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程綱要
七年級語文組
課程名稱:語文
課程類型:義務教育必修課程
教學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年7月第1版
適用年級:七年級 課時:90課時
教材分析:
1、本書的單元安排:
第一單元:自然美景 第二單元:學習生活 第三單元:家庭親情
第四單元: 感悟人生 第五單元:動物世界 第六單元:想像世界
2、教材的主要特點:
第一,構建新的教科書體系。這本書力圖構建語文綜合實踐體系。按人與自我(人類、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與社會(社區、群體、家庭、民族、國家等)、人與自然(自然環境、生態等)三大板塊組織教材,每個板塊分若干單元(主題),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頭緒,突出重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養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於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各個環節的設計兼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力圖在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教科書內容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培養紮實的語文基本功與開發潛在能力、創新能力的統一。
第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內容和設計上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進取精神,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各自的發展空間。閱讀部分,選文的練習和提示,都尊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發現、自主建構文本意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理解。使學生在閱讀中不僅僅是獲得信息、汲取知識、而且是發現自我、充實自我。寫作、口語交際部分,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展示獨特個性、使學生的學習寫作和口語交際,成為他們健康人生重要開端。尤其是綜合性學習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自主選擇確定活動內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培養創新精神。
課程目標: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七年級下常用漢字200個左右。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能較熟練地運用閱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
3、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4、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5、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徵,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
6、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本冊學習目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七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課程內容和實施:
課程綱要1節
第一單元
《春》3節
《濟南的冬天》2節,
《雨的四季》1節,
《古代詩歌四首》5節
第二單元
《秋天的懷念》2節
《散步》2節,
《散文詩二首》2節
《世說新語》2節
第三單元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2節
《再塑生命的人》2節
《<論語>十二章》3節
第四單元
《紀念白求恩》2節
《植樹的牧羊人》2節
《走一步,再走一步》2節《誡子書》2節
第五單元
《貓》2節
《動物笑談》2節
《狼》3節
第六單元
《皇帝的新裝》2節
《天上的街市》2節
《女媧造人》1節
《寓言四則》3節
寫作:6次12節
綜合性學習:6節
名著閱讀:12節
課外古詩詞誦讀:6節
語文基礎知識:4節
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總成績=過程評價成績+期末成績
(總成績100分,過程評價佔30﹪,期末成績佔70﹪)
1、過程評價(30﹪)
過程評價成績(30分)=課堂表現(10﹪)+作業表現(5﹪)+寫作得分(5﹪)+單元測試成績(10﹪)
2、期末成績(70﹪)
期末成績(70分)=期末筆試成績(100分)×70﹪
3、評價結果處理
課程評價總成績=過程評價成績+期末成績。根據學生成績將學生分為:優秀(30﹪)、良好(30﹪)、合格(30﹪)、不合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