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度系列4:重複性(復現性)分量的計算

2020-12-12 周寶瓏

任何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都包含該測量結果的重複性分量。重複性認為主要由隨機誤差造成,而隨機誤差來源於測量人員、測量設備、環境條件、測量地點等。

01

測量精密度

測量精密度是對同一或類似被測對象重複測量所得示值或測得值間的一致程度 。它體現的測得值的離散性,對應於隨機誤差。

測量精密度高,則測得值的分布區間較小,測得值的離散性較小。但測得值與真值離的遠近不得而知,即系統誤差的大小與精密度沒有任何關係。

測量精密度對應的有兩個概念,一個是重複性,一個是復現性。

重複性是在重複性測量條件下的測量精密度。

「重複性測量條件」指相同測量方法、相同操作人員、相同測量設備、相同環境條件、相同測量地點並在短較時間內對相同或同一對象重複測量的測量條件。

復現性是在復現性測量條件下的測量精密度。

「復現性測量條件」指操作人員、測量設備、環境條件、測量地點其中一項或多項不相同,對相同或同一對象重複測量的測量條件。一般情況下測量方法不變,但測量方法不同也可認為屬於復現性測量條件。

02

用實際重複性計算不確定度

如果每次測量,不確定度採用本次測量的多次測量數據計算重複性,則可以保證同一個人測量,用同一套設備測量,相同的地點測量,在短時間內具有相同或變化不大的環境條件,完全滿足重複性測量條件的定義。

把重複性作為隨機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完全正確。

03

用預估值計算不確定度

然而檢測和大多數校準的不確定度都採用預估值。預估的由隨機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就不單單考慮重複性測量條件。

因為在以後實際的測量中,實驗室所有的檢測人員都可能會檢測,如果預估時是由檢測人員A實施的,客戶送來一個設備卻是由檢測人員B或C實施的,他們的得到的測得值的分散情況是不同的。

預估時用的是測量設備D,但實際檢測時用的是測量設備E或F,那麼由測量設備帶來的分散性也是變化的。

如果實際檢測的地點不同於預評估時的檢測地點,則由地點變化引入不可知的隨機誤差也是有可能的。

檢測標準規定的環境條件範圍內的不同點條件也會造成重複性的不同。

綜上等等,對於採用預估值計算不確定度的情況,採用復現性比重複性更合理。正常復現性大於重複性,復現性考慮了所有可變條件,適用於所有測量環境,雖然這樣評定出來的不確定度會大一些,但更客觀準確。

04

重複性(復現性)和不確定度的關係

重複性(復現性)是測得值的分布範圍,每次測量會得到不同的測得值,這些測得值比較集中則重複性好,比較分散則重複性不好 。但重複性很小,有時測得值離真值卻很遠。測得值由測量儀器得到,因此,重複性便成為測量儀器的一項重要計量特性,有的通過貝塞爾公式或極差法計算重複性,有的設備習慣上直接用極差作為儀器的重複性。

而不確定度是測量結果的一部分,表徵的是真值的分布範圍,即真值分布在測得值的正負不確定度範圍內。

比如測量結果y±U,y為測得值,U為不確定度,則真值落在[y-U,y+U]內。因此,U越小越好,測得值使用的更放心,因為我們知道真值按最壞的情況也離的不是太遠。

這裡的U包含的重複性,還有所有已知原因和未知原因的系統效應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通過不確定度的方差傳播定律進行合成。

因此說,不確定度U是考慮了所有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後,真值在測得值附近存在的範圍,我們敢肯定的說,真值在這個範圍內,但真值具體在範圍內的哪個點不得而知,也沒法知道。

不同的測量方法和條件控制只能減少不確定度,但不能完全消除不確定度。

你 「在看」 我嗎?

