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不敢爭取機會?教你擺脫自我懷疑的 10 種方法

2020-12-17 36kr

神譯局是 36 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 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不論是不敢爭取自己想要的工作機會還是心儀對象,還是為自己一次工作失誤或人際紛爭而懊惱不已,此類糟糕狀態背後都有同一個因素,即自我懷疑。文本分為四部分,分別是自我懷疑的源頭、常見的類型、如何判別自己是否處於自我懷疑之中,以及擺脫自我懷疑的十種方法,可通讀、可跳讀,幫你認識自我懷疑的真面目和學習對付它的方法。本文作者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兼作家尼克·維格諾(Nick Wignall),原文標題「Free Yourself from Self-Doubt: 10 Tips from a Professional Psychologist」。

圖片來源:Pexels

自我懷疑是一個心理習慣,它會讓你懷疑自己的判斷與價值。

比如,你看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崗位,你已經留意了一段時間了。你很快給你的經理髮了一份郵件,說你願意申請。但幾乎就在郵件發出的同時,你的大腦裡開始湧現各種懷疑與不安:

所以,當晚晚些時候,你發了另一封郵件,追回了第一份郵件。你很快感到如釋重負,但是在接下來幾周、幾個月裡,你大概會對自己感到很失望、很羞愧,因為你不夠勇敢,沒有去爭取。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和治療師,我幫助人們處理自我懷疑的問題,讓他們變得更自信。在本文中,我將引導你理解自我懷疑是什麼,它從哪裡來,以及給你一些實際的方法,幫你克服自我懷疑。

你也可以直接跳讀,看你最感興趣的部分:

  • 自我懷疑從哪裡來

  • 最常見的幾種自我懷疑類型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處於自我懷疑中

  • 永久性擺脫自我懷疑的10個方法

一、自我懷疑從哪裡來?

和所有的習慣一樣,自我懷疑也有不同的源頭。事實上,沒有任何人的自我懷疑是相同的。

比如,對一個人來說,自我懷疑可能來自童年,可能是養育方式所致。另一方面,自我懷疑也可能出現在成年時期,應對意料之外的危機,或者像離婚、失業這種壓力源。

而且,最初引起自我懷疑的那些問題不一定就是使之持續至今的因素。也許童年被欺負使你最初養成了自我懷疑的習慣,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是你向他人尋求認可的心理習慣使之持續。

儘管如此,以下是我作為心理學家在工作中經常看到的幾種的自我懷疑起因:

三種常見的自我懷疑起因

重要的是,要承認有許多、許多的事情可以同時引發和維持自我懷疑的習慣,但是,在我的治療工作中,有三種常見的起因一次又一次出現:

  • 自戀的父母。我們經常說,我們傾向於犯父母犯過的錯誤。但是,同樣常見的是,我們那麼害怕犯父母犯過的錯誤以至於我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通常,自戀的父母的子女如此害怕變得自戀,以至於他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拒絕給予自己任何形式的稱讚、表揚或恭喜。

  • 教官式動機理論。從小的時候,很多兒童就學到了,激勵自己的最佳方式是對自己嚴厲。就像一個典型的教官責罵他的新兵——因為這顯然能讓他們變成「男人」——孩子們學會了過分苛刻地對待自己,把它作為一種激勵策略。而且他們通常害怕,如果沒有持續的自我批評和嚴苛,他們就會變得「懶惰和軟弱」,不能取得任何成就。

  • 習得性順從。不幸的是,很多孩子是由情緒不成熟的成年人帶大的,這些成年人自己沒有健康的方式來讓自己感覺良好。因此,這些成年人通常會在孩子們求認同的時候,給予孩子關注、讚賞和獎勵。在一種極端形式下,這一個循環使父母變成了救世主,孩子們對其有不健康的依賴。因為孩子們學到了,向父母求認同可以讓他們很快從焦慮中解脫,他們從沒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焦慮,以及在不確定性面前做出自己的決定。

在我們了解幾種不同類型的自我懷疑之前,先要澄清一個重要的問題:

健康與不健康的自我懷疑之間有何區別?

