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家想炸月球,還有很多人贊同?知道地月關係多親密嗎?

2020-12-17 百家號

文/惜談

俄羅斯科學家想炸月球,還有很多人贊同?知道地月關係多親密嗎?

如果要說宇宙中哪一個天體對的存在,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話,大家肯定覺得除了太陽,緊隨其後的就是月亮了,在遠古的時候,就曾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傳說。那就現實來講,月亮對於地球來說有什麼獨特的意義嗎?可能許多人都只覺得它的存在只是和太陽交接輪替而已。但其實它對地球的影響已經大到讓俄羅斯的科學家想要把它炸毀。

那月亮對地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將它炸毀之後又會有什麼樣的改善嗎?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的,而月亮又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圍繞著地球運轉。但科學家們認為,其實月亮本身也是有一個引力存在的,就因為月亮的引力才導致地球在自轉時產生了一個偏轉的傾斜度。我們生活在不同地方,對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變化的感知不相同,是由於在相同的時間裡不同的地區所受到的太陽照射不同,才形成了各地迥異的氣候特徵。甚至還產生了許多極寒極熱的極端天氣地區。那如果地球沒有發生這個偏轉呢?科學家認為氣候會更加穩定。

這樣的想法更是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但是如果深入考慮的話,其實你就會發現,這個設想有許多欠妥當的地方。首先這只是一個理論思考,完整的地月系統運轉了已經有很多年了,我們如果輕易去破壞月球,肯定會導致地球狀態發生轉變,產生許多難以預料的不穩定情況。

但如果細想,你會發現俄羅斯科學家提出該理論是有一定私心的,想一想俄羅斯本國的生態環境,原本冰雪覆蓋許多地方不利於農業發展,一旦地球生態均衡之後,他們的環境就會有所改善了。

那其他地區的環境又會如何呢?就不一定都是有利的了,靠近北回歸線的甚至更北的地方可能就永久黑暗了。在俄羅斯科學家眼裡只看到了月球的壞處,那它的存在就沒有好處嗎?圍繞著地球轉的它就像一個忠心的護衛,幫地球阻擋一些小行星的撞擊,看月球表面的地勢就知道了,如果沒有它,說不定那些坑坑窪窪就在地球表面了。

