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來自一個雙非院校,想考研,但是沒有勇氣報考雙一流大學

2020-12-14 學習考研幫

有一位網友朋友告訴考研幫一件事:他在國內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讀書,今年參加考研了,回家過年談起報考學校的時候,家裡人都問當初為什麼沒有報考雙一流大學呢,至少應該選擇一個211院校啊,他直接告訴家人:難度太大,沒有勇氣報啊。

說起考研擇校這個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這是考研之前第一要考慮的問題。考研幫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考研擇校的問題。

根據考研幫的經驗,總體來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大家選擇一個稍好一些的學校,好的標準是什麼,簡單講,至少211的學校。當然全國的211類院校就這麼多,考研考生體量這麼大,還有更多考生最多只能選擇普通本科院校,雙非和雙一流院校的優勢和不好的地方都有哪些呢,下面來列舉一下。

1、選擇雙一流院校

優勢:考上之後平臺起點高,雙一流院校的資源通常會優於普通院校無論繼續學業還是招聘就業,將來面臨的選擇機會多,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會增加(畢竟很多單位還是看學歷的,第一學歷不能滿足要求,研究生學歷可以彌補一些)即便最後考不上,也可以走校內或者校外調劑的路,因為院校接受調劑的條件當中對於報考院校或者本科院校是有要求的。不好的地方:古話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好學校對應的難度肯定會增加,最後考上的成功率會比普通院校低,這是很多人之所以最後退而求其次選擇雙非院校的主要原因。

2、選擇普通院校

優勢:複習難度低一些,競爭壓力小

不足:現實一點講,同樣是考研複習,十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最後成功後的結果性價比低,即便是研究生畢業,學歷提升了,但是學校檔次沒有提升,這是最大的不足,因此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學校各方面的資源、以後的深造和就業等等。從心理上講,接著第一點說,即便最後考上了雙非院校的研究生,考生自己的價值滿足感不夠,不可避免,在跟其他考上雙一流院校的同學比較時,缺少自信,影響心理狀態。到現在這個時間節點,2020年考研的學生已經結束初試了,對於21年準備考研的考生,考研幫建議大家認真做好這個選擇,各有利弊,學會取捨最重要。

