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農村朋友都會發現了農村有很多剛初中畢業,或者是初中還沒上完就提前一步進入社會的學生。他們大多年紀剛剛十五六,還處在青春期中,按道理來說農村生活近些年已經得到提升,很少會出現上不起學的現象,但為什麼這些學生不願意繼續上學,而選擇提前一步進入社會呢?
主要因為自身學習成績差,對於上學失去興趣,覺得上學是一種煎熬,如果快點到社會之中就能解放。而這種想法的產生無非就是留守,常年父母在外打工,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平時沒有人監督學習,再加上對於手機遊戲的痴迷很快學習成績就會下滑。
再就是家庭的情況比較複雜,比如家裡有患大病者,或者是經過一些變故,生活過的筆記拮据,雖然九年教育的實施,能免除學費,但是到了高中,學費問題就成了困難,無奈只能選擇輟學。
那麼這些提前踏進社會的青少年又做了些什麼工作呢? 如果說城市孩子輟學,可以子承父業,學習如果做生意,不用為未來做太多考慮,車和房可能在一出生就已經擁有。但是農村孩子不同,他們輟學之後迎接他們的只有為生活努力,要為自己未來掙錢,做考慮。進入社會之中因為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只能到工廠流水線當一線工人,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些的會把孩子送去學一項技術,例如美容,修車,理髮等
而早些進入社會的女孩,在社會中工作幾年之後,家裡把婚事給安排好,早早地進入了婚姻的殿堂,而男孩子在社會幾年之後家庭條件好些的,已經結婚生子,而條件沒差點的只能繼續打工掙錢去存錢買房,買車,娶媳婦。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見解,大家有什麼看法和意見,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