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昔日寒門兄弟 而今學界傳奇-兄弟,口腔醫學院,樊明武-中安...

2020-12-16 中安在線網站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圖為:在醫學院的晚會上,樊明文院長傾情演出

  圖為:2008年,樊明武院士出任奧運火炬手,在家鄉荊州傳遞聖火

  圖為:兒時的兄弟倆(上為樊明文,下為樊明武)

  本報記者高琛琛通訊員蔣楚劍

  人物簡介

  樊明文(哥哥),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IADR泛亞太地區聯盟主席,國際牙科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主席。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享受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

  樊明武(弟弟),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協主席,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的回旋加速器專家、磁鐵理論與工程專家,入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在湖北沙市,曾有一條名為九十鋪的青石小街(今勝利街),從這裡的一戶貧寒人家中,走出了兩位國際知名學者。一位是前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樊明文教授,另一位則是他的弟弟,中國工程院院士、前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一對兄弟,一「文」一「武」,分別為所在學術領域的扛鼎人物,又曾各在武漢兩所名牌大學出任要職,成為湖北乃至全國的一段佳話。

  兒時家貧

  父母慈愛兄弟情深

  令人意外的是,而今學術成果卓著的兩位大學者,提起兒時的功課,竟這樣自我評價:「小學到中學的成績都不咋的。」樊明武更是常將發下來沒幾天的課本畫滿小人,「我上課不聽講,默默地『埋頭苦幹』,後來課本上都是畫,連字都看不清了,」日前,樊明武院士向本報記者談起年幼時光,忍俊不禁:「成績可想而知了。雖然數學都會,但語文總也不及格。」

  令兄弟二人備感幸運的是,樊家父母重視教育,但對孩子們的成績卻並未強求,任他們自由成長。這對父母雖非知識分子,但堅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雖然家境貧寒,仍早早將樊明文、樊明武送進私塾。樊父話語不多,卻對孩子關懷入微。他發現,活潑外向的樊明文對文學、音樂很鍾愛,而沉靜內斂的樊明武則顯現了對繪畫、書法的天分。於是,他用竹子給長子做了一把簡陋的二胡,為幼子買來一些粉筆。樊明文得到二胡後如獲至寶,自己摸索音律,漸漸拉得有模有樣,從此,「自學」的信念就一直伴隨著樊明文。

  「小學教育應該更側重培養孩子終生學習的素質,而不是片面追求會背多少單詞、會拉多少首曲子。」樊明文教授談起父親對自己樸實的早年教育,深有感觸:「一時的成績並不重要,關鍵是要一生都能保持更新知識的勢頭,才能成為『領跑者』。」

  樊母是位樸實善良的傳統女性。「就算自己只有一口飯,母親也會分給其他窮人一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樊氏兄弟常感慨母親的言傳身教對他們的影響。樊家小攤賣鹽,母親常把鹽分給貧困的鄉親們。一次,樊明武隨母親上街,母親「奢侈」地買了一個花卷打算給孩子解饞,回家路上卻將花卷給了一個乞丐,類似的生活片段,深深影響了樊氏兄弟。

  小哥倆之間,更是兄弟情深。樊明武初進私塾時未滿5歲,還不會上廁所、解褲子,年長4歲的哥哥樊明文悉心照料。有段時間,小明武患上了結膜炎,每天睜不開眼,哥哥明文就每天牽著弟弟的手,將他送到學校再牽他回家,沒有讓弟弟落下一堂課。「直到現在,回想起哥哥每天牽我的場景,仍感覺很貼心。」樊明武院士回憶。

  樊明文升入初中住讀後,兄弟倆只有周末才能相聚。哥哥返校時,弟弟總是要送他到學校,哥哥不放心弟弟,又將弟弟送回,如此一來好幾次,兩人才依依不捨地揮別。1957年,樊明文考上了湖北醫學院(今武漢大學醫學院)。送哥哥去武漢的那天,樊明武一直送至船上,戀戀不捨。樊明文則叮囑弟弟:「好好讀書,考到武漢來!」

