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為一事來》:夠擔得起「人民教師」的稱謂,都值得被銘記

2020-12-16 笑娛樂根據地

「有些人,不是因為希望得到什麼而去堅持,而是因為愛,才不放棄。」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已經結束,我的心中卻不能平靜,這句話一直縈繞在心頭,無法散去。

影片開頭偏黑白的色調一下子把我拉入了那個年代。我看見一位與我年齡相當的女孩兒,拋棄過往的舒適和未來的光明,固執地走上通往深山的「路」。看到她歷經冷漠和排斥後暗淡的面容,看著她離去後又不舍初心地猛然回首……

就是因為心中有這條「路」,所以不管離開多少次,都能回來。

19世紀的中國,教育的落後讓人難以想像,如果不是一位又一位「支教老師」出現,我們又如何能發展到現如今這樣的盛景!

在劇中,曾經的頑皮少年變成成功商人後,為了效益計劃剷除障礙,而在得知這個「障礙」就是教化他長大的小學後,他先是勸說自己的老師離開。被狠狠拒絕後經過很久的自我說服,他終於不顧反對地幫助了這個栽種希望的地方,不僅沒有拆除它,還籌集資金重建小學,讓它為更多窮苦孩子帶來希望。

在這裡,我們就能看到當今社會的矛盾所在。迅速發展的經濟讓一部分人富足起來,而他們不會想到,我們的國家中還有那麼多、那麼多的人在為一間教室,一本書發愁。這時,像這部電影所講述的一樣,自願下鄉的有志教師,和奉獻公益的成功商人一波一波不斷湧出,正是有了他們的貢獻,國家才因少年的強大而日漸繁榮!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已經結束,可生活還在繼續。其實,每一位能夠擔得起「人民教師」稱謂的老師,都值得被銘記一生!

影片已足夠感人,可這竟然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難以想到,就真的有這麼一個人,為了自己心中的「教育振興事業」,甘願去山村奉獻出自己的一生!

