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樊明武院士:大學建一流要少些功利主義

2020-12-16 科學網

樊明武12月28日晚給華中科大學子作報告。朱建華 攝

 

「學校要建一流,儘量少引入功利主義,錢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諾貝爾獎。」12月28日晚,湖北省科協主席、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

樊明武

院士在華中科大第二期研究生「學術誠信公約行動」閉幕式上,作了主題為「誠信與我們——創建一流大學的一點想法」的報告。

 

46歲時職稱相當於講師

 

樊明武目前是華中科大學術委員會主任。針對科研考核導致出現的學術不端現狀,他回憶說,1989年,他46歲,職稱是工程師,相當於講師。

 

樊明武1965年從原華中工學院畢業後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他說,那時科研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考核,可以按照個人思路研究,沒有壓力,不用想會出什麼成果,也不用想發表論文,更不用想去申報獎項的事,唯一的想法就是把事情做好。

 

提出建「無汙染校園」遭非議

 

2001年初至2005年初,樊明武任華中科大校長。28日晚,對於該校「何時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提問,他沒有直接作答。

 

他回憶,自己任校長時提出建設「沒有學術汙染、沒有信譽汙染、沒有環境汙染」的校園,遭到非議。有人認為太「小兒科」,與建設世界著名高水平大學的目標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他說,大學校園如果缺乏誠信文化,肯定不是一流,更不是世界一流。學校要建一流,儘量少引入功利主義,錢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諾貝爾獎。教師還是潛下心去老老實實做學問為好。

 

樊明武認為,「百萬年薪招聘教師」的口號很響,但建設一流大學需要的是一批高水平教師,讓他們在衣、食、住、行方面「體面些」更為實際。

 

希望學生講真話、做實事

 

樊明武在報告中說:「我們總是提一些很響亮卻很空洞的空號,而忽視一些小的、實際的東西,不明白客觀世界的進步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

 

剛當校長沒多久,樊明武早上晨練,發現圖書館門前很多學生排隊搶座位,了解到系學校教室緊張所致。在學校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他主張先建教學樓。

 

28日晚,得知該校目前能容納上萬人的兩棟教學樓都是樊明武做校長時建的,現場數百名學生自發地鼓起了掌。

 

