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買麵包、拿快遞……外籍人士隔離享受「超國民」服務?當地回應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3月27日,南京一家媒體報導《我市最大外籍居民聚集地仙林街道提供暖心服務 為了684個「老外」的安康》,文中提到:「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麵包,確保每天吃新鮮的,我們就每天送上門。」「『老外』要喝桶裝純淨水,一次性購買了4大桶,我們就幫他一桶一桶從小區門口扛到樓上。」「有一位外國友人買了大件物品,沒有電梯,我們硬是派了兩個人抬上4樓、送進家裡。」「有個小年輕酷愛淘寶,我們有一天幫他送了20多趟快遞……」

此報導一出,立即引發社會關注,不少網友留言稱,種種服務貼心過度,並質疑本地居民在隔離期間是否能享受相等的隔離服務。

面對質疑,仙林街道辦事處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暖心服務的目的是為了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也是為了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外籍人士在語言溝通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得知,仙林街道轄區有3000餘名外籍人士,為南京市最大的外籍居民聚集地。據報導,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返回轄區和一直沒有離開的外籍人士共有1000餘人,以上學和工作為主。

面對網友質疑此番種種貼心服務是否過度?中國居民在隔離期間是否能享受到同等的隔離服務?仙林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此前在接受媒體報導採訪時稱,「對於處於隔離期間的中國人,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也會提供相應的服務。」

據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金娣向媒體介紹,截至目前,街道累計有涉外集中觀察者306人,其中已解除149人,仍在集中隔離觀察的157人;累計居家隔離觀察378人,已解除205人,仍在居家隔離觀察173人。累計684名「老外」享受到了「包保服務」。

