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U-2偵察機,中國人民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算得上是新中國的「老相識」了。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目前U-2這款五十年代服役的老爺機居然還在戰備狀態。而作為它的接替者的SR-71黑鳥則早早地進入了博物館。同為洛馬公司著名的臭鼬工廠的產品,U-2以更低廉的使用費用一直服役至今。據說SR-71每月的使用費用達到了3900萬美元,相當於一個月燒掉一架梟龍戰機。當然,冷戰時期的怪物們基本也都是如此。美軍計劃中打算以全球鷹無人機接替它,但在全球鷹數量和能力徹底達到要求之前,U-2需要繼續服役填補需求。所以我們還是能看到美國飛行員穿著幾乎是太空衣一般的增壓服爬上U-2執行偵察任務,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開太空梭。
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將軍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戰略空軍委託民間公司開發了一款晶片內置於手錶之中,可以接收包括中國北鬥,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系統的定位信息。目前U-2的飛行員們獲得了100塊這樣的手錶。此項舉措是為了防止未來在戰爭中GPS信號被幹擾時,可以得到備份的定位信息。北鬥系統是一個開放式系統,只要有接收器晶片就能夠訪問它。與美國空軍可以控制GPS的軍用和商用信息不同,北鬥系統在技術上不控制衛星的發射信號。與老舊的GPS 將近30釐米的定位精度相比,北鬥系統的定位精度有望達到10釐米,即便是美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誘惑。至2017年,已經有2200萬臺汽車和50000艘船隻安裝了北鬥系統。美軍也不擔心自己的位置信息會洩露,因為美軍的晶片中沒有北鬥專用的應答器。而在試用成功之後,這款定位手錶也有可能配發給其他機型的飛行員。
據《人民日報》報導,由於防護準備充分,不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航天團隊正在積極復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工程。按照之前的計劃,中國將於2020年3月,5月分別發射最後兩顆北鬥衛星,徹底完成中國版全球導航系統的構架。而《人民日報》最新的報導,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前的調試。
北鬥系統最初採用雙星定位,目前中國正在完善最後的北鬥三號系統。該定位系統首創三種軌道,由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共同組成。全系統包括24顆MEO,3顆GEO,3顆IGSO。在2018年底,中國完成了19顆定位衛星的發射與組網,完成了基本系統的建設,開始向全球客戶提供服務。2020年前後完成30顆衛星的發射與組網,全面完善北鬥三號定位系統。目前尚缺兩顆GEO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如果中國按計劃在上半年發射完畢,那麼意味著中國將會提前半年完成全球導航系統的建設。這代表著中國在全球定位系統上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地位。而北鬥系統的完成,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飛彈,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的攻擊精度,極大地提升中國各個軍種主戰兵器的作戰能力。(軍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