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院士

2020-12-16 搜狐網
訪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院士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14日10:18  東方網-文匯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文/本報記者 錢忠軍 通訊員 周前進

  秋高氣爽,華中科技大學校園依然是明淨蔥綠,鳥語花香。

  今年10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將迎來校慶大典。

  年屆花甲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在他簡樸整潔的辦公室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淺淺的鏡片後面是一雙明亮而睿智的眼睛。「明德厚學,求是創新」,這是華中大最近制定的新校訓,樊明武的談話依此展開,談德育,說學養,他的眼中充滿殷切。

  新學期開學,華中大正在全校進行無學術汙染、無信用汙染、無環境汙染的「三無」教育大討論,倡導全校師生明德為先、誠實守信。

  樊明武認為,辦大學就是要辦一個氛圍,華中大此舉是要在理工學校營造人文道德氛圍。

  樊明武告訴記者,他的老師錢三強曾說過,科學是人類前進的動力,而人文是矢量,它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樊明武說,道德、人文與科學並行不悖,大學教育方能不出廢品,方能培養真正的人才。他表示,學校要改變傳統的評價體系,改變以分數取人的狀況。

  華中科技大學是新中國自己建設起來的一所大學,在短短數十年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間,它迅速成長為一所海內外知名大學,被高教界讚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言及此,樊明武深有感觸:華中大51年大發展的經歷表明,創新是高校後來居上的唯一途徑,正是學校的歷屆領導班子團結一心,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教育理念和實踐創新,才使學校的綜合實力不間斷地得到了快速提升。

  樊明武說,在「文革」結束之初,華中大率先在國內高校進行學科結構改革,由單科性大學向綜合性大學轉變,先後建立了理科的數學系、物理系和化學系,文科的中文系、新聞系、社會學系、外語系。

  學校同時開始「廣積人」,除大辦教師補習班,派大批教師出國進修學習或考察外,學校還冒著極大的風險,不拘一格地引進各學科建設急需的人才。到1981年,全國各地有600多名專家學者投身到華中大的懷抱。

  樊明武說,此舉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是相當冒風險的,然而,這一著人所未走的險棋,為學校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學校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進入90年代中期,針對一些理工科院校重技術輕人文的現象,學校在全國高校中率先舉起了「文化素質教育」的大旗,學校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人文講座」,定期邀請中外名人學者登臺演講,受到學生的歡迎。

  樊明武說,上世紀90年代後期,華中大對教育模式再次進行了創新,提出了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教學、科研、產業三足鼎立協調發展的辦學新思路,此舉對華中大最大貢獻就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快速地提升了學校的綜合實力。

  華中科技大學2000年5月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原同濟醫科大學、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組建,學校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明確提出了國際化辦學戰略。

  樊明武解釋,所謂國際化辦學就是要按照國際通行的規範,借鑑現代大學教育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先進經驗,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學校自身的目標,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規範管理,使學校能夠擁有國際承認的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等。

  樊明武認為,學校應該像一艘船,教師通過艱苦奮鬥,使其提高性能揚帆遠航,讓船上的學生走得更遠。

  按照這一思路,學校正不斷進行思想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上進行深層次變革,實施機關改革和教育職員制試點,全校原有管理幹部1572人,改革後精簡了41%。學校還構築人才培養新模式,相繼推出全英語教學、學分制等一系列教學改革,參照國際一流大學通行的教學理念和管理模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性人才成長的環境。在學科建設和科研水平中體現國際化,實施「新世紀學科建設工程」,突出特色、重點突破、綜合集成的學科建設方針,提高整體攻關和突破能力。搭建國際學術舞臺,在特色學科設置150個特聘教授崗位,聘大師扛學科建設大旗。去年,學校與美國通用合作建立華中首家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應用與研發中心,今年5月,學校牽頭籌建「國家光電實驗室」。

