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芳:「戰火中的少女」永遠的革命者

2020-12-25 濟南時報
  

年輕時的劉文芳 記者張剛 翻拍劉文芳
記者張剛
攝□本報記者 江丹 實習生 乙藝
  1936年,劉文芳4歲,扎著一個頂天辮,進出監獄幫助地下黨傳送信息;1942年,劉文芳10歲,從日本人的刀下救出一位青年女幹部。出生在革命家庭的劉文芳,父親被敵人的酷刑折(之後慘遭殺害。如今,身在濟南、已經82歲的劉文芳說,那是革命者的英雄氣概,她要繼承父親的意志。
頂天辮傳遞情報 7歲時幫父親藏槍
  劉文芳的兩個舅舅是地下黨,1935年,他們因為參加農民武裝暴動,被關入監獄。監獄設有4道門卡,探視和送飯的人都不能進牢房。當時劉文芳只有3歲,經常跟著外婆到監獄給舅舅送飯。她按照外婆的叮囑,拿著農家的棗子送到看守手裡,因為年紀小、扎著頂天辮,還帶著天真勁,很受看守的喜歡。往來送飯一陣子後,看守們允許她從一個洞口裡鑽進牢房,把飯直接送到舅舅手裡。
  每次送飯進牢房後,舅舅都會重新給她編辮子,回到家後,外婆會拆開她的辮子再重新給梳一遍。當時的劉文芳並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只記得有一次,舅舅手上的鐐銬還碰痛了她的頭。轉過年來的秋天,兩個舅舅在獄外同志的配合下,成功越獄。後來劉文芳才知道,當時監獄外的同志經常利用她和外婆去送飯的機會向獄中的同志傳遞信息,而那些情報就藏在她的頂天辮裡。
  劉文芳說,她的兩個舅舅出獄後,都參加了抗日武裝。她的父母、姨媽也都是那個年代的革命者,算得上是革命家庭。當時共產黨的隊伍還不強大,身份、活動都需要保密,就連她的父母互相也不知道對方早已經加入黨的隊伍。
  1939年,7歲的劉文芳還幫父親藏過一次手槍。劉文芳回憶,父親的警衛員回家過年時遭敵人俘虜後叛變,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正在睡覺,數名日寇和偽軍突然闖入家中,父親拿出手槍想反擊已來不及,又顧慮我們會受傷,隨即把手槍放到我的枕頭下,我迅速拿過來藏在身下」。父親被帶走後,媽媽用弟弟的油尿布把手槍包好,藏在院子裡的水井中。第二天,日本人又到家裡來找手槍,在房屋內外搜了個遍也沒找到。
個子小但心大 刀下智救女幹部
  父親被捕後遭受了敵人的嚴刑拷打,最後犧牲。劉文芳說,那是革命者的英雄氣概,她下定決心,要繼承父親的意志,抗日救國。1940年,參加抗日工作的姨媽和姨夫回家探親,劉文芳要求跟著他們去抗日。「當時我才8歲,他們說什麼也不同意,我下決心非去不可。」最後姨夫答應她在抗日區政府當一名通信員。
  劉文芳說,小時候經常吃不飽,身體也比同齡的孩子弱小。「個子小,但是我心大。」當時掩護一些文件的時候,是個角落她就能鑽進去,把文件秘密藏在牆縫裡。劉文芳回憶,當時日本人實行「三光政策」,有一天早上,突然包圍了村莊,將村民集中到廣場上,旁邊架著機關槍,還點著一個大火堆。一個日本軍隊的小頭目突然從人群裡拉出一位女青年,用指揮刀壓著她的脖子,問她是不是八路軍。女青年說她不是,人群裡也有人喊「她不是」,但是日本人依然不相信。眼看就要將那位女青年往火堆裡推的時候,劉文芳從人群裡衝出來,抱住她就喊:「娘,娘!」那位女青年也順勢將劉文芳摟在懷裡。劉文芳說,當時日本人就用刀指著她的鼻子問,「她真是你娘嗎?」劉文芳爭辯,「她真是我親娘,是我親娘,你們殺了我,她也是我的娘。」
  日本人總算相信了,將那位女青年和劉文芳放回人群裡。還有一些被拉出來的革命幹部因為實在沒有人掩護,被敵人推進了點著的大火堆裡。劉文芳情不自禁地就要哭,被旁邊的那位女青年一下子捏住鼻子。「一旦哭出來,我們就都被暴露了。」劉文芳說,事後她才得知,她救下的那位女青年實際上是剛剛調來的一名幹部,還未接上頭,就被日本人抓住了。後來,兩人因為分散活動而失去聯繫。
老伴記錄革命經歷 撫今追昔珍惜現在
  劉文芳與老伴在濟南生活了幾十年,老伴一直惦記著,要好好寫寫她的故事,「戰火中的少女」。之前,劉文芳口述那些革命經歷,老伴就一個字一個字地在電腦上打出來。老伴說,劉文芳從小就出生在革命家庭,一直在為革命努力做事。新中國成立前夕,她還跟戰友們駐守在北京西北方向,確保開國大典順利進行。
  跟很多老革命者不一樣,劉文芳不願意一遍遍地回憶過去的那些經歷,一回憶,就像又回到那個時候,日本人的機槍架在高處的房子上,她和鄉親們躲在溝道裡逃跑,子彈「嗖嗖」地從頭頂掠過。「還是現在好。」她說。
  (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盧勤虎對此文亦有貢獻)

