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年駐守大山 勵志少女《一生只為一事來》
38年駐守大山 勵志少女《一生只為一事來》 1905電影網訊 由張亞海導演,穆婷婷、譚凱、鞏漢林主演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於9月3日在南昌舉辦「秉燭者,光永隨」電影發布會。
-
《一生只為一事來》致敬鄉村教師
本報訊 近日,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7屆大學生電影節落下帷幕,由中山企業參與製作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獲2020年「年度推薦影片獎」。27日,該影片總製片人、出品人,廣東東方天璽影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見,向記者講述了影片背後的故事。
-
《一生只為一事來》宜春首映 根據支月英事跡改編
9月2日,根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的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在宜春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映。9月9日,該片將在全國院線上映。 《一生只為一事來》以教育事業時代變革為背景,生動再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幾個農村孩子歷經坎坷、自強不息的成長曆程,講述了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 記者了解到,《一生只為一事來》由張亞海執導,穆婷婷、譚凱、鞏漢林領銜主演。
-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師魂-36個教師節
克山縣湧泉中學慶祝第36個教師節活動紀實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師魂。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努力營造「尊師重教、師生和睦」的良好校園氛圍,進一步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2020
-
《一生只為一事來》聚焦感動中國女教師
由張亞海導演, 穆婷婷、 譚凱、 鞏漢林、 王姬主演的電影 《一生只為一事來》日前首映,電影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一生只為一事來》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鄉村38年的鄉村女教師,她曾獲得「全國模範教師」以及央視「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稱號。當歌手米粒和小演員宋心鈺一起演唱完主題曲《若說》後,支月英以及主創走上舞臺向觀眾問好。
-
三尺講臺系國運,一生秉燭鑄師魂——曾都一中教師節頒獎典禮
在這碩果芬芳的季節,我們迎來了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為主題的第36個教師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隆重舉行頒獎典禮,既是為了表彰先進模範,也是共同慶祝這個屬於老師們的光榮節日!高三學生操榮鑫、汪小薇帶來詩朗誦《一縷春光》,為教師節獻禮。一年來,我們守陣地、育新人、戰疫情、迎酷暑,師生共同畫出最大同心圓,唱響立德樹人主旋律,在奮進擔當中託舉希望,這期間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
乘風破浪育新人 一生秉燭鑄師魂—營口市中等專業學校舉行開學典禮暨教師節慶祝大會
乘風破浪育新人一生秉燭鑄師魂習近平總書記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9月9日上午,學校領導班子走訪慰問一線教師,向他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感謝他們為學校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校團委組織學生在校門口迎接上班教師,第一時間向到校教師獻花。貼心的問候、真摯的笑臉、美麗的鮮花,在校門前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學校正門、行政樓、教學樓LED顯示屏,都打出了祝福語,校園內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
非洲能產「大米」的樹,一棵能產出數百斤,一生只開一次花
相信一說到非洲這片神奇的大陸,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氣候乾旱炎熱,土地龜裂缺水,慢慢的也就導致饑民越來越多,確實這裡有很多國家,因為地理位置不佔優勢,不適合發展工業,只能夠靠種植一些農作物來維持生計,不過當地人也非常的聰明,知道從自然界獲取食物,而事實上也確實得天獨厚。
-
《一生只為一事來》首映 全國模範鄉村女教師支月英事跡改編
9月6日,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在北京師範大學首映,導演張亞海,主演穆婷婷、譚凱、王姬,小演員徐梓涵、宋心鈺、李涵陽、胡雨慈,電影主題曲演唱者米粒,以及影片故事原型人物支月英現身和師生互動。《一生只為一事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支月英是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她幾十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
