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家庭裡面洗碗的都是使用所謂的洗潔精的,但是對於洗潔精的使用我們好像都是沒有什麼規定的,但是就這小小的洗潔精也是會帶來有一定的健康威脅的,那您知道洗潔精到底有多恐怖嗎?您知道洗潔精使用誤區帶來的危害是什麼嗎?
洗潔精到底有多恐怖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洗潔精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二級衍生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大家都知道石油的三級衍生物是瀝青,噁心吧?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比較容易揮發,所以就加了10%粘稠劑,有些老太太,買桶裝的洗潔精的時候,專門挑稠的買,其實越稠,它含的去汙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反而少了。
加了粘稠劑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味道很刺鼻,如果味道不好聞,大家也不會去買,所以廠家又加了10%工業香精,讓洗潔精有桔子味檸檬味。
這樣大家才喜歡用,洗潔精還容易氧化,氧化後的洗潔精會變成綠色,藍色,但是我們家裡的洗潔精怎麼沒變色呢?因為廠家在裡面加了10%防腐劑,所以沒變色。
我們有的時候到小飯店裡吃飯,他的廚房裡有些桶裡面有綠色,藍色的液體,其實就是沒有加防腐劑的洗潔精,為了節約成本,飯店老闆買了不加防腐劑的洗潔精。
某電視臺曾經作過一個調查,市場上9種洗潔精,洗過餐具後,自來水衝洗12遍,還能檢測出平均0.03%殘留,別小看這0.03%;
我們每天都在用洗潔精,而且我們平均衝洗根本沒有12遍,我們每天吃飯,喝湯就把這殘留物吃到體內,一天兩天沒問題,一兩年問題也不大,但是十年,二十年後,問題就大了;
40歲以上的朋友小時候很少聽到啥 前列腺炎,白內障,白血病等等,洗潔精更是胃病的殺手,但是現在這些疾病為何這麼普遍,我不說洗潔精是主要原因,但起碼它是個原因之一。
洗潔精的用途
與普通洗潔精相比,多用途洗潔精是針對廚房中不同種類的油汙所設計的洗潔精,可以在有效清潔餐具的同時,清潔所有廚房表面。
可清潔的範圍有:碗筷上的輕油汙;鍋子等燒乾的肉汁和油脂;沾染灰塵的粘膩油汙;蔬果表面殘留的農藥、果蠟。
多用途洗潔精的特點是,相對於普通液體洗潔精更注重了不同的使用範圍,所以多用途洗潔精的純度較高,以與水調和的不同比例來處理不同類型的汙垢。
通常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水盆中加入1-2滴,將蔬果放入並浸泡可去除表面殘留農藥及果蠟;在水中加入5-6滴,可清除日常鍋碗上的輕油汙;在多用途洗潔精中加入少許清水,可清理風乾的油脂或者沾染了灰塵的油汙。
洗潔精使用誤區帶來的危害
洗潔精消費者更注重品牌
大多數經營餐具洗滌劑的商店,都少不了「立白」、「雕牌」、「白貓」等品牌,價格每瓶都在3至4元之間。其他雜牌的洗潔精的數量則少之又少,並且很不起眼。
雜牌洗潔精雖然說價格低一些,利潤更高,但是很多消費者只認準品牌,雜牌的洗潔精根本不受青睞。
不注重如何使用
在目前銷售的餐具洗滌劑中,不合格產品主要存在總活性物、甲醛、細菌總數等指標不合格的問題,其中總活性物是決定餐具洗滌劑洗滌餐具時去汙效果的重要指標。
一些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減少其中表面活性劑的含量,導致該項指標不合格。一般說來,總活性物越高,去汙效果就越好。
這項指標的不合格會使餐具上的汙漬不易洗淨,或者必須加大餐具洗滌劑的用量才能達到理想的去汙效果,這樣勢必加重消費者的負擔。
消費者在使用一些甲醛超標的不合格餐具洗滌劑後,其中的甲醛可能會殘留在餐具、瓜果上面,隨之帶入人體,影響人體健康。細菌總數超標則可能導致易感人群(老人、兒童等)生病。
不少消費者對於應該如何選購質量好的洗潔精不是很清楚。每次購買洗滌用品的時候,只是單純地選品牌,認為品牌的東西,應該不存在質量問題。
消費者認為洗潔精作為洗滌用品,應該不會給身體太多危害。在清洗餐具時,市民也不會注意使用洗滌劑時,該用多少分量,經常會使用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