【家族傳奇線索徵集】
  每個家族都有歷史,每段人生都有記憶。家族的歷史碎片,或可拼湊起一個遠去的大時代。一切家史皆國史,它為宏大綱目寫下註腳。正如我們經歷著濟南的當下,我們的先輩見證了濟南的歷史。「家族傳奇」欄目,希望能書寫你的家族故事,打撈那些隱去的生命閃光點。
  熱線電話:82886107

相關焦點

  • 愛心人士劉文芳為貧困學生捐款
    為了幫助這些貧困學生,他找到了愛心人士劉文芳女士,希望她為村裡的孩子捐款獻愛心,劉文芳二話不說,當場表態同意捐助。經村委會討論決定,村裡將貧困學生接受捐贈對象名單張榜公布,在群眾無異議後,村委會在上壠村教學點舉行捐贈儀式。6月23日,劉文芳的2.3萬元愛心捐款和價值近萬元的文具禮包發到貧困學生或家長手中。
  • 抗疫巾幗——長治市屯留區人民醫院劉文芳
    抗疫巾幗——長治市屯留區人民醫院劉文芳 2020-02-01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響合肥」革命者永遠是年輕
    回顧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各種政治力量的反覆較量中脫穎而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始終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勇於承認並改正錯誤的銳氣,一次次拿起手術刀來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決了自身問題。
  • 學習雷鋒名言 做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學習雷鋒名言 做一名真正的革命者2016-03-05 13:20:2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我願在暴風雨中鍛鍊自己,不願在平平靜靜的日子裡度過自己的一生。  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聯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鏽。
  • 《金色年華 往事記談》:生動記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鮮為人知的...
    據了解,燕達養護中心在住長者平均年齡83.7歲,他們從戰火中走來,見證新中國的成立,參與新中國的建設,與新中國共成長。他們的故事背後蘊藏著老一輩人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燕達養護中心已連續兩年編纂長者回憶錄,第一部《崢嶸歲月 往事記談》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後,社會各界反響強烈。
  • 每日翻譯:革命者是殺不完的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翻譯:革命者是殺不完的 2013-02-18 15:51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曾泳醍戰火四千金 盡顯東方魅力
    曾泳醍戰火四千金 盡顯東方魅力時間:2015-12-11 11:1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曾泳醍戰火四千金 盡顯東方魅力 二十八集大型諜戰情感劇《戰火四千金》在橫店影視基地已進行了長達數月的拍攝。該劇由國內 導演史晨風執導。
  • 盤點動漫中永遠長不大的萌系少女,最後一個已經14000歲了!
    所有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在動漫中都會發生,這就是我們喜歡看動漫的原因之一。其實相對於男生來說,女生更喜歡好看的小姐姐。在很多動漫中,對好看可愛的小姐姐有這樣一種設定,她們永遠不會長大,自然也不會變老。這樣的設定,要是放生在自己身上,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 致敬教師 | 戰火中永不停辦的課堂
    1937年金陵大學在戰火中被迫西遷但學校的一批教師決定留下在戰火中他們竭力保護著平民同時盡己所能在硝煙與廢墟中繼續教書育人今天是教師節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勇敢而偉大的教師難民營裡的小課堂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金陵大學被迫西遷。
  • 《永遠的戰友》:以情著史,再現偉人風雨人生
    5月7日,在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和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永遠的戰友》研討會上,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這樣評價:「現在再寫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或者是找到新的敘事視角,或者是根據新時代對革命歷史的理解,作出新的闡述。《永遠的戰友》的獨到之處是在觀眾熟悉的革命史實基礎上,把筆墨聚焦於抒情,以情著史。」
  • 電影《革命者》在滬開機 監製管虎:將開拓新電影類型
