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和別人一起玩!」當孩子這樣說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2020-12-17 錢小溫qxw

文章為原創文章

今年國慶節時,我帶著女兒到表姐家去做客。

表姐一看我們來了,很熱情地叫七歲的兒子冬冬過來打招呼。

此時的冬冬正趴在地上,認真地研究他的小汽車。表姐叫了半天,他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他的小汽車,站起來禮貌地回應了一句,跟我和女兒打了個招呼。

表姐說:「兒子,領著妹妹一起玩玩具吧!」冬冬似乎很不情願,說道:「不,媽媽,我想自己一個人玩會兒!」

「你這孩子,自己玩兒多沒意思,「表姐一把拉過冬冬,把他推向我和女兒,「快去,領著妹妹一起玩!」「我才不要呢!」冬冬一甩胳膊,又跑去搗鼓他的小汽車了。

表姐一看非常生氣,正要過去訓斥孩子,我連忙攔住說:「孩子想自己一個人玩兒,不是壞事,你就別為難孩子了。」

很多父母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們在一起玩,認為這樣才合群,否則就開始擔心孩子性格孤僻。

而心理學家瑪格麗特瑪勒指出:孩子從6個月開始,要完成非常長的一個心理過程,那就是分離個體化過程。

孩子的人格是在與父母的心理融合中開始,通過逐漸分離、獨立的心理過程,才能完成的。

而獨處,正是孩子的分離個體化過程。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以及自信開朗的性格養成,都是需要這一時期的順利完成。

因此,孩子不光要學習社交,更重要地是學會如何獨處!

不善於獨處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單

喜歡獨處的孩子,並不意味著他沒有社交的能力,那只是孩子的一種行為選擇,暫時想一個人呆會兒而已。而不善於獨處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單。

國外有一位媽媽在網上發布了一條視頻,讓人看了哭笑不得:晚飯後,她和8歲的女兒愛瑪坐在餐桌旁聊天,媽媽問女兒:「長大後你想要做什麼呀?」

愛瑪聽到這句話,思索了幾秒鐘,隨後她卻突然伸出雙手,掩住了面頰泣不成聲:「我不知道,媽媽,我不知道將來怎麼找、到哪裡去找我的丈夫。」

媽媽啞然失笑,「寶貝,你現在不需要丈夫。」可是愛瑪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傷心,「媽媽,我不想一直和你住,我都沒有自己的床。」

這個8歲的女孩,因為一直有父母陪伴,沒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所以一想到將來要獨自一個人時,瞬間就感覺到了孤獨空虛,甚至恐懼。

《父母的覺醒》一書中寫道:父母應當讓孩子學會安靜地獨處,因為他們需要獨自面對精神發展的過程。

獨處,不但能滋養孩子的內心世界,而且能聚集孩子的自我能量,讓他面對自己時,不會感覺陌生,面對他人時,更加自信獨立。

喜歡獨處的孩子,更有專注力

微博上一位網友小麗分享了幾張圖片,她說自己的兒子今年一歲多,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每天在家裡,孩子不是在沙發上爬上爬下,就是在抽屜裡東翻西找,就沒有老實的時候。

可是最近幾天,小麗卻發現兒子有些不對勁,他常常一個人坐在陽臺上, 一動不動地望著窗外,一呆就是一兩個小時。

小麗很好奇,順著兒子的目光一看,原來是小區對面修路,有一臺挖掘機正在工作,所以小孩子看得入了迷。

小麗沒有打斷兒子的觀察,而是給他穿上防曬服,帶上防曬帽,讓孩子繼續坐在陽臺上看挖掘機。

此時的孩子,沒有任何幹擾,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享受這美妙的獨處時光。

蒙臺梭利曾說過: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給孩子營設一個獨處的時間、空間,讓他專注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的孩子專注力會更強。

怎麼讓孩子學會獨處

讓孩子獨處,不是把他一個人丟在一邊,完全不考慮孩子在做什麼。而是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內,讓孩子學會自己去面對周圍環境,並嘗試憑藉自己的力量去處理、解決問題。

1、適時放手,讓孩子能夠獨處。

德國繪本《非常美好的無所事事》中,小熊的爸爸媽媽很忙,它的朋友們也都沒有空,所以沒人陪小熊玩,這可怎麼辦?小熊覺得好無聊好孤單,它只好獨自躺在草地上,看著天空發呆。

白雲、小鼴鼠、小鳥、貓頭鷹、小螞蟻……原來大自然裡還有那麼多,小熊平時沒有注意到的生物、景象,慢慢地,小熊喜歡上了這種漫無目的的探索和遐想。

有時候,偶爾讓孩子體會一點點的無聊,也是一種智慧。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周圍的世界安靜了,孩子才能靜下來,了解自己的內心,發現真正的自我。適當無聊,學會獨處,滋養的正是孩子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

因此給孩子的時間留一點兒白吧,在給孩子安排課業、興趣班一大堆的時候,也適當讓孩子自我放空一下,給予他們獨有的空間,說不定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讓孩子獨處,本質上就是父母能夠捨得放手,不再幹涉孩子內心的發展,讓孩子發現真正的自我,發展真正的自我。

