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五穀講壇
她,是中國乳業的鐵娘子。
她,見證了中國奶牛規模化養殖的起起伏伏,從興起、巔峰、低谷再到爬坡,嘗盡了奶牛養殖行業的酸甜苦辣鹹。
她,不僅是萬頭牧場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能直面質疑,更敢於直言,自稱「養牛人」,一直在為「養牛人們」呼籲奔走,因此,不少圈內人都親切地叫她「牛總」。
她,就是高麗娜,不僅是現代牧業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現代牧業的總裁,更是上市乳企中的唯一一位女性「掌門人」。
在現代牧業成立十五周年之際,高麗娜成功帶領現代牧業踏上了二次復興的徵程,在國際奶農聯盟(IFCN)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牧業排名中,現代牧業的母牛存欄數量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就連蒙牛(現代牧業第一大股東)總裁盧敏放都直言:「為此感到十分自豪」。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股價翻番
從散養到家庭牧場、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再到千頭牧場、萬頭牧場,中國奶牛養殖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實現了品質升級和模式蛻變。
作為萬頭牧場的開拓者,現代牧業從誕生之初,就伴隨著各種各樣的質疑聲、批評聲,但在以高麗娜、鄧九強為核心的管理團隊帶領之下,「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現代牧業,終於成為了萬頭牧場的集大成者。
「從行業質疑、飽受爭議到獲得國內外認可、成為行業龍頭,靠的就是我們的初心、匠心、創新和信心。」高麗娜向《五穀財經》表示,十五年來,現代牧業堅持在「規模化」養殖道路上前行,以必勝的決心開創了萬頭牧場的先河,與行業共同成長。
據統計,現代牧業在全國七個省市擁有26個萬頭牧場,從而為蒙牛、新乳業等乳製品加工企業提供著穩定、可靠的新鮮奶源。
正如高麗娜所言,堅持質量是企業發展的命脈,現代牧業用對質量近乎苛刻的不懈追求,以及獨創的「種養加一體化、零距離兩小時」的領先生產模式,為消費者呈上了「純真鮮活」的牧場牛奶。
但成功的背後也充滿了心酸,與豬周期一樣,牛周期也一樣存在,從2019年開始,「養牛人」才逐步走出低谷,日子也有了起色,而在此之前,「養牛人」一度面臨著奶價過低、牛奶被拒限收,甚至被迫倒奶的窘境。
即使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一些「養牛人」也沒有撐過去,就連恆天然都在甩賣在華牧場,可見奶牛養殖行業的艱辛。
然而,在「牛周期」中,萬頭牧場展現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尤其是現代牧業,通過「開源」、「節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式,率先完成了低谷彈跳。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銷售收入28.28億元,同比增長10%;自由現金流大幅增至6.32億元,同比增長80%;淨利潤錄得2.26億元(其中包含向合資公司轉讓能源資產公司股權而確認約7200萬元的一次性處置收益),同比上漲69%。
也就是說,即使在疫情的衝擊之下,現代牧業不僅實現了收入、利潤的雙增長,現金流也十分充沛。
基於此,現代牧業的股價從下半年開始逐漸走高,距離2020年4月低點(0.85港元),股價(目前股價在1.63港元左右)漲幅在100%左右,也獲得國內外資本機構的長期認可。
中信證券就在研報中指出,作為牧場龍頭,現代牧業未來2-3年奶價上行周期,雙龍頭憑藉其較強上下遊議價能力,加速搶佔中小企業份額,同時通過加速升級、減弱促銷、控費增效等方式穩定盈利,實現健康穩健增長。
計劃2025年存欄數超過50萬頭
經過疫情的洗禮,牛奶的營養價值獲得了從「廟堂」到「江湖」的認同、追捧,「喝奶抗疫」已是社會共識,而且,身處一二線城市中的老百姓也在逐步完成「喝上奶」到「喝好奶」的消費升級。
眾所周知,沒有好的奶源,再優秀的生產工藝,也無法加工出好的牛奶。基於此,「養好牛、產好奶」將是未來中國乳業發展的「主旋律」,而這對於現代牧業等牧場龍頭來說,是一個持續性的利好因素。
在十五周年盛典上,現代牧業對外宣布,將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完成「五年領跑計劃」,即2025年存欄數翻至50萬頭以上,年產鮮奶增長至360萬噸,實現牛、奶雙翻番。
「15年來,作為國內最早開展規模化養殖的『鮮』行者,我們率先完成了從粗放養殖到精細化養殖的轉變。」高麗娜透露,未來,現代牧業將與時俱進,建設現代數位化牧場,用科技作為提升質量、提高單產、節省成本的支撐。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如今的現代牧業,已是蒙牛進行高端乳製品布局以及鮮奶全國化發展的戰略支撐點。
正如盧敏放所言,為了給中國消費者提供世界品質的高端乳製品,蒙牛率行業之先,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優質奶源的前瞻性布局,而現代牧業就是整個布局的重中之重。
據悉,現代牧業的生鮮乳,蛋白質含量大於3.3g/100g,脂肪含量大於3.6g/100g,體細胞數小於15萬個/mL,微生物數小於1萬個/mL,品質趕超歐盟標準。
軍事家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實這句話也適用於鮮奶行業,在其他乳製品企業想要發展鮮奶,又缺少優質原奶的情況之下,蒙牛卻藉助現代牧業在全國各地的萬頭牧場,迅速在鮮奶這個細分市場上成為了領導者。
「在現代牧業的優質原奶(生鮮乳)支持下,蒙牛得以成功進軍鮮奶市場。」盧敏放告訴《五穀財經》,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蒙牛就超越了諸多行業勁旅,斬獲高端鮮奶市場第一,又一次讓中國乳業領略了什麼叫「蒙牛速度」。
在「蒙牛速度」過程之中,現代牧業扮演著越來越為重要的角色,在盧敏放擔任蒙牛總裁之後,曾經形容陌路的兩家巨頭,如今已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如盧敏放所說:「在全產業鏈的密切協同下,雙雙(蒙牛、現代牧業)獲得了高質量發展。」
國內萬頭牧場數量較多,大品牌也不少,為何現代牧業能夠「鶴立雞群」呢?
「是你們(現代牧業全體養牛人)放棄合家團聚,選擇背井離鄉、獨守寂寞;放棄燈紅酒綠,披星戴月、紮根牧場,為奶牛健康不辭勞苦地細緻付出,才締造了優於歐盟標準的高品質原奶,才實現了牧業指標的逐年突破、創造了業績的節節新高。」高麗娜稱。
《五穀財經》與高麗娜相識多年,這位被稱為「乳業鐵娘子」的養牛人,真的是「正能量滿滿」,即使在奶牛養殖的低谷期,她也依然樂觀,與她聊上一會兒天,就會覺得渾身充滿鬥志。
所以高麗娜以及現代牧業,能夠「經得起喝彩」,是因為「耐得住寂寞」,吃得了「常人不能的苦」,借用古人的詩詞作為結尾就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