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們來說愛玩捉迷藏這件事,是怎麼做到世界統一的?

2020-10-18 牟芹萍

我們家孩子還有一個月就正式兩歲了,最近她總是拉著我跟她玩捉迷藏的遊戲,形式非常簡單就是躲在被子裡,然後說:「快躲著,快躲著,媽媽和我一起躲著。」基本上是強迫著我跟她一起躲著,如果不依還會哭著再反覆要求我一起躲著。有時正在忙,回復個客戶信息,或者處理個什麼事務,她在旁邊非要拉著你躲著,真的會非常毛燥。我問她我們為什麼要躲著。她說為了不讓爸爸找到我們。終於等到爸爸過來找到她了,無一例外的就是開心的尖叫與歡笑。

我就在想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玩捉迷藏?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如此呢?為此我還特意努力的回想了我的童年,好像真的是那麼回事,我雖說不清小時候的自己為什麼喜歡玩,但就是會與同伴無休止的玩下去,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躲在糧倉裡,小夥伴因自己家人來找他,直接帶回家去了,走時沒有跟我說,我一直在糧倉等著他來找我,結果睡著直到天黑,後來還是家裡大人找到我,讓他們擔心得不得了。

那孩子究竟為什麼那麼愛玩捉迷藏呢?或許等我們搞清楚這個問題,下一次孩子要求我們無休止玩同一個遊戲時,我們會更多一份耐心。

你肯定發現了,孩子躲起來的地方的非常好找,比如門後,窗簾後、稍大一點物體的後面,他們總是認為他看不見你的時候,你也一定看不到他們。露出一雙腳或者半個身體在外面,大人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發現他們。當你出發去尋找他們時問寶寶躲在哪裡啦?他們會馬上配合著說:「我在這裡。」有時會被他們這樣動作逗得捧腹大笑。

孩子六個月大小的時候,媽媽把手擋在寶寶面前,然後拿開,寶寶就會因為突然看不見又出現的狀態感到驚喜,所以當出現一個調皮表情時,他們會呵呵笑起來,這種失而復得的情緒也正是孩子喜歡玩這個遊戲的原因。

作為大人,我們清楚的知道當聽到你的聲音,我就知道你在附近,球滾到沙發後面,依舊還在,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一定會理解這樣的邏輯,所以他們願意玩捉迷藏的遊戲,讓消失不見的東西再一次出現在他面前,從而建立起這份隱藏與發現邏輯。心理學家皮亞傑把這種現金稱作是「物體恆存性」。

孩子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要搞清楚的是物體即便你看不見,他也在你周圍這件事。幫助孩子建立著最底層的思維邏輯。

家人們可以試著觀察孩子們是否會對遺失的東西刻意的尋找,比如不知道放在哪裡的另一隻拖鞋,或者一直喜歡玩的毛絨玩具,當找到後他們會非常有成就感,我的孩子總是在找到遺失的物品後,蹦起來高興的說:「好勒,我贏啦,我找到它啦」。其實這是在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同時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他們的分離焦慮,他們會搞明白,原來看不見的東西不一定就不存在了, 說不定他們就在附近。

另外孩子們願意把自己藏起來,不管是門後還是被子裡,將自己放在一個小小的空間中,等待著你的發現的瞬間,讓他體驗一個從小空間轉化為大空間的不一樣的空間感知,這也無疑在幫助孩子們建立對空間的感知能力。

西蒙·加菲爾德的《把世界裝進火柴盒》一書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人們總是願意把大的東西建成模型,形成微縮版本,任何龐然大物,洪水猛獸,一旦變成小小的模型人們都會覺得非常的可愛。書裡提到一個觀點,孩子們願意玩玩具,就是因為孩子們那麼小,玩具對他們來說是建立自信的過程,因為他們會發現比起每天都是龐然大物的世界,玩具比他們更小,可以在他們手上隨意擺弄,一直在他們的掌控範圍之內,他們會覺得自己也似乎像一個巨人,有改變世界的能力。那麼同樣是捉迷藏,當他們在小空間裡等待被發現的過程無疑也是一個建立自信的過程。

所以捉迷藏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甚至就像天生會吸吮一樣。從教育上來看,也許這不僅僅是一個遊戲,更重要的是孩子們探索這個世界的工具,所以包括我自己在內各位家長,在孩子無休止提出要捉迷藏的時候,無論如何多一份耐心,因為這正是帶領著寶寶建全心智的時候。