  1960年,17歲的樊明武考入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電機系。兄弟倆逐漸發現學習之趣,大學成績都非常優秀。

  苦練外語

  同成公派海外「第一批」

  樊明文畢業後留校工作,1971年參加援非計劃,來到阿爾吉尼亞。踏出國門,語言不通,樊明文頓覺自己成了「瞎子」和「啞巴」。當時正是文革時期,其他同事常以打牌、聊天打發時日,而他卻抓住與阿國醫生相處的機會苦練法語。「當時就覺得多學知識一定有用。」漸漸地,樊明文已經能「客串」翻譯了。他發現,在用外語閱讀、交流時,世界向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3年援非結束後,嘗到甜頭的樊明文開始學英語。1978年,我國選派第一批奔赴美、加等西方發達國家留學生,樊明文順利入選2000人之列,遠赴加拿大。「任何機遇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樊教授感慨。

  同樣在外語方面「自學成才」的弟弟樊明武,也是「第一批」中的一員。從華工畢業後,他便被分配到由著名科學家錢三強領軍的北京401所(現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不久後文革開始,樊明武素來不愛爭鬥,便天天到圖書館看書。可當時的學術著作多是英文,這讓學俄語的樊明武苦惱不已。為了學英語時避免被揪「小辮子」,他買了一套英文版的《毛澤東哲學著作》,就著一本英漢字典,日日研讀直至深夜。造反派縱使多有不滿,也只能幹瞪眼。「當時學習得快痴狂了,連給女兒洗尿布時,腦子裡都縈繞著英文單詞。」憑著這股毅力,在一本字典翻爛後,樊明武的讀寫已不成問題。1972年中美建交後,英語節目逐步登陸中國。樊明武咬咬牙買了一部收音機,每天勤學苦練,終於告別「啞巴英語」。1978年,樊明武經層層選拔,來到著名的英國牛津盧瑟福實驗室深造。

  樊明文在加拿大學習期間,樊明武因開會來到蒙特婁與哥哥見面。住在隔壁的外國教授得知他們是親兄弟,拿來一份當地報紙,指著上面一篇文章問:「這上面介紹的都是中國高官的孩子留學的情況,你們一定是大官的孩子吧!」樊明文看過報紙,笑答:「您誤會了,我們只是最普通的中國家庭的兒子。」

  留學期間,兄弟倆都被祖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巨大鴻溝而深深震撼。樊明文發現,國內知名教授的最新實驗成果,到了加拿大,只是學生的實習項目。深受打擊的同時,他堅定了一個信念:知識無國界,「洋為中用」完全可行。

  樊明武學成回國不久,1986年,又應邀到美國一家加速器中心工作,成為該中心技術骨幹中唯一的中國人。因成績卓著,不久他轉入美國著名的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室,研究世界頂尖課題——超導超小型同步輻射。當時,四十多歲的樊明武在電磁場領域的成果已達世界水平,美國人用高薪極力勸他留在美國。當時,樊明武的一項研究項目剛剛申請下來,美方也正積極為他的妻女辦移民手續。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一封來信,讓他心生回國之念。思慮再三,樊明武決定放棄海外的優厚待遇和即將到手的成果。

  「祖國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有盡己之力為國家服務的義務。」——抱著同樣樸實的信念,兄弟倆相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情系荊楚

  成就湖北兩張「名片」

  回國第二年(1984年),樊明文擔任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當時,口腔醫學院還很不起眼。多年留學經歷讓樊明文認識到,要推進醫學院發展,首要抓科研。1986年,醫學院申請到世界銀行的60萬美金貸款,樊院長將大部分資金用於發展科研項目、建實驗室,把學生送出國外學習,請國際知名專家「傳經」,醫院的博士點也逐步建立起來。1990年,樊明文教授又仿照國外口腔診所模式,將首家分門診開到了漢口,在國內首創將口腔門診開進社區的先河,隨後,醫院相繼在武漢三鎮成立8個院外門診部,廣覆蓋、高水平模式,成為國內其他口腔院校效仿的榜樣。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也躋身全國五大口腔醫學院。

