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朋友和我諮詢,為什麼孩子語文作業認真完成,生字本也寫得密密麻麻,平時在語文作業上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可是一考試成績卻總是不理想呢?左左老師在這裡想和家長朋友們還有小朋友們聊一聊,關於語文考試的那些事兒。
五年級的語文要怎麼複習?有哪些是重點,哪些是考點?複習時有側重點,避免一把抓,學考點,考高分,不浪費時間和精力!
一、重點易錯的生字和詞語
1、讀準字音:主要是對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讀音要能夠辨別清楚,防止混淆。特別是多音字,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和不同的詞義確定讀音。第一單元的四篇課文中,有不少多音字,平時左左老師都在每一課的筆記中做了總結,這是要我們平時多積累。考試前把這些多音字多讀幾遍,作為整體複習,而我們要把複習的側重點放在課本中每課課後雙藍線裡面的藍色字,這是課標中要求掌握的多音字,也是本單元的考察重點,在平時的單元測試和期中期末考試中,這都是考察的重點,課本中標明的藍色多音字,在考試中出題的比例會達到70%,常見題型:(1)多音字組詞(2)選擇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翻開課本,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單元要求掌握的多音字是:【便】【待】我們先來複習這兩個多音字。
【便】出現在第2課《落花生》,有兩個讀音:
①pián(便宜)
②biàn(方便)(隨便)(便利店)
★解析:讀pián的時候,是「物價較低」的意思。讀biàn的時候,是「方便或使方便,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的意思。
一句話速記:這種拖把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價格便宜,很受人們歡迎。
【待】出現在第4課《珍珠鳥》,有兩個讀音:
①dāi (待一會)(待一天)
②dài (等待)(對待)(待業)
★解析:讀dāi的時候,是「停留」的意思。讀 dài 的時候,是「等,等候」的意思。
一句話速記:你先在這兒待一會兒,等待裡面的人出來了你就可以進去了。
以上兩個多音字請孩子們重點複習!我們再來看看這單元中還學了哪些多音字,學有餘力的時候,可以一起複習一遍。
《白鷺》中出現的多音字:
【澄】①chéng(清澄)②dèng(澄沙)
【難】①nán(困難)②nàn(災難)
【覺】①jué(覺得)②jiào(睡覺)
《落花生》中出現的多音字:
【空】①kōng(天空)②kòng(空地)
【答】①dā(答應)②dá(回答)
《桂花雨》中出現的多音字:
【盛】①shèng(茂盛)②chéng(盛飯)
【鮮】①xiān(新鮮)②xiǎn(鮮為人知)
【擔】①dān(擔心)②dàn(重擔)
《珍珠鳥》中出現的多音字:
【籠】①lóng(鳥籠)②lǒng(籠罩)
【挨】①āi(挨近)②ái(挨打)
2、認清字形
無論中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在小學階段,對生字字形的考察都是必出的題型。常見的題型有:(1)看拼音寫詞語。(2)加或換偏旁組字再組詞。(3)區別形近字組詞。(4)選字填空 (5)找出錯別字並改正 。
對於生字詞的考察,就是基礎知識中最基礎的內容了,平時多寫多練,利用字義、詞語解釋等輔助,有時可以藉助一些字歌或口訣區分形近字和多音字等。
第一單元中比較重點的形近字、同音字:
(1)形近字:哨、峭、俏、消
口吹哨,山陡峭,人俊俏,水來消。
(2)形近字:曉、澆、燒、蹺
日出天破曉,抽水澆花草,
生火把飯燒,用足踩高蹺。
(3)同音字:暮、幕、募、慕
日落天已暮,絲巾做幕布,
出力做募捐,心中很敬慕。
3、詞語解釋和近義詞、反義詞
主要考察課後詞語表中列出的詞語以及課文中出現的成語和四字詞語。主要的題型:(1)解釋詞語意思。(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3)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4)寫出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5)按要求寫成語
我們要正確地認讀和書寫學過的詞語,有些詞語不但要懂得其本身意思,還要能理解其引申意思,要能區分詞語的感情色彩,平時要注意積累詞語並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正確運用。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尤其要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個詞語的意思及同一詞語的不同含義,才能準確的使用詞語,也才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要能正確使用成語。成語是我們五年級同學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要認真掌握課文中的一些成語,還要注意課後的積累,做到不僅會寫成語,不寫錯別字,還要知道成語的來源(古代神話寓意、歷史故事、古代詩文、人民群眾的口語等),對於成語的意思也要掌握,並且會靈活運用。
二、句子類考題
句子類的考題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考查學生對於句式的掌握,另一種是考查課文中的重點句子的理解。
1、句式考題的常見題型:
(1)按要求造句:①用給定的詞語造句;②關聯詞語造句;③模擬給定的句子修辭造句。
(2)變換句式,做這樣的題型時,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確題目要求。二要注意變換後的句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三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①「把」字句和「被」字句:「主動者」和」被動者「互換,「把」與「被」互換,再理順句子意思即可。
②肯定句和否定句;對事物做出肯定判斷的句子,我們稱之為肯定句;反之,對事物做出否定判斷的句子,我們稱之為否定句。否定句具有否定詞「不」「沒或沒有」。
一個句子中有兩個否定詞即「雙重否定句」,表達肯定的語氣。
③直接敘述和間接敘述(轉述句):將第一人稱直述句改為第三人稱轉述句,首先注意標點的改變,將直述句中的冒號改為逗號,去掉雙引號;然後注意人稱的變化: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第二人稱「你」要改為第一人稱「我」,注意引號前面的內容不變;最後如果原句子裡的有「這」在改為轉述句時要改為「那」;最後查看句子的表述是否合理。
直述句改為轉述句是五年級新接觸到的句式轉換題型,掌握方法就很容易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吧。
例句:父親說「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改為第三人稱轉述句)
解析:冒號(:)改為逗號(,),去掉引號,「我」改為「他」;「你們」改為:「我們」;「這」改為「那」
答案:父親說,那是他對我們的希望。
④陳述句和反問句、感嘆句。
【陳述句改為反問句的方法】:首先加上「難道」「怎麼」「豈能」「豈」等反問詞,再在句尾加上「嗎」「呢」等語氣助詞,最後把句號(。)改為問號(?)
