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也有南北失衡?

2021-01-10 芥末堆

*來源:軟科(ID:zuihaodaxue)

北方,一國之脈;南方,一國之血。血脈相融,合為一體,才成就了中華大地。

然而如今,一場深刻的城市變局卻悄然發生了。

前不久,各地區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GDP總量。天津滑出了全國十強,前十中北方城市只剩下北京。在知乎上搜索「北方GDP」,可以看到南北經濟的相關話題引起了大量熱議,一時間各大媒體及群眾的「南北方差距拉大」、「中國進入了大南方時代」等輿論甚囂塵上。

「南高北低」 一時間趕超「東強西弱」,成為當今中國最值得關注的區域差距。

知乎截圖

「南北差異」眾說紛紜,短期內也不可能因一個季度數據有定論。而軟科(ID:zuihaodaxue)則從高等教育的視角,通過對比南北方的高教實力,來一窺兩地的差異。

南北高教,各有所長

根據2010年蘭州大學陳全功教授等人的科研成果《基於GIS的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中國大陸地區的南北分界如下圖所示,南方主要典型省市包括四川、湖北、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北方則以河南、陝西、山西、北京、東北三省為代表。

圖源:《基於GIS的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本科高校數量

本科高校數量直接反映了一個地區的高教規模。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中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統計,其中南方的「高教強省」江蘇的本科高校全國最多,多達78所;山東的本科高校有70所,數量北方第一,全國第二。

雙一流高校數量

而從地區的高教綜合實力來看,北方的「雙一流」數量反壓南方一頭。南方的江蘇和上海的「雙一流」高校分別為15和14所;北京的「雙一流」高校數量在全國範圍內一騎絕塵,多達34所。

南方的優質高教資源,以「華東五校」為代表,此外西部的四川、中部的湖北和南部的廣東亦是名校雲集。而北方則無疑以在清華北大的所在地首都北京為核心,雖然陝西和東北也有不少名校,但總體來看北方的名校更加集中。南北方都存在不同地區間高教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南方的江西、廣西、海南,北方的山西、甘肅、寧夏等地的「雙一流」高校僅有一所,河北當地甚至一所也沒有。

頂尖高校數量

光看本科高校和「雙一流」數量並不全面,頂尖高校的數量和水平是一個地區高校實力的最大牌面。

中國頂尖大學的高校聯盟「C9聯盟」成員,其中「華五高校」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其他4個高校則分布在北方「重鎮」北京、西安及哈爾濱。

而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前十高校的地理位置來看,南北方卻呈現出了較懸殊的差距。國內高校「兩巨頭」清華北大雖然都位於北京,可除此之外的其餘八所高校均位於南方。

總體而言,南北兩地的本科高校和「雙一流」數量的體量相差不大。在頂尖高校方面,北方的清華北大實力超群、一枝獨秀。清北作為全國高校之首,匯聚了國內最頂尖的資源和人才,其地位就如同北京,在中國高教界無可動搖。在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清華大學居於全球第29名,堪稱中國高校的翹楚。南方坐擁了更多「第二梯隊」的名校,且「遍地開花」,呈「百家爭鳴」之勢。

至少,從高教實力這一塊來看,南北實力不僅無顯著差異,並且北方因為有著清華北大的存在,在最頂尖高校的對決上還略勝一籌。  

南北差異,究竟在哪裡?

高教競爭,本質上就是「人」的競爭,高教發展的核心和主要實施者恰恰就是「人」。

而北方,雖然眼下在高教資源和實力上並不輸南方,但如果細分到關於「人」的競爭,卻是的確落了下風。

爭生源,只有北京「能打」

2020軟科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名中,居於前40的高校中南北方差不多各佔一半,數量上看的確分不出誰更有優勢,可問題在於南方新生質量較好的高校均勻分布在各個省市;北方新生質量較好的高校卻幾乎全部集中在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極少有其他北方省份的高校的蹤影。除了北京、天津高校之外生源質量最好的西安交通大學,也僅位列第21名。