2、給予安全感,讓孩子喜歡獨處。

有些孩子不喜歡獨處,他們總是期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那是因為孩子缺乏足夠的安全感。

就像有個廣告《第一天上學》,片中的小女孩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媽媽要求她自己去上學,可是小女孩不敢一個人走。

她委屈地撅著小嘴,眼含淚水望著媽媽說:「我想要媽媽和我一起去,」媽媽蹲下身子,拉起女兒的手,微笑著鼓勵孩子說:「不要怕,你一個人可以的!」

剛開始讓孩子獨處的時候,他可能會感覺害怕、無助,這時就需要父母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讓她慢慢喜歡獨處的感覺。

3、設立界限,讓孩子安全獨處。

今年暑假的時候,山東棗莊發生了一件讓人痛心的事件。

哲哲和小雨兩個女孩兒是鄰居,她們常在一起玩兒。那一天,兩人開心地看著手機,無意間發現了一段有趣的視頻:

把易拉罐的側面剪開一個口兒,放進一些玉米粒,然後把它們放到酒精燈上烤,不一會兒,一粒粒兒金黃的爆米花,就會在易拉罐裡砰砰地跳起來,特別誘人。

於是兩個小女孩趁父母不在家,找出家裡的高濃度酒精做起了實驗,結果不幸發生了爆炸。

視頻裡沒有提示禁止模仿,家長也未對危險物品進行安全警告,正是這種對孩子「很放心」的獨處,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這種痛心事故希望不要再次發生!

很多悲劇確實無法預料,所以父母備足了功課,仍然避免不了的意外的發生。但希望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尤其讓孩子一個人的時候,可以適當布置一些具體的事項,給出孩子建議以及警示。

比如,想鍛鍊孩子自己一個人上學,父母必須在確保孩子認識路線,且能保證安全的意識下,才能真正放手讓孩子獨自去學校。

所以讓孩子獨處,並不是毫無界限的!只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可能讓孩子從獨處中受益。

不束縛孩子的天性,不以成人的思想禁錮他們的想像力,平時灌輸規則意識,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直面生活……

獨處帶給孩子的這些能力,會讓父母看到更加積極強大的孩子。

美國電視主持人奧普拉曾說:所有那些獨處的時光,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下一次,當孩子說:「媽媽,我想自己玩一會兒,」你就微笑著接受吧;當孩子正專心地擺弄他的玩具時,停下你遞水杯的手吧。

慢慢你會發現,獨處正讓孩子變得更好!

