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同蒙古國有60多公裡的邊境線,且地勢平坦,為何無通商口岸

2021-01-11 騰訊網

甘肅狹長型的形狀和地形地貌在地圖上看去十分的顯眼,因為其西端的漫漫黃沙的戈壁荒漠,東端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而南端又是被翠綠色植物所覆蓋的秦巴山區。特殊的形狀又把新疆,寧夏和內蒙古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給分隔開,狹長的河西走廊又是溝通西域和內地的重要紐帶,所以甘肅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其實甘肅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光體現在對內上,還顯現在對外上。甘肅其實在其北部地區同蒙古國有66公裡左右的邊境線,這個邊境線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畢竟隔壁的內蒙古和新疆同蒙古國都有著上千公裡長的邊境線,66公裡在地圖上體現出來的僅僅是短短的幾毫米。新疆和內蒙古各自在自己的邊境線上有著許多個同蒙古國通商的口岸,比較有名的口岸有:滿洲裡口岸和二連浩特口岸(都有鐵路相連接)。那麼在這66公裡長的邊境線上,甘肅有沒有同蒙古國通商的口岸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甘肅同蒙古國接壤的這66公裡的邊境線的情況。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這66公裡幾乎都是戈壁荒漠,可以用寸草不生來形容它,短時暴雨在戈壁上順著地形地貌形成的流水痕跡清晰可見,圖中一連串的小黑點就是實際的邊境線(應該是圍網之類的東西)。

我們放大衛星地圖我們可以看見,在沿著邊境線附近的中方一側有著一條簡易的公路,並且有分支指向蒙古國的方向,可惜的是簡易的公路在邊界圍網出就停止了。我們沿著簡易公路繼續探索,筆者突然發現在簡易公路邊上出現了一座拱形的大樓,這和滿洲裡等地的「國門」建築十分的相似,難道在甘肅的66公裡的邊境線上有通商口岸?

筆者查詢資料後發現,這個拱形的建築確實是一個國門建築,它是甘肅馬鬃(zōng)山口岸的一部分,它位於甘肅肅北的馬鬃山鎮境內。這個口岸在1992年10月19日正式對外開放,但是維持開放了不到一年,蒙古國就以保護國內自然保護區為由單方面關閉了他自己一側的口岸,導致了馬鬃山口岸無法正常運作,最終暫時關閉,直到今天都未開放。我們從圖上也可以看到,該口岸附近十分的荒涼,看不到車輛的痕跡,並且蒙古國一側已經看不到人工道路的痕跡了,說明確實關閉了很久。看著周圍平坦的地形,而這個口岸無法投入使用,筆者感覺到非常的可惜。所以在甘肅66公裡長的邊境線上,還沒有一個正式通商的口岸。

那麼蒙古國所說的自然保護區存在麼?筆者查閱了蒙古國的有關資料,發現確實在甘肅和蒙古國的邊境附近存在著一個名為「大甲戈壁國家公園」的保護區,其覆蓋了整個甘肅66公裡的邊境。希望在以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蒙方能夠改變環境策略,重新開放該口岸,這樣甘肅也會有出境的口岸,我國也會多一個通商口岸,會更加促進中蒙兩國的經濟間的交流。