教育同文字一樣,功利不得,咱們得慢慢來。

相關焦點

  • 「玩」這件事看起來是小事,對於孩子來說是大事,家長不要錯過
    這需要理解三個因素:玩耍、激情、信念。在這裡給家長們介紹幾個培養孩子玩的好方法。1.參與互動遊戲,學會呼朋喚友。家長不妨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教孩子一些能夠和朋友一起玩耍的遊戲,比如適合小孩子的捉迷藏、丟手絹、丟沙包等,這樣,相當於給孩子創造了一個接觸他人、與人交友的機會,在和朋友的玩耍中,孩子的情商也會進一步提高,從而讓遊戲變得更有意義。
  • 這個遊戲寶寶愛玩,卻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寶媽要注意!
    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就是捉迷藏,經常和同齡小朋友在家裡躲來躲去,一個遊戲能玩一整天,開心得不得了。雖然現在的孩子們有各種各樣的玩具,但捉迷藏依然是他們愛玩的遊戲之一,不過呢,捉迷藏雖然好玩,卻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在陪寶寶玩捉迷藏的時候,寶媽一定要注意這3點!
  • 親綠學者聲稱大陸統一臺灣有三大目標 臺灣至少要做到三件事
    臺灣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18日出席民進黨舉行的一場座談會聲稱,降低戰爭風險的關鍵在於嚇阻,而臺灣在戰略嚇阻上至少要做到三件事,包括建構「打不下來的意志、打不過來的戰略、打不起來的環境」,三個要件完備,大陸就無法輕易動武。林穎佑以防範大陸武力攻臺為題,分享臺灣如何在軍力不對稱的狀態下,避免戰爭風險。
  • 為什麼孩子對捉迷藏情有獨鍾?內心動機很有趣,父母可順勢做引導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喜歡玩捉迷藏,這是家長們都發現的一個特點。小孩子總是喜歡躲起來讓爸爸媽媽來找自己,而且總是樂此不疲。那麼小孩子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捉迷藏這個遊戲呢?家長們可以思考一下背後的原因。
  • 你家寶寶愛玩捉迷藏嗎?寶爸:真不忍心拆穿她…
    如果在童年裡少了捉迷藏的遊戲,就像花沒有了芬芳,留下一絲遺憾。很多人有些困惑,捉迷藏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魔力,讓每一個寶寶在童年裡為之著迷。寶寶們天真的行為背後,又藏著什麼秘密?前些天,朋友給我看了幾張照片,並說了一件有趣的事,是關於他4歲女兒的。他說:「前兩天和女兒玩捉迷藏,她假扮成了一朵花,看著她可愛的模樣,發現後我真不忍心揭穿她」。
  • 媽媽在這件事上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
    相信這一點,全國的媽媽都是統一的,會在早上你睡得最舒服、夢中情人在夢裡對著你梨渦淺笑的時候
  • 為啥很多初中學生都有愛玩手機的癮,都是父母做錯這件事
    現在社會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手機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到處可見低頭族,也許是在看工作內容,也許是在刷視頻,也許是在看新聞,現在手機已經在學生中間普及了。記得我剛上大學時,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一般就是打電話發簡訊。基本上對手機也沒有什麼依賴性。
  • 每個90後男生衣櫥裡,都有這件衣服吧,這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
    1.每個90後男生的衣櫥裡都有這麼一件衣服吧,這件事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哈哈哈哈哈2.給美女老師嚇壞了,還以為男生要拍的她的PP呢3.小夥子呦,在這呢,但是為什麼今天的味道不太一樣?10.感覺在角落裡的這隻狗狗的身體裡,有一個人的靈魂,從他的眼神裡,小編仿佛看到了不屑11.這畫的也太好看了,行人都不忍心踩上去了12.看來開挖掘機的這位,是又去了新東方,又去了藍翔啊,真的是個人才
  • 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
    導讀: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捉迷藏只藏腦袋不藏腳?背後藏著你所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前段時間,我們跟大家聊到為什麼寶寶都愛玩躲貓貓?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甚至只遮住眼睛,這和孩子的自我中心主義息息相關。心理學家們認為,兒童感知看得到、看不到這件事上,是雙向的:對於他們來說,遮頭、捂眼睛是非常有效的躲貓貓行為技能。
  • 小朋友捉迷藏總是藏頭不藏腳,是什麼緣故呢?
    孩子兩歲以上,家長們會發現孩子開始喜歡捉迷藏的遊戲,而家長們也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次玩捉迷藏的時候,孩子會往窗簾後面、枕頭下面鑽,露出一雙小腳丫;有時候是站在原地不動,把眼睛一捂­­就告訴大人藏好了」。家長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實際上,這體現出2-7歲孩子思維的自我中心性。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不能從他人的角度看事物。