相關焦點

  • 現如今的鑄鐵砝碼不確定度的計算檢定
    以 2 000kg 為例 , 介紹其檢定及不確定度計算。2   檢定及其數學模型選擇檢定 M 12 等級 2 000kg 砝碼的質量測量為評定對象, 即評定被測砝碼折算質量的測量不確定度。 測量方法為替代稱量法 , 即在砝碼檢測儀上分別放上標準砝碼及被測砝碼 , 獲得相應的質量差 , 經計算得到被測砝碼的折算質量 。
  • ISO17025:2017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程序
    4.2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方法4.2.1 檢測組根據隨機取出的樣本做重複性測試所獲得的結果信息,來推斷關於總體性質時,應採用A類不確定度評定方法,用符號表示,其評定流程如下:4.2.2 檢測組根據經驗、資料或其他信息評估時,應採用
  • 管理體系系列5: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
    2)使用不同方法進行重複檢定、校準或檢測(簡稱為方法比對)實驗室新研製的方法是否可行,可以將該方法檢測得到的檢測值y1與傳統方法得到的檢測值y2進行比較,如果假定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分別為U1,U2,此時U1和U2不存在相關性,如滿足 |y1-y2| ≤sqrt(
  • EDTA滴定法測定固廢中鎳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採用EDTA滴定法測定固廢中鎳含量,結合實例分析鎳的測試過程中不確定度產生的來源及主要影響因素,對各不確定度分量進行評定及合成,並計算出合成不確定度和擴展不確定度。本實驗依據標準《CNAS-GL06:2006(化學領域不確定度指南)》[3]《JJG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4]和JJF1135-2005《化學分析測量不確定度評定》[5],對鎳含量的檢測結果進行了不確定度評定的深入探討,評定EDTA滴定法測定固廢中鎳含量的測量不確定度,分析測定中的不確定度來源,並對其各分量進行了評估,探討可能導入的不確定度和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CNAS擬再修訂《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附全文)
    4   通用要求 4.1實驗室應評定和應用測量不確定度,並建立維護測量不確定度有效性的機 制。4.2實驗室應有具備能力的人員,正確評定、報告和應用測量不確定度。4.3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程序、方法、以及測量不確定度的表示和使用應符合GB/T27418(GUM)及GUM 的補充文件的規定。
  • PyTorch Hub輕鬆解決論文可復現性
    新智元報導 來源:PyTorch編輯:元子【新智元導讀】為了解決日益增長的論文可復現性需求,Facebook用戶可以提交、瀏覽模型,極大的改善了論文的可復現性難題。機器學習論文的可復現性一直是個難題。許多機器學習相關論文要麼無法復現,要麼難以重現。有時候論文讀者經常為了調用各種經典機器學習模型,還要重複造輪子。隨著提交給arXiv以及各種會議上的論文數量開始暴漲,可復現性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
  • 不確定度系列2:測量不確定度該用在哪裡?
    當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小於等於最大允差的1/3時,即不確定度為1mm或更小,則當示值誤差小於等於最大允差時,直接判定合格,當示值誤差大於最大允差時,直接判定不合格。當然根據規範和標準或實驗室要求,可以將比例嚴格到1/4或1/5。
  • 起重機不確定度的分類評定
    由於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由若千個因素引起的,根據評定方法的不同,每個評定來源評定的標準偏差(不確定度分量u),有兩類評定方法,即A類評定和B類評定。(1)A類評定。標準不確定度的A類評定是對現有的觀測數據採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對其標準差做出最佳估計。
  • 測量不確定度的概念
    任何我們不知/不確定的誤差是不確定度的來源3、為什麼測量不確定度是重要的?• 1)做質量好的測量 & 並要了解結果。• 2)但還有更重要因素:1.• 4)準確度:」準確度「是一個定性的術語(如你可能說,測量是」準確「的或」不準確「的)。不確定度則是個定量的術語。當引用了」±「符號時,就可稱其為不確定度,但不會是準確度。• 5)誤差:雖然過去在詞組中兩詞替換實用是很普遍的,像」誤差分析「。
  • 可復現性?穩健性?Joelle Pineau無情揭示強化學習的問題
    Joelle Pineau 在演講中深刻揭露了強化學習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可復現性等),並為參會者給出了系列建議。機器之心對她的演講內容進行了整理。可復現性、可重用性及穩健性演講一開始,Joelle Pineau 引用 Bollen 等人 2015 年向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交的《Social, Behavioral, and Economic Sciences Perspectives on Robust and Reliable Science》解釋了三個名詞——可復現性、可重用性及穩健性