【陳述句改為感嘆句的方法】:首先找到句中的形容詞,在它的前面加上表示強烈感情的「多麼」或「真」,然後在句末加上感嘆詞「啊」或「呀」,最後把原來的標點「。」改為「!」即可。
(3)擴句和縮句。
【擴句】的基本方法是:先找出句子的主幹詞,然後再在主幹詞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詞語,修飾詞語可以添加一處或多處,只要合適就行。最後把句子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體、充實。
【縮句】的基本方法:首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麼」或者「什麼」「怎麼樣」兩個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幹詞;再次,去掉修飾的詞語,把主幹詞語連成完整的句子。
(4)修改病句。常見的句子毛病主要有:①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少主語),修改方法:添加缺少的成分。
②用詞不當,如近義詞或關聯詞用錯。
③搭配不當,如句子中的某些詞語在意義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語言習慣。
④語序混亂,修改方法:調整語序。
⑤前後矛盾,修改方法:改正或刪除
⑥重複囉嗦,修改方法:刪除。
⑦不合邏輯,不合事理。
2、左左老師為大家整理了第一單元重點句子,理解這些句子的含義,有助於我們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在考試中,這些句子可能出現在填空題型中,或者出現在課內閱讀題中,是必須要掌握的哦!
《白鷺》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解讀:作者開篇把白鷺比作一首精巧的詩,寫出了白鷺的特點,以此讚美它的形美和神美。這是對白鷺的整體評價,同時也給文章定下了感情的基調。
(2)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解讀:將白鷺與白鶴、朱鷺、蒼鷺作比較,具體表現白鷺大小適宜,突出表現白鷺的形體美。
(3)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解讀:這句話用寫意的手法、生動形象的排比,十分準確地讚美白鷺平凡樸素的外在美。同時也隱諱地借孤獨而優美的白鷺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追求:黑白分明,獨立堅貞,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4)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
解讀:「實在」一詞總結全文,升華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散文詩」呼應開頭。作者把白鷺比成「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恰當地表現了白鷺的內在美以及作者對平凡而美好的事物的讚美,對樸素、高潔的境界的嚮往和追求。
《落花生》
(1)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裡,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解讀:父親第一次對花生的議論,用對比的寫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通過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來比較,說明花生雖然沒有其他果實的外在的美麗,卻具有內在的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
(2)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解讀:這句話是作者在聽了父親對於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後得到的感悟。話雖短,卻點明了文章的主旨——由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
《桂花雨》
(1)第2自然自然段: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裡,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第6自然段: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裡。
解讀:第一個「浸」字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桂花香氣濃鬱。化無形為有形,桂花的香氣不是一縷,而是瀰漫在空氣中,人就好像浸泡在桂花的香氣裡。
第二個「浸」字與前面的「浸」相互照應,桂花不僅可以聞,還可以吃,不僅開花時香,曬乾了泡茶、做糕餅也同樣香氣濃鬱,不受季節限制,不受空間約束,不但香了自家,還香了左鄰右舍,香了全村的人。生動的寫出了桂花香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的美好意境。
(2)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解讀:「抱」「搖」「喊」表現了我再搖桂花時的歡樂和興奮。「我」還極富情趣地把紛紛飄落的桂花說成雨,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桂花飄落的密集和輕柔,體現了搖桂花時「我」陶醉在芳香的桂花雨中的歡喜之情。
(3)可是母親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
解讀:桂花是沒有區別的,母親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家鄉院子裡的桂花是和母親朝夕相處、有著深厚感情的,母親是用感情來體味兩地的桂花,所以才有這樣的感受。體現了母親對家鄉的思念
《珍珠鳥》(1)過不多久,忽然一個更小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
解讀:一個「探」字充分寫出了小珍珠鳥的機靈和可愛。
(2)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解讀:這是對小珍珠鳥外貌的描寫。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小珍珠鳥美麗、可愛的樣子,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小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3)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奇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
解讀:在作者眼裡,小珍珠鳥就像一個淘氣的小孩兒,「小傢伙」這一稱呼體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對小珍珠鳥的動作描寫融入了作者濃鬱的情感。「神氣十足」表現其得意的神態。「飛」「落」「站」「啄」「逃」一系列動詞寫出了小珍珠鳥淘氣、歡快和自由的特點。
關注「一起學習語文吧」,和左左老師一起學習,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