    中新網上海12月28日電 (張踐)12月27日上午,電影《革命者》在上海松江舉行了開機儀式,並正式宣布定檔2021年7月1日。電影《革命者》開機儀式現場 張踐 攝據悉,電影講述了從1912年至1927年間李大釗的革命事跡,以及在他引領下的仁人志士、革命先驅傳播馬克思主義、創建中國共產黨的熱血故事,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出歷經百年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種與壯志豪情。
  • 民國大IP《陳真》開拍,王宏哲演繹另類革命者
    我是革命者——萬國忠!近日,浙江齊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世紀熒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佰沐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東陽仙耀影業有限公司、昆明華飛影業有限公司、成都弘武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浙江大有可為影業有限公司承制的民國動作電影《陳真》在橫店開機。
  • 黎以戰火中的中國藍盔部隊:槍聲中睡炮聲中醒
    戰火硝煙中,駐紮在黎以邊境的中國維和官兵處境如何?  戰火中的生活:   住進了悶熱的防空洞,一日三餐改兩餐,炊事員穿著防彈背心做飯……   黎以衝突再次升級後,除各類警戒值班人員外,我維和人員全部住進了防空洞。雖然在防空洞內安全係數比較高,但時間一長那滋味就不好受了:溫度高、不通風、人員多,悶熱的空氣令人窒息。
  • 在戰爭中置身事外的中立國有何本事?能夠遠離硝煙戰火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我們會發現儘管戰爭打得多麼火熱,依舊有些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就像看好戲一樣,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這種國家就是中立國,他們可以不用參戰,也不用選邊站,因為沒有國家會攻擊他們,在當今世界,就有一些國家是永久的中立國,而且還得到國際的認可,這些國家歐洲佔了很大一部分
  • 獻禮片《革命者》在滬開機,監製管虎:希望開拓新電影類型
    從中很容易辨認出身材高大的管虎,旁邊扎著辮子的是青年導演徐展雄,他們作為一對搭檔出現在電影《革命者》的拍攝中。  當日,這部詮釋李大釗精神品格的電影在上海松江舉行了開機儀式。該片作為獻禮建黨100周年的電影作品,將於2021年7月1日上映。「李大釗身上有堅定信仰,希望電影能把這種精神傳遞給當下的年輕人,為此需要有一種新的電影類型,我們有信心開拓。」管虎說。
  • 《戰火四千金》導演談質疑 新人寓意新覺醒(圖)(全文)
    由北京金天地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女性情感諜戰劇《戰火四千金》目前正在緊張後期中,不日將與觀眾見面。該劇充滿爭議的話題引發了網友廣泛熱議,有網友對其新人主演的表現力提出了質疑。日前,導演史晨風對此回應稱,「用新面孔一方面增加了可看性,另一方面也給新人更多嘗試的機會」,《戰火四千金》的背景是中國正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獨立自強的民族意識正在覺醒,破舊立新,用新人也有這方面的寓意。不同於其他血性十足的諜戰劇,《戰火四千金》以女性視角,展現了抗日時期敵後戰區的全貌。1937年初,誓不當漢奸的陳博大炸毀冶鐵廠後遭潛伏的日本特務下令暗殺。
  • 戰火中的愛情,是怎樣的?
    戰火中的愛情最動人,也是最讓人心痛和無奈:要顧全大局,想愛卻不能愛。 每晚19:30,還請繼續鎖定廣西衛視美麗劇場,追看《老虎隊》!
  • 《戰火中的兄弟》舉行發布會 原雨開啟霸屏模式
    原雨網易娛樂11月24日報導 大型傳奇抗日劇《戰火中的兄弟》11月23日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主演曹炳琨、原雨、高藝涵、屠洪剛等悉數亮相,現場星光熠熠,熱鬧非凡。據了解,《戰火中的兄弟》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的江南水鄉,高明遠一行人從「布衣志士」成長為「革命戰士」的一段熱血故事。由著名導演陳曉雷、寇佔文指導,著名演員曹炳琨,原雨領銜主演,更有高藝涵、王曦、王奕盛、張天其、剛毅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加盟,以及屠洪剛、景崗山等演員「跨界」傾情出演,合力為觀眾帶來了一段發生在江南水鄉的抗戰熱血傳奇。該劇將於11月25日18:55登陸北京影視頻道首都劇場。
  • 機巧少女抱回家《300英雄》世界第一可愛的夜夜
    坂田銀時、夜夜、十六夜咲夜,三位新英雄組團降臨,永恆之地戰火再起!薩菲羅斯、戰士娃,兩種新版皮膚上線,更有官方精心準備的十重超值活動助你踏上成神之路。夜夜是13年10月新番《機巧少女不會受傷》的女主角,同時也是13年動漫作品中人氣最高的女角色之一。在動漫中夜夜是主角雷真的同伴,少女型人形自動人偶。是「花柳齋」最高級人形「雪月花」的次女「月之少女」。
  • 《永遠的銘記》熱播 鄭曉寧變「細菌狂魔」(圖)
    抗日戰爭題材電視劇《永遠的銘記》正在北京衛視熱播,該劇一經播出引起強烈反響,特別是知名演員鄭曉寧的顛覆性演出令觀眾相當震撼。一向以軍人、領導等正面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鄭曉寧,這一次出演的竟然是劇中最令人痛恨的角色,一個侵華日軍中的醫學博士,他用革命者進行細菌活體試驗,製造病毒傳染病的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