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小喇叭:聲音裡的童年

2021-01-15 央視網
[視頻]小喇叭:聲音裡的童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05日 19:29 來源:
進入[新聞社區]>>

   

  

    CCTV.com消息(新聞社區5月5日播出):今天《回訪》將給大家介紹一位老朋友,年屆50的「她」,依然保持著5歲的聲音,10歲的活力和孩子的面容,每個80年代前出生的人,都會對「她」的聲音難以忘懷。

    女:嗒--嘀--嗒

    男:差不多有二、三十年了吧!你要提起來,我能想起一點。

    男:我們那個時候都是放學回來或者幼兒園回來時聽的。

    男:印象最深的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女:辣椒做的紅衣裳 蠶豆皮鞋咯咯響。

    「小朋友,小喇叭開始廣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滴——嗒」

    這段脆亮的童聲和歡快的喇叭聲,從上世紀50年代起,整整陪伴了三代少年兒童的成長。

    「小喇叭」的由來

    1956年9月4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播了《小喇叭》節目。剛一推出就吸引了無數的小朋友。鼎盛時期的「小喇叭」每天早、中、晚要播出三次,這幾乎成了孩子們的作息時間表。由於收聽條件有限,很多學校只能採取每天分組輪流收聽的方式,來滿足孩子們聆聽「小喇叭」的渴望。「小喇叭」在孩子們心目中如此大名鼎鼎,而這響噹噹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部主任 易杏英:起個什麼名字好,忽然有個同志說,對大人廣播是大喇叭,那麼對小孩廣播是不是用小喇叭,大家一聽這名字特高興,就鼓掌,好,(這時)馬上就有個同志哼起來了,嗒滴嗒、嗒嘀嗒,這一哼大家覺得,好,好。

    「小喇叭」的忘年交

    《小喇叭》剛剛開播時,節目的編輯都是20多歲的小夥子、小姑娘,沒有當過爸爸媽媽,哪裡會哄孩子呢?他們就把幼兒園當成練習場,有時還把小朋友們請進了錄音棚。

    說到「小喇叭」節目,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定是「故事爺爺」孫敬修,他總是以慈祥、耐心、風趣的形象出現在電波當中。

    孫敬修講《孫悟空》經典片段

    還有每天給孩子們開信箱,讀來信的小叮噹——康瑛阿姨;講故事聲情並貌的曹燦叔叔,幾十年的時間裡,他們成了孩子們心目中最親切的形象。

    如今,「小喇叭」廣播裡的每一段故事、每一支兒歌,都成為了幾代人共同的回憶。

    小喇叭廣播完了,小朋友再見。

    鄭麗:五十年過去了,小喇叭成為了幾代人童年中最美好、最純真的記憶。小喇叭帶給我們童年那麼多的故事,那它的背後有什麼故事嗎?在小喇叭裡,我們認識了那麼多會講故事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如今他們好嗎?聽著小喇叭,許多小聽眾和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之間又有什麼不解之緣呢?帶著這些好奇,今天咱們就走進這記憶中的小喇叭。

    我們來採訪的時候,正趕上主持人鄭晶在錄製節目。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一個讓許多人困惑的聲音的秘密。

    鄭 麗:秘密就在這個機器上,我們請編輯小蔡給演示一下。

    蔡老師:你看,現在就變成小孩子的聲音了。

    鄭 麗:這是什麼原理?

    蔡老師:就是把它的轉速變快了,聲音就會出現這種效果。

    鄭 麗:哦,就是把磁帶的轉速變快,聲音就會變得童聲十足了。所以說當年小叮噹就是這樣錄製出來的。

    和這熟悉的聲音一樣,留在我們記憶中的還有那些講故事的人。遺憾的是,當年的「故事爺爺」孫敬修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而講故事的叔叔、阿姨現在也變成了爺爺奶奶。五一前夕,我們特意來到了曹燦老師家。75歲高齡的他,和我們一提起「小喇叭」,他還是如數家珍,尤其是那些保存幾十年的小朋友來信。

    鄭麗:在看信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細節,在每封信的信封上都寫了兩個字--已回。曹老師,這是因為您都給他們回信了嗎?