健康的自我懷疑 vs 不健康的自我懷疑

顯然,自我懷疑的能力可以是一個好東西。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會變得過分自信,最終會做出各種各樣錯誤的決策和不健康的選擇。

雖然在健康與不健康自我懷疑之間沒有明確的黑白界限,但是你要記住以下幾個普遍原則:

  • 如果自我懷疑總是你的第一反應,它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 如果自我懷疑出現在了諸多或所有生活領域,它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 如果自我懷疑是持續的或「黏著」的,你很難處理它或者轉移注意力,它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 如果你經常因為自己的自我懷疑而後悔自己所做出的決定,它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 如果你的自我懷疑影響到了你生命中的重要關係,它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 如果你的自我懷疑已經嚴重影響了你專注和好好工作的能力,它通常是不健康的。

總之,運用常識去評估自我懷疑是否是你生活中的不健康習慣。當你處於自我懷疑中時,你可以始終認為它是不太健康的,努力去改變它,看一看會發生些什麼。如果你的生活得到改善了,那麼這就意味著你之前的自我懷疑是不健康的,很可能呢,如果你繼續克服自我懷疑,你將獲益更多。

二、自我懷疑有哪些類別?

在我的心理治療經驗中,自我懷疑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頂替綜合症

頂替綜合症是一種非理性的恐懼,擔心自己是個冒牌貨或者不值得自己所取得的成就。

比如,不管你處在公司職級的哪一層,你總是覺得自己做得沒有同齡人好,你只要犯一個錯誤,真實水平會暴露出來,讓你感到羞愧。頂替綜合症是一種自我懷疑的形式,它是由懷疑自身成就與能力的習慣導致的。

如果你經常懷疑自己,你怎麼能相信自己值得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呢?

自我毀滅的衝動

就其最簡單的形式,自我毀滅就是破壞自身目標與價值的趨勢。比如,你成功堅持節食兩個月之後,你連續三天暴飲暴食,大吃垃圾食品。

當你習慣性地自我毀滅時,你讓自己很容易遭受自我批評和懷疑。

猶豫不決

猶豫不決是指你經常難以做出甚至很微小的決定,你害怕自己做出錯誤的決策,害怕面對任何可能的結果。

當你要決定去哪個餐廳吃晚飯的生活,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擔心可能的負面結果,你產生了一陣焦慮。然後,為了快速從焦慮中解脫出來,你讓別人做決定,這樣,你就不必對結果負責,你感到如釋重負,減輕了自己的焦慮。

不幸的是,從長期來看,猶豫不決只會侵蝕你的自尊心與信心,讓你的自我懷疑習慣更加強大。

三、這些跡象表明你處於自我懷疑之中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跡象,表明自我懷疑是你生活中的一個問題:

  • 很難接受表揚。如果你經常因為別人表揚你而感到焦慮或羞愧,這可能表明你並不夠看重你自己,因為你長期懷疑自己。當然,表揚有時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太舒服的,但是如果你經常難以應對表揚,經常迴避那些你可能被表揚的場景,這可能就意味著你有自我懷疑的問題了。

  • 尋求認同。當你感到生氣或者難以做決定的時候,你習慣性地尋求認同,這通常表明你有自我懷疑的問題。當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它自然而然會產生焦慮。擺脫焦慮最快速的方法通常是問別人,讓他們幫你做決定或者告訴你事情進展很好。問題是,這教會了你的大腦你自己的判斷是不可信的,從長期來看,這只會強化你自我懷疑的習慣。

  • 低自尊。很多事情都會導致低自尊,但是到目前為止,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自我懷疑。當你經常懷疑和三思自己的決定與偏好時,就好像你有另一個人整天跟著你,告訴你你是多麼無聊和不值得。即使你真的明白那不真實,這一持續的懷疑與批評會影響你的情緒。最終,它會影響你自我身份感與感覺。

  • 很難自我表揚。與很難接受表揚一樣,你經常難以表揚自己,告訴自己工作做得好或者別的什麼事情做得好,這可能表明你處於自我懷疑之中。當自我懷疑的習慣控制你時,它傾向於「擠壓」其他的反應,懷疑成了你的內置模式,闡釋任何你所做的事情或所取得的成就。

  • 感覺自己永遠不夠好。在某些方面,這是很明顯的,但是如果你經常對自己感覺很差,持續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可能就相關了……問題是,自我懷疑和其他許多習慣一樣會變得如此自動和根深蒂固,以至於它幾乎是隱形的。但是,如果懷疑自己成為了你所呼吸的空氣,就很難想像你還會去期待自我感覺良好。