來源:封面新聞、新浪微博等

責任編輯:黎芳羽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

相關焦點

  • 有力度有溫度 泰達街創新「五個一」工作法服務外籍人士 結束隔離...
    張榕採的出行二維碼從紅色變成了綠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泰達街創新了「五個一」工作法,通過精細管理、有力管控以及有溫度的服務,開展涉外疫情防控和境外返回外籍人士的健康管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外籍居民致謝社區9日上午,記者在泰達街華納豪園小區見到了剛剛解除居家隔離的韓國友人張榕採。
  • 一對一為外國人服務!外國人隔離享受特別優待,好了傷疤忘了疼
    今日,山東又爆出「特別優待」外籍隔離人員,一對一為外國人服務的消息。同一地點,再次爆出這樣的新聞,真的讓人很難理,實在是打臉。網友們也是徹底憤怒了,這到底是一個什麼事。時隔五日,山東又爆出「特別優待」外籍隔離人員,一對一為外國人服務的消息,外國人蠻橫事件屢屢曝光,為何還能享有優待和特權?
  • 在穗外籍人士星級酒店服務情況如何?這些措施提供全力保障
    從2月29日至4月15日,17家星級酒店累計共接待境外隔離人數為5702人,4月15日當天在住的境外隔離人數為768人,為有效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提供了有力支撐。根據外籍人士老弱病殘、飲食禁忌、宗教習俗等不同個體情況提供個性化服務,如為嬰幼兒贈送牛奶、紙尿褲等,提供個性化服務,使接受健康服務管理的外籍人士感受到貼心、暖心、舒心,確保客人安心居住、舒心生活。
  • 為了讓外籍人士安心居家隔離上海有社區配備了10國語種翻譯……
    滬上一些外籍人士集中的社區,紛紛開啟全新的疫情防控模式。閔行區華漕鎮南近虹橋機場,鎮域內居住著來自7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當地專門為他們製作了專用兩聯卡,帶領他們一起和全鎮百姓並肩戰「疫」。兩聯卡分為「居家觀察」提示卡和「健康管理」提示卡,均為英文版,方便不同國家和地區返滬的外籍人士查看和使用。
  • 在穗隔離外籍人士:酒店設立外語熱線,志願者送餐支援
    由於疫情的發展,他也被居家隔離。但他對廣州的健康服務管理 這一措施非常理解,並透露,「目前一切都好,我的妻子會每日給我送飯。」 記者曾致電給四家有著外籍人士居住的健康服務管理酒店,其中,甲酒店透露,酒店會提供免費早餐及飲用水,午餐及晚餐也可提供,酒店內全部外籍人士均已採取內部訂購方式,此外酒店內也提前準備了英文熱線,以便酒店與住客溝通。
  • 浙江小夥在外籍人員集中隔離點,這樣過了20多天…
    自學多國語言和外籍人員「套近乎」 今年30歲的錢宇箭畢業於浙江警察學院涉外警務專業,2月27日起,他入住集中隔離點,開啟了24小時工作模式:解釋隔離政策、列印資料、送應急藥品、解決突發狀況,都成了他的分內事。
  • 聯繫外籍返滬人士,上海這一街道有支53人外語志願者隊伍
    在核對登記信息後,志願者遞上一張專為外籍居民製作的服務卡,告訴他先回家等候,稍後會有居委工作人員和社區醫生上門具體溝通居家隔離事項。陸家嘴花園居民區的這一幕,是洋涇街道精心、精細、精準做好外籍來滬返滬人員防疫工作的體現。洋涇街道地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返滬外籍居民逐漸增多。
  • 外籍留學生加入「老街坊」志願者,五種語言服務境外返京人員
    今天3月13日一早,一位孟加拉籍留學生出現在石景山區八角南裡社區門口的值守崗位,他面戴口罩、胳膊別著「老街坊健康護衛隊」綠色袖標,為居民測量體溫,幫助外籍人士登記。這位租住在社區的外籍小夥如今成了一名疫情防控的「老街坊」志願者。
  • 外資藥「超國民待遇」
    但就是這個主要由外資藥廠生產並能由他們單獨定價的「原研藥」,卻在「超國民待遇」政策的保護下,享受著比國產藥高出若干倍的價格。 天價外資藥記者近日從一份名為「國家基本藥物外資原研藥單獨定價與國產藥品統一定價對照表」看到,表中所列出的9個外資原研藥與同一產品國產藥相比,價格平均高出1311%。在「定價對照表」中,排在價差第一名的是卡託普利。
  • 泰國世界日報:泰國批准4類外籍人士入境 均需隔離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原則上批准鬆綁4類外籍人士入境泰國,包括舉辦會展活動、拍攝電影、醫療健康及精英卡群體,還批准緬甸、寮國和柬埔寨勞工入境泰國,共計11萬人。
  • 「客飯很好吃,服務很專業」……什麼?這些隔離酒店的服務生,竟然都...
    隔離點裡,住了39名外籍人士很大一部分不會說中文與外籍人士溝通的「重任」也交給了潘紅芬「其實我也只會一些簡單的對話,很多時候還需要比劃。」潘紅芬笑著說。隔離點配備了兩臺科大訊飛翻譯機,如果碰上交流難題,還可以使用專業設備來輔助。
  • 為什麼最近國內接二連三出現外籍人士各種負面報導,談談你什麼看法?
    可能是由於疫情期間,我們對於外籍人士的管理比較集中。又加之他們很多人接受的都是國外對於中國的虛假報導,所以,會對我們的管理方方式有一些牴觸。也就從而會集中出現一些負面報導。不管出現問題的是外籍的華人還是純粹的外國人。大多集中在無組織無紀律方面的問題。
  • 中國禁止外籍人士入境,給孩子辦理外國戶口的家長們,後悔晚了
    在娛樂圈裡,入了外籍的明星有許多,留在中國撈金的也有許多。除了明星之外,還有一些雙國籍家庭。所謂的雙國籍家庭,就是父母是中國國籍,但是小孩子是外國國籍。這最近這幾年裡,赴國外生子獲取美國國籍的辦法在中國一度很流行。我還記得看到過這樣的新聞,為了讓肚子裡的寶寶獲得美國國籍,一個準媽媽上了飛往美國的航班。在飛機上,孩子要出生了,她強行忍著,不斷地詢問著機組人員是否已經到了美國境內。
  • 新花城英文頻道:服務在穗外籍人士的重要窗口
    本著為在穗外籍人士提供新聞和城市服務資訊的宗旨,英文頻道快速整合資源,聯合報業集團旗下兩個外宣埠共同發力,迄今為止共編輯、編譯英文稿件400多條次,其中英文頻道端內200餘篇,迅速及時地發布有關新冠疫情和相關城市服務的權威資訊,宣傳中國、廣東、廣州的抗疫措施及經驗,積極服務外籍讀者,為其答疑解惑,並獨家策劃駐穗總領事專訪,傳遞了全世界同舟共濟、並肩作戰抗疫的正能量。
  • 在滬外籍人士的抗疫戰:從不解到感謝,這群人架起了溝通橋梁
    我們不能直接去藥房買對嗎?」2月2日,來自英國的漢娜在小區外籍人士服務微信群裡,用英文寫下自己的疑惑。漢娜所在的這個微信群,有2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常住浦東新區聯洋社區的外籍人士。如果將這個微信群放大,可以看到千千萬萬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他們該怎麼應對疫情?如果在上海被隔離,他們擔心嗎?「會有情緒波動是人之常情。
  • 黃埔區:溫情服務近3000名入境旅客,硬核翻譯獲外籍旅客點讚
    疫情期間,瑞季酒店成為黃埔區外籍入境人員集中觀察定點酒店。考慮到進行健康服務的管理人員大部分是海外人士,語言交流有障礙,工作組專門為外籍人員制定了一套工作流程,並翻譯了英、韓、法三個版本的告知書、承諾書以及《醫學觀察表》《人員登記表》等,消除「聽不懂、看不明」帶來的溝通障礙。區委外辦每天有駐點翻譯人員現場解答外籍人士的各類問題,打消其種種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