相關焦點

  • 《一生只為一事來》致敬鄉村教師
    本報訊  近日,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7屆大學生電影節落下帷幕,由中山企業參與製作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獲2020年「年度推薦影片獎」。27日,該影片總製片人、出品人,廣東東方天璽影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見,向記者講述了影片背後的故事。
  • 《一生只為一事來》聚焦感動中國女教師
    由張亞海導演, 穆婷婷、 譚凱、 鞏漢林、 王姬主演的電影 《一生只為一事來》日前首映,電影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一生只為一事來》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鄉村38年的鄉村女教師,她曾獲得「全國模範教師」以及央視「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稱號。當歌手米粒和小演員宋心鈺一起演唱完主題曲《若說》後,支月英以及主創走上舞臺向觀眾問好。
  • 《一生只為一事來》首映 全國模範鄉村女教師支月英事跡改編
    9月6日,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在北京師範大學首映,導演張亞海,主演穆婷婷、譚凱、王姬,小演員徐梓涵、宋心鈺、李涵陽、胡雨慈,電影主題曲演唱者米粒,以及影片故事原型人物支月英現身和師生互動。《一生只為一事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支月英是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她幾十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 「前景教師說」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想想自己真的很久很久,都沒有好好看過一場電影了。不是沒有閒情,而是沒有時間。趁著現在放暑假,倆寶也不在家,我正好能悠閒地追追劇。雖然內心一直很軟,淚點一直很低,但像這樣被一部電影深深觸動心靈,感動心扉,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即便此刻,滿身疲倦,我也還想打起精神,記錄下今天的感動。電影的主人公支老師,她有著博大的胸懷和仁愛之心,無論學生怎麼惡作劇,她都不怨不怒,並且從不向領導和家長打小報告,她愛護學生,勝過愛自己。支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親人一樣。
  • 「教師」有哪些稱謂?你都知道嗎
    正因如此 教師這個職業千百年來備受尊敬 也產生了很多帶有敬意的稱謂 這些稱謂都有哪些 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 一生只為一事來——記天津市津南區葛沽實驗小學教師蔡麗華
    時光荏苒,行走在教育路上,她深切地感受著付出的辛苦與收穫的快樂,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記憶中她走過很多學校,但她眼中最美的還是葛沽實驗小學。這是一所地處偏遠的農村傳統校,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師一友見證了她點點點滴滴的進步和成長。
  • 君王對臣子最尊敬的稱謂,幾千年來只有四個人用過,孔明都擔不起
    儒家教義講究倫理綱常,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絕對不能越界。君王高高在上,做臣子的要無條件服從。很明顯君王是高於臣子的,但是歷史上有些臣子卻能獲得君王至高無上的尊敬,君王對臣子的敬意一般表現在稱謂裡頭,比如說太傅,雖無實權,但卻象徵帝王對臣子的敬意。
  • 太原:一花只為一樹開 一生只為一事來 一生秉燭鑄師魂
    田志忠 孫麗麗 鄭洋「三尺講臺系國運,一生秉燭鑄師魂9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後小河小學教育集團慶祝第36個教師節,開展了「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教書育人託舉希望」為主題的慶祝活動。一花只為一樹開一生只為一事來種桃種李爭做教育良師立德樹人彰顯小河情懷
  • 文化趣史 |「教師」有哪些稱謂?你都知道嗎
    教知識、教做人正因如此教師這個職業千百年來備受尊敬也產生了很多帶有敬意的稱謂這些稱謂都有哪些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老師:原是宋元時代對地方小學教師的稱謂。後專指學生對教師的尊稱,一直沿用至今。先生:《禮記·玉藻》:「﹝童子﹞無事,則立主人之北南面,見先生,從人而入。」 孔穎達疏:「先生,師也。」
  • 教師在古代的稱謂有哪些
    高度概括了一個教師的職責和任務。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傳授知識文化和正能量,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現在馬上教師節就要來了,你可曾知道自己的職業稱謂或學生家長們可曾了解過老師在古代的稱謂呢?我來告訴大家吧。山長,是起源於書院,是對書院主講教師的稱謂。在古代讀書很費錢,從啟蒙到科舉中舉當官,非常耗費銀錢,一般人還真讀不起,所以讀書人很少,供讀書人讀書的書院也不多。
  • 《一生只為一事來》宜春首映 根據支月英事跡改編
    9月2日,根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的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在宜春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映。9月9日,該片將在全國院線上映。 《一生只為一事來》以教育事業時代變革為背景,生動再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幾個農村孩子歷經坎坷、自強不息的成長曆程,講述了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 記者了解到,《一生只為一事來》由張亞海執導,穆婷婷、譚凱、鞏漢林領銜主演。
  • 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憶泰國:微笑國度 一生銘記
    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憶泰國:微笑國度 一生銘記   中新社南寧3月11日電 題: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憶泰國:微笑國度 一生銘記  作者 黃豔梅 鄧麗麗  「在泰國這個微笑的國度,我們經歷了一段值得一生銘記的教師志願者生活。
  • 《一生只為一事來》定檔9月9日 支月英老師事跡首次搬上大熒幕
    「感動中國」真實事跡改編 支月英一生只為一事來 《一生只為一事來》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剛滿十九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鄉村女教師。
  • 夏夭夭《一生只夠愛一人》:一本情感故事書
    傳說,有一種花,一生只開一次,開過,就是一生。聽說,有一些人,一生只愛一人,愛過,就是一世。一人一命,雖命不同,但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情」,人生有「情」才有色彩,才有詩意,才有溫度!本書,記錄了作者夏夭夭所見所聞的愛情故事。
  • 38年駐守大山 勵志少女《一生只為一事來》
    38年駐守大山 勵志少女《一生只為一事來》  1905電影網訊 由張亞海導演,穆婷婷、譚凱、鞏漢林主演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於9月3日在南昌舉辦「秉燭者,光永隨」電影發布會。
  • 相比「一日夫妻百日恩」,它的後一句更值得今人銘記於心,夠經典
    李白《長幹行》中「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式的青梅竹馬,其實就是陸遊和表妹唐婉的愛情,可惜卻成了兩人一生的遺憾;《白頭吟》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愛情宣言,其實不過是卓文君面對有二心的司馬相如寫下無奈之語,雖然兩人最終破鏡重圓,但王子和公子的愛情終究不再完美。陸遊和唐婉,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兩對文壇璧人,卻還是處理不好自己的愛情。
  • 「教師」稱謂來源於何處?歷史上教師的地位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說到教師,又稱老師,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基本普及了義務教育,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地都會接受老師的教誨。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教師基本是我們生活中主要的接觸對象。教師稱謂的演變「教師」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的金文中,「教師者所以學為君也」,也稱為「師氏」,簡稱「師」,不過西周時的這個「師」主要是指軍隊的教官,服務對象也僅僅限於軍隊之中,是專門培養貴族子弟的。
  • 「代表風採」安慶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黃曉晴:一生只為一事來
    墨幼班子立足實際,制訂長遠發展規劃和近期目標,找尋適合墨子巷幼兒園發展的路徑,將集團化辦園的路徑梳理為「遷移、融合、創新」三部曲,為全國集團化辦園貢獻了智慧和經驗,同時積極申報省級課題《集團式辦園中心園和分園共同發展的行動研究》,「因為教科研可以讓墨子巷幼兒園立得住,站得穩,走得遠。」在做好課題研究的同時,墨幼人還積極探索特色發展之路,力求實現一園一品特色發展。
  • 鬼谷子教你如何做人:這6句金言,值得一生銘記!
    鬼谷子就是當之無愧的縱橫家之鼻祖,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尤其擅長於修身養性,精通人的心理研究,他說過的金句可謂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列舉6句,值得大家一生銘記。1、覺人之詐,不憤於言。翻譯:察覺出來別人的狡詐之處,不憤發在言語上。
  • 教師!一個平凡的稱謂,一生不平凡的使命
    老師一個平凡的稱謂一生不平凡的使命為無數學子默默無私付出兒童教育專家瑪麗婭·蒙臺梭利說過:「媽媽和幼兒教師的在教育上的貢獻可能比上帝還大」。