「人生最可悲的,不是一次考試的失敗,不是一次希望的破滅,而是沒有希望、沒有目標。」在談自己的人生感受時,樊明武希望學生能講真話、做實事。「真話是最難講也是最難聽的,但實質是最爽、最有益的」。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訪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院士
    訪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院士   今年10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將迎來校慶大典。  年屆花甲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在他簡樸整潔的辦公室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淺淺的鏡片後面是一雙明亮而睿智的眼睛。「明德厚學,求是創新」,這是華中大最近制定的新校訓,樊明武的談話依此展開,談德育,說學養,他的眼中充滿殷切。
  • 樊明武院士:質子重離子腫瘤放療裝備發展較快 將更好滿足民眾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樊明武做題為《質子重離子腫瘤放療裝備發展現狀及趨勢》的報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11月27日訊(記者 李方) 11月27日,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武漢舉行。
  • 王曉東看望楊叔子李培根樊明武院士:主動聯繫服務專家全力當好...
    15日,按照省委統一安排,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來到華中科技大學,看望楊叔子、李培根、樊明武三位院士,聽取他們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84歲高齡的楊叔子院士,是著名的機械工程專家和教育家,正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住院治療。
  • 圖文:昔日寒門兄弟 而今學界傳奇-兄弟,口腔醫學院,樊明武-中安...
    樊明武(弟弟),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協主席,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的回旋加速器專家、磁鐵理論與工程專家,入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在湖北沙市,曾有一條名為九十鋪的青石小街(今勝利街),從這裡的一戶貧寒人家中,走出了兩位國際知名學者。
  • 張杰院士:上海交大將實現三個轉變—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黃辛報導)4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迎來118周年華誕,海內外交大校友相聚母校校園。上海交通大創始人盛宣懷的後人向學校捐贈了《龍溪盛氏宗譜》。 校慶大會上,徐芑南院士、趙連城院士、楊槱院士、徐祖耀院士等獲得母校頒發的思源校友年度獎。上海交大第十一任校長、工學先驅、國學大師唐文治銅像同日揭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雙一流」建得怎麼樣?17位院士、校長給出答案…
    會議由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呂建院士擔任組長,東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張廣軍院士和中國科學院葉培建院士擔任副組長,中國工程院賁德院士、侯曉院士、黃慶學院士、夏長亮院士、塗善東院士、向錦武院士,中國科學院趙淳生院士、朱荻院士
  • 科學網—楊福家院士專訪:中國需要一流的民辦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是學貫中西、享譽海內外的核物理學家,20年前任復旦大學校長。12年前,他創造了歷史,成為首個被任命為英國大學校長的中國人,並4次連任。
  • 代表委員議政錄:樊明武代表為大學生就業支四招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說:「應該正視這個現實,至少可以從四方面入手進行解決。」    「一是調整專業設置。目前我們有些高校的專業設置很難說合理,因為專業設置權在教育部,而各地的需求不盡相同,像新疆和上海對人才的需求就有很大區別。應該實事求是,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來設置專業,畢竟學生畢業後就失業,學校是有責任的。
  • 功利主義人權觀的三個理論缺失
    功利主義人權觀的三個理論缺失 2017年11月08日 08:5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董駿 字號 內容摘要:功利主義在思想史上淵源流長,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哲學家伊壁鳩魯
  • 1065位兩院院士本科就讀院校分析!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發布
    北大清華遙遙領先,梯隊之間差距明顯本排行榜通過對中國院士館官網、院士所在學校和相關單位官網上的數據進行統計,並對院士成長歷史軌跡進行詳細梳理,對各校貢獻予以賦值,本科求學一年賦值1分,使院校本科教育的貢獻和特徵都能得以認可和凸顯。
  • 同濟大學張弛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8月27日,歐洲科學院正式發布2020年度化學學部院士增選結果,同濟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張弛當選歐洲科學院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舉行建所七十周年主題報告會—新聞—科學網
    會上姚建年院士、佟振合院士和蔣華良院士分別作為嘉賓致辭。上海有機所林國強院士、沈其龍研究員和上海康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華博士,分別作為有機所科學家代表、中青年科研代表和校友代表發言。 在建所70周年的喜慶日子,有機所校友會正式揭牌。
  • 廣西大學進入「雙一流」建設與「部區合建」關鍵年
    中新網廣西新聞1月17日電(黃譯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廣西大學「百年目標,三步實施」第二步計劃的完成之年,也是廣西大學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和「部區合建」的關鍵之年。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開工建設—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開工現場 黃辛攝 11月29日上午,位於浦東天雄路藍靛路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等出席儀式。 據悉,上海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以「海納百川、中西融合」的人文理念規劃設計,網絡化、平臺化、模塊化等創新理念,構築未來校園。規劃佔地總面積約435 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地下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34.5萬平方米,一期建成後可容納招生規模約9000人。
  • 康樂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新聞—科學網
    記者9月2日從河北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河北大學校長康樂近日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成為該機構有機體和進化生物學學科組成員。
  • 建一流大學科技城
    時針指向去年初夏,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長沙專題調研,首站來到麓山腳下,提出要把這裡打造成湖南知識的源泉、人才的高地,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學城」,並期待「用一年時間的整治和改造,讓師生和周邊市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 五院士轉會西南石油大學,校長放言把學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擔任天府新能源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擔任能源裝備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擔任羌塘盆地研究院名譽院長。從報導中來看可能這五位院士中可能只有兩位是全職院士,但是 在隨後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中新引入的院士紛紛為西南石油大學發言,周守為院士提出在成都北部建立石油科技服務城,鄒才能院士建議建立一所清潔能源大學等。
  • 重要的是剖析大學功利主義何以抬頭
    在9月8日北京語言大學45周年校慶期間舉行的「社會文化建設與當代大學的責任」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在演講中批評說,現在一些大學功利主義抬頭,而對大學來說,功利主義不能太重(據9月9日《新京報》)。  或許正如趙沁平副部長所言,並「不是有很多大學」都存在功利主義抬頭的現象,但即便是只有「一些」,也當引起足夠重視。
  • 張信剛:讓這一代年輕人免於功利主義是不現實的
    張信剛先生,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6至2007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 南京大學化學學科迎來百歲華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在會上表示,南京大學是我國最早一批設立化學院系的高等學府,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南京大學化學學科以及由此發展而來的化學化工學院卓越引領,學脈悠長,有50餘位院士在這裡求學或任教;科教融合,立德樹人,多次斬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孜孜求索,勇攀高峰,在國際學界贏得了廣泛聲譽,為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