  樊明武最後充滿信心地給記者描繪了華中大的發展目標:5年內基本建成國際化研究型大學,15年內建成國際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建成一流的工科、醫科和有特色的文科。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樊明武院士:大學建一流要少些功利主義
    12月28日晚,湖北省科協主席、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樊明武院士在華中科大第二期研究生「學術誠信公約行動」閉幕式上,作了主題為「誠信與我們——創建一流大學的一點想法」的報告。 46歲時職稱相當於講師 樊明武目前是華中科大學術委員會主任。
  • 樊明武院士:質子重離子腫瘤放療裝備發展較快 將更好滿足民眾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樊明武做題為《質子重離子腫瘤放療裝備發展現狀及趨勢》的報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11月27日訊(記者 李方) 11月27日,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武漢舉行。
  • 圖文:昔日寒門兄弟 而今學界傳奇-兄弟,口腔醫學院,樊明武-中安...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享受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  樊明武(弟弟),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協主席,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的回旋加速器專家、磁鐵理論與工程專家,入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在湖北沙市,曾有一條名為九十鋪的青石小街(今勝利街),從這裡的一戶貧寒人家中,走出了兩位國際知名學者。
  • 王曉東看望楊叔子李培根樊明武院士:主動聯繫服務專家全力當好...
    15日,按照省委統一安排,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來到華中科技大學,看望楊叔子、李培根、樊明武三位院士,聽取他們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84歲高齡的楊叔子院士,是著名的機械工程專家和教育家,正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住院治療。
  • 代表委員議政錄:樊明武代表為大學生就業支四招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說:「應該正視這個現實,至少可以從四方面入手進行解決。」    「一是調整專業設置。目前我們有些高校的專業設置很難說合理,因為專業設置權在教育部,而各地的需求不盡相同,像新疆和上海對人才的需求就有很大區別。應該實事求是,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來設置專業,畢竟學生畢業後就失業,學校是有責任的。
  • 南方科技大學再迎「院士」校長!
    >今年是南方科技大學成立10周年的校慶年,不知不覺10年已經過去了,南方科技大學已經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一定影響力的高校。南方科技大學校園本次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履職大會在11月19日召開,現場圖如下:大會現場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校長又是一位「院士」,這已經不是南方科技大學的第一位院士校長了,這次來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
  • 華中科技大學迎來新任校長
    李元元(資料圖)據長江日報消息 記者11月1日下午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吉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元元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2014年起擔任華中科大校長,今年63歲的丁烈雲院士卸任。2003年,45歲的李元元出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2011年升任吉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15年的時間裡,他先後從華南到東北再到華中,李元元的任職經歷在全國大學校長中並不多見。
  • 多次入圍院士候選人名單,這位生物醫學大咖擬任海南大學校長
    除駱清銘之外,從華中科技大學還走出了多位高校校長。長江日報在報導中稱在高等教育界,「華科大校長群」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現象。 2015年初,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羅俊,調任中山大學校長;2016年初,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段獻忠調任湖南大學校長……在高等教育界,「華科大校長群」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現象。他們或曾在華科大就讀,或曾在華科大工作。
  • 李培根院士受聘河南科技大學名譽校長並作專題報告
    李培根院士名譽校長聘任儀式暨高水平大學建設專題報告會現場中國網訊 2月21日下午,河南科技大學在圖書館522報告廳舉行李培根院士名譽校長聘任儀式暨高水平大學建設專題報告會。河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孫金鋒,河南科技大學校長孔留安,河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杜遂淵、李漪,河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周志立、宋書中、李友軍、李全安,河南科技大學紀委書記朱春陽,河南科技大學工會主席孟偉出席會議,全體處級幹部參加會議。河南科技大學校長孔留安教授主持會議。
  • 院士校長「帶貨」,華南農業大學科技助農專場直播來了!
    院士校長「帶貨」,華南農業大學科技助農專場直播來了!、劉耀光院士、劉雅紅校長攜19位專家學者出場華南農業大學科技助農專場直播重磅來襲!6月20日華南農業大學專場直播科技助農出好貨院士校長齊開播掃描海報二維碼進入南方+直播間或快手APP搜索「南方花小寶」進入直播間大學直播看什麼?
  • 校長李校堃院士率團參加澳門科技大學20周年校慶活動
    校長李校堃院士率團參加澳門科技大學20周年校慶活動 2020-12-02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11月19日,據澎湃新聞報導,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校長。南科大官網顯示,現任校長為64歲的中科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陳十一。曾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陳嘉庚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菲列茲﹒倫敦紀念獎等獎勵與榮譽。南方科技大學: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南方科技大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新校長 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
    &nbsp&nbsp&nbsp&nbsp11月19日晚,南方科技大學官方網站「現任領導」欄目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據深圳衛視報導,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
  • 追念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徐德龍院士
    徐德龍,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著名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曾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本文作者:全建彪,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創始人、總經理。1992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專業。)作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一名普通校友,我慶幸畢業後重回母校時,能夠相識為學校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有口皆碑的徐德龍校長。
  • 華科校長群獨特現象統計:那麼多大學校長都出身於華中科技大學!
    再把時間往前推一些:在2016年初,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段獻忠調任湖南大學校長,2015年初,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羅俊,調任中山大學校長……如果再往前,「出身」於華中科技大學的校長更多……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在任「華科出身的校長」還包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新校長 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中國科學院...
    11月19日晚,南方科技大學官方網站「現任領導」欄目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據深圳衛視報導,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2005年11月,41歲的薛其坤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目前為教育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9年,薛其坤團隊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獲得當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該成果被楊振寧先生評價為「諾貝爾獎」級的科學發現。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名譽校長孟傑教授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名譽校長孟傑教授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19-07-05 大 中 小
  • 華中科技大學會成為中堅九校中最強高校嗎?
    華中科技大學華科博士201萬籤約華為,掛科率高畢業率低的華科只是差了名氣去年華科光電計算機專業博士生左鵬飛畢業,以最高檔中的最高價格201萬的身價籤約華為研發經費幾任校長帶華科高速成長、看幾個權威排行榜現在大環境下,要做一個有變革精神的大學校長,尤其是想要試圖在已經有一定分量的大學做改革的事情
  • 吉林大學新校長到任:張希院士,吉林大學傑出校友!
    吉林大學新校長:張希院士距離前校長李元元出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40多天後,吉林大學迎來了新校長。今天上午,今天上午(12月13日),從吉林大學獲悉:吉林大學傑出校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張希院士出任吉林大學新校長。
  • ...院士的解答來了——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讓科學家潛心科研,把精力放到從0到1的研究上,做最具挑戰性的科學探索工作,不急於求成,不突擊成才終有一天,我們能夠用這些實驗室和大學創造的「深圳技術」定義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社會發展方式我國科技創新總體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正從整體追趕向部分引領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