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幸福又痛苦的漫長過程,這漫長的十個月裡,孕媽尤其是職業女性,每天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上下班。隨著孕期的推移,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移動變得困難。究竟孕媽出行適合哪種交通工具,原因是什麼?
現實生活裡,我們有公交車、私家車、飛機、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幾乎是向所有人群開放的,當然也會限定某些人群不能搭乘。比如某些航空公司禁止孕期滿8個月的乘坐飛機。孕早期易出現流產,孕晚期易出現早產,所以孕期媽媽可以做短期旅行,不宜進行長途旅行。
孕媽出行可以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至於哪種合適,則看各種交通工具的特點。
如果孕媽的工作單位就在家的附近,可以步行上下班,這樣不僅能夠呼吸新鮮空氣,也能增加運動量,更利於分娩。步行上下班時長儘量控制在30分鐘內,且步行時儘量穿輕便合腳的低跟鞋,減少腳部壓力的同時,更避免摔倒。
上下班高峰期人總是很多,孕媽不妨向單位申請提前半小時上下班,避開人流高峰期。如果無法避開,那麼在等車時儘量不要站在門口位置,沒有座位需要站立時儘量扶好車椅或豎杆,防止臨時剎車可能出現的搖晃或站立不穩問題。一旦出現見紅、破水的症狀,千萬不要坐公交車,而是應當儘可能快地到醫院就診。
孕媽在孕期想要進行短途旅行,可以自駕出行,駕駛者可以是丈夫,也可以是孕期穩定的孕媽。但孕媽自駕出行需了解注意事項。如儘量不要採用前傾姿勢,以免壓迫到凸出的腹部,壓迫到子宮裡的胎兒。儘量避免開車過快過猛,不要急剎車也不要急轉彎,避免因衝力過大影響胎兒。儘量不要在帶著氣味的新車裡呆太長的時間,以免這些有毒氣體影響健康。長頭髮孕媽儘量梳起長發,避免在開車時風吹頭髮遮住視線。此外還需注意除臭殺菌,包括車內的空氣清新與座駕定期保養。
孕期並非完全不能碰自行車,在避免劇烈運動與過度疲勞的情況,騎自行車有助於增強人體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分娩的輕鬆度。當然孕媽騎自行車需避開人流量大的街道,以免一不小心彼此磕碰。
某些航空公司限制孕媽乘坐飛機,因為在購票前需問清楚能否乘坐,如果可以乘坐需做好相關準備乘坐工作,比如時不時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穿寬鬆的鞋子,時不時放鬆腳部壓力。
孕媽選擇坐火車出行,臥鋪是最佳選擇,不管路途多遙遠,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非萬不得已不要選擇無座票,無論是站著還會坐在過道裡,都不是好的體驗,很有可能會因疲勞過度導致流產或難產。
可見,孕媽孕期出行需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避免出行中產生不適,更利於孕期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