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7月開始,我們便開始徵集籌備2015年的重點項目,我們在徵集重點項目的思路上,一是注重項目的整體結構。堅決落實我市四次黨代會四大戰略,重點安排重大產業、水利、旅遊、交通、舊城改造、新區建設和民生工程。二是注重產業轉型升級,引導投資結構調整。2015年重點項目將加強油煤氣資源轉化以及新能源、輕工業、新興產業、農產品深加工、旅遊產業項目的服務促進力度,加快推動我市產業轉型。三是注重發揮重點建設項目示範引領和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對重點項目資金、礦產資源、土地指標、環境指標及其他資源優先配置,使重點項目建設能夠形成資源配置合力,加快建設步伐,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四是注重民生項目。圍繞保障性住房、市政交通、教育、衛生等領域計劃安排一批項目,改善居民居住生活條件。五是注重吸納民營資本進入重點項目建設領域。繼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重點項目建設,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民營企業進入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提供優質服務,合理配置資源,引導重點項目建設投資領域多元化發展。
一、2015年重點項目計劃情況
今年市級重點項目共136個,總投資270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03億元,佔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56.1%。包括工業項目49個、交通項目34個、農林水利項目16個、商貿流通項目9個、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1個、社會事業項目17個。其中年度計劃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7個,5-10億元項目8個,1-5億元項目68個,1億元以下項目43個。
從計劃安排角度來看,2015年市級重點項目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產業建設項目成主流:2015年重點項目中涉及產業類項目62個,佔項目總數的45%;年度計劃投資468億元,佔重點項目年度總投資計劃的46%。主要包括採掘業、裝備製造業、加工工業、電力工業、新能源、文化旅遊業、醫藥及現代農業等。
二是狠抓工業項目促轉型:堅持以重大工業項目作為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工業項目49個,非採掘業的工業項目39個,主要有延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大唐電廠、華能電廠、安塞國潤風電場、甘泉安全豬肉屠宰生產線等一批項目。
三是依靠能源項目穩經濟:涉及油、煤、氣開採的項目有10個,項目總投資3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0億元,佔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的27.8%。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延長集團油氣勘探開發、長慶原油產能建設、延安市車村煤礦一號井、富縣蘆村一二號煤礦等項目。
四是注重民生項目優環境:一是注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安排延延高速公路連接線、延安北過境線、二莊科道路工程、黃蒿窪至嘉嶺橋道路、汽車客運東站建設等一批城市路網建設項目;二是注重醫療衛生與養老。安排延安市中醫院遷建、延安市婦女兒童醫院建設、延安市社會福利院康復託養中心、延安福樂苑老年公寓等一批醫療養老項目;三是繼續加強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安排建設新區高級中學、初級中學、小學三所學校和城區教育資源整合的延安職院附小遷建、寶塔區棗園中學新建綜合樓、延安城區中學校際聯盟校容校貌改造和功能完善等18個教育項目;四是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主要建設黃河引水工程、王瑤水庫庫區造林綠化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市區居民吃水困難區域應急供水工程等一批用水保障項目;五是全了打造用電A類城市。安排2015年延安市城網基建項目,該項目建成後我市用電保障水平將與重大城市持平。
五是文化旅遊項目有突破:今年的項目計劃中,文化旅遊類項目有12個,項目總投資13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5億元。主要有延安大劇院、中國革命藝術家博物院、東方紅文化廣場、延安聖地河谷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黃帝文化中心、延川(文安驛)文化產業園區等建設項目,不斷提高延安旅遊影響力,促進旅遊人數和綜合收入持續增長。
六是商貿流通項目有新進展:圍繞產業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安排了延安利源物流中心、吳起德勝物流園區、吳起縣國際汽貿城、洛川獅子嶺商業中心、市區豆製品熟食品加工園區等項目,推動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七是民營投資項目有增加:重點項目中民間投資項目有26個,佔項目總數的18.8%,總投資21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1.6億元,佔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的8%。其中規模較大的項目有:延安醫藥工業科技文化產業園、延安科恆油田裝備配件生產及技術服務基地建設、延安嘉盛新建氣密性特殊扣、延川龍基醫藥產業園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能源轉化、高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
八是加快舊城新區建設進度:按照市委市政府「中疏外擴、上山建城」和「中國革命聖地、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的戰略,繼續加快新區和舊城改造項目的建設。今年,新區建設項目71個,總投資266億元;舊城改造項目32個,總投資131億元。
二、推進措施