  現任該院院長的邊專談起自己的導師樊明文,這樣感慨:「樊教授是一位『年輕』的長者,很少有學者像他這樣,年逾七旬還堅守在科研第一線。」在自己的科研領域,樊教授始終不懈努力。去年,他憑藉對齲病牙髓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領導研發的國際首隻防齲DNA疫苗在臨床運用後,孩子們有望一生告別蛀牙。

  哥哥積極推動口腔醫學發展的同時,樊明武也在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他主持研製的30MeV回旋加速器,至今仍創造著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被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為1996年全國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1996年,樊明武出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帶領重重危機中的原子能院走出了困境。1999年,樊明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在婉拒了多家高校邀約後,樊明武回到闊別35年的母校華中科技大學擔任校長。一天凌晨5點多,他跑步途經圖書館時,發現學生竟已排成了「長龍」,一問才知,學生們沒有足夠的教室上自習。當時,華中大剛剛經歷四校合併,校區分散,在校學生逐年增長,但教學樓卻沒有增加,教師、學生住房條件差。這深深觸動了樊明武,此後,在政府幫助下,學校買下了周邊幾千畝土地,先後修建了西十二教學樓、東九(現為逸夫)教學樓、大學生活動中心、紫菘公寓、韻苑公寓、喻園小區、韻苑等大食堂,改造了東、西操場和中心體育場,修通了東校區和主校區之間的公路,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老師和學生是學校的根本,學校應讓他們安居樂業,沒有後顧之憂。」樊明武說。

  上任之初,樊明武便提出「國際化」辦學戰略和建設國際化、研究型、綜合性世界高水平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還提出建「無汙染校園」、引進「大學開放日」等。據統計,樊院士在任的四年裡,學校總收入(不包括附屬醫院、產業)由8.99億增長到15.88億,科研收入由2.57億增長到5.27億,國家重點學科、博士點數目都大幅增長,校園面積由5366畝增加到7126畝。他離任時,教育部經濟責任審計小組評價他「為華中科大今後10年到20年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

  2005年,離任後的樊明武又回到了科研崗位。他關心湖北發展,建議在湖北能源緊缺和全國能源布局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核電事業帶動經濟發展,得到羅清泉書記、李鴻忠省長等領導的重要批示。經過樊院士的積極推動,去年,國家已批准在鹹寧建造我國內陸第一座核電站。

  樊家兩兄弟都是性情中人。如今,他倆一個71歲、一個67歲,卻還保持著兒時的愛好。「周杰倫非常有才,他寫的《菊花臺》和《青花瓷》都很棒!」被學生贊為「相當潮」的樊明文教授不僅「追星」,還自學薩克斯、葫蘆絲,在學院的晚會上,常能技驚四座。樊明武教授的書法已頗有風骨,他還常追憶著童年:「閒暇時,我仍願拿起畫筆,重拾兒時的愛好。」(本文來源:荊楚網-楚天金報 )