在知乎「大學選擇去一個偏遠地區的211,還是去一個一線城市的普通『雙非』學校」問題下,知名教育博主也直截了當地表示,優先考慮城市。

知乎截圖

除了北京、天津之外的許多北方「雙一流」高校雖然實力強勁,可其新生質量不容樂觀,生源質量排名名次和主榜名次不相匹配,一屆屆考生在如此輿論環境下被洗腦後「用腳投票」的結果,更是在不斷地影響著後來人。

另一方面是來自一些優質「雙非」高校的競爭壓力。

居於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前100名的15所「雙非」高校中,除了河北的燕山大學,其餘14所均位於南方。南方的「雙非」相對更均勻地分布在了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湖北等地。南方的高教優勢,更多在於「全面開花」。因此高校梯隊更合理,更有「板凳深度」。而這,就是給北方高校的致命一擊。

並不是考生不願意向北方去,只是不願意向除了北京之外的北方去。因為在富饒的南方,那裡有更多高校的選擇,更廣闊的就業機會、更高的薪酬、更好的生活質量,自然吸引了更多更好的生源。

搶畢業生,連首都都留不住人了

根據軟科(ID:zuihaodaxue)此前統計2019年多所「雙一流」大學畢業生的本省就業率數據,本省就業率低於平均值的高校,大多數都位於北方。出人意料的是,許多北京高校的本地就業率其實並不高,北京大學的本科生本地就業率僅為16.07%,清華大學為18.20%,更多的本科畢業生流向了廣東和上海。

圖源: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高校的本地就業率也不樂觀,天津工業大學43.01%,天津大學34.45%,南開大學32.77%。東北的人才流失情況尤為嚴重,東北大學的本省就業率為17.20%,大連理工大學16%,「C9聯盟」成員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也僅12.80%,東北林業大學不足5%。

根據C9高校畢業生的工作情況來看,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同樣深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北方高校畢業生的青睞。這些數據似乎更加印證了北方人才流失情況嚴重的現狀。

在這場不見硝煙的人才爭奪戰中,武漢、長沙、南京等南方城市,紛紛拋出誘人的「政策紅包」:寬鬆落戶、就業創業激勵、優惠住房政策等等,北方城市也隨之出臺相關政策,例如河北保定對首次落戶主城區的高校畢業生,每人發放1000元落戶獎勵。可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場」中,這樣的人才引進政策不痛不癢,力度明顯不足,更不具有競爭優勢。

圖源:河北頻道

北方城市最大的痛,莫過於考生不願意來,即使來了度過四年之後,對這片土地似乎也並不過多留戀,畢業後各自「東南飛」。

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人才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畢業生的就業選擇直接體現了一座城市的引才、留才能力。有高端的人才,高校就有強勢的競爭力,城市就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北方,如何「涅槃」

地理位置是無法改變的客觀條件,經濟轉型也並非一朝一夕,北方高校在不樂觀的經濟大環境下又該如何「涅槃」?

軟科注意到,在前不久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有眾多北方「雙一流」高校南下布局異地研究院或新校區。

2020年10月10日至12日,蘭州大學和莆田市將在核醫學項目上全面合作,謀劃設立蘭州大學莆田研究院。據官方最新公示,蘭州大學莆田國際校區也進入審批階段。

圖源:閩中網

2020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泉州市科技局、豐澤區政府計劃將合作共建「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泉州中心」和「陝西高校技術轉移聯盟泉州產學研辦公室」。11月9日,同在陝西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牽手杭州蕭山區,雙方將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研究院,研究院落地蕭山科技城,建設總投資將達到50億元。

2020年11月,教育部正式發文同意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設計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與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合作設立的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在深圳落戶。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設計學院建設效果圖(圖源:哈爾濱工業大學)

其實早年間,北方高校就已經踏上了「闖東南」的道路,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等等…縱觀北方高校布局異地的選址,幾乎都是位於南方,即便不去南方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是積極向周邊尋求發展。北方高校可以藉助於南方城市的經濟及區位優勢,突破發展瓶頸;城市則引來科研資源,配置整合,互為補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無疑是哈工大突破區域限制和後續發展的最成功的一步棋。哈工大(深圳)第一年招生就在在11個省份的錄取提檔線超過一本線80分,其中8個省份的錄取提檔線超過一本線100分。2018年7月學校的理科投檔線居省內高校之首。利用深圳的雄厚資金,有來自港澳臺的高端人才助力,與微軟、華為、騰訊等多家知名企業產研結合,哈工大(深圳)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電子信息等熱門領域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乘著深圳的東風取得突破,從而帶動本部更迅速地發展。