相關焦點

  • 西藏通往南亞的四大口岸簡易地勢圖:亞東,樟木,普蘭和吉隆口岸
    我國的西藏同印度,尼泊爾,不丹和緬甸四國接壤,邊境線全長4000多公裡,在這4000多公裡長的邊境線上分布著許許多多的通商口岸,它們依靠著自然形成的可以較為輕鬆翻越青藏高原的山谷,埡口,成為了我國溝通南亞地區的重要的陸路大通道。
  • 來說說西藏的五個陸路通商口岸
    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及人口分布因素,西藏的對外陸路通商口岸卻並不多,而且邊境貿易多以邊民貿易為主,經濟體量並不大,總體來說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1,樟木口岸。毫無疑問在西藏所有陸路口岸中,名氣最大的就是樟木口岸,樟木口岸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聶拉木縣樟木鎮。
  • 我國西北邊境口岸之二連浩特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和霍爾果斯口岸
    我國有著2.28萬千米的陸地邊境線,而且擁有十四個陸地鄰國,是世界上陸地領國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的鄰國從東往西分別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寮國和越南。
  • 民國史研習營:通商口岸與近代世界的形成簡介
    19世紀以來,中國開始進入國際家庭,其間歷程裡,口岸城市在傳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質技術等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曲折過程,在在可見口岸城市的影響軌跡。今年主辦方與南開大學合作,擬於2018年7月第一周召開「民國史研習營:通商口岸與近代世界的形成」,期可薪火相傳。
  • 尋訪張庫大道⑥|二連浩特:戈壁通蒙古
    當年做內蒙城鎮體系規劃的時候,我把內蒙的口岸城鎮研究了個遍。一個個口岸,在地圖上像一個個圓圓的珍珠一樣,沿著四千多公裡漫長的邊境線連成了一條項鍊。二連浩特,就是這條珍珠項鍊裡最大的一顆珍珠。這是個歷史悠久的貿易口岸。一百多年前的張庫大道上,當時叫做伊林的二連浩特,是這條商道中段重要的中轉站。
  • 國慶愛車自駕蒙古扎門烏德行[組圖]
    過境時近觀蒙古國國門      蒙古國國土面積約160萬平方公裡,地處內陸,無海洋資源,平原面積也相對少,自然環境複雜多樣。蒙古國人口目前近300萬,主要民族為喀爾喀蒙古族,約佔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等民族。蒙古國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大多數人民信奉喇嘛教。蒙古國的首都是烏蘭巴託市。扎門烏德口岸是蒙古國對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距二連浩特市不足5公裡。
  • 我國與俄羅斯之間的主要邊境口岸,除了「綏芬河」之外還有三座
    現在的全球經濟被稱為「地球村經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貨物和人員流動越來越頻繁,將來不管「貿易保護主義」有多甚囂塵上,應該也無法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如果從國際人員流動的角度來看,通過飛機入境的航空口岸和通過輪船入境的港口口岸是比較容易管理的,而通過陸路運輸方式入境的陸地口岸則管理難度相對較大。最近,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位於我國東北黑龍江省東南部的「綏芬河」邊境口岸面臨了較大的入境壓力。綏芬河口岸位於我國和俄羅斯的邊境線上,是一座風景秀麗的邊境山城,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度約為27千米。
  • 中國那些一馬平川的城市,要多平坦有多平坦,想看見一座山都很難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對於大部分城市來說,境內多多少少都有名山奇峰,特別是貴州、福建、江西、廣西等省區,真的是出門就是山。然而我國也有平原地區,對於處在平原地區的城市,那則截然不同,境內要多平坦有多平坦,想看見一座山都不容易。那麼這些一馬平川的城市都有誰呢?接下來就帶你去看看!
  • 中越邊境線廣西段三大關,號稱「桂三關」,都在哪裡?
    邊境線經欽州、防城港、崇左、百色四個市,長達1000多公裡。 中越邊境廣西段有三關六十四隘五十八卡, 其中的「三關」包括友誼關、平而關和水口關。提起友誼關眾所周知,可平而關和水口關卻很少人知道。友誼關平而關公路上的中越邊界線位於憑祥市西北22公裡處,有寧明經憑祥至平而關二級公路,1056號界碑就立在這條公路的中越邊界上,出境後為簡易公路,可經七溪、東溪至越南高平,經脫浪、同登與諒山公路連接。
  •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寮國卻把首都放到邊境線上
    那你知道把首都放在邊境線上的國家是哪個嗎?答案就是中國的鄰居寮國。說起寮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寮國與中國雲南接壤,寮國的南部是柬埔寨,東面是越南,西北則是緬甸,西南就是泰國。寮國的國土面積只有24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為700萬,按常理說寮國的面積也不是很少,但是為什麼要把首都萬象放在邊境線上呢?
  • 90後80後70後60後都趕上了!
    >
  • 趙立堅用蒙古諺語感謝蒙古國捐羊 患難見真情!
    【趙立堅用蒙古諺語感謝蒙古國捐羊】「蒙古諺語有云,得志時送駱駝,不如落魄時送根針。」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2日在談到蒙古國首批捐贈活羊當天移交中方一事時這樣說。10月22日,蒙古國向中國捐贈活羊交接儀式在二連浩特—扎門烏德口岸中蒙邊境零公裡處舉行。
  • 蒙古3萬隻羊正式移交,加工後運往湖北省
    在中蒙雙方緊密合作下經過半年多精心籌備蒙古為支持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而捐贈的3萬隻羊正式開始移交中方10月22日,首批4000隻蒙古捐贈羊經二連浩特口岸入境中國,中蒙雙方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在二連浩特—扎門烏德口岸舉行交接儀式。
  • 走近中印邊境,古時「絲綢之路」西藏亞東口岸乃堆拉!
    走近中印邊境,古時「絲綢之路」西藏亞東口岸乃堆拉!在中國西藏狹長的邊境線上,有許多有著絕美風情的小城,他們以最美的姿態佇立在中國的領土上。乃堆拉山口是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與錫金交界的一個地方,堆拉山口距離中國西藏亞東縣約52公裡。
  • 我們的大家 五口通商與中國社會轉型
    換言之,中國應該比日本提前三十年轉身向西,走向世界,而且不會發生後來那麼多政治、文化上的動蕩與波折。仔細想想,蔣廷獻這個看法雖說殘忍,但確實是對的。《南京條約》使中國損失不少,比如割讓香港,但對一個長時期受人恭維的「中央帝國」來說, 二千一百萬元洋錢賠款確實是「小菜一碟」。至於五口通商,不過就是在原先廣州一口通商基礎上再增加四個通商口岸而已,充其量不過是四個「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