願每個孩子都能自在地獨處,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相關焦點

  • 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交往能力
    導讀: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交往能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交往能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當孩子說「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很重要
    適當逼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韌勁和耐心。而不是為了逼著孩子去幫我們實現未達成的夢想。更不是拿孩子當作自己的作品,拿來跟別人做比較。小小魚也報了鋼琴班,每周兩節課。上了半個學期的時候,他跟我說:「爸爸,彈鋼琴太難了,我不想彈了。」我拉著他小小的手,放在我的手心,跟他說:「是呀,是不是用力彈的時候,手指會疼?」
  • 當孩子說「我要自己選衣服」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
    導讀:當孩子說「我要自己選衣服」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孩子說「我要自己選衣服」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他們不和我玩!家長的回答很重要哦
    我:「寶貝,你怎麼哭啦?」小侄子:「他們不和我一起玩,不和我一起坐滑滑梯。」我:「寶貝,沒關係的,請問你還想和他們一起玩麼?如果想的話,眼淚可幫不了忙哦!如果不想的話,你看那邊還有很多小夥伴,我陪你一起去看看吧!」
  • 「媽媽,我不想學了」父母給孩子的回答,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
    相對於枯燥乏味的學習來說,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耍明顯會讓孩子感覺到更快樂。於是有的孩子就會歪著自己的小腦袋皺眉對家長說:「媽媽,我不想學了。」面對著孩子的請求,家長應該怎樣來給出自己的回答呢?,我不想學了」父母給孩子的回答,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小李的孩子今年六歲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線上輸給別人家的孩子」,小李為孩子報了整整三個興趣培訓班,將孩子有限的空閒精力分配的十分徹底。
  • 「媽媽,我不行!」當孩子這樣說,你的一句話很重要
    幾乎所有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夠勇敢、不爭氣。當面對孩子說「我不行」時,很多父母會將失望寫在臉上,甚至惡語相向;或者急切地說,「不怕、怕什麼、有什麼怕的」!孰不知,當孩子萌生退意和怯意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這種反應,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怎麼回答的?這樣的回答最機智
    我想這樣的時刻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我們聽聽大家是怎麼回答的:@魚兒媽:每次帶女兒出去,總有人誇女兒長得漂亮,眼睛大大的,很有神,我每次都說是啊,長的隨他爸,這樣既肯定了寶寶長的好看,也不用謙虛的回答。@飛飛媽媽:每次帶兒子出去,別人在誇兒子的時候,我還沒說,兒子自動承認,總說是我爸爸媽媽長得好看,我繼承了他們的優點,兒子你好機智啊。
  • 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怎麼辦?你的回答將影響他一生
    當孩子發出疑問時,有些父母也敷衍了事,或者直接說:「你現在還太小,你不懂,等你長大就明白了。」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智力水平、道德發展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年幼兒童一般不能理解很多成人世界的道理,但是適當的引導依然很有必要,這會給他們的行為起到定向作用。
  • 「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聰明的寶媽這樣回答,孩子一生受用!
    「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聰明的寶媽這樣回答,孩子一生受用!有過寶寶的家庭都知道,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養育方面的問題。如今養育一個小孩,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吃飽穿暖。現在的家長更關注的是孩子才能的培養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媽媽這樣做真的太機智了!
    當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時,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辦?是嚴厲的告訴他「必須去」?還是心軟停止送園,或者是諄諄教誨,灌輸一番「幼兒園裡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的大道理?其實,當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你的思維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
  • 「臭媽媽,我打死你!」當孩子說狠話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臭媽媽,我打死你,你是壞蛋!」逛商場的時候,閨蜜琳的兒子航航,因為媽媽不給他買汪汪隊玩偶,衝著琳又叫又打。馬舒雅的女兒米雅,和媽媽一起參加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時才4歲,卻活脫脫是個叛逆小女孩:媽媽讓她買橙子,她非要買麵包;把弟弟推開,反耍賴說是弟弟打她
  •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如何回答?
    ,我能玩一下手機嗎?」小靜追著媽媽反覆問著。媽媽被問的煩了,就隨手把手機給了小靜,想了想,又說:「那你答應我,只能玩一會兒。」是的,媽媽的回答裡藏著和孩子的關係!當你說要陪孩子玩的時候,孩子便不再孤獨,甚至更加滿足。
  • 「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前不久在追一檔綜藝節目,很是喜歡其中一期,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圍在一起做遊戲,但是卻冷落了一個女孩,女孩就去跟媽媽說:「別的小朋友都不喜歡我,都不願意和我玩。」而媽媽知道事情的原委,就跟孩子說:「我覺得你的感受是對的,我也明白的你的感受。教你一樣東西,就是笑容多一些,對待別的小朋友主動一些,並且做最好的自己,他們肯定會被你吸引。
  • 「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討厭這個老師。」聰明媽媽這樣回答
    當孩子放學回來對你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討厭這個老師"時。兩種媽媽的不同回答帶來不一樣的結果。普通媽媽的回答「什麼?不去上學?不去上學你能去幹嘛?再大些,他開始逃課逃學、泡網吧、打架……從一個負面情緒的產生到一個孩子墮落的開始,只需要媽媽一頓簡單粗暴、毫無意義的說教。聰明媽媽的回答「哦,寶貝,你是說你不想上學了,是因為你討厭那個老師,對嗎?
  • 當孩子看著別人的東西說「我想要」時,父母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當父母的都懂得,雖然我們一直很努力地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需求,但是依然不能阻止他們看著別人的東西,說「我想要」。有的時候,是孩子看見別人吃零食,羨慕得不行,湊上前去;有的時候,孩子看見人家手裡的玩具,巴巴地跟在後面。當然,這些東西或許不值錢,父母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去買」。但是,別人家的大房子、小汽車、名牌衣服......孩子看見了說「我想要」,該怎麼辦呢?
  • 當孩子說「媽媽,我怕」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前幾天晚上,臨睡前小亮亮跟我說,「媽媽,有時候晚上我醒來會感到害怕。」「你害怕什麼呢?在家裡不要害怕,爸爸媽媽一直在你身邊的。」「比如我那個上面有外星人的箱子。」我當時聽見後,笑了笑,然後在房間掃視了一遍,並沒有看到它。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你的回答很重要
    各位親愛的家長,您家孩子剛上幼兒園會有這樣的狀況嗎?當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時,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辦?是嚴厲告訴他「必須去」?或者心軟停止送園?還是諄諄教誨,灌輸一番「幼兒園裡可以學知識」的大道理?其實,當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對孩子影響深遠。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你的回答很重要!
    各位親愛的家長,您家孩子剛上幼兒園會有這樣的狀況嗎?當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時,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辦?是嚴厲告訴他「必須去」?或者心軟停止送園?還是諄諄教誨,灌輸一番「幼兒園裡可以學知識」的大道理? 其實,當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對孩子影響深遠。
  • 「別人為什麼都不和我玩?」高情商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別人為什麼都不和我玩?」媽媽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一生小李馬上就要三十歲了,今年她的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正是活潑好動,貪玩的年紀。他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完成家庭作業後,都會走出家門和自己的小夥伴們玩耍一會兒。
  • 「媽媽,他們為什麼不和我玩?」蔡少芬回答很贊,孩子社交很重要
    ,說:「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蔡少芬是這樣和女兒說的:我覺得你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接納你的那種感受這是一位媽媽對女兒社交的注重,而一般的媽媽只會告訴孩子「他不和你玩,咱還不稀得和他玩呢」。在這樣的安慰下,孩子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社交問題,他們只會認為是別的小朋友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