國不分南北

「不要盲目去對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採訪時就指出,城市之間不僅有GDP一個維度,各個城市要結合自己的資源做好文章。

唯GDP論,一葉障目,是對北方最大的誤解和低估。

北方,穩健的大後方

北方地區有豐富充沛的煤、鐵、石油資源,形成發展工業的最有利條件,是我國最大的能源基地。我國的大慶油田、華北油田等大型油田、大同煤礦、神府煤田、以及幾大鋼鐵基地、遼中南重工業基地、京津唐綜合性工業基地等均位於北方。

東北的地位更是至關重要。根據1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各省市糧食產量數據,東北三省的糧食總產量約達全國的20%,黑龍江更是全國第一產糧大省。民以食為天,東北三省成為全國最大的糧食主產區和糧食輸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擁有相當豐富的物產之外,東北這一重要節點,北接西伯利亞,南鄰海洋和中原,西有蒙古可直通中亞,東有朝鮮半島和日本海,向外是華北的門戶,向內是防禦華北的屏障。

圖源:國家統計局關於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

北方舉足輕重的作用,更體現在北方還擁有一批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對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起著極強的支撐能力,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北方的戰略地位事關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更關乎國家發展大局。

南方,精進的先行者

南方,依託於強大的經濟實力,則在改革創新的道路上勇當尖兵。大量的民營企業是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方面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廣東,連續29年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一位,「建設成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示範區」、「為中國探路」,既是中央對廣東的殷切期待,也是廣東一如既往的使命。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重磅出爐,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目標建設成世界級城市群。對標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等國際一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帶動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

粵港澳大灣區(圖源:新華網)

因此南方承擔了更多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的重任。從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的南方科技大學到上海科技大學,另有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私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再到中外合作辦學的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上海紐約大學等等,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目前已確定選址,預計2021年動工。

正是這些南方新興高校的崛起,代表了中國高教的新生力量,也或將成為中國高教未來發展的突破口和閃光點,帶來新的動力和生機。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選址於松山湖科學城(圖源:東莞時間網)

然而享受了多大的風光,就要承受多大的風險。新興高校想要突破以往傳統的所有條條框框,無法複製前輩的教育體系,其勇氣和毅力值得欽佩,更值得關注。

「北方城市未來應該面向技術創新,在抓住數位化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穩固好現有的資源。」在提到「北方城市還需向哪方面發展」時,盤和林教授如是回答。「跟自己比有進步,然後跟同類城市比,還要看到城市發展的方向。」盤和林教授補充道。

《中國南北區域經濟發展的互補性研究》一文中也指出,進行南北兩地歷史和現實比較並非為了爭強弱,而是為了尋找和探討協調南北區域經濟發展的途徑,從資源、產業和經濟制度等方面加強南北區域經濟發展的互補性。

國不分南北,南方北方同舟共濟,唇齒相依。南方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北方提供有力的資源支持,北方的振興建設也需要藉助南方的經濟優勢。共同富裕,共同繁榮,才能鑄就中華民族的輝煌。

