以和人正常交流,現在已經成為一名大學生。為了幫助更多的聾啞孩子,在巨野縣殘聯的幫助下,蔣美英開辦了聾兒語訓學校。教聾啞兒童說話,一開始被村民們視為天方夜譚,大家都認為蔣美英瘋了。對待學員,蔣美英甚至比對待自己的兒子還要親。她用同樣深沉的母愛滋潤著一顆顆受傷的心靈,引導孩子們去感知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教他們說每一個音節,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經過不懈的努力,蔣美英終於成功了。如今,她所創辦的巨野陽光特殊教育學校已是山東省規模較大的語訓學校之一,先後讓數百名聾兒「開口說話」,回歸正常生活。
頒獎詞:二十多年,她用母愛澆灌孤獨的心靈,讓鐵樹開出絢麗的花朵。她是眾多聾啞孩子的媽媽,「孩子,別怕,媽媽就是你的耳朵、你的嘴巴!」她用真情點燃一盞燈,把孩子們的未來照亮!
(九)張思健:身殘志堅的「左手作家」
張思健,菏澤高新區呂陵鎮葭密寨小學教師,1991年生,中共黨員。張思健自幼因腦癱致殘,但他從未放棄生活的信心,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心態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讚許。在菏澤學院上大學期間,他憑藉著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出版了首部個人散文集《長安,長安》,共計20萬字,被省、市文學團體吸納為會員。
2015年6月--11月,張思健受邀參加由四川衛視和《南方周末》聯合出品的大型填字真人秀節目《我知道》。他出色的表現得到王剛、柳巖、郭敬明等導師稱讚,進入全國四強總決賽, 2015年11月中旬,張思健又受邀參加了由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節目,獲得好評。
頒獎詞:揚名「我知道」,決戰「好詩詞」,身殘志堅好男兒。病魔可以摧殘身體,卻打不垮一顆堅強的心。他抖擻精神,把世俗和偏見拋在身後,用自己的故事,書寫了一部90後的勵志傳奇!
(十)丁己柱:捐資百萬為鄉親
丁己柱(右一)
在巨野縣金山腳下,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小山村,環境優美靚麗,街道寬闊整潔,村民生活幸福。可是在過去,這裡只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說起村裡的變化,村民們都會感謝他們的「領路人」。
丁己柱是樂土村的黨支部書記,他早年在鎮政府工作,後來辭職下海後創辦石料場,因經營有方,成為遠近聞名的企業家。致富後,他沒有忘記樂土村的鄉親們,時刻想著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2008年,他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近年來,他不計個人得失,先後出資100多萬元為村裡修路、建學校、辦水利、建廣場,徹底改變了村容村貌,深受村民稱讚。丁己助被評2015年「巨野十大最美人物」、2015年第三季度「菏澤好人」。
頒獎詞:美麗的金山上,灑滿金色的陽光,你用肩膀扛起鄉親們的夢想。村莊在漸漸豐滿,笑容爬上了你的臉龐。莊稼,總要把一切還給泥土,你所做的一切,百姓都記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