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在上下班路上感染病毒,我們應該選擇哪種交通工具?

2021-01-10 王思露營養師

特殊時期,做好「科學防護」至關重要;隨著疫情的逐步「瓦解」,上班、出行的人越來越多,在選擇交通工具上應該是各位需要下功夫的事情。選擇哪種交通工具更加安全?在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過程中,又該注意哪些細節?謹以此文與您聊聊「疫情期間的安全出行」。

安全性較低—公交車:

對於公交車來說,密閉性很強,空氣流動性較差,密閉空間中的人數較多,乘坐過程中要注意「安全細節」。

從家出來之後,全程佩戴口罩;上車之後,請選擇人少的地方坐下或站立,減少與陌生人交流的頻次,避免由於飛沫噴濺增加傳染的風險。上車之後要「老實」,避免觸摸車上的公共設施,不用髒手揉搓眼睛、嘴巴和鼻子,建議打開車窗,回家之後立即洗手,並做好全身的消毒。

通風完善的交通工具—「地鐵」:

相比公交車,地鐵上的通風設施更加完備、靠譜,很多城市的地鐵早已經開通了通風系統;在進站上車時,還會有「紅外熱成像儀」檢測乘客體溫。

雖然比公交車強點,但還是要做好「全面的防護」,全程佩戴口罩,積極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不去「人太多的車廂」,等車排隊時不擁擠,與前面人員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通過手機app關注列車到站時間,關注列車的時間變化,避免遲到和過分等待。

私家車、網約車:

在特殊的「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開車或者乘坐網約車;這樣的方式更加安全,因為不用接觸太多的人。

如果您選擇自己駕車上下班,可以適當在車內摘下口罩,暢快呼吸。

如果您選擇網約車出行,請做好防護,全程佩戴口罩,減少拼車的頻率,落座後排,儘量開窗。

經濟環保—共享單車、電動車:

如果您單位(公司)離住所並不是很遠,建議您可以選擇單車(共享單車)、電動車(共享電動車)當出行工具。

如果您選擇安全且環保的共享單車,請在騎行之前適當對車把、車座等部位進行消殺(酒精棉),別總是把車騎到人多的地方,避免中間停留,到地兒之後要「完全洗手」。

如果您選擇電動車當做自己的出行工具,請先戴好自己的頭盔,因為「安全是第一要素」。另外,騎行過程中要注意車速,遵守法律法規;拒絕酒駕,最好不載人。

總之,在這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建議大家可以「一人一車」出行,避免和更多的人有交集;出門戴好口罩,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回家立即洗手,而且是「完全洗手」;防控病毒,細節之處更該關注。