圖片來源:Pexels

四、永久性擺脫自我懷疑的10種方法

有許多因素導致和維持了自我懷疑的習慣,同樣有相當一些策略對於解開自我懷疑是有效的:

關鍵是,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案。沒有任何一個策略適用於所有人。這就意味著,一些嘗試和犯錯是必須的,你要找到對自己有效的方法。

我的建議是快速閱讀下述文字,找到一個或兩個看起來對你最有用的方法,試用幾周。之後再去增加或減少策略,看你自己的進展。

一旦你找到一些對你而來似乎真的有效的方法,把它們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

1、接受你的自我懷疑

這聽上去有悖直覺,擺脫自我懷疑的第一個策略就是接受它。

在心理健康領域有一個重要的理念,非常適用於自我懷疑:

越掙扎,越難掙脫。

這不僅僅是一個朗朗上口的口號,這是大腦的基本特徵,如果你把某樣東西當成威脅,你的大腦就會習得性地認為它是一個威脅。這就意味著……它會持續地注意它(這很有壓力),並且每次你遭遇它,都會讓你腎上腺激素激增,讓你逃跑或戰鬥(這非常有壓力)。

所以,如果你習慣於試圖立馬從自我懷疑中逃跑(比如,轉移注意力)或者試圖消除它(同你自己爭論,為什麼那種感受令人無語),下一次,自我懷疑只會來得更兇猛。

解脫之道就是承認你的自我懷疑,讓它知道,你不喜歡它,你不害怕它。這樣告訴你的自我懷疑:

你好,自我懷疑。你不是我所愛的,但是我知道你只是想要幫助我。去吧,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但是我要繼續做我自己的事情了(不管你想要做的是什麼事情)。

換言之,承認你的自我懷疑意味著承認它、願意接納它,然後重新把你的精力與注意力放到你自己的生活上。

持續這樣做,你將慢慢地訓練你的大腦,讓它面對自身的自我懷疑時不再是應激反應的。這讓你更容易跨越自我懷疑。

2、質疑自身的想法

自我懷疑不是性格特徵,它只是一個心理習慣。

我們的大腦整天都在思考。有一些是有用的,比如「回家的時候記得取牛奶」。有一些是沒有用的,比如「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失敗呢」。

重要的是,你不要太在乎你的自我懷疑。它僅僅是一個思維模式,你無意識地強化了它,讓它變成了習慣。但是最終它也只是——一個習慣而已。而習慣,總是可以化解的。

所以,要培養對自我思維的懷疑意識。你僅僅是有一個想法,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想法是對的。

要習慣於質疑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那些非常沒用的想法,比如長期的自我懷疑——你要擺脫它們在你身上的影響。

3、給你的自我懷疑一個名字(和個性!)

我們的自我懷疑總是感覺非常有力量,因為我們過度認同它了——這意味著,我們相信我們就是我們的想法所說的人。

但是,這真是廢話。你的想法只是你的大腦產生的東西,就像你的腳趾頭上長著指甲一樣。如果你有一個腳趾頭上的指甲很難看,你不會認為這意味著你本人是怎樣的吧。

相似地,如果你有一個非常不好的想法出現在了大腦裡,這並不意味著你就是那樣的人,請記住:

你不是你的想法。

你一定要記住你與你自我懷疑的想法之間是有區別的,它能幫你區分這些想法和你本人。這樣做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你要給你的自我懷疑一個名字——理想情況下——賦予某種個性。

比如,我有一個客戶,她把她的自我懷疑叫做「哈莉特」,她有一個非常刻薄和過分苛刻的曾姑母就叫哈莉特。每一次我的客戶出現自我懷疑時,她就會對自己說:「姑奶奶哈莉特又來了……」

當你給你的自我懷疑一個名字時,你就是給了自己一個許可,讓自身與之分離。

4、重構你的想法

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技巧,它源自認知行為療法,叫做「認知重構」,能夠幫助你重塑你的大腦,讓它產生更多實際的、有用的想法,而不是產生過分負面和無用的想法。

這是對上述幾個方法的延伸,重要的是,要承認你的想法與你本 人是分離,以及不要認為這些想法是特別對的或者有意義的。認知重構把這個過程推到了下一個層面,增加了第三步:你可以「重構」一個特別無用的自我懷疑的想法,讓它變得更加實際和有用。