今天是大年初一,祝大家新春快樂,鼠年大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以 20 年同濟外院德語方向考研情況為例。8 位進入複試的同學中有 3 位來自雙非院校,5 位來自 985 / 211 ,複試結束後來自雙非院校的 3 位同學全部順利上岸,一位 211 大學的同學以複試倒一的成績被淘汰,另一位來自 985 的同學總成績墊底出局。
  • 報考人數劇增的雙非院校,最高超90%,或成"雙一流"最大贏家
    2萬的&34;,&34;高校,以及考研報考人數超多的&34;院校。有人說:這些高校可能往年報考人數本來就很多,建議本人再將增幅比較大的院校羅列出來,這樣更方便擇校。為此,個人整理了考研報考人數增幅比較大的雙非院校,希望能夠助大家一臂之力。
  • 沒有A+學科的985和有A+的雙非高校,哪一個更值得考研報考
    考研目標院校要如何選擇其實是有很多依據的,每一位同學的參考因素也不盡相同,但是相信每一位同學的參考因素裡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己所報考目標的實力。而說到實力就有兩個不同的衡量標準了,一是高校的層次;二是學科的實力。
  • 盤點幾所值得報考性價比高的雙非考研院校
    像過去那樣把目標集中在211&985這類院校,顯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壓力會更大。所以,這時候,如果我們選擇雙非大學,是不是考上研的機率會更高一些?所謂「雙非」即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現在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
  • 這些雙非院校,綜合實力接近雙一流大學,就業率較高
    誰都希望自己能夠考上985、211、雙一流大學,但大部分高考生很難圓夢,更多的是就讀雙非院校。所以,大部分高考生會轉變自己的思路,想報考綜合實力還不錯,就業率高的雙非院校。但哪些雙非院校具備這兩點特色呢?其實有不少這樣的雙非院校,在這裡,為這類考生推薦5所雙非院校,它們的綜合實力接近雙一流大學,而且就業率較高。
  • 這些雙非院校已成報考重災區!2020年這些985、211院校考研人數少!
    今年考研熱度持續走高,很多同學都想為了避開激烈的競爭。有的選擇放棄985、211院校選擇「求穩」報考雙非院校,殊不知已有很多雙非院校的報考人數破萬!其實雙非院校的報考人數持續走高除了受總體考研報考人數增長的影響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雙非院校自身實力的增長!現在不少雙非院校實力已經達到了211級別,只是奈何211院校名單已定,只能吃了這個虧。
  • 2020屆考研大數據分析,超八成學生來自雙非院校,工科考研人最多
    超八成考研學生來自雙非院校報考的考生中,來自雙一流院校的學生僅有14%,剩下的基本都是雙非院校的學生,所以還在奮戰考研的同學應該給自己多多打氣,因為考研真的就是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跑,對手也並不比自己優秀很多。
  • 2021年考研:雙非院校學生舉步維艱
    時值報考研究生如火如荼之際,不是想向雙非院校學生潑冷水,就事論事分析一下形勢,希望對他們有所啟迪。在選擇報考院校時,必須對自己萬分理性地充分評估,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這是說人的向上之心與自然界的現象毫無二致,與生俱來。但切忌好高騖遠,那就會應驗那句「心比天高命比紙薄&34;新聞與傳播」專業只招免推生,不統考招生。
  • 本科「雙非」院校,想報考光學工程的研究生,哪些高校好一些?
    近日,有同學提到,自己本科是「雙非」院校畢業,將來打算報考光學工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不知道哪一所高校好一些?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從光學工程這個專業入手,然後再分析國內比較好的一些高校。比起計算機科技、電子信息科技等專業,光學工程確實不是特別受熱門的一個專業,但是,光學工程和很多學科一樣,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對我們的社會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各類電子產品、光學儀器,都離不開光學工程相關的技術和人才。那麼,如果想要報考光學工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哪些高校比較好一些呢?
  • 本科學習不怎麼好,應該如何選擇考研院校
    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心裡總會有很多選擇:「本科是雙非,考研也得衝個好一點的學校吧?""我的成績這麼差,可能考不上吧?""到底要怎麼選擇我的報考院校呢?"每年都會有本科雙非的學生考上雙一流高校,也有很多好學校的同學以失敗告終。
  • 考研複試因本科院校「雙非」被刷,屬於歧視嗎?
    3月15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考研國家分數線,考研複試錄取工作全面展開。相比於國家統一開展的初試,院校自行負責的複試因為自主度更多被許多考生質疑公平。針對教育部提出的招生單位「不得出臺歧視性規定」,有考生提出:以相同或更高的成績進入複試,卻因本科畢業院校不好被刷掉,這是否屬於歧視呢?
  • 雙非高校成考研「重災區」,普通院校研究生究竟有沒有讀的必要?
    相信很多夥伴在選校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我本科考的不太好,研究生我想換個好學校」;「我想去985看看人家的校園氛圍是什麼樣的」;「身邊人都考211/985,我要是不考好像低人一等」;「有人說考雙非不如不考,我有點猶豫了」……來看一組數據。
  • 40所不歧視雙非,值得報考的好名聲院校!
    其生源大多來自本省周圍省份或者北方一些沒有985的省如山西,河南,來自我齊魯大地的人就很少。▶ 不接受校外調劑,你複試的時候就知道這點有多重要了,中南只能校內調劑。當然也有缺點:出成績晚,出自劃線晚,出複試方案晚,複試晚,不公布初試排名,不公布參考書目,很多專業無大綱,不過這都是小事。今年成功被中科大控制錄取,本科雙非,複試的時候也刷了很多211的,可見不歧視。
  • 難道真的考一個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沒什麼用?
    考研族可以說是都有一個名校夢,但是名校夢並不是那麼容易圓的。別說考研上岸985、211難度很大,就是想要在考研大軍中衝破包圍成功上岸也不是一件易事,你不僅需要跟自己同層次的競爭還要跟高層次競爭。四、以前會難以接受讀研去雙非 感覺考研就是要去名校深造才有意義 自從來到這裡我才發現 身邊很多同學都是本科211雙一流名校調劑來的 就連一志願的同學都很優秀 原來自己才是能力最不夠的 有時候也會感到自卑 放下自我謙虛學習改變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啊五、讀研吧,畢竟以後研究生學歷評職稱比本科好,管他什麼學校的研究生呢,而且你第一學歷
  • 入選「雙一流」的雙非高校——上海海洋大學
    同時,有25所「雙非」高校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述院校共同組成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2)關於稱呼有些網友為了區分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就將「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稱為「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稱呼為「單一流」。其實國家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稱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統稱為雙一流建設高校。更準確的區別稱呼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 三本院校學生考研,較適宜的報考院校定位是什麼?
    考研院校選擇三本院校中主體-獨立學院的學生考研,小西建議將報考院校放在省會城市雙非院校或中西部211院校。對於三本院校的考生來說,一志願填報院校非常重要,否則進入調劑環節後沒有任何優勢。畢竟相比本科院校較好的考生,三本院校的平臺不高,想要獲得國家/省級創新課題或參與部分導師的課題,有些科研經歷或小成果都比較難。
  • 考研院校白名單!考研必看,這些學校不歧視本科!保護一志願
    先說一下背景:19考研女,河南某雙一流,報考暨南大學信科院,初試330排名12綜排第8成功上岸,總共招收28個。暨南大學我覺得真的是超級公平的啊!首先考前官網上就會有每年的報錄比、真題等等,比起其他很多學校真題都不太好找的情況下,我暨真的是很照顧考研黨了。
  • 「雙非」院校如何逆襲?
    王曉所在的高校既不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不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是一所名副其實的「雙非」院校。每年都有部分學生加入考研大軍,但又齊刷刷落榜。「有人研究生畢業了,而他曾經的室友還在4戰考研。」「究竟是考研變難了,還是自身水平下降了?」夜深人靜之時,王曉總是忍不住思索這樣一個問題。留給「雙非」院校學子考研逆襲的賽道,越來越狹窄了。
  • 考研必看!保研率低又好考的雙一流院校盤點
    前幾天小編給大家發了一篇考研小白「擇校手冊」,《哪些學校是考研「神坑刷人超厲害」,手把手教你搜集數據,拒絕做陪跑的炮灰》,不會做數據分析的同學強烈推薦你們看一看。今天我們再來盤點一下那些考研率低又好考的雙一流院校,不是所有名校都難考,選對學校你就是幸運的那一個。
  • 考研福利:好考的雙一流院校都在這!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考研率低又好考的雙一流院校。   以下是部分雙一流院校的保研率統計。比較可惜的是,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眾多高校沒有在外網公示本校保研名單,因此只統計了近40所雙一流高校2018年保研率數據。   上面總結只是一部分,如果沒有你的目標院校可以在研究生院官網上面查找在17年10月份左右發布的推免生擬錄取名單即可。根據18考研學長學姐反應的情況,小編給大家盤點幾所相對好考的雙一流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