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王蒙:如果把宇宙看成一個指環,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寶石

2020-12-23 中國作家網

權威文學資訊,深度作品解讀。

我們是世界的希望和果實,我們是智慧的眼睛的黑色眸子,如果把這個諾大的宇宙看成是一個指環,無疑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那塊寶石。

85歲王蒙:如果把宇宙看成一個指環,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寶石

文 | 陳澤宇

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化的風風雨雨,似乎都關聯著他的名字。不論你喜歡與否,王蒙在這個巨變的年代裡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論者曾經這樣評價作家王蒙與中國當代文學的關係。

的確,王蒙的創作幾乎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19歲的小夥子動筆寫下了《青春萬歲》,從此便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文學旅途:1956年《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發表在《人民文學》,1979年中篇小說《布禮》面世,同年《悠悠寸草心》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80年代初,《蝴蝶》《春之聲》《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等一大批中短篇佳作頻發,文壇稱之為「王蒙的集束手榴彈」。1987年,《活動變人形》正式出版,主人公倪吾誠至今仍漫步在當代文學的人物畫廊中,被後來的寫作者學習效仿。1989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堅硬的稀粥》更是引起轟動,小說以一個家庭中的「膳食改革」作為象徵,折射出改革開放過程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面孔——至此,王蒙的創作歷程已經接近40年,這對於一般作家來說是近乎全部的創作生命,但王蒙不愧是王蒙:1990年出版中篇小說集《球星奇遇記》,1991年出版紅學專著《紅樓啟示錄》,從1992到1999年陸續出版《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狂歡的季節》長篇小說四部曲,2004年出版長篇小說《青狐》,2013年出版長篇小說《這邊風景》,2014年出版長篇小說《悶與狂》,2015年憑藉《這邊風景》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散文、雜文、隨筆、詩歌、報告文學等各種文體的「閒暇」之作。新世紀以來,王蒙在傳統文化方面尤其用力,《老子的幫助》《老子十八講》《莊子的享受》《莊子的快活》《莊子的奔騰》《與莊共舞》《天下歸仁》《得人心得天下》《雙飛翼》等一系列解讀文化經典的作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可謂作賦窮經兩不誤。如此龐大的創作體量,令不少同代作家汗顏。王蒙自身的經歷和他的創作一樣非常人可以企及,自我流放新疆邊陲長達16年,回京後官至文化部部長,至今已出訪近60個國家和地區……他充沛的體能與旺盛的精力哪怕年輕作家也難以望其項背。2019年初,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在拜訪王蒙時勸他寫點文壇回憶錄,王蒙說:「我哪有時間,我現在正忙著寫愛情小說呢!」果然,前不久他的小說集《生死戀》便和讀者們見面了。

7月5日,王蒙來到北京SKP RENDEZ-VOUS書店,受邀出席人民文學出版社「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沙龍」,與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副主任胡平一道,對話《這邊風景》的那些年那些事,為該系列沙龍活動啟幕。

▲活動現場

《這邊風景》:從1973到2013

1981年3月14日,病中的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茅盾致信作協書記處:「親愛的同志們,為了繁榮長篇小說的創作,我將我的稿費二十五萬元捐獻給作協,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藝獎金的基金,以獎勵每年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我自知病將不起,我衷心地祝願我國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繁榮昌盛!」茅盾文學獎遂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項,自1982年起,基本為4年一屆。獲獎作品反映了1977年以後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軌跡和取得的成就,在卷帙浩繁的當代長篇小說文庫中遴選出翹楚之作,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持續的影響。

1963年,29歲的王蒙離開北京抵達新疆。從29歲到45歲,王蒙一生最好的青春年華都在新疆大地上度過,長篇小說《這邊風景》也創作於此期間。回想起這部小說創作的過程,王蒙很有感觸。他從1973年開始陸陸續續地寫《這邊風景》的一些片斷,到1974年正式開始寫起來,寫作的時間正是「文革」期間。王蒙說,「『文革』中寫《這邊風景》的時候,當然也得寫階級鬥爭、人民公社。但到了1978年下半年,那些人物也不怎麼合乎時宜,所以就把它放下了。1979年我回到北京前三門,住房的門框上面有一個頂櫃,稿子就放在那裡了。」

