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去領導告你的狀,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事實呢?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些時候,你以靜制動,可能靜久了,領導信了同事的告狀,你反而在職場中混不下去了。
如果你主動去澄清事實,有時候解釋就是掩飾,領導本來沒懷疑你的,反而顯得你多疑,那該怎麼辦呢?束手無策,就讓同事不停地去告你的狀?那也太被動了,我們需要分析之後主動出擊。
一、這時候同事告你的狀,你應該以靜制動
告狀分為惡意告狀和實話實說,如果你同事告你的狀是實話實說,那這時你需要以以靜制動為主。
為什麼這種情況下要以靜制動呢?
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以靜制動和主動澄清事實的目的是什麼呢?
目的在於防止同事告狀,導致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變差,逐漸疏遠自己,然後升職加薪徹底無望,甚至有可能直接被裁掉。
我們用結果導向的視角來看一下,其實以靜制動或者主動澄清事實的行為只是一個過程,我們最終的結果是保證自己能夠順利甚至更快的升職加薪,而不被疏遠。
在同事告你的狀是實話實說的時候,你以靜制動其實是能夠解除領導對你的誤解,避免被他疏遠的。
每一個領導都是聰明人,員工心裡的小九九他看得一清二楚,就好像你和你的同事在屏幕上演戲,而領導是導演,你們的一舉一動,他都明白。
如果你確確實實犯了一個錯誤,不用同事來告狀,領導也是能夠看得一清二楚,那這時同事再來告狀,實話實說,無非是「錦上添花」罷了,對領導造成不了什麼影響。
有一個定律叫做貝勃定律,是指人在一段時間裡承受相同程度的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會越來越小。
「錦上添花」也是這個道理,領導已經知道你犯的錯誤了,該受的大刺激都受了,同事再甩來一個小刺激,對領導幾乎沒有什麼影響,領導仍然可以獨立思考、判斷,不一定就會冷落你。
所以,其實你沒必要急著主動去澄清,主動出擊反而會引起疑心,而以靜制動,反而是能夠在領導不被小人影響的情況下,努力把事情做好,在領導心裡取得更高的地位。
二、這時候同事告你的狀,你要主動去澄清事實
如果你的同事告你的狀是屬於惡意告狀,並沒有實話實話,那你這時候一定要去主動澄清。
在這種情況下,主動澄清是能夠避免你被領導疏遠、排斥的。
為什麼呢?惡意告狀可以看成雪中送炭,根據貝勃定律來看,雪中送碳帶來的刺激會很大,領導一開始針對於犯錯這件事看的很模糊,所以刺激不夠。
一旦同事惡意告狀一下,領導容易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對犯錯的人看得更加清楚了,哪怕不是真的,受到的刺激也會增大,一旦刺激增大,情緒波動也會增大,給領導帶來的刺激如果是你犯了重大錯誤,那在領導的心理,對你的印象會加倍下降的,對你來說十分不利。
但如果這時候你主動去澄清事實,事情會變得非常有利,大部分領導的內心還算開放、透明,能夠接受多種截然相反的建議,你只要主動去澄清事實,他便心裡會多留一個心眼,不會完全相信那個惡意告狀同事的話語。
接著你在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確實有些錯不如同事說的那麼誇張,僅僅只是一個小錯誤,自己還是非常值得信任的,這樣的話,你才能夠避免被領導疏忽。
總結:同事去領導告你的狀,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事實呢?
我們需要分情況去考慮,咱們最終的目的是要保證領導不疏遠自己,能夠正常的升職加薪,根據這樣的出發點,我們就可以知道:
如果同事的告狀是實話實說,那我們需要以靜制動
如果同事的告狀是惡意告狀,那我們需要主動去澄清事實。
碼字不易,喜歡是點讚,愛是轉發,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