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24日電(劉磊)近年來,重慶榮昌區堅持「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理念,大力營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走向更廣闊舞臺,成為重慶全市唯一獲得「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範城市」殊榮的區縣。
2019年,榮昌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優質民營企業不斷湧現,民營企業總數達到1.63萬戶(未含個體工商戶),貢獻了65%以上的稅收,74%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90%以上的就業。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榮昌何以在營商環境上取得「高分」?答案是從上層建築入手,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近年來,榮昌制定出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行為規範》,分別開出正面、負面清單,既杜絕官商勾結、「親」而不「清」的亂象,又防止為官不為、只「清」不「親」的怪象。同時,連續6年開展「民營企業評議職能部門」「職能部門評議民營企業」和「促進機關作風轉變」「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雙評雙促」活動,成為榮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得到全國工商聯的高度評價。
打造高效快捷的政務服務環境
為打造高效快捷的政務服務環境,榮昌在重慶全市率先推行「只跑一次、只找一人」改革,承諾事項辦理時限壓縮率居全市第一。通過變「多站辦理」為「一站受理」、變「無人跑路」為「專業代辦」、變「等候審批」為「上門服務」等變革以幫助企業越過審批過程中冗雜程序「藩籬」,增加營商便利性。
以變「多站辦理」為「一站受理」為例,榮昌嚴格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堅持審批事項「應進必進」,693項區級行政許可事項辦理全部進駐區行政服務中心,實現企業「只進一扇門」。全面升級「一站式」服務平臺,建成投用企業服務廳,整合涉企10餘個部門入駐,提供「一條龍」服務。梳理公布《榮昌區群眾和企業辦事「只跑一次」事項清單》,269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只跑一次、只找一人」。引進「EMS」郵遞快寄服務,通過「現場受理+快遞送達」實現「一次辦結」。
打造法治保障的市場競爭環境
榮昌優良的營商環境還與榮昌建立的法制保障機制密不可分。
近年來,榮昌先後出臺《加快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國家高新區為引領促進科技創新實施辦法》《建設新興工業城市人才支持政策》等政策,引導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018年兌現稅收減免及扶持資金7.5億元,減徵企業社保費1.9億元。
在此基礎上,設立非公經濟發展和維權服務中心,出臺《榮昌區政法機關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榮昌區政法機關服務民營企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公、檢、法、司都相繼出臺了服務民營企業若干條具體措施。組建服務民營經濟法律服務團,2018年以來,已經開展「民企警示教育」「檢察開放日」「法官進民企」「法律體檢下企業」「百人普法講師團」等系列普法活動1500餘場次。不僅如此,榮昌還加強民營企業產權保護,對民營企業慎用查封、扣押等強制措施,區財政還撥專款探索建立困難企業法律援助機制,助力小微企業走出困境。
探索建立營商環境觀察員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榮昌還探索建立了營商環境觀察員制度。
如何選出營商環境觀察員?據悉,榮昌從區兩代表一委員、企業高管、商會(協會)負責人、相關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媒體人士中遴選出20名營商環境觀察員。觀察員以兼職形式對改進營商環境措施的落實情況、有損營商環境的行為和問題、民營經濟主體的運行情況進行觀察,藉助其廣泛「觸角」和「第三隻眼」的客觀公正性,動態反映政府部門服務的「現在時」與「進行時」。
同時建立觀察情況「直通車」機制。區委書記曹清堯主動與20位觀察員面對面建立「榮商觀察」微信群,對收集到的問題,第一時間安排有關部門限時整改落實。
為使營商環境觀察員制度形成長效機制,榮昌積極完善考核評價方式方法。一方面對營商環境觀察員依據履職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另一方面將部門落實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目標考核,強化紀律約束。截至目前,已收到觀察員們提出的問題及建議20餘條,其中多條建議已得到落實。
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