比如,你和你的配偶有了一場艱難的談話,你的自我懷疑就開始了,像這樣:

我不應該提這個話題。這根本不是什麼事兒。現在,她要對我生一天的氣了。

你可以重構這個想法,讓它變得不那麼消極,更加實際,像這樣:

太糟了,她現在有點兒生氣,但是長期來看,這對我倆來說很重要,我們能夠談論一些不好說的事情了。我真的感到很自豪,我做了正確的事情,即使現在情緒上不那麼好受。

當這樣的認知重構變成習慣,你能夠慢慢地訓練你的大腦,讓自動的、負面的自我對話變得更加實際、有用,不那麼苛刻和負面。

5、培養自己的目標感

大自然沒有空缺之處,而自我懷疑熱愛虛空。

人們掙扎於長期的負面自我對話之中,諸如自我懷疑,他們通常發現自己花了那麼多時間來避免負面的東西(負面的感覺、負面的想法等),以至於他們沒有時間來培養積極的東西。

這很可惜,因為有良好的價值觀和個人目標感是擺脫自我懷疑的最佳途徑之一。

想一想:

  • 黑人民權行動主義者羅薩·帕克斯能夠勇敢的站出來,是因為她非常善於擺脫自我懷疑,還是因為她有著非常強烈的目標感呢?

  • 麥可·喬丹進了那麼多贏取勝利的球,是因為他非常擅長擺脫自我懷疑,還是因為他特別想贏呢?

  • 聖女貞德13歲參戰,是因為她是克服自我懷疑的專家,還是因為她有使命感、目標感,讓她能超越自我懷疑?

處理自我懷疑的最佳方式是讓將其置於一種強烈的目標感之前。事實上,長期的自我懷疑得以存在,很可能表明你在生活中缺少一個強大的目標。

花一些時間想一想,什麼事情對你來說真的很重要。你到底想要什麼?你相信什麼?你的成就清單上有哪些東西?

通常,僅僅是理清這些價值觀就足夠給你強烈的目標感,它能把你拉出自我懷疑和負面思維。

圖片來源:Pexels

6、花時間和相信你的人在一起

勵志大師吉姆·羅恩有一句名言,「你是你交往最多的五個人的平均值」。

我對此想過很多。宏觀地講,我們真的是社會動物。不管你認為你自己多麼內向,我們都需要積極的社交互動和認可。

不幸地是,很多掙扎在自我懷疑中的人都把「證明自己」看成擺脫自我懷疑之道。但是這會反噬,因為你最終會處在一群並不支持和鼓勵你的人當中。這讓你處境艱難。

另一方面,如果你退一步,捫心自問,「我生命中的哪些人真的愛我、支持我、相信我」,然後做出有意識的努力,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我想你將發現你的自我懷疑開始減輕。

7、嘗試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

當然,我是一名心理治療師,所以我對這條建議持保留態度,但是我真的相信好的治療能改變人生。特別是,如果你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治療師,願意幫你去處理你的自我懷疑問題,這能夠大大加速你的進展。

當然,我們也可以靠自己,靠自學,閱讀好的材料,嘗試實踐好的心理健康習慣和技巧。這些都沒什麼問題。

不過,有時候一點專家引導和支持能夠讓整個過程更快、更容易。

這樣去想它:如果你想要跑馬拉松,但是沒有跑過馬拉松,你能否靠自己達成目標呢?當然可以!你可以讀很多書,看很多視頻,嘗試不同的跑步計劃和飲食規劃,測試不同的鞋子和裝備等等。

但是你同樣你可以僱一個私人教練或訓練師,他們能夠給你一個定製的方案,節省你的時間和精力,讓你避免常見的誤區。

好的治療對自我懷疑問題也有類似的效果。

8、做正確的比較

如果你掙扎在自我懷疑之中,毫無疑問,你一定聽過這個建議,停止和別人比較。

好吧,這很好。抽象來看,這可能是很好的建議,但做到很難。一方面是因為,正如此前所講,我們天生是非常社會的動物,總是在評估自己在部落中的位置。

所以有一個替代方案,我覺得比起簡簡單單讓你停止比較來說更加實際可行:注意你所比較多對象。具體來說,嘗試把你自己同過去的自己作比較,而不是同別人比較。

比如:假設你要去出席一個工作會議,你的最後一張幻燈片沒弄好。當然,你所有的自我懷疑就會在你的腦子裡展開,你發現你自己在拿自己今天的表現同珍妮特昨天炫酷的表現作比較。

