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節目開始廣播了!」
還記得熟悉的「小喇叭」廣播嗎?記得在「小喇叭」廣播裡給大家講故事的」曹燦叔叔「嗎?
1月8日,噩耗突然傳來——
在與癌症頑強抗爭了15年後,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曹燦先生於2020年1月8日15時18分在京逝世,享年87歲。
在2019年9月,曹燦還在舞臺上和藝術團的孩子們一起朗誦,沒想到在短短3個月後就去了天堂……
再見了,永遠的「曹燦叔叔」!
1
曹燦是原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1951年入行,正趕上話劇最紅火的時候,曾先後在40多部話劇中擔任角色,更成功地塑造了兩大經典形象:雷鋒和鄧小平。
1956年9月4日,中國大陸第一個少兒廣播節目《小喇叭》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播。
曹燦被中央電臺的編輯選中,成為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節目的首位播音員。
他在節目中為孩子們播講了《李自成》、《地球的紅飄帶》、《少年天子》、《鴉片戰爭演義》等百餘個勵志故事。
他獨特的嗓音、別樣的演播風格,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和記憶,成為了眾多孩子的「曹燦叔叔」。
1956年到1966年,是《小喇叭》的鼎盛期。
當年「小喇叭」熱播時,孩子們都會抱著收音機,準時等候他講故事,他親切溫和的聲音連頑皮難纏的孩子都會停止搗蛋,全神貫注地傾聽……
但1966到1976年,十年動蕩時期,《小喇叭》節目也一度被撤銷,1979年才得以恢復。
特殊時期中,曹燦成為《小喇叭》最主要的演播者,故事內容也轉向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類時代風格鮮明的小故事。
「小喇叭」走過50年的光陰,趴在收音機前聽故事的小朋友換了一撥兒又一撥兒。
當年寫信告訴曹燦「我特別愛聽您講故事,您長得是什麼樣子呢?我想長大了和您一樣,做個優秀播音員……」的11歲小姑娘早已長成了大姑娘。
當年喊「曹燦叔叔」的聽眾早就成為了父親,有的已經當了爺爺。
只有那句「我是從小聽您故事長大的,最大的收穫是到現在不做壞事」,至今響在大家的耳畔。
而當年那名「兼職客串」的播音員,為小朋友們講故事一講就是50年,一直講成了「全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先進工作者」。
2
講故事之外,曹燦也在不遺餘力的推動朗誦發展。
1999年,年近古稀的曹燦創辦了曹燦藝術學校,開設的課程之一是朗誦藝術培訓,目的是培養孩子能說話、敢說話、會說話的意識和能力。
學校在創辦之初非常艱辛,因為無固定地址,只能借用一所小學的教室在周末開辦詩歌朗誦班。
辦學過程中,又因為各種原因一波三折。
但在克服種種困難後,如今的曹燦藝術學校已經在北京市西城區的紅蓮大廈紮下了根。
多年來,曹燦的朗誦風格一直深受人們歡迎。
在他看來,朗誦最重要的是「返璞歸真,道法自然」。
2015年,以曹燦命名的「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展示活動誕生,為青少年兒童搭建了權威專業的語言交流展示平臺。
曹燦多次親臨「曹燦杯」活動現場,現場為選手們從作品選材、朗誦技巧等角度做指導。
截至目前,以曹燦命名的「曹燦杯」朗誦展示活動已成功舉辦了五屆。
每年有近200萬海內外青少年兒童參與活動,在文化界、教育界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參與朗誦藝術活動的熱情,也為中小學開展的朗誦藝術教育增添了新的平臺。
為了將朗誦藝術更好地傳播推廣、正確引領青少年兒童語言藝術學習方向,2018年,曹燦先生播講的《曹燦朗誦課》音頻課程在網絡平臺正式上線,朗誦之花通過網際網路不斷延伸和綻放。
2019年,由曹燦先生擔任主編的《「曹燦杯」指導用書》問世。
這本凝聚了他多年心血的青少年兒童朗誦實用寶典,讓眾多青少年兒童學有榜樣。
曹燦注重對意境的營造,其朗誦畫面感強,新鮮動人,形象可感並動態呈現,仿佛一位「築夢大師」,在抑揚頓挫間為觀者搭建出「樓閣」與「街景」,在虛實相生間引領聽者感受時空變幻。
對孩子學習朗誦也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指導:
「學習朗誦,首先要理解朗誦的本質,即真實的表達,而不只是單純追求技巧和形式。
其次,朗誦要讓人聽起來很自然,要通過潤物無聲的藝術化處理,潛移默化地去感化聽眾,讓他們接受,這和教育是一樣的道理。
此外,要想提高朗誦水平,需要不斷實踐和改進,如可以在朗誦後多徵求別人的意見,也可以通過欣賞他人的優秀作品,將自己的朗誦與之對比,以達到改進提升的目的。」
曹燦是過去兩代人的回憶,而曹燦與朗誦同樣也刻在了90後、00後的心裡。
3
曹燦的微信名喚作「老玫瑰」。
解釋為:內心有愛,依舊浪漫。
我們相信就是這樣的心態,讓他一直都是那樣和藹可親的面對孩子,面對舞臺,面對所有的觀眾。
對藝術的敬畏,對事業的堅持,一次次在舞臺上呈現出最精彩也最生動的形象。
這位語言大師,用最有力量的聲音為我們一次次的創造經典。
「曹燦叔叔」,永遠想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