  • 「誰能告訴我,這件衣服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也太巧了哈哈哈
    看了對方的車牌號以後突然不生氣了,原來不止我一個人這麼倒黴,抽到這麼奇葩的車牌號啊,哈哈哈哈哈2.我覺得你是故意的,你就是等著我一張嘴就把它塞進我嘴裡的3.猴子真的是太賤了,像極了愛招惹人的熊孩子啊4.王者榮耀裡面的貂蟬和呂布是怎麼接吻的
  • 父母做到這幾件事,孩子不再「三分鐘熱度」,你都做到了嗎?
    父母做到這幾件事,孩子不再「三分鐘熱度」,你都做到了嗎?小孩子好奇心簡直是相當旺盛,看見什麼都新鮮,喜歡擺弄擺弄,研究在研究,但是這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這可是影響前途的,親!看來再這麼放任下去肯定是不行了,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堅持到底的好習慣,別著急,咱們要先從三分鐘熱度這件事開始說起。
  • 孩子都愛玩的捉迷藏遊戲,它的諸多安全隱患,媽媽注意到了沒
    捉迷藏是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玩的遊戲。據觀察,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在捉迷藏的遊戲中去扮演閉著眼睛數數,然後去找同伴的這個角色。其實,這也和孩子的年齡發展階段有著非常大的關係,2-6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正處於發展階段,所以孩子會對這一類遊戲,都非常的感興趣。
  • 這所幼兒園的孩子自己設計一場不簡單的「捉迷藏」
    新港城幼兒園中二班的孩子們為了「捉迷藏」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呢!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做了些什麼事吧!》的活動過後,過渡時間,孩子們自發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便會生發更多學習的機會:過程中孩子們制定規則、完善策略、地點改造、遇到小插曲,動腦解決問題……這點點滴滴都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成長為有能力的學習者、有創見的表達者,成長為愛玩、會玩的小「玩」童。
  • 英語老師教唱《Yesterday Once More》這件事,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
    前奏一響起,就仿佛回到了初中的英語課上,老師一句句教唱這首歌的場景,不僅如此,英語考聽力前的那一小段試音音樂也經常是這個bgm,甚至不少同學歌詞本上抄的第一首英文歌也是這首!A&M的聯合創始人回憶自己第一次聽到《(They Long to Be)Close to you》的感受時說:「這是一首會讓你覺得『我TM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世界』的歌。」
  • 哈佛心理學教授:想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父母要做到這3件事
    哈佛心理學教授:想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父母要做到這3件事「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到:天才,首先是專注力。」而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結果顯示:24%專注力不足的青少年,會在13-15歲發育時得到改善,但仍有超過七成的青少年,直到成年也沒有解決專注力問題。也可以說,如果家長沒有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那麼他長大之後依然會缺乏,而這個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所以,專注力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 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的昆蟲》
    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的昆蟲》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2-30 14:56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優秀的人,都懂得將這件事做到極致
    人生中最難做到的事情是什麼?有人認為是堅持。看看疫情期間就明白了,宅在家裡長達一個月,足夠讓人們認清一個殘酷的事實:很多事之所以沒做成,並不是因為缺乏時間,而是因為沒有堅持。哪怕他知道這件事情對他是十分有益的,例如讀書、鍛鍊、減肥......這些有價值的事情,只要我們堅持去做,直到量變引起質變,一定會有所收穫。可惜,就是做不到。
  • 做好這2件事就行啦
    最近開學季,小朋友們又開始了集體生活,我們收到不少「孩子打人」的留言,比如媽媽 @楠子 的提問:「糕媽,我家男寶28個月,總是愛打人,比如爭搶玩具的時候就會打人,尤其讓我不能接受的是,別的小朋友玩耍中無意碰他一下,他也會去打,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