所以,疫情期間要出行,做好防護很關鍵:不要總是「不留心」,安全放在第一位。希望疫情能夠早點結束,希望我們都可以平安、健康。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疫情當前復工大潮開啟,哪種交通工具最合適?
    那麼在復工之後上班的交通工具該如何選擇呢?人民日報給在崗人員防護建議中,便包括很重要的一條:建議步行或者騎車上班,少乘坐公共運輸。此外,抗疫一線的專家張勁農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也明確表示,他支持大家採用電動車出行。
  • 上下班高峰期,你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
    幸好我們公司在人人巴士有長期包車,上下班都很方便。沒上班以前認為地鐵是最靠譜的交通工具,又快速,又便宜,又安全,直到上班之後有機會見識到了早晚高峰期仿佛春運期間的人群。而且在杭州出行,住的偏僻一點的話,坐地鐵出了地鐵站後還是會距離目的地比較遠,大多出行需要靠遍布於大街小巷的單車,而且如今的夏天,溫度節節攀升,在接近三十度的日頭下騎車怎麼想都不會是一個愉快的選擇,好在杭州包車還算可以。早在16年,就有國內地鐵早高峰擁擠的視頻流到國外,壯觀的場景及人數讓國外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 孕媽如果要出行,如何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這樣更安全!
    孕期是幸福又痛苦的漫長過程,這漫長的十個月裡,孕媽尤其是職業女性,每天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上下班。隨著孕期的推移,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移動變得困難。究竟孕媽出行適合哪種交通工具,原因是什麼?
  • 孕媽如果要出行,如何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這樣更安全
    孕期是幸福又痛苦的漫長過程,這漫長的十個月裡,孕媽尤其是職業女性,每天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上下班。隨著孕期的推移,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移動變得困難。究竟孕媽出行適合哪種交通工具,原因是什麼?、私家車、飛機、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幾乎是向所有人群開放的,當然也會限定某些人群不能搭乘。
  • 辦公室太熱,路上又太冷,冬天上下班應該怎麼辦?
    然而,上下班出門的時候,可就要感受「冰火兩重天」的差別了。先說騎自行車和電動車。因為騎車可以避開城市擁堵的交通,容易控制路上的時間,一些家離公司不遠的人選擇騎車上班。但不得不說,無論是人力的、還是自動的,在冬天還敢騎車的都是勇士。
  • 預防新冠病毒,計程車、公交、地鐵哪種安全?做好這些準備是前提
    從家裡到單位的路上,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有車的朋友可以自己開車,而沒車的朋友則需要在其他交通工具中做出選擇。最為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計程車、公交車和地鐵,預防新冠病毒,哪種交通工具更加安全?計程車乘坐計程車在上班路上耽擱的時間較短,不用長時間等候就可以直接上車,上車後不用中間要停靠站點而直接可以駛往單位。在計程車上,除去司機師傅,就剩下乘客自己。
  • 律師說法: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算工傷 上下班感染難認定
    近日,紅網收到許多網友關於疫期復工復產的諮詢,其中包括了復工感染新冠肺炎與工傷之間的認定問題。在上班時若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這種情況是否算工傷呢?2月15日,紅網聯動律師、湖南弘一律師事務所律師尹蘭英從法律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尹蘭英表示,特殊工作群體,因履行特定的崗位職責感染的,算工傷。
  • 時間管理 利用上下班交通時間,八種個人成長促進方法以及小強工具推薦
    各位有沒有計算過一周五天工作日,一年花費在上下班路上(地鐵/公交/計程車)的交通時間有多久呢?按照上海北京城市上班族一般交通時間來計算的話,一天來回2個小時,一周5天10小時,一個月40小時,一年多達480小時=20天的真正有效時間。你在上下班路上是無聊發呆呢?還是看《花千骨》、《康熙來了》或者美劇來打發時間呢?有沒有想過把這20天時間能夠充分利用起來促進個人成長呢?
  • 疫情下復工 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最安全
    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陸續復工,城市交通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很多企業為降低職工感染風險,認為最安全的出行工具是私家車。對於沒有私家車的小夥伴們來說,怎麼去公司,便成了最為困擾的問題。絕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選擇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最近,地鐵、公交、共享出行等都紛紛針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訂了相關舉措。
  • 雙語新聞:如何阻斷交通工具中的交叉感染?