這一放就是三十餘年,直至2012年《這邊風景》手稿才被意外地重新發現,並於201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小說寫完了卻沒有發表,在王蒙的人生中並非第一次。早在上世紀50年代,《青春萬歲》就遭遇過無法出版的命運。1957年,《青春萬歲》曾有部分章節在《文匯報》連載,同時個別章節也曾在《北京日報》發表,但《青春萬歲》單行本的出版落了空。直至文革結束,197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的作家、編輯家韋君宜同王蒙見面時,請王蒙將《青春萬歲》中的個別內容進行刪減,小說才得以在次年出版。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系列叢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這邊風景》,王蒙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

《這邊風景》寫作地點在新疆,寫得也是新疆的故事。「為什麼自我放逐到新疆?」王蒙說,「文革」前夕,北京的政治空氣嚴峻,讓他「越來越找不著感覺」。革命的道路要往哪裡去?王蒙不知道。「我覺得在北京待下去不妙,也無法寫作。」王蒙回憶,當時有三個去處可去,甘肅、江西和新疆,最終他選擇了新疆。「後來我才知道,我暗合了中國文化的一個講究,那就是明末戲劇家李漁說的,『大亂避於鄉,小亂避於城』。所以我去了新疆,我在農村生活,非常安全。」

倘若沒有這樣曲折迴環的人生經歷,王蒙也不可能寫出新疆大地的一片風景。在疆16年,王蒙不僅留下了《這邊風景》這部近70萬字的鴻篇巨著,更和新疆的少數民族兄弟姐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兄弟般的血肉情誼

「有一點不能不指出,在當代作家當中,書寫漢族和維吾爾族、和新疆各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王蒙老師首屈一指。」胡平高度評價王蒙在維繫漢、維民族親善關係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在他看來,王蒙的貢獻不僅在文學方面,其人本身就是「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牢不可破的紐帶」,是一種「兄弟般的血肉情誼」。

▲評論家胡平

有一次,胡平隨王蒙一同前往伊犁,參加一個文學作品的研討,「在大涼棚似的場地裡,那些維吾爾族兄弟接待王蒙老師,王蒙老師戴著維吾爾族的帽子,那些水果、點心都來不及吃,可見他們對王老師的感情真不是一般的。」胡平回憶王蒙參加一對維吾爾族年輕人婚禮的情景,「他們的婚禮不光在家裡辦,不光在院子裡辦,還在街上走。街上全是人,王老師就在隊伍當中,穿著維吾爾族的服裝,一邊走一邊跳,整個隊伍都是一邊走一邊跳。」對於這種親如一家的民族關係,胡平說自己當時有想流淚的感覺。

王蒙與維族兄弟之間的手足情誼絕非誇張,《這邊風景》裡處處可見的細緻入微的維族生活場景皆說明了作者的用情之深。王蒙說,自己有一件頂得意的事,就是到新疆後很快就學會了維吾爾語,而且講得很好。王蒙笑談,自認為自己的維吾爾語比真正的維吾爾人講得還好,

「到新疆後天天讀、天天背,有一天房東過來敲窗戶,問你有收音機嗎?他說收音機裡念得可真好,我說那不是收音機,那是我念的。」

王蒙談到,維吾爾族特別講究語言與辭令,因為伊斯蘭教非常看重甚至崇拜語言,只有語言能夠和他們心目中的超凡的力量、神奇的力量有所交通。

在王蒙看來,尊重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首先要從細處理解對方。比如說,縫一個扣子,漢族人和維吾爾人拿針的方式是相反的,我們會覺得危險,但維吾爾人縫扣子就這麼縫,他們覺得很安全。「這就是習慣不一樣。所以我寫起維吾爾人來特別有興趣,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說話方式——《這邊風景》裡面所有的對話都是先用維吾爾語構思,然後把它翻譯成漢語。」王蒙舉例,維吾爾語的「辦法」是「阿馬」(音),沒辦法是「阿馬康且」(音),「康且」(音)是說買東西的時候問多少錢,「那意思是,你能找出多少辦法來呢?所以小說裡面都是問『幾多辦法』,而絕不會問『有什麼辦法』」。

小說人話小說與時代之關係

寫小說的是人,看小說的也是人。王蒙覺得,自己既是一個寫小說的人,也是一個看小說的人,簡稱「小說人」。在2013年修改《這邊風景》手稿時,王蒙在每一章節的末尾都加上了一段獨具匠心的「小說人語」。或談新疆人情世故,或以當下視角回顧歷史,把過去和現在進行聯繫。