  • 色譜實驗中測量不確定度評價規則理論
    (1)A類評定通過對規定測量條件下獲得的測得量值的統計分析評定測量不確定度分量。採取逐項計算標準不確定度。(4)不確定度量化 對照品的峰面積的測量不確定度主要來源於:一是進樣重複性,由前述知識可知,重複性屬於A類不確定度。
  • 談談檢測中的測量不確定度
    影響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來源甚多,可以分別歸為設備、方法、環境、人員等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以及各種隨機影響和修正系統影響的不完善,特別還包括被測量定義、復現和抽樣的不確定性等。具體到各種測量問題,這些不確定度源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有大有小。
  • 測量不確定度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問題匯總!
    答:在GUM法中A類、B類是評定方法,可以用數學統計分析的方法進行的評定就是A類,不同於A類的是B類,檢定/校準證書或者設備說明書中給出了誤差、等級,這些用B類評定方法。二、有的老師說在定量限上需要做不確定度,有的說檢測結果在限量附近需要做,到底應該怎麼做?
  • 計量標準的重複性考核要求
    重複性所引入的不確定度,只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的一個分量。因此,從原則上來說,對重複性本身並無嚴格要求,只要最終得到的測量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滿足要求即可。但由於在新建計量標準時已經對計量標準的重複性進行了測量,並且已經證明最終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滿足要求,因此,可以將新建計量標準時測得的重複性數據作為判斷的初步依據。      如果測得的重複性小於或等於新建計量標準時測得的重複性,則表明計量標準的重複性已滿足要求。
  • 復混肥總氮含量的檢測
    -C2V4C3-空白實驗時,使用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V3-測定時,使用硫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V4-測定時,使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不確定度根據GB8572的實驗方法,不確定度的來源應從兩個方面考慮:方法數學模型中涉及的各個分量的不確定度和方法重複性的不確定度。
  • 不確定度系列3:測量不確定度在測量結果中的表達
    測量結果應包含測量不確定度,比如校準結果示值誤差需要報告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檢測結果臨界值的合格判定需要給出不確定度,而不確定度如何表達呢?當然在不確定度的計算過程中可以適當多取幾位,保證最終不確定度的準確,最後再進行修約。
  • 計量系列12:測量誤差中的隨機誤差
    「隨機誤差的是在重複測量中按不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誤差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系統誤差是在重複測量中保持不變或按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而隨機誤差(Random error)的是在重複測量中按不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是客觀存在的,其來源於環境的影響、人員的操作以及計量器具本身的重複性等。隨機誤差的參考值是對同一被測量由無窮多次重複測量得到的平均值,也即期望。
  • 淺談測量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區別
    它來源於偶然效應和系統效應的不完善修正,是用於表徵合理賦予的被測量值的分散性參數。不確定度按其獲得方法分為A、B兩類評定分量。A類評定分量是通過觀測列統計分析作出的不確定度評定,B類評定分量是依據經驗或其他信息進行估計,並假定存在近似的「標準偏差」所表徵的不確定度分量。
  • 自鎮流螢光燈初始光效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自鎮流螢光燈初始光效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採用光電檢測儀器分別測量自鎮流螢光燈初始光通量和功率,對自鎮流螢光燈初始光效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通過建立了不確定度評定的數學模型,分析測量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度來源,量化不確定度分量,從而求出了合成不確定度和擴展不確定度。
  • 紡織檢驗 |紡織品有機錫化合物測定的不確定度評估
    2.1.2 天平校準產生的不確定度u ( m2)標準要求樣品質量精確至0.01g,根據天平校準證書給出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01 g ,按平均分布。由於天平稱量分空盤和毛重兩次,需計算合成不確定度,見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