相關焦點

  • 帝月傳奇交互玩法介紹 無兄弟不傳奇
    帝月傳奇交互玩法介紹 無兄弟不傳奇時間:2017-10-19 20: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帝月傳奇交互玩法介紹 無兄弟不傳奇 《帝月傳奇》中玩家若是一個人闖蕩江湖難免也會寂寞,正所謂無兄弟不傳奇,結交天下兄弟才能打下一片天。
  • 曹炳琨、原雨主演電視劇戰火中的兄弟,再現江南抗戰傳奇
    近日,電視劇《戰火中的兄弟》正在上海車墩熱拍,該劇是一部講述民間抗日力量與新四軍遊擊隊聯合抗戰的戰爭題材電視劇。抗戰大戲《戰火中的兄弟》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曹炳琨一行人從「布衣志士」成長為「革命戰士」的一段熱血傳奇,影片再次彰顯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傲骨。據悉,故事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末的江南水鄉,民間抗日誌士高明遠(曹炳琨飾)率領當地一支著名的抗日力量,在一次劫日軍監獄救人行動中,偶遇新四軍遊擊隊,也遇到了曾經的同學,現任新四軍遊擊隊隊長的楊心月(原雨飾)。
  • 【香港電影傳奇】許氏兄弟列傳
    許冠文憤而離開邵氏,帶著弟弟們成立許氏兄弟電影公司,許氏兄弟的電影大多由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出演,都是香港電影的老熟臉,二哥許冠武則一直負責幕後。 老三許冠英雖說是四兄弟中顏值最低的,但才華一點兒也不輸給兄弟們,特別是後來與林正英合作了許多殭屍片,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會更深。
  • 汪東城承認炎亞綸整形 昔日兄弟情誼決裂
    讓昔日兄弟情誼瀕臨決裂的消息不脛而走。  近年來汪東城和炎亞綸的外貌變「漂亮」,有傳兩人疑似整容,但他們皆否認。汪東城推出個人專輯,2日,他到香港舉行籤唱會,被問到有傳炎亞綸整容時,汪東城毫不猶豫地說:「對呀!」但隨即又補充道:「有嗎?怎麼會呢?他本來已經很帥。」然後反問記者:「我的樣子如何?」  炎亞綸與南拳媽媽主音梁心碩出席劇集宣傳,也被追問與汪東城不和傳聞。
  • 熱血兄弟重回沙城,吳孟達羅嘉良攜手入駐《原始傳奇》
    熱血兄弟重回沙城,吳孟達羅嘉良攜手入駐《原始傳奇》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10-21 分享到: 十月一日,吳孟達和羅嘉良攜手入駐《原始傳奇》,按常規來說,明星入駐都會有一個大型的福利活動,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個重磅活動,來歡迎熱血兄弟吳孟達羅嘉良的傾情加盟!
  • 上海交大附屬九院、浙大口腔醫學院與麗水學院合作籤約
    在開幕式上,隆重舉行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浙江大學口腔醫學院與我校合作籤約儀式和我校口腔醫學院的授牌儀式。他衷心祝願麗水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浙江大學口腔醫學院合作順利,祝願麗水學院和麗水學院口腔醫學院未來越辦越好,為國家建設、區域發展培養越來越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雙胞胎兄弟魚躍龍門考入清北,家庭背景曝光後,寒門教育再成話題
    成功的道路千千萬,而讀書卻是萬千道路中唯一的一條捷徑,如今名校畢業宛若一個金字招牌般顯眼,而在我國的諸多名校之中,清華北大更是位列前茅,從清華北大畢業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之後的前途變得更加明亮,人生多出了許多的選擇,然而名校真的容易考取嗎?答案顯而易見,在萬千學子之中僅有那麼幾位魚躍龍門,而今天要講的便是兩位魚躍龍門的學子。
  • 一清華、一北大,雙胞胎兄弟書寫高考傳奇!他們的成功秘訣何在?
    一清華、一北大,雙胞胎兄弟書寫高考傳奇!他們成功的秘訣何在?昨天,靜靜老師給大家分享了人大附中一對雙胞胎王子安、王子寧雙雙考進清華園的故事。今天,靜靜老師再帶領大家認識另外一對來自湖南張家界的雙胞胎兄弟。
  • 6344《傳奇盛世》兄弟同心結金蘭 再創盛世神話
    情人節快到了,你還可以約好友、兄弟在遊戲中體驗激烈的PK,奪BOSS贏獎勵,重溫當年激情。志同道合做兄弟,6344《傳奇盛世》義結金蘭系統為你們見證兄弟情義!6344《傳奇盛世》註冊地址:http://games.782y.com/cqss/
  • 訪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院士
    訪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院士   年屆花甲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在他簡樸整潔的辦公室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淺淺的鏡片後面是一雙明亮而睿智的眼睛。「明德厚學,求是創新」,這是華中大最近制定的新校訓,樊明武的談話依此展開,談德育,說學養,他的眼中充滿殷切。
  • 一門雙傑|耒陽一中雙胞胎兄弟高考雙雙超600分……