相反,換一個比較方式,拿你的表現同自己剛開始工作時候的表現比較。當然,你會有點發怵,你想起當時自己是多麼糟糕。但是你同樣要迫使自己承認,自己已經走過來多少歷程,已經取得了多少進步——這是一個更加有用的比較方式。

9、實踐自我同情

有一個簡單的解釋,適用於自我懷疑,但談得不多:有時候我們轉向自我懷疑,是因為我們單單沒有一個更好的其他選項。

當自我懷疑變成你的內置模式時,你就不清楚你可以有其他什麼反應來應對失敗或者艱難的處境,當然,停止懷疑自己也很難!

另一方面,當我們擁有積極模型時,一切都會變得更容易:

  • 當你有哥哥姐姐可以觀察和學習的時候,學習一種新的樂器將變得更容易。

  • 如果你有私教給你展示正確的技巧時,學習舉重也會變得更容易。

  • 如果你有確切的替代方案,避免自我懷疑也會變得更容易。

而這個有潛力、有威力的自我懷疑替代方案就是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是一個簡單的理念,在錯誤或挫折之後,不要鞭策自己或者懷疑自己,你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好朋友,去理解自己。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你開始。下一次你掙扎或者犯錯的時候,問自己這個問題:

如果一個好朋友處在我現在的狀況中,他找到我,我會對他說些什麼呢?

然後把你要說的話告訴你自己。

你與其他人一樣值得被同情。

10、寫自我感恩日記

在治療中,我經常聽到我的客戶這麼說:

「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批評者。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懷疑自己、讓自己低沉。為什麼我就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呢?甚至對自己感到一點點驕傲呢?」

我通常會這麼說:

「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你通常多久練習一次對自己好一點,承認你的積極面和成功呢?」

不管是什麼理由,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對自己友善、慶祝自己的成功也是一個可以培養的技能。但是,正如同其他技能,它不會魔法般地發生——你必須要實實在在地練習!

有一個小習慣就幫你避免自我懷疑並且提高自尊心,我把它叫做「自我感恩日記」。

你可能已經聽過「感恩日記」或者「感恩記錄」這些理念了,每天結束的時候,花上幾分鐘,寫下一件或兩件讓你感激的事情。是的,自我感恩日記是類似的,但關注點在於你,以及與你相關、讓你感恩的事情。

很簡單:一天結束的時候,打開你手機上的筆記軟體,創建一份新的筆記,叫做「自我感恩」。在最上面,寫上日期,列出一件或兩件你為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不用是什麼大事情。你可以因為記得倒垃圾而對自己感到自豪。

要習慣於真的為自己感到驕傲,然後你會發現要消除自我懷疑變容易了,同時還要提醒自己必須要相信自己的種種理由。

最後一點想法

總之,自我懷疑是一個習慣——不必誇大,也不可輕視。

不管自我懷疑從何而來,靠養成更好的習慣,你能夠努力地使自己擺脫長期的自我懷疑。

如果你通讀了整篇文章,這篇文章在你看來也有道理,那麼選擇一個或兩個策略,嘗試一周或兩周。我想你會發現,雖然很難,減少自我懷疑、增強自信事實上比你所想像的更容易做。