一是我市出臺了《延安市重點建設項目推進辦法》。從重點項目的策劃儲備、建設推進、政策措施、環境保障、考核與獎懲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要求。該《辦法》已於2014年6月4日印發,7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二是為加強我市重大建設項目管理,全面推行《重大項目綜合管理平臺》。《平臺》於2013年底上線後,不僅建立了全市重大項目庫和全市重點建設項目詳細電子檔案,還對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和投資完成情況的統計、分析、協調、督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建立全市重大項目儲備庫。為了全面推進我市重大項目策劃和儲備工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發展積蓄後勁、儲足動力,依託《延安市重大項目綜合管理平臺》建立了重大項目儲備庫。目前,項目庫共儲備十三五重大項目527個,項目總投資達到14807億元。
四是強化重點項目督查與服務。市監察局、考核辦、市政府督查室加強對重點項目的平時督查、考核工作。國土部門主動向項目單位服務,爭取用地指標提早解決。市招商局每年對籤約項目進行跟蹤推進與檢查。新聞媒體多次對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報導,大力宣傳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通過各部門努力合作,共同為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五是全面推動重大項目考核工作改革。為全面加強重大項目建設,有效提高重大項目建設的積極性,經過長期調研,對重點建設項目考核制度實行改革,由以前的減分制,改為加減分制。
三、落實情況
截至6月底,重點項目開復工105個,開復工率77.2%,累計完成投資312.3億元,佔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的31.1%。
按行業分。工業項目49個,開復工37個,佔年度計劃的75.5%,完成投資126.7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29.8%;交通項目34個,開復工23個,佔年度計劃的67.6%,完成投資82.4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38.9%;農林水利項目16個,開復工16個,佔年度計劃的100%,完成投資44.9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33.2%;商貿流通項目9個,開復工8個,佔年度計劃的88.9%,完成投資45.7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 45.7%;基礎設施項目11個,開復工8個,佔年度計劃的72.7%,完成投資38.1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22%;社會事業項目17個,開復工13個,佔年度計劃的76.5%,完成投資15.9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33%。
從上述統計情況看,一是旅遊項目進展整體較好。2015年全市涉及旅遊產業的延安聖地河谷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建設、東方紅文化廣場、延安大劇院等12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二是交通及電力輸送項目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今年新開蒙西至華中鐵路(延安段)、延延高速公路連接線,二莊科道路工程、黃蒿窪至嘉嶺橋建設4個項目,整體交通項目投資完成較去年同期增加27.4億元。電力輸送項目均按照計劃推進;三是農林水利、商貿流通開工率較高。截至6月,重點項目中16個農林水利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已完工。四是新區建設明顯提速。新區建設較去年同期投資完成有明顯提速,截至6月新區建設進度同比投資增速達到221%。五是民生項目有序推進。延延高速公路連接線、二莊科道路工程、中醫院遷建項目、黃河引水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市區居民吃水困難區域應急供水工程、延安市城網基建等一批項目推進順利,新區高級中學、初級中學、小學三所學校已基本建成。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力爭新開工一批重點項目:加大在建項目推進力度,力爭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三季度新開工車村煤礦一號井、華能電廠、浙江鑫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發電廠等14個產業項目,省道205延長芝王川至馬頭關、延安新機場道路連接線及配套設施工程、G309宜川過境線等8個交通項目,延安汽車客運東站、姚店汙水處理廠等5個社會事業項目,大砭溝至小砭溝環線、煙洞溝隧道工程等8個基礎設施項目,共35個項目,總投資34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2.7億元,確保9月底前全市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到90%以上。同時,三季度再謀劃一批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力爭完成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計劃四季度開工6個產業項目、10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3個其它項目。
二是全力推進跨地市項目建設:2014年度跨地市項目投資達到 240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15.5%。今年跨地市項目計劃投資253 億元,佔總投資的14.1%,主要包括長慶產能建設項目、蒙西至華中鐵路煤運通道、包茂二通道、延延高速、吳起至定邊高速等。今後,按照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的辦法,不斷加強對跨地市項目建設的環境保障和綜合協調服務工作,全力推進項目順利實施。
三是紮實抓好策劃前期儲備:緊緊抓住國家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機遇,圍繞鄂爾多斯盆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及我市的自然、人文、地理優勢和資源稟賦,將我市重大項目策劃、儲備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切實策劃、開發、引進、包裝、爭取、儲備出一批事關我市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增進人民福祉有深遠意義和重大影響的大項目、好項目,推動我市重點項目庫建設,確保我市重點項目建設接替有序、力度不減、良性發展。
四是進一步做好環境保障工作:對有意刁難、設障、拖延手續辦理,致使重大項目能開未開工、能建成未按時建成的單位或個人,將按照《延安市重點建設項目推進辦法》(延政發〔2014〕32號)和《關於建立重大項目市縣區長調度會議制度的通知》(延政辦發〔2015〕30號)的相關要求,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