    曹燦:對,每信必回。

    鄭麗:那個時候的信箋肯定很多的。

    曹燦:是啊,我現在保留了一箱子。

    說到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多小朋友的喜愛,曹老說講故事也要有訣竅。

    曹燦:你要是很煩,(就像)都坐好坐好,我給你們講故事,你說這樣孩子也不愛聽,是吧!

    在我們的邀請下,他又操起了老本行。

    曹燦講《貪心的王老大》片段。

    半個世紀了,「小喇叭」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和憧憬,更多的是在一些孩子的成長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在小喇叭欄目編輯們的介紹下,我們有幸認識了一位特殊的聽眾。

    張婷:因為腿不好,不能出去和小朋友一塊玩,每天都聽,就覺得它是一個最好、最好的朋友。印象最深的是《小白兔和蘿蔔的故事》,它告訴我,你從小要自強自力,有自食其力的這種精神,你一定要自己去獲得這種生存的能力。

    張婷,今年48歲,由於兒時患小兒麻痺症,雙腿落下了殘疾。近半個世紀裡,她和「小喇叭」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她已是個小有名氣的翻譯家。

    我現在不敢想像,沒有這個節目的話,我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小喇叭節目)真的是一種生命的火花。

    50多年過去了,「小喇叭」雖然早已褪去了曾經的光環,但是回想起來,依舊童稚滿面,因為那是一群可愛的人,留給我們的一段聲音裡的童年。

    小時候就經常抱著爺爺的收音機在那裡聽啊聽啊,總也捨不得放手。忽然有一天,收音機裡傳來「小喇叭」的聲音,從那一刻起,我再也沒有放棄過聽這個節目,它伴隨著我長大。

    ——網友:孤獨過客

    當年,我和妹妹每天坐在收音機旁邊,等著聽。終於找到知音了!!