    返程高峰給疫情防控帶來新壓力,如何減少通過交通工具傳播造成的交叉感染?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2月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針對返程大客流,交通運輸部有針對性地研究相關保障方案,堅決防止疫情通過交通運輸工具傳播,降低客流輸入地區的輸入性風險。
  • 研究稱:1個噴嚏5分鐘內可把感冒病毒傳染給150人
    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在上下班高峰時期的人口密集區域,一個噴嚏可以在5分鐘內把感冒病毒傳染給150個人。   傳染快 2秒內病毒散周圍   生產知名感冒藥Lemsip的製藥公司對1300名上班族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去年冬天至少96%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上班族患過1次感冒。
  • 如何有效通過自我防護防止電梯病毒交叉感染
    圖1:電梯轎廂消毒作業那麼避免感染的最佳方法就是不乘坐電梯。而對於高層住戶而言,完全不乘坐電梯,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爬樓梯,實現防止交叉感染,就有些難受了。現在為了防止感染,居民減少暴露在室外的時間,很多居民都是一次性購買幾天的生活物資,包裹存在較大的身體負荷,那麼對於年老體弱的居民不乘坐電梯將運輸十分困難。因此採用有效的自我防護是必要手段。
  • 汽車、火車、飛機,你覺得哪種交通工具最安全?來看看
    我覺得汽車、火車、飛機這三種交通工具最安全的該當是火車!起因看以下分解:1、汽車,跟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也愈來愈獲得了充分的發展,馬路上的車輛也多了起來私家車、公共汽車、貨車、運輸車等車輛異常的多,很多城市的交通都是車滿為患,常常會碰見堵車,交通壓力異常的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的時候。人流攢動,流動車輛較多。隨之發生交通事故的產生概率就會很高。汽車包含在高速路上因為車速太高,車輛又很多的話,產生車禍的概率越來越大。
  • 上下班路上發生車禍算工傷嗎?發生交通事故怎麼申請工傷認定?
    上下班途中,人多車多,經常會發生交通事故,當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車禍導致受傷是否算工傷呢?交通事故發生時又該如何申請工傷認定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算不算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6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本人承擔次要責任或者無責任屬於非本人責任,就能認定為工傷;如果自己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則不能認定為工傷。
  • 疫情下復工期間,如果感染病毒,誰來補償員工損失?從這4點分析
    那麼話說回來,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如果員工返崗復工感染病毒的話,員工的損失應該由誰來賠償呢?企業應該是否承擔責任呢?02 在工作期間或上下班路上,被感染了病毒屬於工傷嗎?對於非常時期復工後,如果感染病毒的補償,那麼肯定涉及到是否工傷的問題,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疫情下的政策理解,上班期間或上下班路上感染是否認定為工傷,需要做個解讀。
  • 日本內閣職員也被感染,曾住民宿、坐公交「上下班」
    據報導,在新感染的兩人中,其中一人為40多歲日本厚生勞動省男性職員,自12日起開始在「鑽石公主」號上工作,18日出現發熱症狀後接受檢查,20日確診,目前已被緊急送往東京都內的醫療機構。此人與3天前被確認感染的另一名厚勞省職員並不在同一組內工作,初步排除兩人交叉感染的可能。
  • 疫情期間,上下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大家要注意幾點保護措施
    近來,有很多的上班族陸陸續續開始復工了,但因為還處於疫情期間,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在上下班期間做好防護,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而在上下班途中,可以起到防護作用的口罩只有兩種,一種是一次性口罩也是醫用外科口罩,還有一種就是n95口罩。在這裡大家要注意口罩的選取,在人員密集的地方一定不要摘下口罩,全過程戴口罩。在選擇乘坐的工具上,儘量不選擇能接觸大量人群的交通方式,如地鐵、公交車,因乘坐的人群比較多,人們不可能不接觸座椅。
  • 王辰院士:如何防止感染新冠病毒?得了新冠肺炎怎麼辦?
    對新冠肺炎,我們現在還是一個很初級的認識和了解的階段,還在摸索。4、如何能夠防止被傳染上?(1) 防止飛沫傳播。它的一個重要防護手段就是一個是保持距離。你要在1米5以上,飛沫是過不去的,至少是1.2米,應該在1米5以上。
  • 一幼兒園50多人感染諾如病毒,家長應該這樣做
    ▲公交視頻宣傳 公交車是市民出行選擇的主要交通工具,公交線路延伸至大街小巷,實現戶外公共人群廣覆蓋宣傳,而樓宇廣告的目標群體更加精準,能夠很好的抓住市民的注意力
  • 出行哪種交通工具最划算?
    我是雲南的,去年出來打工回家,就選擇交通工具這方面走了些新的認識。我們離家遠的同事們回家,都需要考慮乘坐什麼交通工具省錢。畢竟我們出來打工。就說明我們不富有。我可以坐火車,28小時左右到昆明。坐高鐵,八九個小時到昆明。到昆明坐10小時左右的大巴車才到縣城,從縣城到家2小時。我可以坐飛機到麗江,再從麗江到縣城,再到家。飛機差不多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