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三角洲讓人嚮往
世界上較大的三角洲,一般都分布在入海河口處。恆河三角洲就是如此,它寬320千米,面積達6.5萬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大部分位於孟加拉國,小部分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匯集著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柏格納河三大水系。恆河下遊的區域,有8條主要的水道,分流縱橫,在流入孟加拉灣處又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在一起,形成了遼闊的恆河三角洲。
恆河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是南亞次大陸水稻、小麥、玉米、黃麻、甘蔗等作物的重要種植區。此外,三角洲的漁業也很發達,魚類是當地人群的主要食物來源。不過,由於三角洲河口處河網密布,地勢低平,海拔較低,海岸線呈漏鬥形等因素不利於風暴潮的分散,所以容易引發水災。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加速融解,海平面的急迅上升,使得恆河三角洲流域洪澇災害瀕繁發生。目前,恆河三角洲以及南部爆發洪水的頻率也從10年一次增至一年幾次,無法預期的洪水和海嘯正頻頻在這片土地上肆虐,塗炭生靈。
相關知識連結
中國共有三大三角洲,分別是: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面積最大,約佔21萬平方公裡,是國內入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被譽為「金三角」,上海、南京、杭州這三大城市均的坐落於此。
神秘的盆地值得去一次
剛果盆地又稱薩伊盆地,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剛果盆地位於非洲中西部,呈方狀,赤道橫穿中部。剛果盆地原為內陸湖,後因地表上升和湖水外洩,形成典型的大盆地。盆地南北均為高原,東部為東非大裂谷,缺口在西部即剛果河下遊和河口地段;內部為平原,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地勢較低,海拔平均為300~500米;最低處在金薩沙北部的馬萊博湖處,海拔僅305米。平原上剛果河及其支流具有寬廣的谷地,因排水不暢,造成河水漫出河床,形成大片沼澤。
剛果盆地屬熱帶溼潤氣候,高溫多雨,擁有僅次於亞馬孫河盆地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是動植物生長的天堂。據統計,剛果盆地雨林中有400多種哺乳動物和10000多種植物,其中不僅包括大象、黑猩猩,瀕臨滅絕的大猩猩、獅子、獵豹等哺乳動物,還包括1000多種鳥和200多種爬行動物,故被視為全球最大的物種基因庫之一。
剛果盆地不僅擁有豐富的物種資源,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金鋼石等礦產資源,其中金剛石、銅、鍺、鈷、錫、鈾、錳、鉭的儲量都居世界前列。除此之外,剛果盆地還盛產油棕、咖啡、橡膠、椰子等許多熱帶作物,是重要的農業區,有「中非寶石」之稱。
相關知識連結
中國共有四大盆地,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其中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而塔裡木盆地不僅是中國第一大內陸盆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內陸盆地。
在吐魯番盆地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天氣
吐魯番盆地位於我國新疆天山山脈東端,高山環繞,北依博格達山,南臨庫魯克山,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其中4萬多平方千米麵積低於海平面,最低於處海拔為-154米,被稱為世界最低的盆地。因在維吾爾語中「吐魯番」即「低地」的意思,故被稱為「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自然景觀獨特,其中最出名的要屬火焰山。火焰山處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長約98千米,寬約9千米,主峰海拔831.7米。因每年盛夏時節,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下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火焰噴吐,故名火焰山。火焰山方圓幾百裡寸草不生,被視為我國最熱的地方。
吐魯番盆地屬大陸荒漠性氣候,炎熱乾旱,素有「火州」之稱,是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吐魯番盆地6~8月平均氣溫都在38℃以上,最高氣溫有過49.6℃的紀錄。吐魯番盆地憑藉其地勢低洼,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出了眾多甘甜的百味果實,其中哈密瓜和葡萄,馳名中外,是名副其實的「瓜果之鄉」。
吐魯番是絲綢之路的重鎮,也是古西域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擁有豐富的旅遊、文物資源。至今,吐魯番地區也開發旅遊景點16個,5A級景區1處,4A景區4處,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9處,還有幾十至百處自治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視為是新疆旅遊業的龍頭。
相關知識連結
明代吳承恩寫的著名古代小說《西遊記》,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吳承恩將火焰山和唐僧、孫悟空、鐵扇公主、牛魔王聯繫在一起,給火焰山增添了神秘夢幻的色彩,使其名聞天下,遊客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