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小學生書寫問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隨著中央對義務教育階段漢字書寫教育的日漸重視,對於小學生練字的說法也眾說紛紜,這也是的線上線下寫字培訓入雨後春筍,形成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而這個時候關於「小學生練字該選擇什麼字體」也成為了不少家長所關注的一大問題!
01教育部下發相關意見:
近年來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曾有相關的文件指出,要求書法教育應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此外還有相關文件指出:
1-2年級學生掌握漢字的基礎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鉛筆按筆順規則書寫,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4年級學生應能比較熟練地寫鉛筆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
5-6年級學生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用毛筆臨帖,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02小學生練字選擇什麼字體好?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漢字的字體有哪些,簡單粗暴地分,字體分為印刷體和手寫體兩種,其中印刷體又分為襯線體和非襯線體。用區分度更高的分法則可以分為:宋體、黑體、楷體、其他(以上幾種字體的延伸:如宋體延伸出來的書宋、仿宋等等)。
其中印刷體,尤其是襯線體多用於書刊等讀物,非襯線體則多用於一些設計作品中。手寫體則是印刷體的一種改良,筆畫、字形結構與印刷體相近,兼顧了規範、美觀和書寫效率。因此,對於日常書寫來說,書寫體顯然更適合學生作為練字的字體。
03練字務必從規範字出發
針對手寫體而言,目前市面上的練字機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龜小兔為代表的規範字教學,一類是以河小象為代表的書法教學。這邊建議大家從規範字入手,打好基礎之後再學習書法字。
其中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並於2002年發布了《關於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強調:「當前,在重視學生掌握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的同時,必須繼續強調中小學生寫好漢字。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寫字教學應該加強,不應削弱。」
2007年4月3日教育部、國家語委有關領導指出:「我國正在制訂漢字書寫等級標準,要求學生不僅要會認會寫,還要寫得規範和美觀。」
其間區別如下:
規範字:又稱規範漢字,是指經過整理簡化並由國家以《簡化字總表》與《通用規範漢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簡化字與傳承字。
書法字:追求美觀為前提,在規範字的基礎上做出一定的修改,部分字屬於異體字。
04書寫規範字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對於6-12歲的小孩子來說正是處生長發育時期,手部肌肉的力量還不夠,這個時候學習更易書寫的規範字其實也更容易養成寫好字的習慣。此外學習規範字也可以一開始就做到正確認識漢字,杜絕日後書寫過程中錯字別字的出現。
在練字過程中循序漸進很重要,從規範字作為基礎開始學習,在進階到書法學習中,這樣才能真正寫好字,一開始就接觸書法字和印刷體字體,很容易因為難度較大而是孩子出現畏懼和牴觸心理,長此以往也很容易形成越學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