《一生只為一事來》:夠擔得起「人民教師」的稱謂,都值得被銘記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已經結束,我的心中卻不能平靜,這句話一直縈繞在心頭,無法散去。影片開頭偏黑白的色調一下子把我拉入了那個年代。我看見一位與我年齡相當的女孩兒,拋棄過往的舒適和未來的光明,固執地走上通往深山的「路」。
-
《一生只為一事來》定檔9月9日 支月英老師事跡首次搬上大熒幕
「感動中國」真實事跡改編 支月英一生只為一事來 《一生只為一事來》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剛滿十九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鄉村女教師。
-
「前景教師說」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想想自己真的很久很久,都沒有好好看過一場電影了。不是沒有閒情,而是沒有時間。趁著現在放暑假,倆寶也不在家,我正好能悠閒地追追劇。雖然內心一直很軟,淚點一直很低,但像這樣被一部電影深深觸動心靈,感動心扉,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即便此刻,滿身疲倦,我也還想打起精神,記錄下今天的感動。電影的主人公支老師,她有著博大的胸懷和仁愛之心,無論學生怎麼惡作劇,她都不怨不怒,並且從不向領導和家長打小報告,她愛護學生,勝過愛自己。支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親人一樣。
-
「代表風採」安慶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黃曉晴:一生只為一事來
2011年,在迎江區委區政府的關懷和市區兩級教體局悉心指導下,墨子巷幼兒園開啟集團化辦園的道路,以本部為中心,開闢沿江部和新宜部,一園三址,這對身為園長的黃曉晴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周圍沒有現成的模板可借鑑,分園如何建設?軟體、硬體設施如何配備?人員如何調動?這些基本的辦園思路在黃曉晴的腦海裡一遍遍地過濾。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每當暴風雨來臨時,我都會躲在身後的大石頭下,因為我怕暴風雨打落我潔白的花瓣,如果那樣,你就看不到我開的雪萱花了,我活得很小心、很小心,只有你快樂了,我才會快樂,我,只為你而開……三月的跫音已盡,迎來的已是六月夏荷滿清池。
-
梅貽琦:一生只做一件事,成就了一所世界頂級學府
中國有兩大最高學府,一個清華,一個北大,其中清華大學又以世界排名第十六的成績位列大陸高校排行榜的首位,成為一所世界頂級學府。在清華的歷史上,共有21任校長,這些校長不僅自身德高望重,更是在清華的發展歷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
一生「得意」,只為惡貫滿盈
可惜的是,幾十年來,絕大部分的書都讀錯了。讀對了的好書也有,但又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引,未能理解其真意。好的東西沒有學到,壞的東西倒是學到了不少。因為沒有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 痛定思痛,覺得在祖母所說的這句老話的前邊,還應該加上一個定語才算完整,叫做:「養兒不讀聖賢書,不如餵養一頭豬。」
-
茶人何寶強|擇一事,終一生,只為一杯地道的普洱茶
何寶強先生對茶的狂熱,還歷歷在目,他是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茶業致敬40人之一,是南亞國際名茶大會「大國工匠」十強人物,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他最熱愛的茶,開創了班章茶製作的先河
-
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開展「樹師德 鑄師魂 學急救為兒童」活動
教師節特別活動今天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晨曦細雨育桃李,金秋碩果慰園丁」,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團委聯合急診黨支部、復興黨支部一起走進邯鄲市復興區第一幼兒園開展「樹師德鑄師魂 學急救 為兒童」社會實踐活動。
-
【吾愛吾師】我的導師田益祥:一顆丹心,一生秉承鑄師魂
他告訴我們,開展交流研討會,一是幫助大家有規劃地工作,及時掌握自己的工作進度;二是讓大家學會記錄,方便日後查找;三是訓練大家的溝通交流和演講能力。每周一下午雷打不動的組會就像戰場,但這個「戰場」是擂鼓升天與和風細雨交錯而行,而田老師則會一遍遍地問大家「你覺得問題是什麼?」、「你覺得該怎麼解決?」、「其他同學有什麼意見?」
-
鄧州市花洲實驗小學舉行「修師德 正師風 鑄師魂」演講比賽
用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心靈圍繞另一顆心靈。楊玲老師聲情並茂,她用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日復一日的堅持來詮釋師德——不拋棄,不放棄,對學生充滿無私的愛;多付出一生只為一事來,聞榮靜老師情感真摯,從外婆到自己,再到花實小每位教師,志存高遠,無私奉獻,孕育一季又一季的芬芳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