    兄弟二人長相難分彼此,笑容一樣陽光可愛,興趣相投,心有靈犀,是班級乃至學校公認的學霸。他們在今年的高考中,憑藉紮實的學業功底,分別取得了652分和619分的優異成績。他倆的班主任老師介紹說,這兄弟二人在平常的學習中互幫互助,相互比拼,共同進步,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主性都非常強。他們樂觀開朗、積極進取,高考能考出這樣的好成績,全在意料之中。
  • 正畸頂流問診天天兄弟,周教授現場支招口腔健康
    作為國內正畸界的權威專家,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周彥恆教授現場問診天天兄弟,愛豆們的牙齒狀況如何?用iTero掃一掃,看看天天兄弟有哪些牙齒問題數位化技術,讓更多人開始「正視」自己的口腔問題。從美觀到健康,正畸是一門必修課在眾多的口腔健康話題中,正畸正在成為當下颳得最猛的風。我國的錯�畸形發生率高達72%,「地包天」、「天包地」等普遍現象,不僅僅影響美觀,更容易給人們帶來了牙周、咬合等一系列問題。
  • 熱血傳奇的兄弟——「美服」其實更復古!
    傳奇這個IP的版權之爭存在了很多年,在雙方「決裂」之後,中韓兩國的代理商也都一直在各種官司中。二者同時在這段時間裡也在各自發展自己的傳奇事業。自從2005年SD取消了點卡收費以後,便開始了氪金紀元。不過總的來說國內的傳奇發展得還算有聲有色。今天老道要說的是熱血傳奇的「國外兄弟」--美服。相比國內傳奇,韓方傳奇就有些落寞了,到了2009年,身處韓國的娛美德公司計劃開拓一下亞洲以外的市場,但這次授權的對象卻不再是中國,而是日本。一家日本的公司接過了這一版權,因此誕生了一個新的版本--傳奇國際版。
  • 寒門雙胞胎兄弟同時考上清華北大,這個家庭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有一條錄取信息特別引人注意:在2020年高考中,湖南省張家界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雙雙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出生於寒門的雙胞胎兄弟創造了高考的奇蹟——考上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能夠把孩子送進一流最高學府,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最大的期望。毋庸諱言,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加美好的前途。
  • 樓蘭傳奇 兄弟玩《天神之戰》神秘名仙西域來
    為了尋找失落的二十八星宿的音訊,兄弟玩《天神之戰》中的英雄只身前往西域。竟偶遇神秘的西域名仙,重現昔日的樓蘭輝煌。風沙褪去,綠洲重現,繚繞的西域迷音響起,在兄弟玩《天神之戰》再現的樓蘭古國,究竟會為英雄的命運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 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 傳奇影業發律師函
    原標題: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傳奇影業發律師函   導演諾蘭怒斥了華納兄弟(Warner Bros)在2021年取消院線窗口期的決定。
  • 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傳奇影業發律師函
    來源:澎湃新聞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傳奇影業發律師函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導演諾蘭怒斥了華納兄弟(Warner Bros)在2021年取消院線窗口期的決定此外,已經有電影公司決定對華納兄弟發出律師函。12月3日,華納兄弟宣布,其2021年在北美上映的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華納打造的流媒體平臺)。這意味著院線窗口期被取消,北美院線上映當天同時上線流媒體。當日,美國院線股價暴跌,院線公司高管與製片方進行「緊急對話」。
  • 今年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當不成寒門貴子,也別當寒門混子。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人人高喊「寒門難再出貴子」的年代,他們用自己的成績和實力證明了:貧寒是不能阻擋成功的。這些普通家庭的勝利,也讓曾走過高考獨木橋的我,看到了寒門教育的四個扎心真相。
  • 口腔醫學與口腔醫學技術,兄弟專業,差距不是一般大(第四期)
    三、主要課程(大學)人體解剖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耳鼻喉科頭頸外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預防口腔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等。
  • 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李國安兄弟,在2015年同時考取東南大學物理專業。送給孩子最多的禮物,也是書,除此之外,他還經常給孩子念詩,分享書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