圖片來源:Pexels

譯者:沈晨燁


相關焦點

  • 工作總是不順心,教你4招自救方法,擺脫負面情緒
    有很多人在工作過程當中總會出現不順心的現象,出現這種問題其實有很多種原因,有時一些人沒有辦法找到解決的方法,就會讓自己陷入苦惱中,即使每個人的工作都有各自的難處,只是有的人不表達而已。那麼遇到工作不順心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這個幾個方法來更好的去緩解,這樣可以擺脫負面情緒,讓自己開心的工作。
  • 擺脫「直男癌」的3種方法
    ①審美可以說是負數也不過分,最主要,還自以為審美還好甚至衣著品位高級。②大男子主義極其強烈,不管對與錯,總是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辦。……如何讓自己不成為「直男癌」呢?下面3種方法教你擺脫「直男癌」的困擾。
  • 敢打破才敢創新。擺脫束縛發現新的機會
    擺脫束縛,發現新的機會我們每個人都生活於一個社會群體之中,因此,我們不可能是一個完全弧立的個體,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可能時時受到世俗的的束與制約。對於這些規則和方針,你也許不以為然,但同時又無法擺脫束縛,無法確定自己應該遵循哪些適用的規則和方針。自己應該學習四處走一走,不一定要離得很遠,這樣你就會現許多新的機會在向你招手.……美國的詹姆斯博士曾將強者和失政者加以出較,他說:「失敗者壓制自然地、正確地表達潛在的能力。如果他選擇的那條道是走投無路時,他不知道人生還有其他的路徑。他畏懼嘗試新治東西。
  • 如何擺脫自我懷疑?美國心理學家提供了這6個有效方法
    自我懷疑就是叛徒:他人的懷疑我們可以主動發起反擊,但自我懷疑總是在不經意間消耗掉我們原有的企圖心。自我懷疑是過上你追求夢想路上的主要障礙之一。這種不健康的想法可以摧毀你的靈魂,摧毀你的野心,阻止你實現所有你能做到的一切。重要的是不僅要意識到這些感受的破壞性,而且要採用各種方法來抵消這種消極情緒,這樣你才能享受快樂,富有成效和充實的生活。
  • 讓你的家中永遠擺脫蟑螂的9種方法
    蟑螂是不衛生和令人討厭的害蟲,可以說,它們在任何家庭中都是不受歡迎的客人。但是,市場上有著臭味又昂貴的驅蟲劑同樣令人不快,也不安全。因此,最好丟棄有毒的化學物質,並嘗試使用一些100%自然的方法將蟑螂永遠拒之門外。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讓你的家中永遠擺脫蟑螂的9種方法。
  • 教你7種巧妙的方法擺脫洋蔥和大蒜的口臭
    當你吃了一頓裝滿大蒜和洋蔥的豐盛美食時,與某人交談會有多尷尬?因食用洋蔥和大蒜而導致的口臭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同樣嚴重。它們可能會為任何食物添加獨特的味道,但可能會在口中留下令人討厭的氣味,持續時間更長。是什麼導致你的嘴聞起來很糟糕,你怎麼能擺脫它?好吧,我們已經退縮了。
  • 花盆裡螞蟻太多,教你4種小方法,讓螞蟻不敢再來
    花盆裡螞蟻太多,教你4種小方法,讓螞蟻不敢再來夏天養花的時候,花盆裡經常會招來很多的螞蟻,不僅會對花木生長造成傷害,同時也會影響家居環境,給養花的朋友帶來很大的煩惱。那麼當花盆裡出現大量的螞蟻時,又該怎樣來處理呢?
  • 四個小方法,教你擺脫焦慮
    那麼,怎樣擺脫焦慮呢?以下幾個小方法可以做為參考。四個小方法,教你擺脫焦慮!一、良好的作息時間,充足的睡眠成年人的世界總是跟熬夜陪伴,熬夜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工作,或許是因為刷屏看手機如果是一個比較整潔的房間,你在心靈上就會出現一種明淨開朗的感覺。所以說定期清除雜物是一種比較良好的對抗焦慮的方法,在整理的過程中,就好像是完成了一個任務一樣,焦慮感也會減少。
  • 《認生的人》:擺脫社交焦慮的10種方法
    所以為了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我們有必要及時糾正這些認知扭曲,所以本文接著上一篇文章講解擺脫社交焦慮的10種方法。比如:在參加演講的時候,10分焦慮是正常情況,30分焦慮會開始喝水,50分焦慮會開始頻繁地上廁所,這時候理性會逐漸地出走。70分焦慮是手心出汗,開始打退堂鼓,想找個地方鑽進去,躲起來。這時候消極的想法開始產生,所以這時候需要控制自己不要去做任何跳躍式的結論,比如我能力不行,不應該來參加比賽諸如此類的結論。
  • 教你三個方法擺脫「亂糟糟」的辦公桌,成為辦公室整理達人
    如果有已經損壞了的筆或者其他物品,請直接扔掉;如果發現了不經常使用或者從來沒有用過的物品,也請直接扔掉;如果存在相同用途的物品,比如存在兩隻相同顏色的筆、兩條相同用途的數據線,請只保留一樣;如果你是文具迷,正好藉此機會挑選出你真正心動、好用的筆吧。
  • 演講最怕囉嗦又冗長,四種方法教你如何讓表達更通俗易懂!
    可是「重文輕語」(重視文字寫作,輕視口語表達)的傳統觀念仍然讓我們不敢拋棄書面化的發言稿,不敢直抒胸臆,不敢暢所欲言。思維懶惰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操練方法。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陷入忙亂,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他們沒有掌握科學使用時間的方法。凡事都要講方法。有方法,則事半功倍。沒方法,則徒勞無功。我將教你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一旦學會,終生受用無窮。其實,只要你懂得選擇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分清輕重緩急,你就會發現,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其實並不難。