這只是科學家們的猜測和設想,但都足以表明,月亮與地球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你支持俄方科學家的設想嗎?如果沒有月亮,地球會不會更加孤單呢?但至少我們也會少了很多美妙的幻想吧,如果真的要炸毀月球他們又能採取什麼方法那?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月每年離3.8釐米左右,為何從月球看地球很恐怖?
    所以這就形成了好看與不好看的問題,我們從地球看月球,總是美美地,有明亮的光,甚至在部分天體的「共同效應」之下,還會迎來最美的自然奇觀。所以我們看到月全食,滿月等等都是一個共同的效應,而大家如今有這樣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從月球上看地球,有一種「恐懼感」,其實嚴格的來說,只是我們不能過站在月球看地球這個角度上來想,所以才形成了這種「心理上」的恐懼感。月球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 科學家提出月球起源新理論 地球核爆炸促使地月分離
    相似性:月球登陸器所發現的樣本顯示,月球物質的化學組成與地球幾乎相同。 北京時間2月1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是如何進入地球軌道的,這些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該理論認為,地球和月球都來自宇宙中同一滴旋轉的熔巖,後來一部分分離出去形成了如今的月球。然而,除了撞擊原因以外,當時的科學家無法用其他理由來解釋形成月球的那一部分熔巖是如何分離出去的。 兩位科學家認為,形成月球的那部分熔巖是在地球的一次核爆炸中脫離出去的。
  • 月球的存在已影響地球,科學家準備實施炸掉月球,真的可行嗎?
    進入現代後,通過利用現代科技,太空人成功步入了月球,自從步入月球之後,關於月球的謠言越來越多,甚至有科學家提出要炸掉月球,這究竟是為何呢?月球帶來的影響科技的進步讓人類更深入的了解了月球,絕大多數人類認為月球陪伴了我們整個夜晚,月球的出現對地球的影響非常大,比如它為地球阻擋了很多小行星,影響了地球的潮汐能等等,讓地球的自轉變得更為有規律,由此來看人類根本無法離開月球,可是月球的存在有利有弊,比如地震的發生。
  • 月球,你真的了解嗎?它與外星監視器究竟有沒有關係?
    早在1957年的10月4日,前蘇聯就利用火箭,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探測月球,從此之後,我們走向了航天時代。然而,有了這麼多年的探月歷史,我們對月球真的了解嗎?月球和地球關係真的只是那麼簡單的繞轉關係?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很多網友關心未來是否能去月球旅遊,還有記者提問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吳豔華介紹,將先搞關鍵技術攻關,再規劃論證是否載人登月。中國如果做,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
  • 月球的周圍有「小月亮」嗎?小朋友的問題竟讓科學家無法解答
    而到了現代,關於月球的猜測伴隨著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也在與時俱進,從上世紀開始,就不斷的有人懷疑月球上存在著外星人的基地,甚至有人懷疑月球是被外星人放在地球的天上,用來監視地球的。當然,很多人這麼說都是因為月球的背面因為潮汐的影響一直都無法對著地球,不過,在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後,伴隨著地球背面的景象被一一揭曉,很多關於月球的「陰謀論」也都漸漸消失了。
  • 月球是空心的嗎?月球的5個奇怪事實,遺憾現代科學家也解釋不了
    陰謀論者對這一點做出了解釋說:月球是一個「人造物體」,它的大小和軌道都得到了精確的驗證。2.月亮是空心的嗎?1966年,卡爾·薩根在他的《宇宙中的智慧生命》一書中指出,月球不可能是空心的,且大多數人同意他的意見。
  • 望遠鏡、粒子對撞機……科學家想把這些設備搬上月球
    文中介紹,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發表在預印本資料庫arXiv.org上的一篇文章認為,月球是一個非常適合進行高能物理研究的場所,並探討了在月球上建造粒子對撞機等設施的可能性。  事實上,不只是粒子對撞機,此前科學家還提出過在月球上建射電望遠鏡的設想。那麼,哪些科學研究適合在月球開展?科學家們如此青睞月球的原因有哪些?在月球上建科學設施面臨哪些挑戰?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美重返月球還需俄羅斯助陣,俄羅斯:萬一發生什麼,希望中國出手
    所謂「實踐得真知」,與其無限假設或製造無限接近「真空」環境,都不如全副武裝、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與觀察,也許一些文字難以傳遞的信息,就會被自然而然地習得。 作為打造「登月第一人」這個全民迷夢的科技大國,時隔半世紀,美國心思又起,想再次畫個大餅,圈住更多的人、管住更多的人,提出了重返月球計劃「阿爾忒彌斯」。這次,不像6、70年代可以說幹就幹,美國上天也要和中、俄商量商量,對美國來說,其中酸楚自是說也說不完。
  • 我想飛向月球作文(精選三篇)
    自從美國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月球回來後,科學家根據他在月球上拍的照片分析出月球有十多種元素,很有開發價值,可以讓人類到月球居住。他們把這一好消息向總統匯報了,總統高興極了,馬上秘密發出命令,召集美國所有的科學家來研發可以發出地心吸引力的儀器,希望可以籍此霸佔月球,讓美國人都住到月球上,增加國土,豐富其礦產資源。
  • 月球上竟然不能種菜!國人失望透頂,專家:還有更值錢的大寶貝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兩公斤月球土壤回到地球,可謂是圓滿完成了任務。不過,廣大中國網友腦海裡浮現出N多問號,其中之一就是:月亮上能種菜嗎?這可讓國人失望透了,畢竟我們國家幾千年來都是以農牧為主,種菜、放羊是我們的種族天賦,早就深深地刻在骨子裡了,不種菜吃啥啊?還有網友不願意接受現實,提出質疑:這絕對是騙人的!如果不能種菜,那吳剛的桂花樹是怎麼長出來的?玉兔難道不吃草?兔子搗的草藥哪來的?
  • 古人為月球取名「廣寒宮」,他們怎麼知道月球很冷?