「其實中國文學有這個傳統,我們看《史記》中有『太史公曰』,司馬遷用幾句話進行總結恰到好處。《聊齋》專門說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所以在文末也有『異史氏曰』。」

▲作家王蒙

王蒙說,《這邊風景》中的「小說人語」便是試著用今天的眼光談談過去的事,包括人民公社與「文革」時期的事。在王蒙看來,我們對「文革」是否定的,但是不能說「文革」當中所有的事都是壞事。「世界上有些事情,別跟它較勁,作家就是作家,作家忠於的是生活,忠於的是人的善良、人的美好。任何政治氣候、政治運動、政治口號下邊都有好人,都有可愛的人。」

「歷史上對文學各種不同的說法非常多,古代也是一樣。古代連《紅樓夢》都是不能上檯面的,四大名著都是不能上檯面的。」縱觀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王蒙發現,中國文學自孔子時代就特別注重教化,提倡詩的現實作用,所謂「興觀群怨」,對文學進行了很多限制。但環境絕非是不可跨越的因素,一味抱怨環境對寫作無益。

「凡是認為自己寫得不好,是由於環境造成的,這樣的人,您把他送到瑞士去,在日內瓦湖邊給他租一個別墅,讓他住在那兒寫。我跟各位保證,他更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說來說去,一個作家總得往好裡寫。」

林斤瀾曾說,「我們這些人如吃魚餚,只有頭尾,卻丟失了肉厚的中段。」意指20世紀50年代初斬露頭角的一代作家,才露頭角便了無生息,後在80年代「歸來」,中間的近二十年則銷聲匿跡,成為文學史上的失蹤者。但在王蒙看來,自己曾寫作了《這邊風景》,擁有過「真實的、激動人心的青年和壯年」,這本書是他難能可貴的記憶,是他人生「清蒸魚的中段」。

在活動最後,王蒙用維吾爾語朗誦了他喜愛的詩歌,出自波斯詩人莪默伽亞謨的《魯拜集》:

我們是世界的希望和果實,

我們是智慧的眼睛的黑色眸子,

如果把這個諾大的宇宙看成是一個指環,

無疑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那塊寶石。

讀完之後,王蒙說,「這個詩真是太牛了。」

圖片 | 人民文學出版社

編輯 | 王雅馨

相關焦點

  • 《復聯》:6個寶石消滅了宇宙一半生命!寶石到底什麼來歷?
    這6顆寶石到底什麼來歷,憑什麼能夠毀天滅地,摧毀全宇宙一半的生命?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1、空間寶石 擁有者可以隨意穿越到宇宙的任何地方,比飛雷神之術都牛逼。滅霸利用空間寶石來到地球,還可以創造空間吸收對方能量。太bug了。 2、力量寶石
  • 王蒙與醫學專家跨界合著「好夢書」:分享85歲之生命經驗
    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於我而言,睡眠是人生的一種表現,一種標識,承載著生命的圓滿與快樂,這部作品,其實也是我與大家分享自己85歲之生命經驗。」著名作家、學者王蒙28日在北京這樣描述自己的新作《睡不著覺?》。
  • 《神奇寶貝圖鑑》No.121:閃爍的核心傳達著宇宙電波——寶石海星
    本期帶來的神奇寶貝是圖鑑編號121的寶石海星,寶石海星是海星星的進化型,能從核心中發射出七種顏色的光芒(不過一般顯示的是紅色的光),據說寶石海星的這種光線是在向宇宙中傳達著某種信息,寶石海星擁有海星星時期的全部能力,此外它還通曉著神奇寶貝世界的古文字,因此也有言論稱寶石海星是來自宇宙的神秘生物
  • 《時光海西洋文化》清光緒益壽堂制慈禧御用玉柄鑲寶石滿洲餐刀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清光緒益壽堂制慈禧御用玉柄寶石鑲銀狩獵刀。狩獵刀整體造型古雅莊重,頗具藏傳佛教特色,偏重對玉和寶石的運用。刀身由精鋼打制,歷百餘年依然鋒利,寒氣逼人;刀柄為玉制,末端鑲純銀梅花紋外套;刀鞘主體為圓柱體,由整玉製成,中間嵌入木料。以純銀梅花紋外套包裹,鑲嵌寶石數十顆,刀鞘頂端有燮龍紋銜環把手。
  • 學士鑲水晶,碩士鑲藍寶石,博士鑲鑽石,這個大學畢業禮物真豪橫
    學士鑲水晶,碩士鑲藍寶石,博士鑲鑽石……嫌我們吵?要我們早點散的意思?畢竟下周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了,儘量選擇一些符合女性氣質,搭配起來能給女性提高「靚」感的物件,像是月光石、蜜蠟、南紅等寶石類,翡翠、和田玉等玉石類的,反正讓她怎麼美怎麼來!
  • 漫威中的6顆無限寶石,分別有哪些作用,哪一顆寶石最強大?
    毫無疑問,無限寶石在漫威宇宙中是神器般的存在,相信很多人通過電影《復聯3》以及《復聯4》都知道了,只要湊齊6顆無限寶石,並且將這6顆寶石鑲嵌在無限手套上面,無限手套就相當於變成一個許願手套,能將人之所想化為現實,滅霸就是利用鑲滿寶石的無限手套,抹去了宇宙一半的生命。
  • 「高齡少年」王蒙:八十歲仍不服輸,如今再度執筆,書寫中國智慧
    16歲出版長篇小說《青春萬歲》;52歲擔任文化部部長;76歲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81歲獲得茅盾文學獎;85歲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4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一眼萬年 追隨一生1950年春天,在北海公園,王蒙第一次遇見17歲的崔瑞芳。王蒙只用了不到2分鐘,就認定崔瑞芳就是他的一輩子。王蒙創造了很多偶遇的機會,為的就是可以引起崔瑞芳的注意,然而當時的崔瑞芳對這個愣頭青並不感興趣。好在王蒙沒有放棄,最後成功地打動了崔瑞芳。
  • 作家王蒙走進作業幫名家講堂 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了一個「小目標」
    5月10日晚17:00,原文化部部長、現年85歲的作家王蒙走進作業幫名家講堂直播課,與全國中小學生在線「面對面」,共同探討在網際網路時代怎樣讀書。在課上,王蒙鼓勵大家為改變、改善、優化自己而讀書,並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小目標:每天讀書20至30頁。讀書得琢磨 要讀「硬書」愛書如何會讀?這是王蒙老師此次直播課的「自命題」。
  • 一個響指將宇宙一半生命秒變土的六個寶石究竟是什麼
    《復仇者聯盟3》上映後,口碑票房雙獲豐收,本片大反派滅霸更是吸粉無數,那麼讓滅霸一個響指將宇宙一半生命秒變土的六個寶石究竟是什麼?>以下是徒手握寶石的錯誤示範↓每顆寶石主打不同功效,我們一顆一顆來看藍色空間寶石形態:宇宙魔方作用:開啟時空蟲洞,將人或物體傳送至另一個空間
  • 「高齡男孩」王蒙:80歲娶小自己20歲嬌妻,年近90,6塊腹肌
    作協主席鐵凝評價王蒙說:王蒙就是個「高齡少年」,因為他對生活,對各種新鮮事永遠充滿興趣,躍躍欲試,真不像一個老人。不得不說,鐵凝的評價簡直不能再準確了。王蒙愛寫作,喜歡運動,86歲6塊腹肌王蒙,這位在中國文壇上活躍了一個甲子之久的耄耋老人,曾經四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王蒙的一生,真的是精彩絕倫,沒白來世間一遭,迄今為止,他寫下了1800多萬字。
  • 王伯祿墓出土鑲寶石金簪,修路的鏟車鏟開了封存500多年的歷史