    ——網友:麥芽兒

    記得那時我家有一臺人人羨慕的紅燈牌收音機,全家人每天最大的娛樂就是聽廣播,嗒嘀嗒、嗒嘀嗒,好美麗的童年。

    ——網友:煙花三月

    我開始聽小喇叭廣播的時候,那還是在四十多年前呢。如今,依舊清晰。

    ——網友:東橙西柚

責編:武林

相關焦點

  • 聆聽南非的聲音——小「喇叭」為誰而吹
    ,嗩吶,曲兒小,腔兒大。」這是南非球迷手持的小喇叭恰如其分的說明。也正是這個普通而又神奇樂器,在本屆聯合會杯賽場上惹起了最大爭議。  聯合會杯小組賽還未結束,前來現場轉播比賽的世界電視臺工作組大多收到了來自後方指揮部的一個指示:現場評論員的聲音被一片牛鳴一樣的喇叭聲淹沒了,觀眾意見很大,趕快想辦法讓賽場安靜下來。  於是,抗議聲音如潮水般湧進了組委會的辦公室。
  • 「小喇叭」播報文明好聲音
    「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四家曾村『小喇叭』開始廣播了,今天首先播報的是防溺水宣傳六字歌。」暑假開始後,在博羅縣公莊鎮四家曾村,「小喇叭」清甜的聲音在空中迴響。對於這些「興莊小喇叭」,村民耳熟能詳,紛紛為此點讚。
  • 「小喇叭」傳遞民生政策「好聲音」
    「我與『小喇叭』結緣於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喇叭』聲音宏亮,快板、順口溜、打油詩等各種形式頻繁播放疫情防控知識,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及時信息。」三界鎮梅郢村村民謝英榮告訴記者。翻開三界鎮文化站的《「村村通」應急廣播播出日誌》,播出內容讓人過目難忘。
  • 零陵:「小喇叭」裡傳出交通安全大聲音
    紅網時刻永州5月21日訊(通訊員 胡國際)「各位鄉親,大家好,交通安全『小喇叭』開始廣播了,這次節目的主要內容是交通安全小常識《騎電動車交通安全注意事項》,請大家注意聽。」5月20日,在永州零陵區接履橋街道壽塘村,交通安全的宣傳聲音迴響在全村各個角落。
  • 加裝高音喇叭聲音小如何解決
    【太平洋汽車網】加裝高音喇叭聲音小,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加裝的高音喇叭沒有分頻電容導致的,出現這種情況後,可以加裝分頻電容,這樣可以改善聲音。在加裝喇叭時,一定要去專業機構施工,並且一定要購買安心的產品。有很多車友喜歡開車的時候聽音樂,所以對於汽車內喇叭的音質要求是很高的。
  • 昂科拉喇叭聲音變小了怎麼回事
    【太平洋汽車網】可能揚聲器錦絲線斷了,或者揚聲器紙盆損壞;揚聲器輸出短路,導致汽車音響功放短路,輸出保護,聲音很小;功放塊損壞;膜片觸點間隙發生了變化,調整喇叭上的觸點間隙調整小螺釘,可以使聲音恢復正常。
  • 那個在「小喇叭」裡給你講故事的曹燦叔叔,走了...
    那個在「小喇叭」裡給你講故事的曹燦叔叔,走了......從50年代起,作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節目首位播音員,曹燦在《小喇叭》節目中為孩子們播講了幾百個故事,他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成為他們的童年回憶,「曹燦叔叔」的形象深入孩子們心中。1956年到1966年,是《小喇叭》的鼎盛期。但1966到1976年,十年動蕩時期,《小喇叭》節目也一度被撤銷,1979年才得以恢復。
  • 哈弗h6喇叭聲音小怎麼辦
    喇叭是汽車的音響信號裝置。  汽車電喇叭是靠金屬膜片的振動從而發出聲音。汽車電喇叭由鐵芯、磁性線圈、觸點、銜鐵、膜片等組成。當司機按下喇叭開關時,電流經觸點通過線圈,線圈產生磁力吸下銜鐵,強制膜片移動,銜鐵移動使觸點斷開,電流中斷,線圈磁力消失,膜片在自身彈性和彈簧片作用下同銜鐵一起恢復原位,觸點閉合電路再次接通,電流通過觸點流經線圈產生磁力,重複上述動作。如此反覆循環膜片不斷振動,從而發出音響。
  • 兒童電話手錶聲音小?阿巴町T3雙喇叭設計,通話音量提升三倍
    阿巴町在兒童手錶行業中一直堅持以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有著不錯的口碑,在16年就推出了視頻通話兒童手錶,後面又為大家帶來了亞米級高精定位的T1兒童手錶、雙攝像頭的T2兒童手錶。近日,阿巴町新品T3上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不同!