    例如蘇軾就強調人的悲歡離合以及月亮的變化,還有李白曾經感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以說,古人對月亮的描繪很多,甚至把月亮當成了我們一種文化寄託。但怪異的是,古人似乎在很多言論中都提到月亮很清冷,甚至很嚴寒。若是我們沒有上過月球,肯定會以為古人在瞎猜,但事實上現在的月球研究成果表明,月球的確很嚴寒。
  •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科學家給出了答案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知道了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有8大行星,地球是排在太陽系第三的一顆行星,人類在地球上的時候,開始用望遠鏡來觀察月球,但是發現在一年之內,月球的表面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在宇宙中我們都知道每個行星都能夠自轉和移動,那麼為什麼月球就不能夠自轉呢?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合肥高新發布編者按您想走進致力讓機器 「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的科大訊飛嗎?參觀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提供軟硬體產品的科大國盾嗎?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主戰場,合肥高新區在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擁有很多迷人的科技創新成果,為讓更多的高校學子了解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人工智慧與智能語音等前沿科技和原始創新成果,了解合肥高新區在打造世界科技園區方面的舉措,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加快提升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合肥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多家高校社團開展「我做一日主編」科普活動
  • 你知道月球土壤和巖石裡蘊藏著的秘密嗎?
    我們當今對月球的了解,其實很多都是來自於美蘇所採集的月球樣品,吳昀昭舉例,比如我們知道月球的礦物成分、巖石類型、元素的含量、月球的年齡等,都是通過美蘇的樣品。另外,月球成因的大撞擊假說和巖漿洋演化模型也是來自於對樣品的分析。月壤的形成機制是什麼?裡面為什麼會有玻璃?
  • 嫦娥四號所處的區域,發現重力異常現象,月球上還有什麼秘密?
    嫦娥四號所處的區域,發現重力異常現象,月球上還有什麼秘密?人類總是對未知充滿了恐懼,因為對於未知的事物我們並不了解,我們也不知道它們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現在航天領域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就是在不斷的恐懼探索當中不斷前進的。
  • 月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也許它並不像科學家們所說的那樣!
    文/仗劍走天涯月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也許它並不像科學家們所說的那樣!在宇宙之中有很多的星球,但其實人類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一個最為青睞的星球,你們知道是哪一顆嗎?沒錯,這就是月球,無論是在東方的神話,還是在西方的神話故事當中,都有著關於月球的描寫,這無疑不證明著人類對於月球是有特別偏愛的。在近代以來,科學家們在對月球進行探索之中發現了很多月球的秘密。可是月球真的像科學家們所說的那樣簡單嗎?
  • 「小五挖土」回家,繼中國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寶?
    12月17日凌晨,經過19多天的太空工作之後,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預示著探月三期工程的圓滿成功,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這也是人類繼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在月球上「挖土」成功,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人類一直對浩瀚的太空存有幻想,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再度興起,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多個國家相繼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那麼,繼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 天文之最: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人類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環繞著地球的空間站無時不刻的發回各種各樣的信息。哈勃望遠鏡飛出太陽系發回了不可思議的照片,火星探測器不停的探索著火星表面,幫助科學家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回首往事,那時的宇宙還是人類無法涉足的禁地,地上的人們只能仰望浩瀚的寰宇,遐想銀河之中究竟掛著何種星體。1961年4月12日,一切發生了改變。
  • 地球海洋的潮起潮落,真的是因為月球嗎?除了它還有幕後主使者
    除了它還有幕後主使者當引力源對物體產生力的作用時,由於物體上各點到引力源距離不等 所以受到引力大小不同 從而產生引力差,對物體產生撕扯效果,這種引力差就是潮汐力,而這種潮汐力可以影響到地球海洋的潮起潮落,對於這種現象,我們一直到都以為是月球造成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