    花瓶式鑲寶石金簪,明代,濬縣東環城路王伯祿墓出土。鶴壁市博物館藏。(王建安 攝影)花瓣託鑲寶石金簪,明代,濬縣東環城路王伯祿墓出土。鶴壁市博物館藏。(王建安 攝影)據說,王伯祿死時只有26歲。由於王越十分疼愛他的小女兒,王越厚葬女兒,所以隨葬了大量金器。1985年5月的一天,河南省濬縣城東的王氏墓地,修路的鏟車鏟開了一段被封存500多年的歷史。根據出土的墓志銘得知,墓主人名王伯祿,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監察官和兵部尚書(明代授正二品,相當於國防部長)王越的五女兒。王伯祿生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弘治六年(1493年)卒。
  • 81歲斬獲茅盾文學獎,迎娶小20歲的嬌妻,王蒙:我敢跟年輕人們比
    那一年,王蒙才19歲。在這之後,王蒙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獲得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人民文學獎、北京文學獎、上海文學獎等。在王蒙81歲的時候,憑藉著長篇小說《這邊風景》斬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 筆身鑲以57面哥特寶石 一支鋼筆價值590萬(圖)
    筆身鑲以57面哥特寶石 一支鋼筆價值590萬(圖)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29日 08:54:56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在昨天舉行的金秋文化節溫州鹿城區招商引資推介會上,世界著名鋼筆生產企業———瑞士凱蘭蒂公司與浙江人可工貿有限公司籤約共同投資建設高檔鋼筆研發、生產和培訓基地,凱蘭蒂公司總裁勞倫特先生(圖左)向眾人展示他們公司生產的他籤約時用的鋼筆———哥德式寶石筆
  • 小馬寶莉:擁有皇冠的小馬,宇宙公主的高貴,紫悅的最罕見!
    最後雲寶也成功得到了自己夢想中的大獎,宇宙公主也給雲寶頒發了最佳年輕飛行家的桂冠,雲寶的這個皇冠是她靠自己的努力贏來的,皇冠上面有著飛馬翅膀的形狀,特別有象徵意義。宇宙公主宇宙公主有淡粉白色身體,暗彩虹色流動鬃毛,她是紫悅最喜歡的老師,每次紫悅學到某種東西的時候,都會寫信跟自己親愛的老師交流,告訴老師自己的心得體會。宇宙公主在小馬利亞王國有著尊貴的身份,頭上也戴著金色鑲紫色寶石的皇冠,是公主身份的象徵,非常高貴大方,其他小馬的皇冠都是戴一會,但是宇宙公主的是時時刻刻戴著的。
  • 「老部長」王蒙:86歲仍筆耕不輟的「一線勞力」
    前不久,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應邀來到廣州黃埔書院進行主題分享。「我想告訴大家,任何時候我們都離不開文學。」王蒙表示,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正因為如此,所以儘管自己已經86歲了仍筆耕不輟,依然是「一線勞力」。
  • 年近九旬依然書寫青春書寫愛情 來聽王蒙講一堂文學課
    如果阿Q會背徐志摩的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命運可能也就改變了。」 12月1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一堂好課》在中央美術學院開講「青春文學課」。這節課的主講人就是青春文學的代言人,就是著名作家、學者王蒙先生。
  • 除了Gucci,這些品牌也在鞋上鑲了寶石!
    把寶石放鞋上說到Gucci的經典鞋履,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都是那雙鞋跟鑲嵌了珍珠的穆勒鞋吧,雖然此前華倫天奴等品牌都試著在鞋履上鑲嵌一些寶石,但都是比較細碎的水晶,保留著老牌奢侈品牌的「矜持」。這雙鞋有沒有寶石裝飾帶的版本,但有寶石裝飾帶的才更好看呀!配色也很多種!作為Gucci的忠實真愛粉絲,蔡依林前段時間也上腳了這雙鞋,還特意發了照片在自己的ins上,看來對這雙鞋非常滿意。
  • 為什麼不能把人睡覺看成是死亡,在第二天醒來是進入了平行宇宙?
    我們的祖先已經睡了幾百萬年了,早已經知道睡覺和死亡是兩回事。就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也早已睡了多年,他也應該非常清楚這一點。他們清楚地知道睡覺還會醒來,因此對睡覺毫無恐懼,而對死亡則充滿恐懼。兩者的區別已經深入人類的基因。上面是對能否醒來這一根本區別的分析,下面再從睡覺和死亡的實質上分析一下。
  • TBC驅魔人的指環與徽記獲取攻略
    驅魔人的指環首先是物理版的戒指,它擁有較高的耐力以及類似於60年代奧山崇拜獎勵胡裡奧指環的特點:暴擊、命中以及AP三綠字詞條屬性。此外,正如上面說的那樣,它還額外被賦予了11點韌性等級。2. 驅魔人的徽記接著是法系版的戒指,耐力跟物理版一樣,都是24點,這在初期的戒指部位屬於較高的屬性了。
  • 王蒙|一碗香油麵條拯救了一位「人民藝術家」
    「塔瑪夏兒」的意思就是「追求快樂」。實際上,幾十年以前的新疆,生活條件是十分艱難的。同現在物產豐富、山清水秀的新疆不同,那時的新疆是一片未被開墾的西部荒涼之地。正是在此時,一個小夥子主動申請從北京去了新疆鍛鍊,一去就是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