參考文獻
[1]誰說北方GDP失守?這些城市發展潛力「槓槓的」!https://mp.weixin.qq.com/s/w2puI-_RNmOrlhZrj8Qj6w[2]中國南北區域經濟發展的互補性研究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軟科」。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軟科;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軟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陳菊向蔡英文抱怨南北失衡:高雄發展數字像孤兒
    華夏經緯網3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高雄市長陳菊10日陪同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在高雄展開產業之旅,下午參訪數字創意產業時大抱怨南北失衡,稱高雄發展數字創意就像孤兒陳菊希望未來當局跟地方可以有更多對話和溝通,讓地方參與政策制定,因為他們才最了解在地業者的聲音和需求,產業布局要注重南北平衡,「過去高雄發展數字就像孤兒,講什麼沒有人理我們」。
  • 南北豆花誰正宗?原來豆花在臺灣也有南北爭議
    小編發現,原來在小小的臺灣島,豆花也是存有南北爭議的。然而臺灣的豆花南北差異,並非是大陸的鹹甜之爭,而是名稱上的差別!同樣都叫布丁豆花,在北部是單色雞蛋布丁豆花,或是整顆布丁加進純豆花,場景換到南部,點布丁豆花,老闆端上桌的卻是「三色豆花」,不同地區「豆花名稱」怎麼點也有差別,呵呵,是不是很有意思?
  • 全球財富分配失衡的現狀與解析
    從「阿拉伯之春」到「華爾街之秋」,無論是西方精英集團策動的顏色革命,還是西方左翼力量領導的民眾抗議浪潮,我們不難發現其中蘊含著共同的癥結,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世界財富分配失衡。    一、全球財富分布的現狀與特點    研究世界財富分配失衡問題,我們首先要從全球財富的分布說起。
  • 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臺灣南北差距 300年趕不上
    華夏經緯網2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昨天表示,臺灣南北發展持續失衡,從前高雄與臺北約有30年差距,「現在可能據報導,林義守1日主持義守大學新、舊任校長監交儀式時談到,先前為尋覓校長人選傷透腦筋,因為南北差距很大,要延攬人才到南臺灣工作頗困難。
  • 肝臟失衡——抑鬱,心臟失衡——失眠,脾臟失衡——痰溼堆積,五味...
    中醫認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當肝臟失衡時,指甲上會有明顯的信號。 2.乳腺出現增生,經前乳腺的脹痛明顯增加。乳腺屬於肝經循行路線上的要塞,一旦肝經失衡,乳腺增生隨即產生,尤其在經血即將排出時,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脹痛明顯。 3.情緒容易抑鬱。
  • 美國有南北戰爭,中國古代也有南北戰爭,而且多數都是這一方獲勝
    漢獻帝雖然嫁給了曹操的傀儡皇帝曹操的女兒,但最終皇帝之位還是落到曹丕的手裡相反,作為楊堅北周時代的隋的參與國,國號緊接在自立之後,隋,總安然而,當時天下太平,仍然處於一分裂的狀態,楊堅隨後發動攻勢與南朝對抗南朝歷代皇帝的花花公子淪落為國賓,經歷過宋薩克奇梁陳政權交替,一生一次衰退,而陳卻成為南朝最後一個滅亡的時代到了康,隨著陳的滅亡,統一了中國的南北地域
  • 肖斌 付小紅:全球財富分配失衡的現狀與解析
    因此,全球世界財富分布的現狀與特點就成為了世界財富分配失衡最為直觀的表現形式。 1.全球財富在南北國家之間的分布極不均衡。當今世界,全球財富在南北國家之間的分布極不均衡。聯合國大學世界經濟發展研究所在2006年發布了《全球家庭財富分布情況報告》,該報告被認為是對涵蓋所有國家及其資產分布和構成研究的首次嘗試,該研究表明世界財富在區域和人口分布上極不均衡:世界上近90%的財富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亞太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世界財富的85%被全球最富有的10%的群體佔據著。
  • 大學公共課師生比失衡 教師發公開信表擔憂
    大學公共課師生比失衡 教師發公開信表擔憂   章健是深圳大學一名大學英語老師,性格耿直的他日前往深圳大學校長郵箱發了一篇公開信,反映在公共英語課中教師常態化一學期教近400個學生,存在的一個師生比嚴重失衡現象。
  • 美國的利益分配失衡,觀念又無法統一,最終點燃了南北戰爭的戰火
    美國南北雙方也逐漸形成了資本家組成的北方派系和支持奴隸制的南方派系,雙方的利益分配不明與觀念不合,導致雙方的矛盾日漸加大,最後就變成了一場可怕的內戰,即美國歷史著名的內戰——南北戰爭。那後來是什麼原因,讓南北雙方的矛盾激化到戰爭的地步呢?一切戰爭都是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導致的,其實美國自打建國開始就有反對奴隸制的苗頭,因為奴隸制度是英國殖民者當初在美國的時候帶來的。
  • 流感暴發也有南北差異