  • iPhone喇叭只有一邊有聲音?左邊喇叭沒聲音是壞了嗎?
    iPhone喇叭只有一邊有聲音問題,都是首次購買 iPhone 用戶的最大疑慮,多數都以為自己拿到機王或喇叭(揚聲器)故障,實際上這是蘋果故意替
  • 日系車喇叭聲音尖細,歐美汽車喇叭沉悶渾厚,哪種更好?
    日系車喇叭聲音尖細,歐美汽車喇叭沉悶渾厚,哪種更好?汽車鳴笛的聲音有滴滴聲,也有嘟嘟聲,而且,日系車喇叭多是滴滴聲,聲音尖細,大多數歐美車喇叭多是嘟嘟聲,沉悶而且聲音也會更大,這是為什麼呢?哪種喇叭更好呢?
  • 電腦開機和音效卡測試有聲音,播放視頻沒聲音的解決方法
    為了適配自帶喇叭的顯示器,有的顯卡會自帶音效卡,系統將顯卡帶的音效卡設為了默認,假如你的顯示器沒有喇叭,而顯卡自帶的音效卡又佔用了主板的音效卡,就會導致電腦驅動和接口一切正常,卻始終沒聲音。解決方案:看了很多方法,基本都是解決電腦沒聲音的,卻沒有解決電腦有聲音而播放視頻和音樂沒聲音,只好自己瞎鼓搗,沒想到最後東點一下西點一下給解決了。
  • 聽聲音就能知貴賤?汽車喇叭聲音的學問
    一直覺得汽車喇叭發出刺耳的滴滴聲是低檔車的表現,而相反不那麼刺耳的喇叭聲是好車的表現。車的檔次由很多因素構成,鳴笛聲也是其中一個因素之一。那喇叭聲的好聽與否究竟是何原因呢?目前市場上喇叭普遍採用兩種喇叭,分為盆式喇叭和蝸牛喇叭。盆式喇叭的聲音尖銳,高頻較多,如果是刺耳的滴滴滴的喇叭聲那就是這種喇叭發出的。蝸牛喇叭是在普通的喇叭上加裝蝸牛狀的助聲腔,因為其外形像蝸牛被稱之為蝸牛喇叭。喇叭的聲波是從助聲腔出口處偏散到兩側,因此,蝸牛喇叭發出的聲響呈扇形方式傳輸,改善音質,達到聲響和諧的效果。
  • 電腦右下角的小喇叭(音效卡)沒見了
    打開APP 電腦右下角的小喇叭(音效卡)沒見了 悠子 發表於 2012-10-30 15:14:47 很多網友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打開聲音時提示:沒有聲音設備。
  • 手機:音量小,那是手機的喇叭需要清理了
    當我們的手機使用時間過久之後,就會發現偶爾打電話或者是看視頻聽音樂時喇叭音量小,系統已經調整到最大了,但是音量依然也不大,那麼我們該如何進行清理呢?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 汽車喇叭聲音吵,什麼時間可以按喇叭?
    小時候聽聽覺得有意思,但是現在人長大了,想要好好休息睡覺,白天想要安安靜靜地工作,思考的時候,這個汽車喇叭不停地滴滴叭叭地吵起來,真的是很難受很難受的。聽小編的幾個好朋友說,汽車很多地方都是不能按喇叭的,你比如說這麼車子開過去,前面有一個行人,攔著你了,你按下喇叭,人家又萬一沒聽到,你以為他聽到了,車子過去,沒有剎車,那就撞上了,是不是,非常得危險。
  • 音箱聲音悶是功放還是喇叭的原因?
    音箱聲音悶是功放還是喇叭的原因?音箱的功能就是臺上的多聲部大合唱,要低中高聲部協調諧和、我常拿二胡與喇叭的發聲原理來對比解說。可是你好好的音箱怎麼會突然發悶呢?除非高、中頻喇叭其中有一個出故障或者調節鈕的比例失調了。這一亂套就象我們歌手合唱比賽,高聲部被低聲部喧賓奪主了。
  • 汽車喇叭聲音突然變悶是怎麼了
    【太平洋汽車網】汽車喇叭聲音突然變悶是喇叭插頭接觸不良所致,尤其是方向盤周圍的觸點,經常使用容易磨損。汽車喇叭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音響信號裝置,可以保證交通行駛安全。汽車的喇叭主要由鐵芯,磁性線圈,觸點,螺片等組成。當駕駛員按下喇叭開關,電流通過觸點,經過線圈產生磁力,導致膜片移動,使共鳴板與膜片連接發出聲音。
  • 一隻讓人抓狂的小喇叭
    南非人不吹沒法享受足球  全世界球迷聽著沒法看球  南非球迷手持的小喇叭,這個普通而又神奇的樂器,在明年世界盃的預演——聯合會杯賽場上惹起了最大爭議,這種樂器威力實在太大。  小組賽還未結束,前來現場直播比賽的各家電視臺都收到了後方指示:現場評論員的聲音被「一片牛鳴」淹沒了,觀眾意見很大,快想辦法讓賽場安靜下來。
  • 揭秘曾經火爆全國的「小喇叭」,那句童聲竟然來自多次上春晚的他
    這是多麼美妙的聲音,意味著有一段電波旅行已經啟程。現在想想,仍覺得美好,收音機與電視相比,留給了聽眾更多的想像空間,一千個人腦海有一千個小叮噹,一千個人腦海有一千個小喇叭,聽節目,也是在不斷想像的過程,人是很積極的在接受信息,不像現在看電視,就只剩下傻樂了。《小喇叭》的主要欄目記憶中,《小喇叭》節目分大概兩個主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