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BOSS直聘(ID:bosszhipin)
策劃:@小佔哥哥排版:@美玲
數據:@申坤&媛媛設計:@王一翔
支持:qiu&濛仔&黃金體驗&陳越&蟈蟈
原創作品,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
2020年,第一批90後正式邁入三十大關。
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可推算出90後有1.74億,佔全國總人口13%,這意味著大約每7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是90後。
90後沒有趕上畢業包分配工作、工作包分房子、就差發放對象的時代,但我們處在一個科技高速發展、遍地是風口、資源更豐富更便捷的時代。
如今在職場中,90後正逐漸成長為與80後70後並肩作戰的主力軍。
作為90後一份子,一直很想了解下我們這個群體整體的薪資水平、跳槽情況、行業和崗位選擇以及求職意向城市等等,於是我抱住了數據同事的大腿,請他跑出了BOSS直聘平臺上90後用戶的相關數據並認真做了一次分析,勾搭設計同學製作了一組很漂亮又特別實用的圖子,當然裡面夾帶了一些私貨(我自己的想法),最終奉上這份《2020年90後薪酬數據觀察》。
我也知道大家公(xīn)務(fú)繁(qì)忙(zào),那咱就先揀幹的撈,核心發現走一波:
平均跳槽周期25.9個月,不算低平均期望月薪7310元,要得不高還是最愛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多讀書,教育投資回報率還不錯技術崗薪資高,再者就是做到管理想看詳細點的就往下滑,只想看這麼多的那就點左上角的「X」,再見了您呢!
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平均跳槽周期達25.9個月
在知乎上有一個5897萬瀏覽量的熱門提問:「為什麼有的公司留不住 90 後新員工?」在我們的印象中,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以「90後愛跳槽」作為關鍵詞搜索,可搜到618萬條相關結果。
但通過數據,我們發現是時候打破「90後愛跳槽」這個刻板印象了,在本次《90後薪酬數據觀察》中,數據顯示,90後平均跳槽周期為25.9個月,平均兩年才換一份工作。
所以,大可不用擔心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就會立刻辭職,該獎勵獎勵,該批評批評。真想辭職,就算你跪著求也是沒用的;錢給到位,心不委屈,你拿棍子趕人家也不肯走的。
90後平均期望月薪7310元 僅北京月薪過萬
在BOSS直聘發布的《2020年Q2人才吸引力報告》中,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全國平均招聘薪資為7879元,相較而言,90後在索取這塊還挺保守,2020年90後平均期望薪資僅為7310元。
受黑天鵝事件影響,各行各業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一些企業縮招或裁員,求職市場競爭壓力更大,因此,很多人將2020年稱為「史上最難找工作年」,雖然每年都會被稱為是「最難找工作年」,不過今年可能真的有點難,一讀者就表示,「找工作都找快半年了,還沒碰著個合適的。」
我們有種錯覺,特別是在大城市工作的朋友,常常認為月薪過萬的人遍地跑,在上海相親角大爺眼裡,月薪一萬那簡直就是「討飯」,都不帶多看你兩眼的。
再看看上表「90後平均期望月薪前50城市」,你會看到唯一的獨苗苗北京,也不過是剛跨過萬元大關。但在北京月薪過萬,薪資很高嗎?我這個北漂多年的人最有發言權。咱們算一筆帳,假設你在北京,月薪稅前1萬,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後到手大概8千多,住遠點去五環外,房租2千多,日常三餐月均2千,這應該是比較低的標準了,交通出行500元,買衣服或者其他想買的平均月支出500元,再加上社交等花銷,算算還剩多少?如果再談個戀愛,那就更所剩無幾了,可能還要舉債度日。注意,以上還沒算女生的護膚品和化妝品費用。
北上廣深最受90後青睞大抵因為掙得多
近年來,新一線城市崛起,「搶人」潮大興,新一線概念大火,從BOSS直聘每季度發布的人才吸引力報告中的人才流動率看,確實有不少人才從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流入到杭州、南京、武漢、成都、西安、天津等新一線城市,但落到最實際的錢袋子,還是挺現實的。
BOSS直聘《90後薪酬數據觀察》數據顯示:僅一線城市90後平均期望薪資達到9.1k,其他分級城市均不過7k,新一線也不例外,平均期望薪資僅為6.99k,怪不得越來越多人選擇在一線城市掙錢,而在新一線城市或其他城市買房,這是有道理的。
有句話叫,「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所以你看,最受90後求職歡迎的前十五城市,全部是一線和新一線。
一個小年輕大學畢業後,來到一個陌生大都市,居無定所,交通巨堵,工資不高,物價挺高,辛辛苦苦一年可能都攢不下北上深的一個衛生間,但依舊樂此不疲。
也許最終我們只是這座城市的匆匆過客,但至少將來回憶起這段漂泊時光時,可以跟孫子吹著牛說,爺爺我也曾認真且慫地活過。
90後博士平均期望月薪17.53k是本科2倍
都2020年了,如果還有人跟你宣揚「讀書無用論」,那麼我建議你以後就嫑(biáo)和他做朋友了。
要麼這個人是自己沒有讀過多少書,未曾體會到讀書給他帶來的實惠,要麼就是他書讀得太多,擔心別人也多讀書超過了他,那樣的話他哪裡去秀優越找存在?這裡插個段子,意思嘛,自己體會:為什麼富二代不愁吃不愁穿,還要去工作?點讚最多的答案是:不工作去哪裡炫耀他有錢?
數據顯示,本科學歷的90後找工作時平均期望薪資為8.13k,而博士學歷的90後平均期望薪資則達到17.53k,是前者的2倍還多,這樣一對比,是不是覺得多讀點書還是挺好的?
這就是「教育投資回報」,父母把我們從小學培養到大學畢業,小二十年時間可花了不少投資,不僅僅是金錢的投入,還包括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這些都影響著工作後的收益回報。
一個直觀的例子:公司招聘專科、本科、碩士等不同學歷的實習生,所支付的工資是有差別的;再如一些公司在招聘高級崗位時,會給一個價格比較高的Package,包含基本工資、年終獎和股票等,但設有一些基本門檻要求,如第一學歷須是985畢業或者是國外名校留學生。
相較於教育投資帶來的回報,工作經驗帶來的收入增長並沒有那麼明顯,「不同工作年限90後平均期望薪資」數據圖顯示:一年以內工作經驗的90後平均期望薪資為6.11k,工作5年以上的90後平均期望薪資為8.25k,漲幅僅為35%。
當然這只是全國90後的平均水平,優秀的人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收入漲幅也是可觀的,特別是跳槽帶來的漲幅更令人驚喜。
平均期望薪資前30細分行業及最受歡迎前15崗位
在90後平均期望月薪前30個細分行業中,多數行業期望月薪在7~8k,佔比53%,平均月薪超8k的僅佔26.7%,最高為基金行業,達9.13k。要找高薪工作,該去什麼行業,一目了然。
選了行業,再看崗位,月薪比較高的主要集中在技術崗和管理崗,不過門檻也比較高,特別是技術崗,需要專業對口,不像市場或運營崗位。
所以現在明白為什麼,同樣是90後,但有人月入3萬,有人卻只有月薪5千了吧?要想高薪,要麼就是掌握一門過硬技術,要麼就是做到管理,但做管理的前提也是得有過硬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