    流感暴發也有南北差異2017-08-16 09:27 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香港流感疫情引起關注。
  • 天津墜落,南北差距不忍直視、不容忽視
    從東西部失衡到東北衰落,我們正在面臨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南北差距正在不斷擴大。 導致南北失衡的原因眾說紛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氣候、河道等自然地理因素。
  • 中國「女生最多」的大學,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網友:找男朋友很難
    2019年的高考備戰已經打響了,高三學子們都在努力的為上大學而奮鬥。中國的大學數量很多,不知道學子們是否有自己心儀的大學了呢?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所「女生最多」的大學,男女比例嚴重失衡,讓很多網友大呼學校的女生找男朋友很難!
  • 看了下中國大學男女比例失衡榜,發現了你單身的最大原因
    大學是個魔幻的地方,有時候用不著翻山越嶺斬妖除魔,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誤入「女兒國」。高考後,多少同學懷揣著大學就能戀愛的美好憧憬;可開學後才發現:學校裡男女比例1:9,根本「無愛可戀」!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男女比例失衡這個讓人剛開口眼淚就要流下來的話題。大學男女比例失衡榜中國好像就沒幾所男女比例1:1的大學!
  • 心態失衡,人就會跑偏
    心態失衡是一種病,一種心理疾病。一個人若是出現心態失衡,狀態就會表現出強烈落差,甚至會跟平常人不一樣,容易出現激動、失落等情緒波動。跑偏,東北方言,說人的想法和行為偏離正常人想法和行為。若是一個手握大權者,表現出心態失衡,權力甚至就會變成一匹脫韁的野馬,在自己把持的「一畝三分地」裡,肆意橫行。吉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就患有嚴重的「心態失衡症」。由於心態失衡,李偉在任白山市委書記時,發現自己的一句話或是一個籤字,項目就可以落地投產,迅速產生巨額收益。
  • 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大學,讀完四年卻還是單身,有你母校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這期為大家分享的是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幾所大學,讀完四年還是單身,有你想上的學校嗎。一、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大學,女多男少,男生如「國寶」的幾所大學。3、四川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女生比例達81%,人送稱號「歌山皇家女子學學院」,但其實這所大學實力非常強大,不知道四川外國語大學是不是你心儀的大學呢?
  • 中國大學男女比例失衡榜單出爐,第1名好尷尬,女生比例98%
    談到讀大學,大家都會關注一個話題,那就是所讀的大學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因為學校專業屬性和口碑的原因,不少高校出現了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當然有的大學是陰盛陽衰,有的則是陽盛陰衰。比如2019年清華大學新生開學的時候,男女比例為2:1,很多人驚呼清華的女生都是寶。
  • 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班級,是什麼體驗?
    延邊大學2012級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照,右邊(婚紗那位)是該專業唯一的男生因為高校某些專業的設定與男女生各自學習能力的差異——男生擅長數學邏輯,女生在記憶與語言方面更具天賦,造成了如今不少高校出現男女比例的失衡的現象。就像蹺蹺板之所以好玩,源於兩端之間的重量差異。
  • 大學公共課師生比失衡 教師發公開信表擔憂—新聞—科學網
    章健是深圳大學一名大學英語老師,性格耿直的他日前往深圳大學校長郵箱發了一篇公開信,反映在公共英語課中教師常態化一學期教近400個學生,存在的一個師生比嚴重失衡現象
  • 中國男女比例最失衡的一所大學,女生人數是男生近20倍
    書接上回,上一期,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和大家一起探尋了中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211和985高水平大學——廈門大學,這是一座風景秀麗,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中國著名大學。說完廈門大學,我們繼續中國大學之旅。這一期,我們所要說的這座大學,堪稱是中國男女比例最失衡的一所大學。失衡到什麼程度?有統計顯示表明:這所大學的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近20倍。這到底是哪所大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