  • 面試表現一般,還有辦法爭取機會麼?
    很多求職者都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某次面試中表現一般,有些問題回答得不夠好,但又很喜歡這家公司,很希望再努力爭取機會。這時候,怎麼辦?1、要不要「積極爭取」?當然要!喜歡的機會一定要爭取,還要積極爭取!
  • 微信總是不回消息?教你4種方法測試,立刻知道他在不在線
    微信跟QQ不一樣,一個可以顯示在線狀態,一個不會顯示在線狀態。有很多朋友都曾好奇過一件事,找朋友聊天卻像「石沉大海」,沒有一絲絲回應。這個時候就特別好奇他是否在線?因為在線的話就是看到了故意不回復,不在線的話可能就是沒有登錄微信。那麼,如果發生微信總是不回消息,但它又不支持在線狀態顯示,我們該怎麼判斷是否在線呢?
  • 3種方法,幫你擺脫痘痘的煩惱
    無論是飲食方面過於辛辣,還是學習工作壓力過大,痘痘都會悄悄找上門來,在你的臉上耀武揚威,你卻不敢輕舉妄動。痘痘總是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根本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完全根治。但是我們可以弄清楚痘痘出現的原因,對症下藥,有效防止,就能在痘痘出現前就掐斷它萌發的小苗。那麼,女性為什麼會長痘痘呢?痘痘的出現與女性的內分泌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職場中,機會是要靠自己主動爭取的
    積極主動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素質,它能使你變得更加敏捷能幹。30多歲的人,要想徵服職場,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你必須比別人多一些想法、多一些付出,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讓別人看到你。 職場風雲變幻,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努力,而不去表現自己、爭取機會表現自己,讓你的價值被別人認識到,那麼你現在的優勢將不復存在。
  • 一旦喜歡你,就會故意接近你的3星座,最會爭取愛情機會
    前者會把喜歡的心思放在心裡,壓抑自己,在對方注意不到的角落,做個無名的愛慕者,或是出於羞澀,或是出於怕被拒絕,或是其他,總是鼓不起那份不管不顧一次的勇氣,也因此,很有可能會錯失愛情,看著愛的人和他人佳偶天成,內心一定很不是滋味。而後者絕不允許此類情況發生,喜歡就去表露,就去接近,就會給自己創造機會,爭取機會,因為,在他們的人生裡,失去並不可怕,不爭取就失去才會遺憾終生。
  • 實用口語:教你10種方法say「Yes」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有聲讀物>正文實用口語:教你10種方法say「Yes」 2011-07-05 14:06 來源: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 作者:
  • 有這3種窮人思維,不儘早擺脫,很難富起來
    有這3種窮人思維,不儘早擺脫,很難富起來當今社會,打工人越來越多,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其實社會上有很多給窮人提供的翻身機會,只是他們不去把握,甘於現狀。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
  • 不會在工作上為自己爭取的3種表現,你有嗎
    不懂得如何在工作上為自己爭取,你將在工作上失去好多機會和資源。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只要在工作上有努力的付出,就會有相應的收穫。其實除了努力,你還需要有爭取的能力。不然就很難在職場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相信大家在工作上會對此應該心知肚明的吧!雖然嘴上不說,但內心早就慌張不已了。
  • 在體制內不甘平庸,3種方法,幫助你擺脫「體制化」
    【小桐觀點】在體制的你不甘平庸,就要尋找機會,可以在體制內變革的時候抓住機遇迎難而上,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學習精進自己的優勢,無論在哪裡工作都要明確,你是在為自己工作,讓自己有收穫,不是在混日子。作為一個新人,進入單位後,被分配到數據分析部門,每天的工作都很瑣碎,而且大家的水平不高,用的都是傳統的方法,效率很低。任務量大,數據多,又不能出錯,很多人都在本崗位上做了10年,小楊也很苦惱,自己難道要這樣過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