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國而言,衛星定位系統的意義不是很大。一方面其領土和利益分布範圍有限,根本沒有太大的必要,開發衛星定位系統。另外一方面就是本身國力十分有限,不足以自行研發,通過購買大國的商用衛星服務即可。然而對於一個大國家而言,衛星定位系統可是一個要命事,其關係到國家安全。有了獨立的衛星定位系統,那麼軍事力量的部署則不再簡單依賴於傳統地圖、偵查等。在複雜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辨別方位,提供準確授時,而且衛星定位系統還可以引導指引彈道飛彈。一旦衛星定位系統受制於人,那麼在實戰當中無異於無頭蒼蠅一般。
俄羅斯作為世界領土面積第一大國,而且起本身也是世界軍事大國,擁有龐大的常規武裝力量和戰略核力量。俄羅斯對於軍事衛星的定位需求可想而知。目前俄羅斯有自己運營得軍民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這個系統也是目前已知的四個全球定位系統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GPS、伽利略、北鬥導航系統。
格洛納斯系統的基本情況
這個系統由俄羅斯航天集團運營。目前整個系統有三個軌道,高度為1.9萬公裡,每個軌道8顆衛星,總共24顆衛星,可以實現全球定位。它的運行周期為11小時15分40秒,系統參考時間為UTC,參考坐標PZ-90,信號的形式為FDMA。整個系統的精度在2.8到7.38米,這只是公布出來的民用精度,估計軍用會更為精準。
格洛納斯系統是俄羅斯繼承自前蘇聯的軍用衛星定位系統。這個系統最開始是由蘇聯海軍於1976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方便遠洋航行定位,以替代之前的西科琳衛星定位系統。1982年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在1990年前後基本實現了全球定位。然而由於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一落千丈,在上世紀90年代,整個系統不分衛星設備嚴重老化,最嚴重的時候只有6顆衛星正常運行。2003年俄羅斯著手制定計劃對其進行更新,2020年3月是最近的一次發射,目前系統完成更新,運行正常。
可以說格洛納斯其初衷就是用於軍事用途,所以其採用碼分多址(CDMA)體制,其抗幹擾能力很強,優於美國的GPS。不過格洛納斯本身其應用普及度遠遠不及美國的GPS,在民用市場並不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