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北鬥系列最新一顆衛星發射入軌成功,北鬥矩陣全球導航系統距離實現全球範圍全覆蓋和全網絡覆蓋已經只剩一步之遙。
據悉,近期入軌的這枚北鬥星也是距離北鬥矩陣系統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全覆蓋的最後兩顆關鍵衛星之一;而最後一顆衛星,也計劃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發射,隨後最終30顆三號衛星全面形成矩陣,完成全球覆蓋,屆時,也意味著我們獨立研發的這款全球導航系統項目以提前半年的時間建設完成。
北鬥系統衛星在軌運行數量在2018年,就已經超過了當前最成熟的美國的GPS系統;而在北鬥系統首顆衛星發射後的這13年間,北鬥系統創造了多項傲人的成績,例如長徵3號甲系列火箭以39次發射的頻率,將全部54顆矩陣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成功率達到了100%,而隨著第54顆衛星的入軌,我國也迎來了該系列運載火箭第327次的發射記錄。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北鬥系統也給防疫戰場提供了非常大的協助,比如助力「雷神山」、「火神山」兩座醫院的建設,比如助力無人機精準運載醫療和繼續物資、比如助力物流配送領域,保障後勤運輸,給於600餘萬車輛持續性推送疫情、物流、道路等信息。
在此次疫情中,據悉全國各地有數十萬臺北鬥終端投入到了物流行業中,以保障疫情主戰場以及各分戰場物資、物流、基本民生的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組網完成之後,下一步,北鬥系統將向更高的領域發起進攻的號角,北鬥系統計劃在2035年之前,形成以該系統為核心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體系 ,實現關鍵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隨著北鬥系統的完善,美國空軍也開始使用上了北鬥系統,美空軍作戰司令部透露,在美國空軍中,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被作為備份系統,引入戰鬥機中進行使用。
比如,美國的U-2偵察機在執行任務時,飛行員配備的手錶中是內置了包括美國GPS系統和北鬥系統的,其把北鬥系統作為備份,預防GPS出現事故或是不管用時替代GPS進行定位和導航。
據悉,北鬥系統工程有7大系統、300多家機構和10萬餘科研人員參與進行,該系統是我國這10萬餘科研人員成果的結晶,也是汗水的結晶,也是基於自強、自立,建立國家安全體系的一大成果。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